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龍羊 大地豐碑——龍羊峽大壩的前世今生
龍羊峽,曾經創下過「黃河第一壩、亞洲最大的大壩、單機容量最大、海拔最高電站以及中國最大的人工湖」這一系列「第一」, 在那一代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時隔30年,經歷歲月積澱的龍羊峽大壩顯得愈發凝重,也有著些許落寞,但是作為那個年代的精神符號,它的身上,鐫刻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攝影/任兼蘇
這段黃河中有著史詩般的大峽谷
翻過日月山,穿過一片大草原,就進入了黃河在上游共和盆地深切出來的大峽谷,峽谷內便是龍羊峽水電站的大壩。對於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我來說,對於龍羊峽我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因為在我成長的年代,我的父輩們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大壩的建設。打很小的時候起,龍羊峽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成了一種記憶符號,抹不去,忘不掉。
多年之後的今天,當我再次站到龍羊峽北岸的山頂,看到龍羊峽大壩已經像一把鋼筋和混凝土做成的大鎖,將奔騰怒吼的黃河牢牢鎖住,眼前的峽谷變成了碧波蕩漾、湖光山影的龍羊湖。而黃河水在出了大壩之後則進入了一個寬約十幾米的峽谷,有的地方被岩石遮掩,只露出一小塊水域,那清澈,那碧綠,與周邊地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根本不似大家認為的奔騰、雄壯的黃色水流的黃河。
從衛星圖上看,大峽谷形成的地貌,分明是一幅遠古蕨類植物樣的巨畫,葉脈分明,枝杈縱橫。而旁邊的黃河分明是被大壩鎖住的巨龍,正在悠閑地回首啃食著這些葉子——大自然真是十分神奇!
過去,這裡兩岸陡峭,河道狹窄,水流湍急。野狐峽、拉干峽、石羊峽相連,地勢最為險峻。如今,一座大壩連兩岸,不僅造就了浩渺的平湖奇景,而且使該區域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整個峽谷中的野生動植物逐年增多,周圍草原牧草越來越豐美。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地貌景觀映襯下,龍羊峽大壩也變得更為雄奇壯觀。尤其是乘船從壩下往上看,那種震撼更是無法用語言描述。
據悉,由於地質條件較為複雜,建設的時候,施工方對大壩的壩基進行了特殊處理,僅斷層深部特殊處理混凝土一項就達75000立方米,是世界上壩基處理量最大的大壩之一。時隔數十年,這座灰色的巨型建築已經與周圍的崖壁渾然一體,合力鎖抱著黃河,巋然屹立,依舊充滿時代的厚重感,不由令人肅然起敬。
「壩高178米,全長1227米,其中主壩長度396米。總庫容為247億立方米,水庫回水長度108公里,面積383平方公里。」
我默念著這組數字,這何止是一組簡單的數字啊!在那樣的一個年代,這是中國人精神的一種凝集,是信仰、是精神甚至是生命的堆積。這些數字,代表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水電建設和機電製造的先進水平。每一個數字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和不屈的精神,這是一代中國人在雪域創造的偉大工程,在高原樹立的一座時代豐碑。
龍羊峽是怎麼修築起來的?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由於歷史的原因,還有上世紀中葉流域內一些錯誤的開發行為,致使在流經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時,攜帶了大量泥沙,加上中游地區地處季風氣候區,極端暴雨天氣較多,沿線土地泥石流問題較為突出,黃河在這些地方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顏色的河、流沙河。被河水裹挾的泥沙在下游寬闊河床中淤積了下來,導致河床逐年提高,留下不小的災害隱患。
上世紀50年代,對黃河的治理納入了國家計劃,蓄積了豐富水電資源的龍羊峽從此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
大壩基礎開挖第一聲炮響
從 1956 年起,國家就開始了龍羊峽水電資源開發的規劃、勘測、設計工作。1976年1月28日國家批准建設龍羊峽水電站,勘察設計工作由水電部西北勘察設計研究院承擔 。1976年 2 月地勘隊伍進駐龍羊峽,與此同時水電第四工程局施工隊伍進入工地 , 開始施工準備工作,從而形成該工程「 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 」的特點 。30 年間,勘測設計人員在荒無人煙的高原峽谷中頂著風沙在峭壁間作業,勘察區域的地質構造線路約4000公里,打岩芯鑽探孔187個 。
—
—
—
—
壩基開挖是一座水電站正式開工的第一步
1980 年 1 月,龍羊峽水電站壩基正式開挖 。由於壩址有 10條大斷層,因此進行了大規模的壩基處理工作,包括調整拱壩體形,使壩肩向兩岸適當深嵌,避開壩肩被斷裂割切的不利影響等 。
—
—
—
—
工程截流
隨著1979年12月27日15米×l8米的導流隧洞完工,兩天後的 29日下午,正式開始黃河截流,從兩岸同時用推土機將大量塊料推入龍口,當晚 10 時 45 分實現圍堰合龍。僅用 4 小時 45 分鐘,寬 53米、最大深度 14 米的黃河河道被全部堵實,黃河水流改為通過導流洞下泄 。
—
—
—
—
龍羊峽大壩澆築場景
龍羊峽水利樞紐包括主體、泄水建築物及壩後式廠房等,共計開挖石方346 萬立方米,澆築混凝土 316 萬立方米,使用鋼筋、鋼材及金屬結構約 1.62 萬噸 。
—
—
—
—
首台 32 萬千瓦發電機轉子順利吊裝
