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河北—人物篇」原來,這些名人都是河北的
河北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漫漫的歷史歲月中,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他們推動和影響著歷史的進程,豐富著歷史的內涵,成為河北的標誌及形象代言人。
他們中大多為河北籍,也有不少籍貫並非是河北,但與河北有著很深的淵源,在河北從事過重大的活動並做出過重要的貢獻,如秦始皇、劉秀、曹操、康熙等。
趙國「老當益壯」的名將廉頗
趙國將領,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精通兵法,統領趙軍屢敗秦軍。公元前283年,率趙軍伐齊,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使趙國威望大增;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百戰百勝,威震列國。藺相如出使秦國,陪趙王赴澠池,被拜為上卿,不服,認識到錯誤後負荊請罪,與藺共同報國,「將相和」成為美談。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大戰,統率大軍築壁堅守,相持三年,秦軍不能取勝。次年,趙王中秦離間計,起用趙括為帥,他告誡趙括:「秦軍千里奔襲,利在速戰,應以守為主。」趙括不聽,他盛怒之下交出帥印,結果趙軍慘敗。
「毛遂自薦」的典故出自邯鄲
毛遂是趙國的謀士、說客,居巨鹿(今邯鄲雞澤)。原為平原君的門客,三年沒有名聲。公元前259年秦圍攻趙都,趙危在旦夕,趙王派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決定選二十文武兼備的門客同往。毛遂自薦願隨同前往,平原君問:「先生在門下幾年了?」答:「三年。」平原君說:「世上凡有才能者,好比錐子裝進口袋,尖銳都能露出來,先生已來三年,卻從沒聽說過有何本領,此次肩負求援兵救社稷重任,你還是留下吧。」答:「可並沒有誰把我裝進口袋裡,否則我早就脫穎而出了!」平原君聽後勉強答應他,同行的都嘲笑他自不量力。到楚後進行談判,楚王猶豫不決,毛遂佩劍上堂,慷慨陳詞,直說利害,說服楚王同意出兵,獲得「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譜寫燕趙「慷慨悲歌」的荊軻
戰國時著名俠客,衛國人。自幼喜好讀書舞劍,為人慷慨仗義,遊歷到燕國,俠客田光推薦給太子丹,被拜為上卿。太子丹派他刺殺秦王,欣然受命,為取得信任,帶秦國通緝的樊於期的首級及所垂涎的督亢(今涿州一帶)地圖。太子丹送其到易水河邊,告辭,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與秦舞陽到達秦國,宮殿有重兵把守,戒備森嚴,聲稱殺人不眨眼的秦武陽被嚇得面色如土。他神態自若,到秦王面前,慢慢地展開地圖,露出了藏在其間的匕首,「圖窮匕首見」,用力刺向秦王,未中,秦王在躲閃中拔出寶劍將他刺傷,眾人一擁而上把其殺死。荊軻義無反顧、大義凜然的精神令世人稱道,因而得「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之說。
輔佐燕昭王的樂毅是石家莊人
字永霸,中山國(今石家莊靈壽)人,輔佐燕昭王實現「中興」,報齊國伐燕之仇。魏國名將樂羊之後,少年聰穎,喜好兵法,燕昭王招賢納士,放棄在魏國的優厚待遇,奔赴燕國,擔任「亞卿」,主持軍國大事。公元前284年,燕國欲興兵伐齊,昭王問計於他,建議「舉天下而攻之」;燕聯合趙、楚、韓、魏、燕五國之軍,封他為上將軍;兩軍在濟水相遇,率軍猛攻,齊軍大敗;送別遠道參戰的各國軍隊,率燕軍直搗臨淄,攻克後申明軍紀,嚴禁擄掠,布施德政,六個月攻取70餘城。燕昭王封其為昌國君,昭王死,惠王聽信齊人的反間計,被迫出走,卒於趙國。
秦始皇生於邯鄲死於邢台
秦始皇名嬴政、趙政,被稱為「千古一帝」。戰國末期國家間為了避免交惡,大都互換人質,秦異人(名子楚)被送到趙國為質,娶趙姬為妻,生下一子,名贏政,也稱趙政。回秦後登上王位,攻滅六國,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稱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設郡縣制,為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奠定基礎;多次率部東巡至大海之濱,派人出海尋葯,以求長生不老,河北的秦皇島即以他的帝號命名。巡視途中死於邢台的沙丘宮(廣宗縣以北),屍體經位於石家莊井陘縣的古驛道(現稱「秦皇古道」)運回陝西咸陽,葬於驪山。
