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卓涵:中國古代周邊外交-東亞朝貢體系

劉卓涵:中國古代周邊外交-東亞朝貢體系

學人簡介

作者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專業學生

關鍵詞:東亞朝貢體系、中國古代外交

內容提要

東亞朝貢體系是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十九世紀末,始終存在於以中國為中心的帝國輻射圈內,它是我國古代開展周邊外交的主要形式,以經濟貿易的方式來換去政治上的統治穩定。本文主要從朝貢體系的概念、特點、實質、影響等方面來進行研究。

引言

當今世界東亞地區,領土紛爭、大國博弈、地區建構、文化認同都與歷史上一個存在了千年的體系——朝貢體系有關,它維繫了東亞千年外交的穩定。在如今的外交發展中仍有研究、借鑒意義。

1

東亞朝貢體系的由來

(一)定義

首先提出「朝貢制度」來描述東亞地區古代外交特點是美國學者費正清,從某種意義上「朝貢制度」這一概念是為了描述的目的而由西方發明的,其英文表達是tributary system,通常有「朝貢制度、朝貢體系、朝貢體制」三種譯法。

西方學者使用這一概念,是指包括朝貢體系及其相關制度在內的一個體系。是自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存在於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以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常於歐洲條約體系、殖民體系並稱世界三大主要國際關係模式。

(二)形成

朝貢體系最初的雛形來自於商周時期的畿服制度,以中原王朝為中心對地方統治者進行冊封統治。之後隨著秦王朝的統一和漢帝國的發展,朝貢制度進一步發展成熟。其中秦的大一統,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使得朝貢制度不再適合中原王朝新的政治結構的內部統治,從這一時期開始朝貢制度開始多數使用在中原王朝與非中原地區的民族與國度的關係上,而儒家文化成為思想主流更是使得這種方式成為中原王朝架構世界體系的主要方式。

(三)崩潰瓦解

東亞朝貢體系的崩潰,既有來自西方外部的衝擊,也有內部秩序的崩壞。

1.中西碰撞

1648年,隨著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簽訂,條約體系逐漸成為歐洲國家之間的主要國際交流體系。同時,殖民體系成為歐洲國家在與其他弱小部族交往時的主導體系。隨著歐洲國家逐漸同東方世界直接接觸,這幾種國際關係體系之間的衝突便開始發生。同時,歐洲勢力逐漸蠶食了中國周邊的各小國,使得朝貢體系內的成員大幅減少。清朝中期,朝貢國減少到七個:朝鮮、越南、南掌、緬甸、蘇祿、暹羅、琉球。但是這並沒有動搖朝貢體系的基礎。因此,直到1793年,隨著英國喬治·馬戛爾尼使團正式到訪中國條約體系和朝貢體系方才發生了全面的碰撞。後來在鴉片貿易上,兩種不同體制之間的摩擦終於達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終於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1842年,中國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首次以文字規定了中國和外國平等往來,朝貢體系的基礎遭到了不可挽回的動搖。

2.內部崩壞

日本在這一進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日本地處東亞大陸之外,地緣政治上長期處於朝貢體系的邊緣地帶。在接受中華文明的同時,日本人也強調文化的歸屬意識和民族的特殊性和例外性。在歷史的進程中,日本始終表現出地緣政治的離心傾向。日本一直為擺脫東亞朝貢體系做出努力,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帝國打開東亞大門,日本捲入了殖民體系之內,隨後進行的明治維新運動使其迅速增強了自身在東亞國家中實力,這與當時自身實力衰弱和飽受西方侵略的中原王朝來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871年,中國清朝政府雖然一再以「大信不約」為借口拒絕同日本簽訂平等條約,但是最後仍然被迫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朝貢體系開始破裂。隨著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中法新約和馬關條約的簽定,朝貢體系內最後的成員越南和朝鮮也脫離了這一體系,朝貢體系徹底崩潰。

2

東亞朝貢體系概述

對於朝貢本質,當時有個義大利「中國通」利瑪竇,一針見血地指出:不是世界向中國朝貢,而是中國向世界朝貢。朝貢制度的核心是一套調節外交與政治聯繫、文化和經濟關係,特別是明確兩個政治單位之間關係的制度和規範。與現代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下民族國家相互平等的典範相比,朝貢制度強調的是「不對稱且相互依存的上下級關係」,而且,非對稱性是任意兩個單位間所有關係的基礎。基於兩項關鍵的制度,朝貢制度得以成型:上級國家認可下級國家的身份,稱為「敕封」;下級國家派遣使臣到上級國家。在很多方面,上下級關係表現為······上級開啟並推動事務,下級執行並完成事務。中國很少對其他國家施展自己的權威,附庸國認可的是中國皇帝的文化優勢,而不是他的政治權威。與中國的附庸關係並沒有使這些國家喪失太多的獨立性,因為它們基本上仍然按照自認為恰當的方式自主管理國家事務,並且也可以執行獨立於中國的對外政策。

