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官二代,卻讓梁啟超慚愧、胡適膜拜、季羨林折服,晚年被一群學生折磨致死,他是中國最硬的骨頭
重拾陳寅恪,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
曾經有一隻「飛鳥」,那麼震撼地掠過我們的天空
轉載請聯繫國館
01
1927年6月2日晚,清華大學南城府街的剛秉廟,夜色凝重,一代大儒王國維的靈柩停放於此,一群年輕的學生站在靈前,含淚行三鞠躬禮。
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教師來到門口,眉頭緊蹙,一言不發,對圍攏過來的學生點頭致意後,便撥開人群,緩緩走到靈前,「咚」的一聲跪下,手心向上,額頭觸地,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禮。
整個靈堂的人瞬間被震驚,當時在場的姜亮夫回憶說,那樣一幕鏡頭讓他和他的同學永生難忘。
這位中年教授叫陳寅恪,和王國維一樣,也是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被傅斯年稱之為「三百年來唯一人」。這也是陳寅恪一生之中第一次當眾下跪。
兩年之後的夏天,清華國學院停辦,為了紀念王國維,該院募款為其修建了一座紀念碑,碑面由梁思成設計,碑文則由陳寅恪撰寫,文中寫道:
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既是對一位已逝大儒最好的蓋棺定論,也是對陳寅恪自身治學旨趣的堅守與獨白,而陳寅恪一生的風骨與悲愴也將與這句話緊密相連。
02
三代英才,洵不多見
1890年7月4日,陳寅恪出身於湖南長沙。他的祖父陳寶箴,是少見的實幹型政治家,眼界開闊,敢於變革,未出道時就被曾國藩稱之為「海內奇士」,官拜湖南巡撫,是維新變法時,唯一響應中央的地方巡撫。
他的父親陳三立,則是晚清著名詩人,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一起,號稱「晚清四公子」,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稱之為魯迅之前中國近代文學成就最高者。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陳三立已85歲,卻仍在夢中狂呼「殺日本人」,最後憂憤絕食斷葯而死。
在一個重血緣、重門第、重傳承、重淵源的國度里,這樣的出身足以讓人望而卻步、肅然起敬了。
然而,作為官三代的陳寅恪來說,卻依舊是光彩照人、風流絲毫不輸先人。
陳寶箴領諸孫及重孫合影於南昌(1899年)。左二為陳寅恪。
03
真正的學問家
由於家學淵源藏書豐富,陳寅恪自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古典訓練,舊學根基很早就已確立。雖然出身於官宦家庭,陳寅恪的父親卻不主張兒子科舉應試,求取功名,而要他們受西式教育,接受西洋知識。
從1910年開始,陳寅恪開始了斷斷續續的留學生涯,先後求學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前後十六載,僅語言就掌握近20種。
曾有學生問唐篔(陳寅恪的妻子):外傳陳老師懂三十多種文字,是不是真的?
唐篔說:其實沒有這麼多,也就十七種而已。
是啊,也就十七種而已。
最令人驚嘆的是,陳寅恪留學十六年,卻沒有考取一個學位。陳寅恪不以為然,「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他是為學問而來,不是為學位而來。
每天一早,陳寅恪買少量最便宜的麵包,即去圖書館度過一整天,常常整日沒正式進餐。在飯店吃飯時,每次都叫最便宜的炒腰花,別人以為他愛吃腰花,後來才知道,不過是為了省錢而已。
以陳寅恪的家境而言,是不用愁吃愁喝的,他卻用省下來的錢都拿去買書了。常常是「不及半載,而新購之書,已充櫥盈笥」,不但自個買,還勸別人買,結果身邊的同學也按捺不住,跟著出大血本從書店搬了幾櫥回來。
其用功可想而知。
