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天樞穴:治療便秘、腹脹、腹瀉~

【每日一穴】天樞穴:治療便秘、腹脹、腹瀉~


?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定位方法:



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主治病症:



天樞穴的主治病症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穴道指壓法治療下痢。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天樞穴 Tiān shū




〖取穴方法〗

位於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




〖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小腸)。




〖主治疾病〗

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泄瀉,痢疾,月經不調。




〖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腹脹腸鳴;配氣海穴治繞臍痛;配上巨虛穴,下巨虛穴治便秘、泄瀉。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註〗




(

1)大腸的募穴;



(2)《千金》孕婦不可灸。




天樞穴  大腸經募穴。




〖別名〗

長溪穴,谷門穴,長谷穴,循際穴,谷明穴,補元穴,循元穴。




〖穴義〗

募集氣血上輸大腸經。




〖名解〗




(1)天樞

。天星名,即天樞星,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連線為北斗二天璇星,右連線為北斗四天權星。該穴之名意指本穴氣血的運行有二條路徑,一是穴內氣血外出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二是穴內氣血循胃經運行。




本穴氣血物質來自二個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門穴二穴傳來的風之餘氣,其二是由氣沖穴與外陵穴間各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胃經上、下兩部經脈的氣血相交本穴後,因其氣血飽滿,除胃經外無其它出路,因此上走與胃經處於相近層次的大腸經,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輸送,故名。




(2)長溪、長谷。

長,源源不斷也。溪,水流的路徑也。谷,狹谷也。長溪、長谷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向外輸出源源不斷。本穴物質由胃經上下二部匯聚而成,其氣強盛,源源不斷地輸往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




(3)谷門、谷明。

谷,胃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明,可見之物也,指本穴氣血強盛,外輸氣態物為可見之物。谷門、谷明名意指胃氣由本穴源源不斷地輸送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




(4)循際、循元。

循,循氣血運行的固有道路運行也。際,際會也。元,本元也。循際、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循氣血物質的固有通路外輸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




(5)補元

。補,充補也。元,本元也。補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為人體後天之氣的充補之元。人體之氣分為多種,有元氣、宗氣、神氣等等。




元氣為先天之氣,也就是腎氣,它與生俱來,不可改變。




元氣為人的先天之本,它隨著人的生長發育而不斷消耗,但元氣的消耗隨人體後天之氣的盛衰而改變,後天之氣盛則元氣消耗慢,後天之氣衰則元氣消耗快。




同理,補充了人的後天之氣也就是間接地補充了人的元氣,本穴輸出的強盛之氣即是有補充強化人體後天之氣的功用,故名為補元。




(6)大腸經募穴。

因本穴氣血強盛,氣血物質與大腸經特性相符,向外傳輸是輸入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為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故為大腸經募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濁氣,性溫熱。




〖運行規律〗

水濕濁氣由本穴交於大腸經氣血所處的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

募集大腸經的氣血物質。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忍冬(微信號:cn13714009507)





五臟之傷,窮必及腎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學習面診手診舌診脈診,掌握體外診斷,有病早知道,無病多保養!















腸胃調理百科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粉絲福利】


高清穴點陣圖免費領






不懂找穴位?不懂艾灸取穴


一張高清穴點陣圖幫到你




男女版穴點陣圖合輯(共2張)



每人限領1份,

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領取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領取



長按識別二維碼領取


點『

閱讀原文

進入領取購買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便秘 的精彩文章:

女人常喝三個湯,清火氣,排毒解便秘,皮膚變白皙
孕晚期便秘的解決方法 哪一款適合你呢
純乾貨| 別拿生命來熬夜!熬慣了怎麼自救?(姨媽、脾胃、便秘篇)
孕期便秘?有招對付它!

TAG:便秘 |

您可能感興趣

三間穴: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眼痛
腹通谷穴:腹痛、腹脹、嘔吐、心痛
白朮厚朴湯:腹脹、胃痛、便秘、水腫,今年的疾病隨便用!
神堂穴:治療脊骨疼痛、胸悶、咳嗽氣喘、胸腹脹滿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胃倉穴:胃脘痛、腹脹、小兒食積的來按一按,立即見效!
腹脹、腸鳴找:意 舍 穴
胃痛、嘔吐、腹脹、食欲不振的癥狀按這兩個穴位
天天腹痛腹脹?要小心警惕肝癌!
中醫:腹瀉、便秘、腹脹,一個穴位都能調,還能順道改善宮寒
人體穴位大全——太乙穴:胃疼、腹脹、心煩、癲狂等
女性便秘、老年便秘、乾結、腹脹腹痛!解決方法都在這裡!
腸鳴腹脹和腹瀉,三焦俞穴均能解!
腹瀉、便秘、腹脹輪流上演,誰讓你的「第二大腦」神經錯亂?
腰腹部痛、腎絞痛、腹脹、血尿、少/無尿,警惕這種妊娠期併發症
胃倉,主治胃脘痛、腹脹、小兒積食、水腫
月經7天腹痛、腹脹,多吃3種食物,讓「污血」輕鬆排乾淨!
一女子因腹脹、上腹部不適、噯氣、打嗝半月,最後查出胃癌
腹脹、腹瀉、消化不良?試試常按這4個穴位,簡單易學!
甜橙的乾燥幼果,卻是調理便秘、腹脹、胸痹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