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歡樂頌》終於大結局了!你知道嗎?貝多芬和席勒可為它操碎不少心

《歡樂頌》終於大結局了!你知道嗎?貝多芬和席勒可為它操碎不少心

童鞋們,大家知道《歡樂頌》嗎?

某編:知道知道,來,和我一起唱~

「致有夢想的靈魂

我們能一路純真

多少人羨慕你我有這種緣分

能和我相愛的人

去追求不離不分

多少事遠去留下身邊的人

……

啪~收下我的磚頭,不要客氣!

今天我們要說的《歡樂頌》,可不是昨晚剛大結局的22樓五美所住的「歡樂頌」小區。而是二百多年前音樂大師貝多芬創作的交響曲《歡樂頌》,這是一首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

貝多芬在一生之中一共有創作九部交響曲,在這其中《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創作的最高造詣,它不僅第一次在交響樂中加進了合唱而且其宏偉的構思和開浪漫主義先河的表現手法,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歡樂頌》是整個交響曲的頂峰,一百多年來,它被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穀為之盪波。這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在1992 年歐盟正式成立後, 被正式定為歐盟的「盟歌」 。2003 年7 月10 日, 歐盟憲法草案賦予歐盟「法人身份」 , 《歡樂頌》成為法定的「歐盟盟歌」 。

貝多芬, 這個音樂巨子、交響樂大師, 在他著名的《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里, 一改傳統的純器樂演奏形式, 用強有力的人聲合唱來結束, 而唱詞正是德國著名詩人席勒的詩歌《歡樂頌》。《第九交響曲》也因此開創了交響樂的嶄新形式, 成為音樂界的扛鼎之作和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

席勒

18 世紀後期, 席勒相繼創作的戲劇《強盜》和《陰謀的愛情》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由於他的作品直接鞭撻德國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 他本人也受到當時的歐根公爵的迫害, 不得不出逃在外, 過著負債纍纍、困窘漂泊的生活。

1785 年, 萊比錫格·克爾納等4個仰慕席勒才華的年輕人寫信給席勒, 邀請他去萊比錫, 路費由他們負擔。席勒接到信後, 十分感動,他立即從曼海姆出發, 不顧路途勞累和奔波困頓, 連續走了8 天, 到達了萊比錫。在這裡, 他受到了4 位朋友的熱烈歡迎和盛情款待, 使他在最困難的時刻感受到了可貴的友誼和人間的溫暖。這種雪中送炭的情誼觸發了席勒的靈感, 因此, 他懷著無比感激的心情創作出了《歡樂頌》。

《歡樂頌》採用了當時流行的頌歌體。詩歌熱情洋溢、氣勢磅礴、意境恢弘、文字優美, 它歌頌了人間歡樂, 宣揚博愛的思想。席勒歌頌友誼, 認為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有了它, 人類才有了溫暖;他也歌頌自然——人類的母親。在大自然中, 萬物平等, 即使小蟲也能和天使一樣快樂;詩人更讚美歡樂, 把歡樂比擬為天上的女神, 能彌補世間一切的裂痕, 她是自然界的動力, 能推動世界永恆運行。

歡樂使鮮花綻放、太陽照耀, 成為人類生活的嚮導, 引領人們追求真理和信仰;歡樂使人類變得寬容, 讓世界充滿了友愛;同時, 席勒也讚美上帝, 特別是在副歌里, 喊出了對上帝和神靈的嚮往。

全詩始終充滿著樂觀和進取的精神, 使讀者在詩中自然地感受到歡快的情緒、生命的熱情和人類的奮發精神。

席勒的《歡樂頌》於1786 年發表在他主編的雜誌上, 在當時的德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之後, 有很多人都想把它譜寫成曲子, 並做出了嘗試, 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貝多芬

他早年就已經讀過很多席勒的作品, 被席勒作品中的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所震撼和鼓舞。當他接觸到了《歡樂頌》之後, 詩中熱情洋溢的文字使他得到了審美的享受, 而追求自由的精神正好和他當時的理想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於是他心中那股創作的衝動再也無法抑制, 從此開始了艱辛、漫長的潛心譜曲歷程。

1793 年1 月, 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的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 …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 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 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當時他住在波恩, 只有23 歲。

從那時起, 貝多芬就開始斷斷續續地為《歡樂頌》譜曲創作。1811年, 貝多芬打算將《歡樂頌》譜寫成一部獨立的合唱曲, 而不是將它與交響樂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 貝多芬又在計劃創作第九和第十交響曲, 並打算將第九交響曲作為器樂演奏, 而在第十交響曲中引入人聲演唱。貝多芬在1795 年前後為畢爾格的詩所作的歌曲《互愛》和後來的《第九交響曲》末樂章中《歡樂頌》, 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繫——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

