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人天天喝的冰水,能害死中國人?

美國人天天喝的冰水,能害死中國人?


一個民族在吃喝上的傳統習慣更多是跟其生存環境和民族性格有關。


作者:榮筱箐

微信公號:西洋參考(ID: iwestbound)


全文2642字,讀完大約3分鐘






喝冰水對身體究竟有沒有害處?




大多數中國人都對喝冰水有很大顧慮,尤其是家長,通常視冰水為洪水猛獸:





為什麼有的小孩一吃冰激凌就發燒呢?


有個六歲孩子吃冷飲腸胃破了!大出血!


有個親戚,搬家特別累特別熱,從冰箱里拿了一瓶冰鎮飲料,喝下去猝死了....



而在美國,喝冰水被視為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家長也不會像中國父母那般叮囑孩子。




有人認為中國人對冰水的過度反應是源於中醫的誤導,中醫認為吃生冷食物或喝冷水,容易導致胃寒。




"以前水衛生條件差,飲用水被致病菌污染,直接飲用後容易出現急性胃腸炎,導致腹瀉、腹痛、嘔吐等問題。古人不了解病原微生物,就可能把感染導致的急性胃腸炎癥狀誤認為是『腸胃受寒』引起的。」




因而他們認為這種過度反應不僅是落後的,也是愚昧的。最近類似批評中國人避諱冰水的觀點屢見不鮮。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由於東西方人口體質差異的原因,中國人就是不適合喝冰水。




中國人對冰水的恐懼過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後一種觀點是否也有其道理?






馮小剛的《不見不散》有個場景,說的是國內的一個旅行團到了洛杉磯,由葛優飾演的二混子當導遊負責接待。那段對話是這樣的:




中國客:「怎麼回事啊,

這美國旅館還不如國內招待所呢,開水都沒有。




導遊:「不光這家旅館,美國所有的旅館都沒開水,還沒牙刷呢。」



中國客:「不可能,美國都是二十四小時熱水。」




導遊:「你真傻還是假傻啊,那是洗澡水。美國就這條件,你們克服克服吧。」




中國客:「克服不了,

我們就是想喝杯熱茶,又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真沒想到,怪事。



導遊:「這有什麼想不到的呀,來美國應該做好吃苦的精神準備呀,享福別出來啊。」





《不見不散》劇照




這是1998年的電影,那時候來美國旅遊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天方夜譚,國內來的團大多還是花著公費的政府官員,中國人對美國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想像上,中國電影在國際上也還上不了檯面,就像葛優在這部電影里的一句台詞:「什麼第七代,第八代都沒人看,在洛杉磯就別提咱那電影。」



十年今昔翻天覆地,如今每年來美國旅遊的中國遊客達到了300萬,很多「出來」的中國人根本不用再吃苦,在洛杉磯中國資本已經快買下了好萊塢。但,有一點卻沒變:

美國的旅館和飯館大多仍然沒有開水。

只不過如今沒有開水喝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大概已經算不上是「吃苦」,反而是傳統中國人對喝熱水、吃熱飯的嚴苛講究成了國際化了的中國人眼中的箭靶。




最近網上對這事兒的討論還搬出了中醫遺毒這頂大帽子,說既然西方人可以喝冰水,中國人就沒什麼喝不得的,堅持熱吃熱喝、把冰水涼牛奶當洪水猛獸只不過是被中醫嚇出來的心理病。




我不懂中醫,但我是個吃貨。

我一直覺得一個民族在吃喝上的傳統習慣更多是跟其生存環境和民族性格有關。

生存環境主要是食材上的客觀限制,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比如在北方平原長大的人,幾個月不吃炸醬麵就覺得人生索然無味,而在海邊長大的人整天吃烙餅卷大蔥怕也是難以下咽。




民族性格提供的更多是飲食的內涵,比如直腸子的美國人典型的飲食就是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的快餐和沙拉,中、法這樣心思縝密的人群,做菜的花樣也是九曲迴腸;又比如歷史厚重的國家,似乎都產生了像腌菜、火腿、發霉的乳酪和臭豆腐這樣在年深日久的歲月里升華出來小食。而美國這樣歷史只限於現當代的國家,就只能生出嚴格的食品過期檢驗機制來。





典型的西餐




這當然都是我的胡思亂想,完全沒有科學根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飲食習慣一旦養成,幾乎就成了一個人終生都賴不掉的標識。

任你走遍天涯海角,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肚子一餓立刻就會顯原型,就像叫花雞必能招來洪七公。




有一次我在紐約的家裡招待國內到訪的朋友,想著朋友是接受過著名EMBA項目培訓的土豪,也特意學過西式餐桌禮儀,就煮了幾道偏西式口味的菜,黃油、蘑菇、橄欖醬、起司、紅酒、蠟燭全都恰到好處,沒想到此君吃了幾口,咂咂嘴給出了一句三字評語:「外國味。」




上次去柬埔寨的暹粒,發現城裡居然有一家上等的法式餐廳,我原以為應該顧客聊聊,誰知到了才慶幸自己之前有預定座位:餐廳坐得滿滿當當,一水兒法國客,好像全暹粒的法國人都來了這裡吃飯。




不過飲食習慣千奇百怪,中國人喝熱水的習慣卻很獨特,因為它並不只是基於先入為主的習慣,而更扯上了健康和甚至民族自尊心的問題,這一來事兒就大了。那到底中國人能不能像外國人一樣五冬六夏的敞開了喝冰水呢?