「空想家」王莽祖籍邯鄲大名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今邯鄲大名)人,稱帝前後的許多活動在河北境內。西漢末年,社會矛盾尖銳,封建統治陷入危機。漢哀帝死,平帝繼位,王莽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初始元年代漢稱帝,建新朝,改元「始建國」。推行新政:下令將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奴婢改稱「私屬」,「皆不得買賣」;針對豪強富商囤積居奇和高利貸盤剝,實行「五均六筦」,史稱「王莽改制」。改制不符合社會發展實際,帶有濃厚的「空想」色彩,根本無法實施,最終歸於失敗,導致赤眉、綠林起義。義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滅亡,是中國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劉秀在邢台柏鄉稱帝
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創者,稱帝前曾在河北聚集力量、征戰天下,於邢台柏鄉登基加冕。從小歷經磨難,九歲時父亡,由叔父拉扯大。愛讀書,20歲時到長安入太學,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學歷最高的。學成後回老家南陽(今湖北棗陽),曾一度進過大獄,出獄後仍回老家種地。新朝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力挽狂瀾,使王尋的百萬之眾土崩瓦解,敲響了王莽政權的喪鐘;平王郎、降銅馬,奠定中興之基,統一天下,恢復漢室政權,史稱「東漢」。從政以清儉為則,「偃武修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代賢明的君王。
「黃巾軍」首領張角兄弟是邢台平鄉人
張角稱「大賢良師」,黃巾軍起義領袖,鉅鹿(今河北平鄉)人,義軍營寨在距邢台30餘公里的靈霄山中段,至今邢台的大峽谷仍保留有其遺迹。創立太平道,與其弟張梁、張寶傳教,徒眾達數十萬,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定於甲子年(184年)在洛陽起義,因叛徒告密被迫提前。義軍頭纏黃巾,稱「黃巾軍」,焚燒官府,捕殺官吏,攻打豪強塢壘,沒收地主財物,旬日之間,天下響應。朝廷派兵鎮壓,起義失敗。在傳道中創太平道樂,曲調悠揚、輕靈,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有《太平十八番》《朝天子》《經堂樂》《玉芙蓉》等。
「盧氏」的先祖盧植祖籍涿州
盧植字子干,東漢末名臣,祖籍涿郡涿縣(今保定涿州)。少年時與經學家鄭玄同師於馬融,通古今學問;先後任博士、九江太守、廬江太守、侍中、尚書;校中書《五經》傳記,補續《漢紀》;鎮壓黃巾起義,進攻廣宗;因得罪董卓,被罷職。後代人才輩出,家族聲名遠播,僅從三國到唐,正史記載的盧姓族人達800餘位,其中有宰相、尚書、刺史、太守、郡守等百餘人;清代道光年間的兩廣總督盧坤是其後代;韓國兩位總統、多位總理為盧氏宗親。涿州城東建有「盧氏宗祠」,依託其墓地,紅牆藍瓦,綠樹掩映,肅穆幽雅,每年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祭祖、觀光。
三國時的蜀國皇帝劉備是涿州人
劉備字玄德,三國時期蜀漢國的皇帝,祖籍保定涿州。他是漢景帝之弟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早年喪父,母親以販履織席為業,15歲師從盧植。東漢末年,與關羽、張飛討伐黃巾軍,先後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三顧茅廬得諸葛亮輔佐。聯合孫權勝曹操於赤壁,取益州與南中,於成都稱帝,建蜀漢國。伐東吳兵敗,在白帝城病逝。《三國志》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曹操在邯鄲臨漳「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和締造者,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曹操當年在鄴城(今邯鄲臨漳)建立政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墾荒屯田,興修水利;唯才是用,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雅好文學,在鄴城期間招攬文學雅士,形成以三曹(曹操及曹丕、曹植)為核心、包括「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和蔡琰在內的鄴下文人集團,作品慷慨悲涼,語言剛健爽朗,形成文學史家盛讚不絕的「建安風骨」;在鄴城建銅雀台等三台,如今遺址尚存。
北燕皇帝馮跋是冀州人
