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第三集 胎毒防治、母乳餵養及添加輔食(古代中醫解讀指導)

第三集 胎毒防治、母乳餵養及添加輔食(古代中醫解讀指導)

精彩提示:胎毒的處理和三種打口葯;早開奶及母乳餵養 ; 下奶補氣血的名方及食療方;如何避免回奶;輔食添加順序。

part1 胎毒的特點及處理方法

1.什麼是胎毒?

胎毒是胎中秉受之毒,主要指熱毒。中醫看來,孩子成年後的許多疾病都是由胎毒引起的。比如,新生兒濕疹、奶癬(喝奶產生的癬),是胎毒所致,很多是熱毒。孕婦在懷孕時吃多了偏熱性、偏濕性食品,新生兒化膿、流黃水為偏濕氣所致。或為母親在哺乳時吃了辛辣食品或情緒不好,導致奶裡面有不好的分泌物,

2.胎毒產生的三種原因,都與媽媽有關:

1)飲食上過於「辛辣肥甘」,移熱於胎兒。肥,即大魚大肉;甘,即過於美味。美味的東西味道很厚,即「肥甘厚味」,比如特別辣、特別咸、特別酸,這些味道都很重,產生的濕熱就多。還包括燒烤,火氣比較重,

2)母親憂思和郁怒,化火,影響胎兒。「憂思」,即憂鬱,心情不舒暢,傷脾胃,生濕熱;「郁怒」,即鬱悶、發怒,容易生氣。

3)父母淫慾太重。房事太頻,耗傷腎精,讓五臟不安定,對胎兒不好。父母淫慾之火,隱於父精母血,遺傳於胎兒。

3.胎毒的危害:

1)面紅目赤(普通小孩臉紅一個星期就退,快的兩三天就退,這種小孩臉一直都很紅,特別是眼白處有紅線)

2)哭聲高亢(愛哭且哭聲很響);

3)大便秘結(大便乾燥,像羊屎球一樣,一個一個的,很硬,小孩也痛苦,不好往下排)嘉賓案例:給小兒喝一小碗王八湯,拉出來的屎如鋼球,很黑很硬。彭博士提示:小孩只能清補,不要吃那些營養太「厚膩」的東西,小兒臟腑嬌嫩,很難消化,小兒接受不了。彭博士案例:一朋友給小兒喂鱉湯,當晚高燒40度,流鼻血,火大。送醫院打針輸水一個多星期都沒有下來, 留下了後遺症「過敏性鼻炎」。

4.嬰幼兒臟腑嬌嫩,不宜進補保健品,特別是滋膩的,包含參、蜂膠等保健品,這些都特別熱的東西。

5.嬰幼兒最好吃五穀雜糧。小孩本是純陽之體,不需要補陽氣太多。只需要把腸胃調理好就行。

6.胎毒嚴重的表現:

1)胎黃,黃疸(不是很快就退掉的新生兒黃疸);

2)皮膚有疥、瘡、疹。現在社會濕疹特別多,過敏性皮疹,和胎毒有關。古代中醫小兒科著作《幼科發揮》:「小兒諸瘡,皆胎毒也」。

3)研究表明:腸胃系統疾病、癌症也都與胎毒有關係。新生兒出生第一件事,就是把嘴裡的羊水、胎糞(這也是胎毒)處理乾淨,防止吞咽。

7.三種打口葯,徹底清除胎毒(打口葯作用:清理胎毒,解毒,芳香辟穢):

1)體質平和的新生兒「甘草豆豉汁」:豆豉+生甘草,各1.5克混均勻,加入沸水200毫升,泡10分鐘,濾除藥液,澄清待溫度適宜,餵給新生兒。用紗布沾水,滴到小孩嘴裡。可第二天早上服用打口葯,新生兒第一天,會自己嘔吐一部分羊水,第二天慢慢就正常了。淡豆豉要在藥店買,非平時下飯用豆豉;

2)熱性體質新生兒「黃連大黃汁」:生大黃+黃連+生甘草,各1.5克,加入沸水200毫升,泡10分鐘,濾除藥液,澄清待溫度適宜,餵給新生兒。此類母親體質熱、容易上火,胎兒皮膚較紅赤,哭喊聲高。

3)寒性體質新生兒「生薑紅糖汁」:生薑(切三片,10克)+紅糖(5~10克),加150毫升水一煎取70毫升藥液,待溫度適宜,餵給新生兒。此類母親怕冷,有宮寒、痛經、臉色蒼白、手腳冰涼,此孕婦為寒性體質,生下來的小孩大多有虛寒的體征:皮膚髮白、身體瘦小、啼哭聲不高。