這其實說白了是飲食習慣的形成除了文化和地域因素之外,到底跟體質有沒有關係的問題。




不同族裔的體質差異在美國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美國文化強調人人平等,發展至今天這種平等在很多領域已經被矯枉過正的等同於個體無差別,比如強調男人能幹的活女人也能幹,白人能幹的活黑人也能幹,任何人都能做任何事,但凡有機會不均等的情況,大都被歸結為是體制不公。比如紐約市消防局一直因為少數族裔比例偏低被指歧視,比如

亞裔消防員只佔全局的1.3%,這個數字讓當局臉上無光,今年開始大力招收亞裔,至於身形瘦小的亞裔跟別的族裔比是不是適合干這行就沒人管了。




但只要拋開政治正確的緊箍咒,很容易就能看到,

不同種族的體質差異絕對是存在的

,比如奧運賽事上,爆發力強的黑人常常能在田徑項目上奪冠,小巧靈活的中國人在兵乓球和跳水項目上幾乎無人能及。





奧運會百米賽道(決賽)




這種體質上的差異在飲食上的表現其實也很明顯,比如

東亞一些地區90%以上的人對乳糖過敏,只能喝不含乳糖的牛奶,而英國人中這一比例只有5-15%。

再比如,很多美國餐館都標出自己的食物里不含麵筋(gluten

free),這是因為

白人里每133個人里就有一人會一吃含麵筋的糧食就上吐下瀉,輕度麵筋過敏的比例更高達三十分之一,而亞裔里每236個人才有一個有這種情況。




關於體質與冷暖之間的關係,我倒沒見過相關的數據和研究,就只能分享點個人經驗了。我和老公分屬不同族裔和不同國籍,我穿秋褲的時候他只需要穿短褲,我蓋被子的時候他只需要蓋被單,我喝完冷的接著吃熱的一定會胃痛,他怎麼冷熱搭配都沒反應。




我不能肯定地說這種溫度上的差異是怎麼形成的,不過他是吃牛肉和乳酪長大的,我呢?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好像就都是冬儲大白菜。




已經有很多研究發現長期生活在美國的亞裔因為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體質和易發疾病都會發生變化,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美國長大的二代華人可以像西方人一樣喝冰水,而他們的爺爺奶奶就不行。或者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也不再像老一代那樣懼怕冰水—畢竟,越來越接近西方的高熱量飲食已經使減肥在中國也成了熱門話題。



評論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寫留言」,即可參與評論



權歸作者所有

,華妹編輯】



歡迎添加華哥微信(zglgag168)


歡迎分享



點擊下面標題,可查看更多文章


大勝日本、獨步天下!中國乒乓球靠的是「人海戰術」?看到最後我哭了


一個目不識丁的香港老太太,居然讓政府損失80億元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

回復關鍵詞【

963

】,送你一篇特別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火爆網路短片《別人家的爸爸》:你理想中的老公,原來是這個樣子……
馬東:從「馬季的兒子」變成「最有趣胖子」,他經歷了什麼?
西班牙貴族教育:落魄騎士的高逼格與接地氣
世界最大級の傘專門店Waterfront,告訴你光賣雨傘也能發家致富!
他一口氣買下北京10套學區房,卻用來屯「廢紙」;這個被罵了20年的異類,竟是1000萬中國人的啟蒙老師

TAG:世界華人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泰國甩鍋:是中國人害死中國人!泰國旅遊,遠比你們想像的危險!
中國人害死中國人?泰國亂甩鍋,不是第一次
普吉島45人遇難,泰國總理甩鍋「是中國人害死中國人」,惹怒數億中國人,仍有5大疑問沒有解釋!
他只來過中國一次,卻害死四千萬中國人,最後還能安享晚年
泰國副總理說完「中國人害死中國人」,又道歉了?網友沸騰了!
二戰,日軍這支「狗部隊」害死我國上萬人,投降後留在了中國
人民日報:硬板床害死中國人,西方人都睡軟床墊?其實真相是…
減肥藥,害死了多少中國女人?
人民日報:硬板床害死中國人?西方人都睡軟床墊?真相是…
張作霖不是日本人害死的?為什麼有人說是俄國人乾的?
他是除了無名以外,帝釋天最看好的人,也是間接害死帝釋天的人
魔道義城篇:一顆糖就能哄好的人,卻是個壞人!害死曉星塵的壞人
愛國抗日將領,和重兵敵人大戰七天沒死,一下戰場被自己的上級陷害死了
他只來過中國一次,卻害死幾千萬中國人,逃過審判安享晚年
每年害死300萬人!中國人炒菜最愛放它!早死,心臟病,中風都怪它!現在看還來得及……
此人為顯文人氣節,害死全族老少,死後卻得到後世人的歌頌
血洗不夜天時,躲在背後吹笛的人,也是間接害死師姐的人!
她是大元的皇后,卻是朝鮮人,還差點害死了皇帝
天行九歌:最美的幾位都在這了,她為韓非而死,她是害死韓非的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漢奸,害死了霍去病,還說:外國就是比中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