馮跋字文起,東晉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創立者,長樂信都(今衡水冀州)人,為胡化的漢人。少時恭慎寡言,寬厚大度,勤於農事,深受父母鍾愛。後燕慕容寶在位時官至中衛將軍;慕容熙繼位,密謀除掉他們兄弟,逃往深山野林。潛入龍城(今遼寧朝陽),殺掉昏庸暴虐的慕容熙,擁立慕容寶之養子高云為燕天王,改元正始,史稱北燕,轄地主要為今遼寧西南部和河北東北部,都龍城。馮跋任中衛將軍和尚書,實際控制著權力。高雲被殺,自立為帝,勤於政事,整頓吏治,發展農桑,輕徭薄賦,設立太學,與柔然、契丹、東晉交好,營造出比較好的局部環境,保持穩定達22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實際操控者馮太后是衡水人
馮太后是北魏文成帝皇后、皇太后,北魏一系列改革的實際操控者,長樂信都(今衡水冀州)人。原為北燕皇族,漢人,14歲時被選為文成皇帝的妃子,後冊封為皇后;文成帝死,尊為皇太后,實際操控政權;捕殺謀反的權臣,重用漢族士人,迫使獻文帝將權力禪讓給兒子孝文帝;兩度攝政,革除朝政亂象和貴族圈地行為,行俸祿制、均田制、三長制、租調製;推行「太和改制」,使拓跋人著漢裝、講漢話、行漢制、遷都洛陽,有力地促進了北魏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民族間的融合。
北齊皇帝高洋是景縣人
高洋字子進,南北朝時期北齊的開國皇帝,定都於鄴(今邯鄲的臨漳),祖籍渤海蓨縣(衡水景縣東);信仰佛教,主持開鑿位於邯鄲峰峰礦區鼓山的響堂山石窟。是東魏權臣高歡的次子,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其父欣賞才幹。代東魏建立北齊,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官制,消去州、郡建制,減少官吏數萬人;防止北方少數民族進攻,農閑季節抽調民工修築長城;出兵柔然、契丹、高麗等國,大獲全勝,使國力大增;沉湎酒色,肆行淫暴,在鄴城修築三台宮殿,長期動用10萬民夫;朝堂上設鍋和鋸等刑具,動輒殺人,是個暴虐之君。
「唯才是舉」的周惠達祖籍廊坊文安
周惠達字懷文,北周、西魏的大臣,廊坊文安人。少年容貌俊美,志向高遠,知書達禮,處事得體;初為幕僚,頗得器重,後歸順文帝宇文泰,任秦州司馬、大將軍司馬;征伐東魏的戰爭中,在後方悉理政務,營造兵器,儲屯糧草,濟軍國之務,擢升為安東將軍,拜太子少傅、中書令;後任西魏尚書右僕射和吏部尚書,主持修改典章舊制,刪繁就簡,增添新規;性謙遜,位顯不居功,唯才是舉,尤以舉薦治國奇才蘇綽傳為美談。
大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是保定淶水人
祖沖之字文遠,南朝宋齊間的科學家,范陽郡遒縣(保定淶水)人。祖父掌管土木建築,父親在朝中做官,學識淵博。受家庭影響,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科學研究,先後任南徐州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職。博學多才,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方面多有貢獻:著《綴術》,計算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創製《大明曆》,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採用閏月的方法,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回歸年日數等,發明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製造出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等;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相當的造詣。
「橋樑之父」李春是邢台臨城人
李春是隋代著名的橋樑工匠,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有「橋樑之父」之稱,邢台臨城人。趙州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橋,全長50.83米,寬九米,主孔凈跨度為37.02米,全部用石塊建成,裝有精美的石雕欄杆,雄偉壯麗、靈巧精美。它以首創的敞肩拱結構,精美的建築藝術和施工技巧,在中外橋樑史上令人矚目,充分代表了中國古代橋樑建造方面的高超技能和智慧。關於大橋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魯班所造,建成後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著毛驢,帶著柴榮,興沖沖地來到橋頭,遇魯班問橋能否經得起他們,魯班心想騾馬大車都能過,兩個人算什麼?誰知張果老帶著裝有太陽、月亮的褡褳,柴榮推著載有「五嶽名山」的小車上了橋,橋搖搖欲墜。魯班情急下跳入水中,用手撐住大橋,如今大橋上下留有魯班的手印和張果老騎驢留下的蹄印、車道印等。
