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共藝術:對「本體藝術」的超越

公共藝術:對「本體藝術」的超越

原文章標題:公共藝術:對「本體藝術」的超越——「天工開悟」當代公共藝術主題展的啟示

展廳作品

在當代公共藝術中,視覺/聽覺、時間/空間、再現/表現的區別已日益淡化,它可以任意利用傳統意義上的繪畫、雕塑、舞蹈、音樂、文學等形式,並通過現在的電子和網路技術形成一個開放的場域。當代公共藝術正以多元與共生的發展趨勢,突破藝術理念、表現媒材等方面的束縛,實現對「本體藝術」這一概念的超越。

6月3日,「天工開悟——當代公共藝術主題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此次展覽特別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上海大學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以及吳為山、朱樂耕、呂品昌、林樂成等具有代表性的機構與藝術家參展。同時也面向社會徵集了一部分青年創作者的作品來豐富展覽的維度。步入展廳,可以看到繪畫、雕塑、裝置、新媒體交互、VR虛擬技術、混凝土、景觀規劃、創意設計等多元跨界內容,其中不少典型項目、案例文獻和實施方案都聚焦於公共藝術與藝術城市、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文化社區和科技發展等之間的密切關係。

不是扎堆而是合作

展覽策展人、中國傳媒大學公共藝術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舒怡表示:「公共藝術的概念需要重新去認知,這種認知應該是動態的,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公眾的參與度、社會認同感作用於公共藝術的創作,產生相應的空間設計,這才是現代公共藝術的理念。此次展覽致力於推進公共藝術理念的多元性綜合呈現,注重當代公共藝術與環境的和諧共處,以及公共藝術作品與周圍環境建立和諧統一的並存關係,讓公眾在展覽中能夠近距離接觸到融於生活之中的藝術。」

「展覽給我的感覺像一個公共藝術的博覽會,非常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公共藝術的現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主編殷雙喜教授表示,展覽讓他聯想到超市和工坊的概念,每一個城市都像一個龐大的超市,由不同的公司生產出不同的產品,然後分門別類送進這個城市空間,而城市空間是由政府代表人民來進行掌握和分配的,在這種機制下的多元和共生顯得有些瑣碎,沒有章法。各個門類、各個專業的精英是否能形成一個共同體來進行交流是我國公共藝術領域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國外的大公司在進行一個項目的創新和設計時,會把各個公司的精英調集起來,圍繞這個項目集中去公關,不管是頭腦風暴還是共同創新,項目完成後,這些人員可以分散開來,遇到新的項目再重新組織起來,這樣每一次都是不同門類的集中交流和匯總。」殷雙喜認為,一個城市的雕塑絕不是越多越好,公共藝術不是公共扎堆的藝術,而是公共合作的藝術,希望未來我們能有這樣的制度、平台和人才,使各方面的精英組織起來,奔向同一個目標。

傳統文化對公共藝術的重要性

通觀整個展廳,可以發現這一半以上的創作者都是雕塑家。作為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當代雕塑用了30多年的時間很快地將各種類型都演繹了一遍,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當下,雕塑構造方式越來越多地走向公共空間,「這種構造方式增加了人的參與性、互動性。」清華美院雕塑系教授許正龍介紹,雕塑的本質要素是點線面,再加上對空間和場域的研究,這就形成了原先雕塑的構思、製作和擺放,然而如今的雕塑在構造時會有更多的搭配與組合、編排與布局,更多考慮作品和社會、環境的關係。許正龍認為,轉型期的中國當代雕塑,一是要跟西方現代雕塑接軌,二是要將中國傳統文化再發揚。

為何國內一些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往往是由國外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建造的?對此,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公共藝術工作室主任秦璞強調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公共藝術的重要性。「德國的杜塞爾多夫是馬克思的故鄉,文化底蘊很深,賓士、寶馬等很多德國大企業的工業設計都來自這個城市的設計師。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智慧,可以對城市的公共藝術起到引領作用,比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就涉及天地人、宇宙萬物的和諧統一,如果把這種思想融入創作,肯定能讓公共藝術達到更高的層面。另外,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讓藝術家更自信。」

「虛擬」圖像佔據中心位置

公共藝術和城市雕塑顯然不是一個概念,那麼公共藝術的外延和內涵究竟是什麼?殷雙喜認為,公共藝術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定義,一是公共空間的藝術,另一層面是具有公共性的藝術。公共空間中的藝術是非常寬容的,能夠接納各個類型和各種材料,而具有公共性的藝術則是思考整個社會和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某些方面更接近當代藝術,藝術家可以在空間的表述中跨越各種材料和門類的限制,「然而藝術家的思想和精神表達,怎麼才能與城市、機構、公眾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殷雙喜說,目前中國有很多藝術是藉助展覽或一些大型活動一次性完成,展過之後就解散掉了,這一類藝術在未來會有多大的空間、人們對於公共藝術究竟能有多大的寬容度,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新的媒介手段為公共藝術的更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基礎和更廣闊的創作天地,電子新媒介在當代公共藝術中的廣泛應用,導致公共藝術向視覺文化、視覺圖像轉變。「虛擬」的圖像佔據了公共藝術的中心位置,例如此次參展的北京藍數工坊就是一家提供虛擬內容製作和技術研發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數字科技公司,其研發的M3虛擬動態異形互動投影系統已被用於汽車發布會、舞台表現、晚會、博物館等領域;開發中的B+虛擬運動館系列產品,通過智能硬體感測技術,讓運動器械和數字娛樂實現交互,同時也能讓家人共同參與,該相關產品即將面向社會推出。在此次展覽學術主持黃丹麾看來,當代公共藝術不是一種藝術風格或流派,而是一種社會公眾意識和理念在公共藝術領域的折射與反映,「它對社會公眾開放,並被大眾所共享,受此影響,網路化、數字化是公共藝術目前乃至未來的必然走向,將最新數碼技術、影像技術、多媒體手段納入創作,是藝術與技術互動、共生的典範,它代表了當代公共藝術的最新趨向,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和拓展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報 的精彩文章:

從「陶瓷之路」看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提文鳳:我愛我的「吃瓜」觀眾
繪畫不能丟失「可視性」

TAG:中國文化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家、藝術的主體性與新架上藝術
日本藝術家的緞帶藝術
精美的字體藝術
書法:不是「藝術」的藝術
傳統與數碼藝術上篇:傳統藝術
中國藝術的精神
在藝術的海洋中,舞蹈被稱為「人類藝術之母」
藝術「在」河邊——最早的藝術
「貧民窟的藝術家」——公益藝術展回顧
超越「空」與「色」的詩意冥想——旅德日本藝術家鈴木將則的藝術世界
狗的藝術史
繪畫中的德國藝術
藝術中的簡藝
蹦迪的藝術 藝術的蹦迪
帝國統治的藝術
盧浮宮國際藝術電影展映:「藝術與素材」
也談「為藝術而藝術」
當代藝術與公共空間//法國優秀藝術家JR的自由博物館
日本藝術家的互動裝置: 上海當代藝術館"藝術亭台"
美容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