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中國式的愛情,為什麼總是靠不住?

中國式的愛情,為什麼總是靠不住?

愛情是兩個獨立的人才會有的東西,但是在中國的兩性關係里,往往只有一個人能夠綻放。這個人是核心,另外一個人要圍著他轉,滿足、照顧、烘托他的情緒。我們的成長過程,似乎就是一個學會壓抑的過程。








在我們民族的集體意識里,人們一提到愛情,反應就是凄美的,靠不住的,像肥皂泡一樣,一吹就破的。







文/武志紅、青音





結婚,但未必經歷愛情




一個已經是第三次婚姻的朋友跟我聊,她說:「你一直在跟大家分享『愛是什麼』。可是我周圍的人,包括我在內,覺得中國人的慣性思維,或者說文化養成里,是把愛情和婚姻當作兩回事的。」




我想起自己在大四和研究生的時候,常常對身邊認識的情侶的感情結果進行預測,結果大部分結局並不樂觀。其中只有一對情侶,我覺得他們未來會過得很幸福。




一個多月前我又跟那個朋友聯繫上了,我問,你們怎麼樣?他說,非常好。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多年沒有聯繫了。



其實當時的預測就是通過直覺,感覺他們之間愛的成分的多少,彼此默契程度如何。




我當時覺得,除了這一對,別的情侶考慮情感之外的東西過多;也有幾對似乎特別在意情感的情侶,又有些東西非常不協調。




後來我做了心理諮詢師,接待了大量來訪者,寫專欄,又收到數千封讀者的來信,才明白中國人把愛情活出來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結婚,但是大家未必都經歷過愛情。我聽過這樣的說法:愛情是什麼?愛情就是鬼,聽過沒見過。




首先,我們的父輩是羞於談愛情的,因此他們在參與孩子婚姻討論時也不提愛情。孩子結婚時,爸爸媽媽不會問他:你們相愛嗎?父母的關注點往往落在買學區房、落戶口這些特別實際的問題上。



所以直到現在,大部分中國人選擇婚姻的時候,雖然也考慮愛情,但不會將愛情作為婚姻的充分必要條件,而將婚姻的持久穩固視為比愛情更重要的事情,將重點放在物質條件、社會地位等方面。






愛情是靠不住的




在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七仙女、白素貞,追求愛情,但基本上都是悲劇結尾。白素貞被壓在了雷峰塔下,七仙女跟董永隔著銀河遙遙相望。




好像中國人普遍認為愛情是凄美的,追求愛情,就沒有好下場。



這裡面其實藏了一種特別深刻的痛楚,也就是我總結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愛情的觀點:如果整個民族都相信愛情是凄美的,其實是因為我們認為「愛情是不可能的」。




所以老一輩人教導年輕人說,不要只考慮愛情,甚至不要考慮愛情,愛情是靠不住的。要選擇讓你感覺安全持久的東西,比如社會經濟地位,或者是否門當戶對。




我的理解是,之所以這樣教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藏著對愛的渴望,但是同時,身為中國人,我們又會存著很深的對愛的絕望。




所以,即使有了愛情,在表達上,我們也都心虛氣短,覺得不可能實現。






不敢、不會把愛活出來




在國內的導演里,我覺得王家衛對中國愛情的表達最到位。




王家衛的電影里,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愛只有一條線那麼細,那條線似有若無,卻連綿不斷。就好像跳舞,兩個人碰到了,雙目相投,卻擦肩而過。這種表達非常符合中國特色,很渴望愛,但又不敢,在兩個人就要表露,就要在一起的時候,擦肩而過。




中國人對待感情的態度,就是這麼壓抑,就像龔自珍筆下的「病梅」,扭曲、病態、不自然,甚至覺得熱烈、奔放,大膽地去追求、享受愛情,享受性愛是有罪的。




同樣是激情,我想到梵·高的畫。梵·高是一個病得很重的人,是嚴重的精神病性的心理疾病患者,但是他的向日葵非常奔放,他的星空非常奔放,他可以把生命的全部熱情在筆下潑灑出來。