這種外交體制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一、中國的主導地位。中國的歷代皇帝自命天子,承奉天命來統治天下。而根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思想,歷代皇帝不承認還存在其他平等國家。周邊國家和部落都被視為蠻夷,應奉中國為上國。二、朝貢體制。在中國強盛時期,許多周邊國家都成為中國的屬國,並與宗主國中國建立了朝貢關係。屬國定期向中國朝廷朝貢,以示臣服。三、王道理念。在規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外交體系方面,王道理念是這一階段外交思想的主流。王道理念包含純粹王道思想和務實王道思想,是與霸道理念相對的外交思想。四、和親。在周邊國家力量強大時,中國皇朝也採用和親政策,將皇家公主嫁於這些國家的首領,以建立親戚關係,爭取一定是時期的和平如漢高祖嫁公主予匈奴的冒頓單于、文成公主進藏等。

在朝貢體系影響下,東亞地區逐漸形成一個以漢字、儒家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文化圈內,強調文化上的華夷之辨,以保持中國的中心地位;同時,東亞朝貢體系也維持了本地區的和平穩定,通過貿易、和親等方式使得國家間有了親屬、利益關係,降低了爆發戰爭、衝突的可能性;當然,東亞國家間得貿易往來也在客觀上促進了東亞地區經濟貿易的發展,尤其對於宗主國中國來說,直到明清時期近2000年時間內始終保持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隨著朝貢體系的崩潰瓦解,東亞地區國家的穩定性遭到了破壞,地區國家間力量開始重新建構,外交力量對比也發生了大變化,東亞地區經歷了一次「大洗牌」。

3

「朝貢體系」理論的新發展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近些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以來,有外媒及外國學者提出,中國想要恢復建構「古老的東亞朝貢體系」,我認為是一種無稽之談。首先,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建立以來,現代民族主權國家開始產生,民族國家理論盛行,國家主權意識加強,各國之間是平等的權力,因此「朝貢」的復興是不可能的;其次,厚往薄來的交往機制已經不存在了;還有就是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自身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基於此中國沒有重建朝貢體系的意願,也還沒有這樣一個經濟能力;最後就是文化,朝貢體系能夠維持很大程度上由於文化的認同。當今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差異性顯著,東亞地區國家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下滑加上中國文明仍處於復興階段,各國都在致力於發掘本國文化的特色,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綜合以上原因,中國復興東亞朝貢體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國始終是世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倡導者和助力者,中國向來反對霸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中國在經濟全球化和亞洲經濟一體化上的努力,是想構建一種新的經濟貿易體系,但是它一定是平等、共贏、開放、和諧的,絕不可能向外媒所說的是重構封建和霸權。

4

朝貢體系對當今中國外交發展的借鑒

東亞朝貢體系雖然是封建社會時期存在的一種等級體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體現。但對我國當今外交發展來說仍有借鑒意義。一、中國要摒棄「大國思維」。中國在與周邊國家開展外交時,必須摒棄「大國思維」,本著互利共贏、多元共存的態度來開展對話和貿易往來。特別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後,我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更加密切,更要保持平等合作,以加強兩國間得政治互信。二、學界對朝貢體系有這樣一個觀點:貿易正常化的一種外交庇護。雖然外交庇護不被國際法承認,但是通過貿易的方式來開展外交,對於我國來說正是如今最適合的一種方式。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構想,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在通過經濟外交的方式來推動政治外交的發展。

結語

東亞朝貢體系從秦王朝時期(公元前3世紀)正式建立到甲午中日戰爭(20世紀早期)瓦解,在東亞地區維持了幾千年,它的存在保持了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貿易往來。如今對開展對古代東亞地區各國間經濟、貿易、外交往來等多方面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

【1】 《當代外交學》 陳志敏 肖佳玲 趙可金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2】 《西方之前的東亞——朝貢貿易五百年》 [美]康燦雄(David C.Kang)著 陳昌喣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

【3】 《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研究》 李雲泉 著 新華出版社 2004.

【4】 關於「一帶一路」戰略的主題演講全文 鄭永年

徵稿啟事點擊以下鏈接

【國關青年說】2017年專欄【國關青年說】徵稿啟事

小編:lt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平台觀點

文章來源:專欄稿件;首發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微信公眾號平台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關國政外交學人 的精彩文章:

TAG:國關國政外交學人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研究】強國、周邊和外部威脅:普京的外交理念與未來前景
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訪問孟加拉國、緬甸和泰國
盧靜: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話語體系的基本特徵
俄羅斯外交大戰中西方各國的精彩表演
蔡英文「訪問」史瓦濟蘭 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
肖晞:中國外交貴在「特色」
韓國授予韓方明「大韓民國外交貢獻勳章」
王岐山:中國將繼續將巴基斯坦作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
中國在華盛頓的外交斡旋
【周邊外交】柳豐華:普京總統第四任期內外政策走向
「周邊外交」再發力:王毅訪馬、新並出席東亞外長會
俄媒關注荷蘭國王亞歷山大訪華 「熊貓外交」促進中荷友誼
阿根廷學者:大國外交讓中國與拉美越來越近
外交部: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已抵達北京
張貴洪:多邊主義是中國外交的「金鑰匙」
俄羅斯外交部:美國將在敘利亞建立「美利堅第二共和國」
袁南生:中國和親外交與歐洲聯姻外交有什麼區別 上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發表署名文章《「炮艦外交」損害和平》
唐啟華、臧運祜、馬勇、羅敏、侯中軍:一戰期間的中國外交丨享讀會
4個月斷3「邦交國」黃暐瀚:與中國大陸「外交開戰」憑什麼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