這台發電機轉子的直徑達 11.85米 。經過兩個月的安裝調試,1987年9月29日,這台3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通過 72 小時試運行,正式併網發電 。這是當時我國最大單機容量的水輪發電機組 。水輪發電機由水輪機驅動,它的轉子短粗,機組的起動併網所需時間較短,運行調度靈活,除一般發電外,特別宜於作為調峰機組和事故備用機組 。
—
—
—
—
龍羊峽水電站廠房遭遇泥石流
1997 年 8 月 5 日,龍羊峽地區突降200—250 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總降水量達 53 毫米 。山洪和泥石流突破了百年一遇標準的排洪設施,湧進廠房,導致出線樓被毀、道路交通中斷,全廠停機、停電 。幸虧值班長當機立斷,下令正在運轉中的發電機組緊急停機,才避免了重大關鍵設備因泥沙進入被毀 。這是1949 年以來國內發生的最大和最嚴重的水淹水電站廠房事故,是一次特大自然災害事故 。全廠職工全力搶險、維修,僅用 36 天,就恢復了發電 。圖為洪水過後,廠房內淤積的泥沙以及工人們進行設備搶修 。右頁下圖為廠房內一字排開的4 台單機容量 32 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當年的洪水也淹沒了發電機組,泥濘一片 。
—
—
—
—
世界最大的光伏電站
龍羊峽水光互補併網光伏電站位於龍羊湖西側、佔地約 9.16 平方公里 。2017 年 2 月,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以 850 兆瓦的裝機容量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電站 。投產後,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預計一年可發電14.94 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節約火電標煤 49.3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23.2 萬噸,二氧化硫約 419.1萬噸,氮氧化合物 364.87 萬噸,將為中國碳減排做出積極貢獻 。
—
—
我們的名字叫龍羊人
在龍羊峽流傳著各種版本的神話傳說,詮釋著龍羊峽的前世今生。其實,龍羊系藏語,龍音為溝谷,羊音為峻崖,即峻崖深谷之意。神話傳說多少有點附會的意思,當然也寄託著人們的一些美好想像。然而,中國人確確實實在這裡創造了新的神話。
當年,第一批來到龍羊峽的水電勘測隊員從當地嚮導那裡知道,藏語把這裡叫龍羊。隨後,龍羊峽的名字便在水電勘測人員中叫開了,龍羊峽因此而得名,也因此而聞名天下。
從此以後,關於龍羊峽流行著各種版本的神話傳說,神話是浪漫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當年,大壩建成後,一批立志為祖國發電的水電人從建設者手裡接過了大壩,他們是第二代龍羊人。
王進玉、馬寧、王健、高世宇等是他們中的代表。那時,他們個個都是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已經是伴隨龍羊峽大壩30年,面臨退休的老職工。當時招工時,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都以成為龍羊峽電站的職工而十分自豪,在大壩尚在建設的時候,他們將近1000人集中在劉家峽培訓,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儘快到龍羊峽,儘快為國家發電。
然而,當大壩建成他們進入龍羊峽接手時,很多人都傻眼了。當時的龍羊峽,是真正意義上的山大溝深,四周荒涼,氣候惡劣,遠離鄉村和鬧市。精神生活枯燥,交通相對閉塞,從西寧坐車需要經受六七個小時的顛簸,回趟西寧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且七八個人需要擠一間六七十平方米的宿舍,爐子生得很旺才能抵禦嚴寒,早晨起來上廁所需要排隊,吃的食物全部需要從外運輸……建設的輝煌屬於建設者,建設引起的關注熱潮慢慢退去了,接下來就是他們漫長而艱苦的堅守。
30年過去了,當初參與搶險和建設的很多人都陸續離開了,鼎盛時近1000人的隊伍只剩下他們不到20人了。如今,他們也都面臨著退休,離開龍羊峽。我想,無論離開多久,他們對大壩的情懷和不舍,都會成為最常態的回憶。因為,那裡積澱了他們已經流逝的青春和熱血。
供圖/國家電投黃河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羊峽發電分公司
中國電建第四工程局
— 本文節選自《中國國家地理》龍羊峽附刊 —
撰文/葛文榮
點擊展開全文
※你們對流星雨可能有些誤解
※這是一條色彩瑰麗、宏偉壯美,而且低調的峽谷
※高山反應真那麼可怕嗎?
※二十一世紀地理大發現!陝西漢中天坑群揭秘
※我讚頌蓮,不論它是否在盛夏開放
TAG:中國國家地理 |
※龍羊峽 大峽,久仰!
※風波未息,我幫龍羊峽「三文魚」來「洗個地」
※「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
※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
※今日上線:滇池100 | 龍羊峽三文魚越野 | 薩洛蒙越野-蘇州夏季站 | 大連四季越野春季賽 | 大連櫻花越野 | 敖漢100
※《生食三文魚》將虹鱒歸入三文魚 龍羊峽參與制定
※指虹鱒為三文魚:水產團體發布所謂生食標準,龍羊峽參與制定
※龍羊峽「三文魚」要吃出人命?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8「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動龍羊峽站啟動
※我和你都被騙的好苦!龍羊峽三文魚非我們理解的三文魚 背後是450億債務危機的盾安環境——他們其實知道是虹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