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中醫,自我養生,每日穴位學習-手太陽小腸經及少澤
手太陽小腸經
屬小腸,絡心,抵胃。
屬火,與手少陰心經相為表裡。
【經脈循行】
起於手小指外側端(少澤),沿手背外側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側後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出於肩關節,繞行肩胛部,交於大椎(督脈)向下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食管過膈達胃,屬於小腸。
缺盆部支脈:沿頸部上達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
頰部支脈:上行目眶下,抵於鼻旁,至目內眥(睛明)、交於足太陽膀胱經。
【主要腧穴】
少澤(井),前谷(滎),後溪(輸),腕骨(原),陽谷(經),養老(郄),支正(絡), 小海(合),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主要病候】
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肩臂外側後緣痛等。
【主治概要】
主治頭、項、耳、目、喉咽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五腧穴】
井穴(金):少澤
滎穴(水):前谷
輸穴(木):後溪
經穴(火):陽谷
合穴(土):小海
【交會穴】
督脈:大椎
任脈:上脘、中脘
足太陽膀胱經:睛明、大杼、附分
手少陽三焦經:和髎
足少陽膽經:瞳子髎
GIF/31K
少 澤
手太陽小腸經 之 一
少即幼小,澤指沼澤,此穴為手太陽經井穴,脈氣初生,位處小指外側陷中,猶如小澤,故名少澤。別名小吉、少吉。
太陽小腸經的井穴,五行屬金。
急救穴之一。
【取穴】
在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指背動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穴性】
清熱,利咽,通乳,蘇厥。
【主治】
頭痛,目翳,咽喉腫痛,乳癰,乳汁少,昏迷,熱病。
【配穴】
配風池,治項強,後頭痛。
配天容,清熱利咽,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
配前谷、後溪、陽谷、完骨、崑崙、小海、攢竹,治項強急痛不可顧。
配人中,醒神開竅,治熱病昏迷,休克。
配睛明、太陽、合谷,治目翳,目赤攀睛。
配液門、手三里、手五里,治前臂神經痛。
配合谷、膻中、乳根,治乳汁少,乳癰。
配復溜、崑崙,治瘧寒汗不出。
配心俞、庫房,治咳嗽。
【刺灸法】
1. 斜刺0.1寸,局部脹痛。或三棱針點刺出血。注意:對虛證禁用三棱針點刺;孕婦禁用。
2. 艾炷灸1-3壯;艾條灸5-10分鐘。
典籍摘要
《針灸甲乙經》:振寒,小指不用,寒熱汗不出,頭痛,喉痹,舌(急)卷,小指之間熱,口中熱,煩心,心痛,臂內廉及脅痛,聾,咳,瘛瘲,口乾,頭(一作項)痛不可顧,少澤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口乾,心煩,臂痛瘛瘲,咳嗽,頸項急不可顧,目生膚翳覆瞳子。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目生膚翳覆瞳子,少澤主之。
《醫宗金鑒》:主鼻衄不止。
《玉龍歌》:婦人吹乳癰難消,吐血風痰稠似膠,少澤穴內明補瀉,應時神效氣能調。
《百症賦》:攀睛攻少澤、肝俞之所。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
更多中醫臨床醫案,關注作者中醫臨床技術學習交流平台公眾號: zLjxjp
※一個穴位,按五分鐘有效緩解「肩周炎」!非常實用~(趕緊告訴更多人)
※十個胖人九個濕 按摩穴位能祛濕
※男男女女都愛的一個穴位:三陰交
※魚際穴: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痛、發熱、咽喉腫痛
※家裡一定要備一瓶啤酒,竟然這麼強大!
TAG:穴位 |
※每日學習一個學位:湧泉穴
※每日學習一個穴位:太溪穴
※97歲老太太還在教芭蕾舞,昔日學生帶著孫女來學習
※最好的學生:為學習而學習的學生
※侏儒症男孩,自強不息考上大學,學習拔尖,生活陽光
※十五歲的孩子幼稚自私學習差,學校提出讓退學
※學習,學習,再學習
※流浪狗闖入學校學習,由於愛好學習,被學生們尊稱:學霸!
※學習中,成長自我
※南蘇丹牛棚里的「學校」 學生:想學習但從未見過學校
※除了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學校歸屬感
※逗女生的小情話,男生們快來學習學習
※狗年將至,學習汪星人這六點,活得健康自在
※留日親述:名古屋大學的學習與生活
※蔣勁夫將赴日本留學 早前為了留學做準備學習日語
※在陝西教育學院學習的日子
※學習佛法,哪個年齡段學習最好?
※今年放假時間最長的學校,學生們嫌棄放假時間太長,要求學習!
※每天4小時,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
※學習學習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