8.打口葯最多吃兩天,不宜長期服用。小孩剛出生3天內,會自動排完胎便,是墨綠色的。再多吃打口葯沒有意義,對腸胃也有傷。

9.古代醫家認為,孩子在12歲之前,體質是可以調理好,用中醫以及一些鍛煉身體的方法。

10.嘉賓提問:自己10歲的小孩,吃飯吃得特別多,但是很瘦。彭博士答:這是消化不好。中醫講有「胃火」,特別容易餓,吃得特別多,身體還特別瘦。有反酸,胃有灼熱感。

11.主持人問:現在營養好了,都不缺營養,吃了很多上火的食品,哪些食物是去火的?彭博士:「蘿蔔,通腑泄熱」

part2 早期開乳的方法以及母乳餵養的優點

1.新媽媽氣血不足,影響乳汁分泌。

2.人初乳特別珍貴:

1)營養豐富,以乳蛋白為主,容易被消化吸收,這和牛奶不一樣,牛奶裡面有很多酪蛋白,酪蛋白是適合小牛吃的,不適合人吃,小孩會引起腹瀉或脹氣,人適合吃人奶,母乳最適合下一代來吃,提倡母乳!對小孩、媽媽身體都好!

2)含有很多免疫因子,抗體。提高寶寶免疫力。

3.早期開乳,提倡由新生兒吸吮,幫助媽媽分泌乳汁。足月的小孩,天然都具有吸奶的能力,勁很大,比吸奶器的吸力都強。

4.古時生完小孩後,媽媽沒有奶,古法用「八珍湯」和「下乳湧泉散」合起用水煎服。適用於產後血虛、飲食失調引起的缺乳。女性生完小孩,往往氣血兩虧,在生時費了很大的力,這耗氣,還有失血,即「氣血兩虧」;八珍湯補氣血。

1)「八珍湯」:當歸(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參(15克)+白朮(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前四個補血,後四味補氣。

2)「下乳湧泉散」:黃芪(15克)+王不留行(15克)+天花粉(12克)+漏蘆(10克)+通草(10克)。黃芪補氣,後四味葯通乳。

5.以上兩方,吃兩三付,讓小孩多吮吸(要「有效吮吸」,即含著乳頭特別是大部分乳暈,乳暈上有很多神經可刺激乳汁分泌),很快就下奶了。

6.「八珍湯」平時也適用女性做日常保健,補氣血,把氣血調通暢。特別是現代城市女性,氣血不足的很多,又不運動,又熬夜,飲食又不規律導致。

7.食療開奶:

1)王不留行(20克)+冬葵子(10克)+絲瓜+花生+雞蛋(兩個) ,煮湯喝。

藥店去買「王不留行」,讓全身氣血流通特別好!可治:乳汁不下,也治月經不下。絲瓜蛋花湯,下乳作用非常強。花生也有下乳的作用。

2)赤小豆煮水,不吃豆子,只喝湯水。赤小豆,利尿,可加強體內液體循環,開奶,但赤小豆偏涼,不適合體質虛寒的新媽媽。

8.誤區解讀:大眾常用「花生豬蹄湯」、「鯽魚湯」開奶,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豬蹄湯特別膩,孕婦生完小兒後,胃口非常不好,想吃清淡的東西,一下給她吃特別油膩的,她受不了,膩了就容易堵,沒有胃口了,反而不好。適合清補,吃清淡的,如「絲瓜雞蛋湯」之類,好消化,好吸收,能吃得多。湯裡面可以放姜、蔥,但不能放花椒,花椒回乳。

9.新媽媽的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五穀雜糧為宜。媽媽吃什麼,等於小孩吃什麼。豬蹄湯,可以當葯來用,但經常食用,藥性有偏頗,會導致媽媽和小孩腸胃有問題。飲食以平和為主,沒有偏性,五穀雜糧為宜。

10.母乳餵養的五種好處:

1)滿足嬰兒全面的營養需求,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母乳可以根據小兒所需,自然分泌多或少,同時餵養多胞胎都沒有問題,關鍵在吸吮多少,多吸多有,少吸少有,不吸就沒有,沒有之後,就沒有了。

2)增強嬰兒免疫力,減少疾病;

3)餵養特別簡便,母乳溫度適宜,不易污染,省時、方便、經濟;

4)增進母子情感交流,小孩長大更有自信心,更有愛心。

5)產生催乳激素,修復子宮和收縮子宮,減少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病率。清代名醫傅青主「生化湯」,促進子宮收縮、複位,排除惡露。

11.原本有奶,後來「回奶」,怎麼處理?