難怪楊步偉說:「那時在德國的學生們大多數玩得亂的不得了,只有孟真和寅恪兩個人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獅子。」
留學日本時的陳寅恪(中)
04
清華學苑多英才
1925年秋,清華由留美預備學校進行大學改制,決定設立國學研究院,並聽取胡適建議,採用宋、元書院時期的導師制度,由吳宓擔任研究院主任,聘請大師,主持籌備事宜。
第一位延聘的導師是王國維,清帝國最後一位帝師,左手叔本華,右手甲骨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學者,這第一把交椅,王國維當之無愧。
第二位導師是梁啟超,掀起巨浪滔天的時代風雲人物,學界有言:「太炎為南方學術泰斗,任公(梁啟超)為北方學術界的泰斗。」其影響自不用說了。
第三位到校的是趙元任,哈佛大學的博士生,號稱「漢語言文學之父」,也是不錯。
還差一位,梁啟超推薦陳寅恪。
校長曹雲祥不知陳寅恪,問梁啟超:「他是哪一國博士?」
梁答:「他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問:「他有沒有著作?」
梁答:「也沒有著作。」
曹又問:「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這就難了!」
梁啟超火了:「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價值。」
曹一聽,不再猶豫,請。於是就有了後來清華園「四大導師」的傳奇。
是年隆冬,陳寅恪冒著凜冽的寒風踏上了駛往東方故國的郵輪,來到了這所浸潤著歐風美雨的大師之園,開始了他傳道、授業、解惑的傳奇人生。
這一年,陳寅恪37歲。
05
「三不講」教授
陳寅恪上課非常有特色,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書上有的我不講,別人講過的我不講,自己講過的我不講。」人們稱之為「三不講」教授。
有人不信,後來發現陳寅恪確實是縱橫古今、貫通中西,在課餘分析各國文字的演變時,竟把葡萄酒原產何地,流傳何處的脈絡,都講得一清二楚。
於是,就有不少教授慕名前來聽課,包括朱自清、馮友蘭、吳宓等。
吳宓更是陳寅恪的忠實粉絲,幾乎是風雨無阻,每當陳寅恪上課的時候,他就拿個小本子,坐到教室的最後排,像個小學生,抬頭看老師,低頭做筆記。
上完課後,陳寅恪問吳宓,我講得對不對,吳宓連忙點頭應答,對的對的。
連遠在城內沙灘的北大學生也成群結隊,穿過西直門,慕名跑去偷聽。那時沿途幾十里全是農田,秋天青紗帳起,還常有土匪出沒打劫,甚至不惜殺人越貨,鋌而走險。
即便如此,北大師生也願意冒險出城,常常是人手操著木棍鐵器成群結隊而行。於是,就有了這樣奇特的一幕:在陳寅恪上課的教室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兵器」。
這才是真正的求知年代。
聽過陳先生課的季羨林回憶說:「他彷彿引導我們走在山陰道上,盤旋曲折,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最終豁然開朗,把我們引上陽光大道。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無法比擬的享受。」
所以鄭天挺稱陳寅恪為「教授中的教授」,姚從吾說:「陳寅恪先生為教授,則我們只能當一名小助教而已。」
陳寅恪手稿
06
拿四百塊的工資
就連民國狂人劉文典也對陳寅恪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華大學裡,沈從文只配拿四毛錢的工資,朱自清可以拿四塊,他劉文典可以拿四十塊,而陳寅恪可以拿四百塊。
1932年夏,清華大學國文系招收新生。陳寅恪應系主任劉文典之邀出考題。
陳寅恪的題目卻非常的「簡單」:除了一篇命題作文之外,只要求考生對一個對子,對子的上聯卻只有三個字:「孫行者」。
陳寅恪的試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論,絕大多數的報刊認為,時代如此進步卻還用這種傳統古老的方式,簡直就是食古不化,開歷史的倒車。