著名的西門豹任職在今邯鄲臨漳
西門豹尊稱賢大夫,在戰國魏文侯時任鄴(今邯鄲臨漳西南)令。初到鄴城時,看到田地荒蕪,百業凋敝,訪貧問苦,得知為「河伯娶婦」所致。當時鄴一帶常遭水患,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勾結女巫欺騙民眾,假借河伯娶婦聚斂錢財,百姓苦不堪言。他巧妙利用為河伯娶妻之機懲治邪惡勢力,頒布律令,禁止巫風;率領民眾勘測水源,興修水利,使大片荒地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漳河兩岸年年豐收;推行「寓兵於農、藏糧於民」,使得鄴民富兵強,成為北方的重鎮。後人修祠建廟祭之,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後世,無絕已時,幾可謂非賢大夫哉!」
趙武靈王是最早的軍事改革家
趙武靈王名雍,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中國最早的軍事改革家。公元前386年,他遷都於邯鄲,疆域有今山西、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攻滅中山國,打敗林胡、樓煩,建立雲中、雁門、代郡,使趙國成為雄踞中原、疆域廣闊、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強國,為「戰國七雄」之一。作戰中,革除傳統習俗,要求將軍、大夫、嫡子、代吏穿少數民族服裝,方便騎射,軍力大增,即「胡服騎射」;他擁有少數民族血統,吸收漢文化,促進了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交融;為操練軍隊,修建叢台,即用磚土夯實的墩台,亦稱武靈叢台,是邯鄲市的標誌。
「千金買馬骨」的燕昭王
燕昭王名姬職,是戰國時燕國的君主。燕王噲之子,噲晚年時禪位於相國子之,引起內訌和齊國入侵,噲和子之被殺。他流亡於韓國,被趙武靈王護送回國,擁立為王,決心振興國家,奪回失去的土地;求賢若渴,郭隗自薦,他見郭體弱平庸,不以為然。郭隗跟他講「千金買馬骨」故事:一國君千金欲買千里馬,屬下卻買回了一副馬骨,國君看後不高興,屬下說,此舉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您真心想出高價錢購買良駒,不久,果然有人送來了多匹千里馬。郭隗自嘲自己就是馬骨,於是昭王禮待之,樂毅、鄒衍、劇辛等爭相赴燕,燕一時成為「人才高地」。在位期間為燕國最輝煌的時期。
「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名將趙奢
趙奢又稱馬服君,趙國名將,戰國八將之一,中國稅務事業的先驅,參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公元前270年,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趙王問廉頗、樂乘「能救否?」答:「道遠險狹,難救。」問他,答:「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趙王任命他為將,率軍解圍,取得了勝利。班師回朝,受封馬服君,「狹路相逢勇者勝」成為典故。做田部吏,即徵收田賦的官,執法無私,被視為中國稅務事業的先驅,「奉公守法」令人稱道。其子趙括少學兵法,聰明強記,但僅限書本,「紙上談兵」。他反對命趙括為將,結果被他言中,趙括所率趙軍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將白起全殲。
集「百家」之大成的荀況
荀況又稱荀子、孫卿,趙國(都邯鄲)人,是春秋戰國時期與孔子、墨子、莊子等齊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辭賦之祖」。曾在齊國講學,任蘭陵令。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自然法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制天命而用之」;主張「性惡」論,強調後天教育;主張禮法兼治,王霸並用,堅持「正名」,反對世襲制;提出強本節用,開源節流;文學造詣極深,與大文學家屈原齊名,「辭賦」即從屈原的《楚辭》和荀子的《賦篇》各取一字而成。著名學者郭沫若評價:「荀子是先秦諸子中最後一位大師,他不僅集了儒家之大成,而且可以說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著《天論》、《勸學》等。
「顧全大局」的趙相藺相如