1)回奶常見癥狀「紅腫熱痛」:①局部會發紅;②身上發熱;③局部疼痛

2)輕微回奶,用熱毛巾外敷,解開淤阻,恢復正常。

3)中氣度回奶,按摩的穴位:「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之間正中)、「合谷穴」、「少商穴」(大拇指甲外側,詳見視頻)。每次每個穴位按5分鐘。還可以按摩腳背反射區,腳中指和無名指下面區域(如視頻所示),若中度回奶,按摩會非常疼,平時不會疼,將此揉開,氣血通暢,就可下奶。

4)重度回奶,特別是伴有感冒發熱癥狀,小柴胡湯+逍遙散。

白芍12克+當歸12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薄荷6克+丹皮10克+木香10克+漏蘆10克+王不留行10克+天花粉10克,用水煎服。一般喝兩三天就好。此方子性平,對小孩喝奶無影響。

part3嬰兒期的母乳餵養

1.餵乳頻率:

1)一兩個月內的嬰兒,無需定時,按嬰兒需要隨時喂。他餓了會哭,小兒哭除了病理性,只有兩個目的,吃和尿。

特別提示:嬰兒睡眠期間,不要叫醒餵奶,這對嬰兒生長十分不利!睡眠對小孩來說是長身體,不要去碰他。等他自然睡醒後,自然會要奶吃,再喂。

2)嬰兒3、4個月時,每隔2-3小時喂1次,每天大約喂6次,每次哺乳15-20分鐘即可。由於每隔嬰兒食量的差異,母親應仔細觀察嬰兒的 個體需要,以按需喂哺為原則。

2.哺乳期媽媽飲食應多樣化,不要挑食。多吃:蛋類、豆類、蔬菜、水果等。女性經過一次生產,會養成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包含飲食習慣,對身體非常好。

3.母親的生活起居應順應餵乳的需要,注意休息、保證睡眠,保持情緒穩定和精神愉悅。學會貓睡,使精力儘快恢復。像小貓打盹,眯一會,抓緊時間休息。媽媽休息不好,奶水就不足;情緒不好,奶水有毒。這種休息方法類似發獃,精氣神一下定住,身心放鬆,那怕只有十幾秒,體力恢復也很好。

4.哺乳期的母親要保持乳頭清潔,採取正確的餵奶姿勢。兩乳交替餵奶,以免另外一個擁堵。

5.給嬰兒餵奶後,「拍嗝」:要將其立起,趴在母親肩上,輕拍背部,使胃氣排出,奶落入胃底部,防止溢乳(即吐奶)。如果不拍隔,小兒平躺後,奶會返回嗆著氣管,很危險。民間有話:「一個奶隔拍不上就憋死」。

6.不宜哺乳的母親:患有傳染病(如肝炎、結核)、重症的心肝腎病、身體虛弱。

7.母親乳頭破裂或感染時,要暫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無奶。很久不哺乳,就會回奶,再想吃奶就沒有了。

8.哺乳期母親禁忌:

1)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大忌煙、酒。喝酒耗傷身體氣血,第二天特別疲勞,喝酒時小便特別多,這都是耗腎氣。煙中兩個有害物質,焦油和尼古丁。尼古丁導致血管收縮,影響心臟;焦油,特別是二手煙,小孩吸了,對肺不好。

2)藥品:磺胺類、四環素、水楊酸、阿托品、嗎啡等(忌或慎用)。孕產婦用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會經乳汁帶給小孩。

9.自己能否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奶媽」:古代挑奶媽的標準《普濟方 卷三百六十》「擇乳母,須精神爽健,性情和悅(性情平和),肌肉充肥(長得豐滿結實),無諸疾病,知寒溫之宜,能調節乳食,奶汁濃白,則可以飼兒」,標準很高,為什麼?原因如下。

《增訂幼科類萃 卷之一》:「凡乳母稟賦之厚薄,性情之緩急,骨相之堅脆,德行之善惡,兒能速肖,尤為關係……殊不知漸染既久,識性皆同,猶接木之造化,故不可不擇也」。小孩學身邊人很快,也很像。聖母才能生賢子。對媽媽要求高,母親孕期端正,性格和悅,生下來寶寶素質就高,如周文王之母「太任」生文王。

