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治病,這也是醫生的本職工作!
導語
不管前路多難,不要放棄希望,努力把自己變得強大,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
什麼樣的醫生算好醫生?精通禮儀,且有同情心。
假如在百餘年前的西方社會,答案可能如上。
據英國學者《極簡醫學史》一書介紹,當時,由於醫學水平落後,醫生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病,而是安慰、陪伴。有這樣一幅畫:一個孩子奄奄一息地躺著,西裝革履的大夫坐在旁邊,手托下巴,憐憫地望著。
美國醫師赫茲勒還發明了一種「精細檢查法」。有一回,他為一位婦人的兒子看病,花了好些工夫,把全身檢查個遍,其結果,是「她一家40年來都找我看病」。這些檢查,其實儀式意義、安慰意義遠大於治療意義。
直到科學技術和科學方法運用到醫學領域,情況才發生了改變。今天,過去神話中的換心換肝都已經變成現實,脊椎骨都可以3D列印用於臨床,醫療水準突飛猛進。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陪伴、安慰、紳士風度,這些在醫生職業準則中退居了次要地位,甚至被漸漸冷落。有研究者說,失去情感溫度,是現代醫學片面重視技術的副作用。後果已經顯現:冷冰冰地治療,使醫患處於猜疑狀態,容易滋生矛盾;尤其是技術總有邊界,當療效不佳、花費不少之時,這種猜疑還會升級,最後甚至兩敗俱傷。
人們開始思考:擁有了技術之神,能否兼具人文之暖?能否在今天的醫療水平上,重現昔日醫生的溫情脈脈?
要想兩條腿走路,既醫病,又慰心,首先就要重視人文精神在醫療中的作用,把它作為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維。有些從業者覺得,話語交流、情感撫慰、病情介紹這些人文環節,比較「虛」,治病才是「實」;從學習到職業生涯中,往往更重視「實」,而輕視「虛」。這是一種認識誤區。著名醫生古爾爵士說:「別忘了,你的患者不是肺炎,而是得了肺炎的人。」治病是實,治人、治心同樣是醫生實實在在的本職。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醫生有三大法寶:語言、藥物、手術刀。但是,很多醫生過度迷信藥物和手術刀,而忽視了語言的作用。而且,作為醫生,語言溝通不可或缺,心靈溝通更為重要。有時,醫生並不需要很多語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足以讓患者記一輩子。醫生是不是用心,患者是能感覺到的。著名醫學家林巧稚深受病人愛戴,不是做了多少高難手術,而是因為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給產婦掖掖被角、擦擦汗珠,和病人拉拉手、談談心。恰恰是這些細節,成就了她的偉大。所以,醫生給病人開的第一張處方不是藥物,而是關愛。
溫暖是可以傳遞的,也是可以循環的。每個人感受到的溫度,也是自己散發的溫度。一位醫生準備做一台手術,他照例安慰病人:「緊張嗎?」病人說:「你吃飯了嗎?我手術時間長,別餓著了。」一句話,讓醫生感動得幾乎掉淚。這位醫生說,遇到這樣的病人,再苦再累也值了。在此,患者有一顆感恩之心,醫生有一顆敬畏之心。兩顆心交流碰撞,就會產生巨大的正能量,匯聚成不可阻擋的強暖流。
醫學的溫度,是從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溫度。醫患之間,互相珍惜,互相給予,醫學才是溫暖的。
來 源/ 綜合自人民日報
※醫護群曝光:那些你看不到的醫護真相
※怕患者出現壓瘡,可你會這樣給患者做宣教嗎?
※小醫生成長記,真是扎心了……
TAG:華醫網 |
※為啥一進醫院,醫生就讓做檢查?原來醫生是這麼想的!
※心律失常就是患上了冠心病?醫生:可能是這些原因,不要亂吃藥!
※經常尿失禁是怎麼回事?醫生:你可能患上了這種病,要當心
※作為醫生,遇到這種情況的病人,我希望他們放棄治療
※醫生拒絕為艾滋病患者進行手術,這是不是「醫德」的缺失?
※被醫生職業埋沒的段子手,遇到這樣子逗逼的醫生,病都好了一半!
※身體出現這幾個癥狀,當心是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儘快去找醫生救命!
※哈士奇生病了,帶它去醫院,結果醫生說這裡不治禿頂!
※腎病醫生:腎病患者出現水腫休息一下就行,這個想法很危險
※醫生治療的是患者還是患者的疾病?
※哈哈,這些都是被醫生工作耽誤的段子手啊
※醫生髮話:除了衰老,閉經的這幾個危害更可怕!
※為啥一進醫院醫生就讓做檢查?原來醫生是這麼想的!
※醫生以行醫為職業,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一封醫生的辭職信,看完很心酸 學醫是一種什麼體驗?
※這4個是白血病的主要病因,再這樣無知,醫生都幫不了你
※原來……醫生都是被工作耽誤了的段子手啊!
※原來……中國的醫生都是被工作耽誤了的段子手啊!
※治療糖尿病,不是有藥物嗎?為什麼還要控制飲食?醫生這麼說
※動一天手術!醫生累癱閉眼「含軟管補命」:這是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