藺相如是趙國的上卿,即丞相。原為宦官繆賢的家臣,有才能。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趙國寶「和氏璧」,實為欺詐;危難關頭他主動請纓,帶「和氏璧」到秦國,當廷不畏強暴,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公元前279年,陪同趙王去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會面,大膽地指斥秦王,長了趙國人的志氣;回國後因功被封為上卿,位居於老將廉頗之上,廉頗不服,經常找機會羞辱;以國家利益為重,迴避忍讓,對門人說:「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相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終於感動廉頗,到其府上負荊請罪,二人成為刎頸之交。
綠林好漢竇建德祖籍衡水故城
竇建德是隋末綠林軍首領,清河漳南(今衡水故城東北)人,主要在河北一帶活動,在樂壽(今滄州獻縣)稱王,後遷都洺州,即邯鄲永年的廣府鎮。年輕時豪俠仗義,曾為里長;因支持孫安祖起義,全家被害,投靠起義軍首領高士達;涿郡郡守郭絢領兵萬餘人討伐,以7000精兵襲殺;高士達死,繼為領袖,團結將士,深得擁戴,壯大到10餘萬人;隋將薛世雄領兵三萬討伐,於河間全殲隋軍,乘勝攻下河北大部郡縣;稱王,選用隋官僚,建立各項制度;唐太宗出擊洛陽王世充部,率眾支援,在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決戰中兵敗受傷被俘,被殺於長安。
一世英主李世民祖籍邢台隆堯
李世民是唐代帝王,高祖李淵之次子,祖籍趙郡隆慶(今邢台隆堯)。原來都認為李氏家族是祖籍西北隴西,實際上是隆堯,從修建於貞觀三十年的大唐帝陵的碑文上可以得到佐證,隆堯遺存有李氏家族的先祖冢;做秦王時在邢台沙河一帶大戰綠林軍劉黑闥,為了紀念陣亡兵士,修漆泉寺,相鄰的水庫命名為「秦王湖」。隋末隨父起兵,封為秦王,勇猛剛毅,智謀過人,在平定軍閥和綠林勢力中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發動「玄武門之變」繼得帝位,廣任賢良,虛懷納諫,任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長孫無忌等一批賢臣;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輕徭薄賦,促進經濟的發展;實行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加強中央集權;增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繫及對西北等地區的管轄,稱「天可汗」;注重文化的整理與傳播,創「貞觀之治」盛世,為後人推崇。
「大唐名相」魏徵是石家莊晉州人
魏徴字玄成,唐初著名宰相,巨鹿下曲陽(今石家莊晉州,一說是邯鄲館陶)人。少年孤貧,曾出家做道士。隋末參加李密的瓦崗軍,歸唐,為竇建德俘獲,竇死後再入唐。曾為太子李建成幕僚,「玄武門之變」後,太宗愛其才華,擢為諫議大夫,先後任秘書監、侍中。剛正、率直、敢於犯顏直諫,前後陳諫200餘事,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故事和警句,如「偏聽則明,偏信則暗」、「百姓如水,君主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等。643年病逝,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太宗寵愛的曹妃死於唐山
曹妃是唐太宗的寵妃。太宗東征高麗,隨行,姿容秀麗,能歌善舞;太宗得勝還朝,乘船沿岸而行,欣賞勝景,服侍在太宗身邊,賦詩、對弈,太宗十分高興。不料經一路顛簸,感遇風寒染病,經一個小島,太宗命停船扶其上島醫治,無奈病情嚴重,死在島上。太宗痛失愛妃,下旨在島上建三層大殿,塑曹妃像,賜名曹妃殿,「殿」與「甸」同音,時間一長叫成曹妃甸。另一種說法是太宗在未做皇帝前率兵追趕叛軍,在小島上搭救了一被叛軍調戲的漁家姑娘,曹姓;由於征戰勞頓,太宗病倒在船上,曹姑娘見恩人生病,守護在身邊照料,太宗見姑娘長得俊俏,溫柔體貼,封她為妃,答應平亂後帶她回京都長安;但太宗稱帝後竟忘了此事,當地百姓卻把她供為皇后,奉為出海的守護神。
「心中有佛」的慧能世居保定涿州
慧能是唐代高僧,俗姓盧,禪學大師,祖籍廣東新州,世居范陽(保定涿州)。幼年喪父,靠打柴養活寡母。常路過一禪寺,聽僧人誦經有所領悟,投到湖北雙鳳山禪宗五祖弘忍門下。弘忍傳法嗣,要求弟子作偈,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揩拭,勿使惹塵埃。」他接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以惹塵埃。」弘忍大悅,選為嗣法人,授金剛般若經,傳予袈裟和飯缽,即「繼承衣缽」的由來。當時佛教傳嗣爭鬥激烈,遭到追殺,後到廣東韶關曹溪寺弘法,主張「頓悟」、「見性成佛」,被禪宗尊為六祖,著有《六祖壇經》。
