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運7雙發鍋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

運7雙發鍋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

運-7是中國在前蘇聯安-24型的基礎上研製生產的雙發鍋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運-7是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渦漿支線運輸機,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上天。 1966年4月,西飛公司正式啟動逆向仿製70年代引進研製安-24的任務。第一架原型機首飛後,於1977年和1979年兩次組織了飛機設計定型鑒定。1980年,運-7完成換裝大功率的渦槳5a-1型發動機的論證、設計、生產及鑒定試飛。新的發動機的功率由2550馬力提高到2900馬力,此外新的機體結構和性能顯著提高。1982年7月24日,運-7飛機經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投入小批生產。在此之前成功的進行了單發起降試驗。7月30日,國家正式批准運-7飛機設計定型。1984年1月23日,中國民航局正式頒發運-7飛機適航證。

1986年4月,運-7首航儀式在合肥舉行,5月1日正式向中國民航局交付,正式編入航班投入運營,打破了外國飛機壟斷中國民航客運的一統天下。85年12月1日,李鵬、姚依林以及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負責人在首都機場乘坐運-7-100型飛機,並就國產民用飛機的發展、零部件國產化和保護政策發表了講話。萬里曾指示「今後同類飛機不要再進口了」。但實際上,由於運-7直至80年代中才真正形成批量規模,早已落後於國際水平,噪音和舒適性很成問題,民航和乘客都不喜歡運-7。截至1992年年底,各型運-7已交付85架。

主要型號:

運-7-100:是第一種運-7的重大改型,合作方包括香港haeco公司。主要改進包括改裝電子設備、空調系統、內部裝飾,加裝了翼梢小翼,增加失速警告系統。駕駛艙改為三人體制,載客增加到52人。100型可以滿足在複雜氣象條件下起飛、航行和進場著陸的要求。87年4月23日,運-7-100型首飛瀋陽-平壤國際航線。

運-7-200a:在繼承原運-7飛機安全性的同時,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全新設計,廣泛吸收當代世界先進航空技術,大量採用國外技術成熟的先進成品。該型號從設計技術、結構布局、主要機載設備都作了重新設計,在發動機、導航通訊設備及自動飛行控制系統、駕駛體制、座艙布局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進。93年該型號首飛。1998年5月5日,作為新一代支線客機的運-7-200a飛機取得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是國產民用客機首次嚴格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民用航空規章ccar-25的規定驗證合格的飛機。

運-7-200b:是200a的改進型,90年11月28日首飛。該機加長機身,增大貨艙容量;機翼修型;換裝了機載電子設備。機長24.448米,機高8.548米,翼展29.2米,空重14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載5000千克,巡航時速470千米/小時滿載航程700千米,(5噸)滿油航程1800千米,(3噸)起飛距離1190米,著陸距離1290米,發動機2台渦槳-5e。駕駛員3人,載客52人。渦槳-5e由瀋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哈爾濱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及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合作研製。

運-7-h500:以運-7-100客機作為基礎,後機身以蘇制安-26飛機為樣本發展的中程運輸機,89年底首飛。由於安-26是軍用型號,可以判斷h-500型實際上是中國的軍用型運-7。三人機組,貨艙為全氣密型,裝有新型通訊導航電子設備和自動駕駛儀,跑道適應能力強,有全天候能力,並具有在高溫、高原滿載起飛的能力。飛機穩定性好、操縱性好,充分滿足航空支線運輸的要求。

新舟60:是運-7民用機中的最新型號,以運-7200為基礎。部分採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技術和成品。動力裝置為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j自由渦輪式低油耗渦槳發動機,壽命40000小時,首次大修時間7000小時。油耗的降低使得新舟60的每座耗油成本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運-7長航程型:2001年3月1日,運-7長航程改型完成了驗證試飛項目。運-7長航程型飛機1998年7月開始研製,1999年12月25日首飛。該改型採用了「飛豹」、運-7貨運型機、水轟-5、「新舟」60等飛機的成熟技術。運-7長航程型飛機可以成為能執行專用公務機、海岸警戒、預警、邊界巡邏、海上搜索救援、污染監控、反走私及偷渡、海上運輸護航、巡邏反潛等任務的多用途飛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觀風雲 的精彩文章:

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波蘭——PZL P.1戰鬥機
德國——He 162戰鬥機
我國實踐四號衛星SJ-4
蘇聯:雅森級攻擊型核潛艇

TAG:眾觀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