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端午養生 健康一夏

端午養生 健康一夏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養生要點

端午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因為此時天氣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古人還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可以說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那麼端午節該如何保健呢?

一、起居:夜卧早起,養陽氣

端午節前後如何才能養陽?《黃帝內經》告訴我們要「夜卧早起,無厭於日」。

端午期間,日照時間更長,白晝時間更長,所以睡覺應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1

夜卧:十點半之前

雖然說睡覺更晚一些,但是也不能太晚,如果超過11點還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點半以前就寢,對夏季養陽氣才有益。

2

早起:六點左右

研究發現,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頭腦更清醒,能夠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較高的活動,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3

午睡:養心

午時是人體「合陽」的時候,此時休息也有利於人體陰陽的轉化。夏天養生重在「養生」,而午睡是中午養心的最佳方式。

二、飲食:健脾祛濕,調氣血

每年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飲雄黃酒的習俗。

端午正值一年陽氣最盛之時,人們食慾下降,濕氣加重,而吃粽子、飲雄黃酒能夠健脾開胃、祛除燥熱,所以這些飲食習俗是很有養生道理的。

1

吃粽子益氣健脾、開胃消食

道醫認為,糯米是糧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據「本草」中的藥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棗、赤小豆、綠豆等具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鴨蛋黃、鮮肉等都是營養豐富的食品。

當然,吃粽子也應有所節制,腸胃病患者、糖尿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2

飲雄黃酒解蟲蛇毒、燥濕、殺蟲

端午節後即進入炎熱季節,各種病菌隨氣溫升高而滋生,此時用雄黃殺蟲解毒防病最為適時。

在「本草」中對雄黃的藥性早有記載,雄黃性辛溫,具有解蟲蛇毒、燥濕、殺蟲功效。

3

紅豆粥健脾養血、利水除濕

端午期間濕熱,吃粽子和飲雄黃酒能健脾、開胃、解毒,還需喝紅豆粥來利水祛濕。

紅豆又名赤小豆,《神農本草經》中說,「赤小豆可消水腫」。紅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養血、利水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而且紅豆熬成粥,口感更滑潤,也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經常喝點紅豆粥可養心生津,對更年期中老年女性尤其有益。民間有赤小豆與薏苡仁一起熬煮煲糖水的夏日喝法,目的也是利暑濕。

三、運動:強身健體,防疾病

端午天氣悶熱,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鬱、心悸胸悶,還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也應同時加強運動。

1

划龍舟:全身氣血暢通

端午期間最好的運動,莫過於划龍舟了。划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通調氣血循行,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

當然,龍舟只是一時之事,端午前後要想都能健康,不妨堅持一項長期運動,比如健步走。

2

健步走:強身健體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簡單易行有效的運動方式,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走為百鍊之祖」。健步走能夠很好地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具體方法

鍛煉者可選擇上午或傍晚鍛煉,運動中身體放鬆、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兩腿自然邁步,步幅較普通步子稍大,步速較普通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飽滿,呼吸自然有節律。

走路時達到「頭目清爽、足部發熱,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悅」狀態為最佳。

四、中草藥:避毒祛邪

說端午不得不話艾草。端午時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民間有種說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掛在門上可以祛除各種毒物,使人身體健康。

道醫認為,艾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艾葉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

所以古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艾草,端午節常用的中草藥還有菖蒲、青蒿、香茅、柚葉等,一起用水煎後當茶飲用,或者泡酒飲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療效,可以預防疾病。

溫馨提示

粽子,是端午節少不了的一道美食。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有普通的清水粽,還有帶餡的,比如說紅豆,火腿,豬肉等等,頗受人們喜愛。然而,製作粽子的主要原料為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老年人和兒童以及消化功能較弱者,也應慎食,以免影響消化及正常飲食。熱的紅茶有去油膩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總的說來,在端午節之際,養生就需要注意:

起居規律以順應天時

吃粽子以食療增加營養

喝雄黃酒以加強自我保護

划龍舟以鍛煉增強體質

掛艾蒿以清潔消毒避邪

這是一套系統的養生健身體系,也是一份超全的端午養生攻略,送給每一位朋友,祝願大家端午安康,全身少病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信陽道長 的精彩文章:

《心相篇》10句:千古奇文,相由心生
人生是條無名的河,是深是淺都要過
老子的「零」;莊子的「一」
大度能成大事

TAG:黃信陽道長 |

您可能感興趣

早春養生 一年健康好開端
健康養生——春季適宜喝的養生茶
健康養生|大寒節氣養生
健康養生 春季養生 6 禁忌
健康飲食養生
老人夏天怎麼養生好 以熱養生最健康
保健養生 夏季飲食養生小知識
健康養生:水果養生
夏季養生養腎
養生健康保健
大寒養生防五寒,健健康康又一年!
健身養顏、健康滋潤 冬季養生多「燉燉」
健康排毒清腸蔬菜汁,每天一杯健康養生!
春天健康保健養生小常識
越早注重養生 健康伴隨一生
四季·養生 立夏養生提要
腦鳴健康養生
健康生活—烏豆養生
開啟夏季健康養生模式
冬養生,夏養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