10.母乳不足,可選用嬰兒配方奶粉代替餵養。日本做的配方奶粉較好,因為日本人種和我們一樣都是黃種人,奶粉質量較高,適合國人。因人種體質差異,歐美品牌嬰兒奶粉並不適合中國寶寶。白種人和黃種人,腸胃差異大,有中國寶寶喝美國奶粉,腹瀉、脹氣的案例;根據自己體質來,不要盲目崇洋媚外。

part4 輔食添加與斷奶

1.純母乳餵養的小孩,從4個月後應添加輔食。一開始不要給他吃太稠的東西,可以吃鮮榨果汁、蔬菜汁,最好給孩子吃原始的東西,不要經過細加工,尤其不要經過工業加工。

2.古法《千金方》,小兒食用小米粥的表面精油,可以滋潤五臟,養脾胃。將小米粥面上的精油收集,做成黃豆大小丸,放在舌頭上就咽下去。

3.輔食添加的順序

1)1-3個月,可添加鮮榨果汁、蔬菜汁(嘉賓用的胡蘿蔔泥煮水、芹菜煮水),魚肝油製劑(植物油萃取的維生素A、D,效果最好)。

2)4-6個月,還可添米糊、乳兒糕。清朝太醫院「健脾八珍糕」:「以米和面為主,含有山藥、茯苓、砂仁等」。可以到藥店或嬰兒房購買,不是自己做的糕類,偶爾吃一吃,裡面含有添加劑。這些糕點,自己做太麻煩,工藝複雜。還可以添加爛粥、爛麵條、菜泥、水果泥、豆腐、蛋黃等。

給嬰兒食用豆腐應選擇滷水豆腐,而不是石膏豆腐。滷水豆腐比較有嚼頭,硬。

3)7-9個月,可以餵食稀飯、麵條、烤饅頭片。烤饅頭片,可治脾胃虛寒引起的胃潰瘍。很多東西見過一次火,變成熱性或溫性。脾胃虛寒型(腸胃不好,容易拉肚子)的孩子特別適合吃烤饅頭片。

北方有「棋子塊」:把面弄成一小塊,蒸熟後,再放在鍋上炒一炒,炒得又硬又香又甜,非常適合小孩吃。

4)10-12個月,可喂稠粥、軟飯、麵條、饅頭、碎菜、豆製品、雞蛋等。跟大人吃飯差不多。

5.6個月以前哺乳為主,6個月後以輔食為主,逐步取代哺乳。每多增加一次輔食,就減少哺乳的次數。

6.輔食添加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

7.斷奶前對孩子做好心理暗示。提前幾天給小孩講。

8.一般斷奶時間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季,不冷不熱,小兒身體沒有太大衝擊,平穩度過。夏天天熱,汗出得多,陽氣浮於體表,腸胃較弱,容易拉肚子或嘔吐。夏天斷奶,小孩一哭一鬧,很容易生病。冬天寒冷,容易感冒著涼,最好不要冬天斷奶。

9.哺乳時間最長不要超過一歲半,一般到8-12個月時斷奶。

10.斷奶時間過晚可導致「奶癆」,面黃肌瘦,容易生病。娃娃年齡大了還在吃奶,就不好好吃正餐,導致脾胃功能差。

11.孩子患病的時候,不能斷奶,應在孩子健康胃口好的時候斷奶。

12.斷奶後怎樣儘快回乳?炒麥芽30-60克,煎湯(20-30分鐘)代茶飲,3-5天。超市「大麥茶」也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飲食篇——幼犬餵養指南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產科病房母乳餵養宣傳周——母乳餵養的社會效益
美國餵養師指導,添加寶寶手指食物全攻略
母乳餵養:產後缺乳預防與調治
佛系母乳餵養指南
妊娠及母乳餵養如何預防乙肝傳播?
推進母乳餵養 保障兒童健康
女性健康-母乳餵養和乳腺癌之間有聯繫嗎?
北京五洲婦兒醫院 母乳餵養
產後胸部養護瑜伽(1)·助力母乳餵養
史上最全「寶寶輔食」餵養秘籍
母乳餵養之新手媽媽母乳餵養的第二天
母乳餵養:神奇的母乳-寫給母乳餵養周
小奶狗的餵養指南
加碼營養,餵養裝備清零健康危機
母乳餵養大於奶粉餵養!
新生兒餵養指南二:母乳餵養的特別補充!
母乳餵養及乳汁分泌之閑扯淡
世衛組織推薦 6月大寶寶餵養採用母乳+輔食的方式
母乳餵養的小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