陳寅恪不以為然,對對子才是中國傳統語言特色的精髓,是中文區別於其他語言的獨特之處,哪怕學問再高,不懂本國語言的精髓,也不過是隔靴搔癢罷了。
而陳寅恪遊學國外十多載,精通外語十多種,可終其一生,都堅持用文言寫作。
事實似乎也印證了陳寅恪的先見。
看似「簡單」的問題,絕大部分的考生卻都交了白卷,只有一個考生的「祖沖之」得了滿分,他叫周祖謨,後來成了著名的語言學家。
而陳寅恪心目中的最佳答案是:「胡適之」。
07
近死肝腸猶沸騰
只是,命運之神卻並不喜歡眷顧這樣的英才。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平淪陷。中國的知識分子進入了另一個時代,再沒有几淨窗明的書齋,也容不下從容縝密的研究。
此時,陳寅恪正奔波於父親的喪事之中,國恨、家愁交疊而來。他的右眼也因急火攻心而導致視網膜剝離,必須及時手術,不可延誤。
但做了手術,就必須修養一段時間,一修養就恐難逃出日本人之手。
幾經思慮,陳寅恪放棄手術,決心用唯一的左眼繼續工作,待「七七」守孝期滿,便拖家帶口,離開北平。
最後還是友人幫忙,將陳氏一家從火車的窗戶口拖將上去,才有幸趕上南下的火車。
到達西南聯大後,陳寅恪右眼已失明,左眼也患上眼疾,只能微弱視物,而託運的書籍也在長沙悉數毀於戰火。
即便如此,陳寅恪依舊通宵達旦、備課寫作。在沒有任何參考書的情況下,陳寅恪在一間透風的茅草屋裡,就著小板凳,對著一口大箱子,寫下了著名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字字珠璣,足以藏之於深山。
08
行止兩難,進退維谷
1939年春,英國皇家學會授予陳寅恪研究院的職稱,牛津大學亦聘請其為該校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專職教授,並為其配好副手,虛席以待。
陳寅恪兩度辭謝,但考慮到英國先進的醫療技術或許能為其眼睛提供一絲希望,陳寅恪才答應就聘。
這年暑假,陳寅恪攜家人前往香港,準備渡海趕赴倫敦,卻不料歐洲戰火突起,航海中斷,英國之行遂為泡影。
在給傅斯年的信中,陳寅恪這樣寫道:「天意、人事、家愁、國難俱如此,真令人憂悶不住,不知兄何以教我?」
1940年暑假,陳寅恪再次赴香港等待機會,剛到香港,中國駐英大使卻發來電報,因時局關係,赴英之事需延期一年。
恰在此時,日軍切斷了廣西與越南的國際交通線,崑崙關失守,回去的希望也被打破,陳寅恪被阻香港,進退維谷。
第二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同日,日軍進攻香港,香港失守。
為搶救困於香港的政府要員和學界名流,國民政府派飛機抵達香港。按照國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的提議,國學大師陳寅恪當之無愧地排在了「搶運之列」。
當陳氏一家於兵荒馬亂中趕赴機場時,卻被一大批保鏢無情地擋在了圈外。
阻擋者乃財政部長孔祥熙的夫人宋靄齡和二小姐孔令俊,仗著權勢滔天、人多勢眾,正從容地指揮隨從將自家的洋狗、家私,甚至私人用過的馬桶全部裝入機艙,然後強行起飛,消失於煙霧瀰漫的天空。
甩下一群學術名流於凄風寒雨中悲憤交加、捶胸頓足。
兩小時後,日軍進駐機場。
被困香港的陳氏一家,生活狀況堪憂,「食粥不飽,卧床難起」,而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通、書信、電傳、票匯等全部斷絕。
比這更可怕的是,還有陳璧君之流派人前往陳家,威逼利誘,企圖說服陳寅恪到日偽區任大學教授,被陳寅恪冷冷拒絕。偽港督還拿出20萬的軍票讓陳寅恪在香港籌辦東亞文化刊物,陳寅恪再次拒絕。
威逼利誘不行,就大獻殷勤。
日軍知道陳家生活艱苦,便立馬派憲兵隊給陳家送去多袋麵粉。憲兵往裡搬,陳寅恪就往外拖,寧可餓死,也絕不摧眉折腰。
最後多虧了劉文典、傅斯年等一批人疾呼奔走,為陳寅恪籌集經費,又經中研院院長朱家驊打通各環節,才讓陳寅恪一家逃出香港,九死一生,終於返回大陸。
1944年12月12日的清晨,陳寅恪睜開雙眼,卻發現什麼也看不見了。
09
日暮蒼山遠