「大事」不糊塗的呂端祖籍廊坊安次
呂端字易直,北宋大臣,幽州安次(今廊坊安次區)人。生於官宦家庭,以父官位蔭補千牛備身(禁衛官),任國子主簿、太僕寺丞、秘書郎等職。入宋後歷任太常丞、定州同判、成都知府、開封府判官、蔡州知州、開封知縣、戶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諫議大夫至參知政事。太宗欲用其為相,有人說:「端為人糊塗。」太宗答:「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任相後,辦事持重穩當,公道而廉潔,深得朝野好評。西夏守將李繼遷謀反,皇帝親征逮住其老母,臣屬要求殺之,他反對,後李投降了朝廷。太宗臨終時王繼恩、李昌齡、李繼勛等人陰謀另立太子,呂端發覺後軟禁了王繼恩等人,說服了皇后,使政權平穩過渡。毛澤東評價軍隊領導人葉劍英,比喻說道:「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遼國宰相韓延徽是廊坊人
韓延徽字藏明,遼國宰相,幽州安次(今廊坊安次區)人。父曾任薊、儒、順三州刺史,少有英才,燕帥劉仁恭召為幽都府文學、平州錄事參軍,授幽州觀察度支使。為後唐節度使劉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留用,頗受器重。請求修築城郭,分市裡,安置北方的漢人;傳授墾藝,對遼地開發起了重要作用。懷念家鄉,偷偷逃回中原,後唐主李存勖本想用他,但臣王緘進饞言,怕招來禍患,又回到契丹。太祖問為何偷跑,說:「忘掉親人是不孝,拋棄君王是不忠。我雖然逃回去,但心中想著陛下,所以又回來了。」太祖仍讓他參與決斷朝政。遼穆宗時退休,死後葬於幽州的魯郭,謚崇文令公。
張家口的下花園為契丹女政治家蕭太后所建
蕭太后名綽,小名燕燕,遼國著名女政治家、軍事家,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907年,耶律阿保機創契丹國,發祥地在承德平泉的遼河源,地域南抵霸州、雄縣一帶,與宋對峙,為北方的大國。蕭後是遼景宗皇后,聖宗時尊為皇太后,在大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的輔佐下,總攬政權30年。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藩漢不平等待遇,勸課農桑,減輕賦徭,內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確立,上下和睦。在張家口雞鳴山下的洋河兩岸建上、中、下三個花園,下花園為其中之一。與宋簽訂「澶淵之盟」,使宋、遼之間實現了百餘年的和平,為遼朝的鼎盛時期。
周易學家邵雍是保定人
邵雍字堯夫,北宋哲學家、易學家,范陽(今保定涿州)人。少年有志,發奮讀書,無所不涉。為增長見識,遊學四方,到過齊、魯、宋、鄭等各地。得高人李挺之傳授《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融會貫通,妙悟自得,成為一代易學大師,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他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太極,生出天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動之始生陽,動之極生陰,陰陽交互作用,形成日月星辰;靜之始生柔,靜之極生剛,剛柔交互作用,形成水火土石;天地從始至終分為元、會、運、世四個周期,宇宙照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歷史是退化的,以堯至宋,由盛而衰,一代不如一代。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
「洞達醫術」的劉完素是滄州人
劉完素字守真,金代著名醫學家、醫學理論家,河間(今滄州河間)人。自幼聰慧,喜愛讀書,12歲時父患傷寒無錢醫治而死,立志學醫,濟世救民;拜師陳氏,學成後獨立行醫,名聲漸盛。以《黃帝內經》為指導,提出「六氣皆從火化」,認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都可化生火熱病邪,創涼隔散、防風通聖散、天水散、雙解散等方劑,至今仍被廣泛應用。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氣運和疾病,處方時必須靈活機變。與張從正、李杲、朱震亨並稱「金元四大家」。金帝幾次請為官,均拒絕,賜號「高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