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定勁——太極拳的動態平衡
中國傳統太極拳的動態平衡技巧,即舊說的中定勁,說起來話長。向愷然先生(1889~1957)為吳公藻先生《太極拳講義》作序中說:
「十三勢以中定為主,棚捋擠按十二勢為輔。有中定,然後有一切,一切勢皆不離乎中定。然後足以言應付。」
這段話說明了傳統太極拳習練的核心。只有先求得中正、重心穩定的動態平衡,才能打好太極拳。
向愷然先生又說,求中定有道乎?余曰,子不但知虛實無定時,無定位,以意為變化,而不知每一虛實,皆先有中定,而後有變化,處處有虛實,即處處有中定。他還說,蓋法無定位而一切法皆從中定出。法遍周身,中定亦遍周身。
通過學習前人的經驗,可以看出學習傳統太極拳的第一要義就是身法中正。由身法正中到習研重心下移而沉穩,到含有中定勁的技藝,此非一年半載之功,故有十年太極不出門之說。
要做到中勁定,可以在靜心和松體上下點功夫。心靜是在練拳時排除一切雜念。思想務必要純潔,專心用意練拳。體松是以輕靈、虛空、空松為用功綱領。始終牢記楊澄甫先生講的「十要」中的氣沉丹田。所謂氣沉丹田者乃氣沉臍下,欲其充實。在練習拳架時,動作不宜快。如動作過快,則心思散亂,呼吸必然急促,何能收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之效。
我們須知太極拳之所以異於他種拳術,不在身手步法之有別,全在練習時能注意到存神納氣。故《拳經》中有曰,尾閭中正,神貫頭頂,滿身輕靈。練習的朋友若不知在這上面用功夫。專註於身手步法之運用,則與其他拳術又有何區別。
以筆者個人的練習經驗,最好在練習架式之前,先以若干分鐘練習一下靜功,屏寂思慮,務使萬緣散凈,思想專一而純潔、清凈,周身放鬆,故腹部呼吸,納氣下丹田。虛靜後再從容操練架式。
練習拳架時,最重要的是注意周身放鬆,不可有一寸著力之處。其中轉動曲伸仰俯周旋之態,有如流雲行空,毫無阻隔、毫無阻滯。從起手以至結尾不得有停頓處、有稜角處,也不得忽急忽慢,要慢要勻。
我常見到有以太極拳教授眾徒為業的老師們。徒弟詢問拳式中手法的用處。他們會勉強解釋,謂扇通背,是用右手招架敵人的手,左手向敵人的胸膛打去。海底針是以右手食指戳敵人的肛門。嗚呼!如此解釋太極拳,太極拳豈不是極笨極無理了么。
太極拳不是要打人,而是人來犯時有化解之方法。其兩手成圓,互相救應,要不偏不倚,經雲尾閭中正是也。以胸擋敵,豈不與敵攻擊之便利。人之一身從頂至踵,何處非受人攻擊之處,只看人之藝術如何。其所以練太極拳要含胸拔背,就是在根本上防止敵人攻擊胸部的一種姿態。
近人為迎合淺見者的心理,任意將太極拳的架式改為側身寬步,豎眉怒目,或者幾乎握拳透爪,更有甚者加以翻跟頭、舞蹈、京戲、體操等動作,嘩眾取寵,自以為得意,殊不知於太極拳原理相去甚遠,必失太極拳中正安舒之義。太極拳不是太極操,也不是太極舞蹈。離開中定,太極拳不成其為太極拳。
傳統太極拳的中定勁實質是在動功的動態中,修鍊人體重心的平衡。關鍵在於松沉功夫。務求將人體全身徹底放鬆,使全身重心下移,上輕下沉,輕沉兼到,類似「不倒翁」。正如拳經上講的,其根在腳,在技術上務求單腳負重,最忌雙重,即兩腳雙實。以腰脊轉換虛實,讓雙手也分虛實。有此平衡,即可得到輕重虛實,輕重浮沉的技巧了,由此得到中定。即所謂中土不離位,是太極拳上佳的功夫。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免費學習太極拳!
點擊展開全文
※【獨家】專訪NBA主席蕭華:太極之道 變與不變遊刃有餘
※《太極熊貓3獵龍》試玩:與蝸牛自己的《魔龍世界》有什麼區別嗎
※唯有太極與讀書不能辜負
TAG:太極 |
※太極拳之中定
※「動中有靜」太極拳的鍛煉原則
※太極拳中的螺旋勁
※太極拳勁的摺疊
※練太極拳的最佳形態
※24式太極拳中動態平衡你知道是什麼?
※太極拳與禪定的關係
※太極拳中的「沉」和「重」
※太極拳如何練出中定勁來?
※太極拳中的氣與血
※太極拳勁與力的區別
※太極拳與太極推手的魅力!
※太極拳與靜坐之太極
※太極拳的弧形走勁
※太極拳與太極功
※太極拳「三豎四平」求中正
※太極拳的校勁與較勁
※我對太極拳的定義
※太極拳擒拿9式動態教學!太極勁練到化境,則勢不可擋!
※淺述太極拳的彈抖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