1822 年, 他拜訪了萊比錫的一位著名樂評人, 並告訴其說, 他將在第十交響曲中運用合唱。另外他想將演唱運用到交響樂中這一構思的產生還在於,那時他已經在運用器樂的表現手法和資源方面耗盡了腦力, 於是運用人聲演唱就成為跨越器樂局限性的一個勢在必行的辦法了。但是要用人聲合唱, 就必須有唱詞才行。唱詞的選擇就成為了一個必須考慮的重要前提。

那段時間正是法國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徹底摧毀的時候。儘管那段日子黑暗、暴戾, 但這位日漸衰老、嚴重失聰的偉大作曲家仍然忠於革命, 對革命、對未來抱著無限的希望和執著的追求。因此他的音樂里需要同樣充滿了對自由、平等、博愛的召喚的文字作為其映證, 達到音樂和文字在主題上的契合。因而席勒的詩歌《歡樂頌》就成為了貝多芬音樂中的不二之選。於是, 從1823 年8 月起, 貝多芬正式創作的《第九交響曲》, 並於1824 年2 月完成。席勒的《歡樂頌》在此刻終於結出了碩果, 這時距貝多芬最初開始構思已經歷經了31 年之久。

貝多芬創作的《第九交響曲》可說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生涯的巔峰和總結。其構架廣闊、思想深刻、形式豐富, 是第一部將人聲音樂引進器樂演奏的交響樂曲。

2012年德國波恩貝多芬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

它擴大了交響樂的規模和範圍, 超出了當時的體裁和現成規範, 變成由交響樂隊、合唱隊和獨唱、重唱等多種形式表演的一部宏偉而充滿哲理性和英雄史詩般的壯麗頌歌。柏遼茲將這部作品稱作「人聲和器樂的聯盟契約」 。作者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人類尋求自由的鬥爭意志, 並堅信鬥爭將以勝利而告終, 人類必將獲得歡樂和團結友愛。

2012年德國波恩貝多芬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

《歡樂頌》使席勒的人類之愛與貝多芬的理想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人們在此不僅能夠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與享受, 更能夠通過音樂的渲染感受到人類鍥而不捨地追求自由和歡樂的偉大精神, 這正是貝多芬想要達到的目標。

2014年,「歡樂頌」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及合唱團音樂會。

羅曼·羅蘭說過:「音樂和思想從來不犧牲自己, 而是相互使對方豐滿。」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是兩大河流的匯合點:一條是席勒的詩歌, 另一條就是貝多芬的音樂。正是由於這兩者完全融合, 貝多芬的首演才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可見, 貝多芬的音樂與席勒詩歌的結合是歷史的結合, 是音樂史上的偉大創舉。

作者霏霏

編輯 陳曉燕 楊鏑霏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e家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中共抗日戰場上陣亡的最高將領,還教育孩子時刻準備「吃草」,今天是他逝世75周年紀念日……

TAG:文史e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古惑仔》鄭伊健演的奧特曼你們看過嗎?只可惜結局太慘了!
《好久不見》大結局是什麼?
《女雷神》大結局,托爾終於知道了,愛情比鎚子更重要!
《結愛》萬人迷寬永喜歡小菊嗎?網友:喜不喜歡沒用,結局很慘!
這部劇張智霖不能說話依然帥慘了!佘詩曼好青澀,結局太虐心
《甄嬛傳》果郡王到死都不知!他的寶貝女兒靈犀,結局這麼悲慘!
《如果,愛》大結局,喜歡張柏芝卻又不想看爛片的有福了
關曉彤被吐槽不斷!但「粉黛」卻大獲好評,可惜結局慘死!
《紫羅蘭永恆花園》大結局,少佐是否活著?看薇爾莉特給你答案!
《笑傲江湖》里令狐沖結局很慘嗎?金老:他可能過不了這關!
美好生活大結局想告訴我們什麼?這些幕後照不看太可惜!
「醉打金枝」的故事都聽過,可結局是什麼,你知道嗎?
《好久不見》大結局:賀文華被夢蝶害得坐牢,只有葉琳娜肯照顧他
賈寶玉和襲人云雨,林黛玉不管不問,是知道他們最終結局嗎?
你真的讀懂《大話西遊》的結局了嗎?看完之後不禁潸然淚下!
《迷霧》大結局!高惠蘭要哭了,兇手怎麼是他?
愛情:讓你費盡心思去討好的感情都不會撐得太久!結局註定凄涼
清初四大貝勒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我的大叔》大結局眼淚掉不停,大叔和知安終於擁抱了?
《火影忍者》大結局時大蛇丸為什麼是自由的?他沒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