但在中國文化里,主流文化講究的都是含蓄的、曖昧的、沒有勇氣實現、只好一輩子心心念念的情愫。




如同魯迅筆下那個「文人的夢想」:在下雪天,由兩個侍兒扶著,吐半口血,去院子里看梅花。文人們覺得這種感覺特別好,特別有意味。王小波對這段的評論是,大可不必搞得這麼憋屈,我是一個壯小夥子,如果需要,上去打他一拳,他立馬就可以吐出血來。




我的理解是,在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里,是沒有「兒童」這個物種的。有的只是「小大人」。我們的成長過程,似乎就是一個學會壓抑的過程。




因此大部分中國人從小就在並不適合自己身心發育的環境里成長,我們對愛的體驗都是非常絕望的,生命里的熱情、感性、奔放,就好像跟我們徹底沒了關係,統統被壓抑了。




這種體驗一再重複、加強,情感的需求被一再壓抑,所以後來即使長大了,也不敢、不會把愛活出來,因為我們很害怕這種傷害:我很渴望你,但是你會讓我體驗到絕望。





愛情是凄美虛無的,


物質保障才是可靠的




為什麼中國人從文化到現實,對情感的態度會是這樣呢?這裡面包含著幾個層次的原因。




首先,大部分人,即使是一些已經不用擔心溫飽的人,也沒有足夠的物質上的安全感,因此,在選擇婚姻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物質條件的保障。



其次,我們對情感的態度,跟原生家庭、個人的成長經歷、所受的教育都有極其密切的關係。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混沌的、黏糊的文化,人和人之間界限極不清晰,而且彼此越位、侵蝕嚴重;




這些人一旦成家,組成家庭,就不是彼此獨立的。所以即使大家覺得家人之間很相愛,但其實完全是共生的,甚至是寄生的關係,這種情感是依賴的、是病態的;




一旦這個孩子戀愛、成家,他遵循的也是和他的父母一樣的軌跡,而不是享受兩個獨立的個體之間成熟的愛情。




除此之外,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民族的集體意識里,人們一提到愛情,反應就是凄美的,靠不住的,像肥皂泡一樣,一吹就破的。




我們知道,愛情是兩個獨立的人才會有的東西,但是在中國的兩性關係里,往往只有一個人能夠綻放。這個人是核心,另外一個人要圍著他轉,滿足、照顧、烘托他的情緒。




不妨想想自己周圍朋友們的家庭結構,兩口子之間是不是大多數是這個樣子。這種關係時間長了一定會失衡,失衡就會出問題。一出問題,大家又會覺得,愛情是靠不住的,還是物質比較靠得住。




因此,中國人將愛情和婚姻區分開來這種現象,是與我們的文化、與我們現有的經濟狀況和社會財富積累程度,與我們代代相傳的家庭意識,都有深刻關聯的。




不管是發展社會經濟,增加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還是調整我們的家庭觀念和養育觀念,逐步培養人格獨立、心智健全的人,都需要經過長久努力才能慢慢地發生改變。




在此之前,就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客觀情況,盡量清醒、審慎地選擇自己的愛情與婚姻。









?選自武志紅、青音合著《中國式的情與愛》,經北京時代光華授權發布


?天貓搜索:博庫圖書專營店,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限量簽章版+武志紅寄語——成為真實的自己,還有驚喜「愛情手賬」贈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文摘 的精彩文章:

愛,是心疼
《歡樂頌2》大結局:能拯救女人的,從來都不是婚姻
人和人,別說配不配(很精闢)
《歡樂頌2》:太聊得來未必是件好事
想念你,黃家駒

TAG:水木文摘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好的愛情是什麼?
愛情在你的眼裡是什麼?
你的愛情,是什麼茶?
你理想中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如何在不安的愛情中,給自己安全感?
親愛的,那不叫愛情!
什麼是愛情?
你眼中,最好的愛情什麼樣?
在愛情里,你最容不得什麼樣的砂子?
「中國式相親」是理性計算,還是愛情買賣?
為什麼這三個生肖的愛情,總是不穩定?
你眼中的愛情是不是這樣的?
真愛總會到來,你的愛情故事是什麼樣的?
親愛的,這不是愛情
愛情最好的狀態是什麼?
項羽不肯過江東,不僅是為了面子和愛情,他還想通了什麼?
最好的愛情是不將就
什麼是愛情,你懂嗎?
在愛情裡面,最不能的就是卑微
能留住愛情的,從來都不是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