1948年北平的冬天,陰雲密布,寒風蕭瑟,一場改朝換代的世局嬗變正在進行。12月15日,一架直升機冒險在北平南苑機場降落,遊走於政學兩界的北大校長鬍適匆忙登機,從而拉開了國民黨「搶救學人」運動的序幕。
和胡適一同登機抵達南京的,還有陳寅恪以及他的一家,以陳的學術造詣和地位,足有資望成為第一批離開北平的學人,這一年他五十八歲。
飛機在南京降落時,蔣介石親自接機慰問,並勸說陳寅恪去台灣。
陳寅恪婉言拒絕,對於國民黨抗戰時期意欲控制學界的做法,他深惡痛絕。1949年1月20日,陳寅恪接受了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的盛情邀請,來到了潮濕熱情的南國校園。
第二天,嶺南大學報刊出重要消息:「本校聘請到名教授陳寅恪」「精通十餘國文字」「牛津大學聘為正教授」「馳名海內外……」評價之高,甚為少見。
國民黨卻一直都沒有放棄勸說陳寅恪離開大陸的想法,9月份,時任國民黨教育部部長的杭立武甚至拉著財政部長徐堪,親自向陳序經攤牌,要陳序經勸說陳寅恪去香港,並許諾:「如果陳寅恪答應去香港,他馬上給陳寅恪十萬港元及新洋房。」
陳序經當即回答:「你給十萬我給十五萬,我蓋房子給他住。」
陳序經的話並非一時衝動,對於「三百年一出的人才」,陳序經看的比什麼都重,陳寅恪在嶺大的薪水無疑是最高的,甚至比很多教授高出兩三倍。
在後來的中山大學,還流傳著這樣一件軼聞:
某次陳序經於陳寅恪同乘一輛小車進城。恰逢走到某處司機要倒車才能繞行,陳寅恪忽與陳序經打趣:「陳校長,快捷如小車有時要倒到車才能跑得快,你的全盤西化怕也要倒到車嘍。」陳序經聞言只是笑笑。
只是,這樣的好日子卻並不長久。
1947年,王力和陳寅恪在嶺南大學陳家門前
10
歷二十餘年而不變
1953年,中國科學院決定成立歷史研究所,包括上古史研究所、中古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擬任郭沫若、陳寅恪、范文瀾為三所的所長,此時的陳寅恪已在潮濕熱烈的嶺南重新構建起獨立自由的學術世界。
陳寅恪的學生汪篯主動請纓,以「使者」的身份,帶著滿腔的熱情以及接受了新思想的喜悅,南下勸說陳寅恪重返北京就職,汪篯以為他的這次行動志在必得。
11月21日晚,汪篯將郭沫若、李四光的兩封信轉交給陳寅恪,並說明來意,還用一種「黨員的口吻」、「教育開導的口吻」與老師談話,勸說陳寅恪跟上時代的步伐,北上就職。
陳寅恪不敢相信這個自己曾經十分欣賞的學生,竟會用這種充滿了「時俗」的口吻來「教育」自己。於是勃然大怒,對著汪篯吼道:「你不是我的學生!」
第二天早上,陳寅恪作出了答覆,由唐篔執筆書寫,讓汪篯帶回北京,答覆中提出了擔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長的兩個條件:
一、允許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
二、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
對當時來說,這樣的話簡直就是驚世駭俗!
陳寅恪的助手勸他沒有必要這樣提,陳寅恪倔強地說:「我沒有必要說假話。」
助手問:「如果答應你的條件你又怎麼辦?」
陳寅恪回答:「那我就去,犧牲也可以」,「我要為學術爭自由。我自從作王國維紀念碑文時,即持學術自由之宗旨,歷二十餘年而不變。」
汪篯的談話顯然激怒了陳寅恪,原本寡言少語的陳寅恪卻意外地連續兩天,「怒罵」那些與他相熟並加入了民主黨派的朋友,稱之為「無氣節」,「可恥」,比喻為「自投羅網」。罵得是恣意酣暢,痛快淋漓。
而歷史似乎也證明,那些陳寅恪所評點的一些學人在以後痛苦不堪的人生道路上,似乎越走越遠,原本的堅守與初衷早已淡然無存。
11
遺憾塞乾坤
陳寅恪以為:「每當社會風氣遞嬗變革之際,士之沉浮即大受影響。其巧者奸者詐者,往往能投機取巧,致身通顯。其拙者賢者,則往往固守氣節,沉淪不遇。」
陳寅恪屬於後一類,既是賢者,也是拙者,這樣的人,註定是沉淪不遇,難為時代所容。
從1966年冬開始,陳寅恪便多次被迫作書面檢查交代,因其對「反對人民、反對馬列主義的罪行交代不徹底」,被「造反派」和校方屢屢勒令重新補充交代。
1967年4月2日陳寅恪遞交了一份聲明,聲明中寫道:
「一,我生平沒有辦過不利於人民的事情。我教書四十年,只是專心教書和著作,從未實際辦過事;二,陳序經和我的關係,只是一個校長對一個老病教授的關係。並無密切的往來。我雙目失明已二十餘年,斷腿已六年,我從不去探望人。三,我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早已向中大的組織交代。」
從始至終,陳寅恪都沒有詆毀過任何一個人。
然而,如此「頑固惡劣」「不合作」的態度,顯然是要引起「群眾」「憤恨之極」的,在當時編寫的一份形勢報告中,是這樣描述陳寅恪的:
「雖然年紀老到皮包骨了,但還不願死,要看國家怎樣滅亡,死了以後,骨灰也要拋在海里,不留在大陸。簡直是反動透頂,惡毒至極。在無產階級革命中,革命群眾對他卻是憤恨至極……他要至死不變,就讓他帶著花崗岩腦袋見上帝去吧。」
一張張大字報很快貼滿了陳寅恪的室內,門、床、牆、衣櫃,甚至陳寅恪的衣服和頭上都被白紙黑墨所包裹,難辨人形,並將屋內可拿之物全部拿走,拿不走的統統搗碎。
造反派甚至想把已經癱瘓在床的陳氏抬到學校大禮堂上,讓群眾公開批鬥,多虧歷史系前主任劉節看到,冒死勸阻,以自己代替老師挨斗。
站在批鬥台上的劉節,被各種羞辱折磨一番後,有人問他有何感想,劉慨然道:「我能代表老師挨斗,感到很光榮!」
如此「有種」的話,顯然激怒了群眾,接下來便是一頓耳光加毒打。
陳寅恪雖免此一辱,但造反派覺得這樣「不過癮」,知道他雖然看不見,但可以「聽」,便別出心裁地發明了一種以聽覺達到摧殘目的的手段,每當召開大型批鬥會,便將幾隻高音喇叭直接吊在陳宅的屋前屋後,有時甚至將小喇叭吊到陳寅恪地床前。
美其名曰「讓反動學術權威聽聽革命群眾的憤怒控訴」。
二十年後,梁宗岱的夫人在書中回憶道:
歷史系一級教授陳寅恪雙目失明,他膽子小,一聽見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渾身發抖,尿濕褲子。
一個連牛津大學都願意虛位以待的大學者,在最後的日子裡,卻連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尊嚴都沒有,只得苟延殘踹,屈辱地等待著死亡之神的降臨。
陳寅恪的妻子唐篔也在這年夏天因為過度折磨而心臟病發作,瀕臨死亡,兩人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
1969年,春節剛過,陳寅恪被勒令搬出住了十六年的家,因為「工宣隊」看中了這座樓房,要用來作指揮部。一位對陳寅恪晚年甚為了解的朋友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如果陳寅恪不搬家,也許還可以多活幾年。
陳氏夫婦被迫搬到了一所四面透風的平房,此時陳氏已病得連吃一點兒湯水類的「流食」都已困難,瘦得不成人形,有少數親友偷偷登門看望,見他躺在病榻上說不出話,也哭不出聲,只是眼角不斷流淚。
1969年10月7日晨5時30分,心力衰竭的陳寅恪於凄風苦雨中溘然長逝。
11月21日晚,陳寅恪的妻子唐篔也追隨九泉之下的丈夫而去。
當陳寅恪寫下「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或許已想到,他也將同王國維一樣,為守護這一永恆的信念將付出一生的代價。
泰山其頹,梁木其壞,哲人其菱,三百年乃得一見得史學大師就此遠去。而先生之精神,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陳寅恪墓
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鍊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王柏川這樣的男人,到底有多軟?
※一個成功企業的自信,來自何處?
※調查顯示43%的人曾使用假冒偽劣試劑耗材,中國科學界的「海淘」隱患
※質量缺陷投訴最多的汽車品牌,你中招了沒?
※「先天不足」、出錯又出洋相……我卻當上了周恩來的翻譯
TAG:中國新聞周刊 |
※她才是中國第一位女皇帝,但是結局慘淡,被折磨三天三夜致死
※她一上線就艷壓群芳,是唯一一個將魏瓔珞折磨致死的女人,乾隆卻將她寵上了天!
※李大釗的兩個學生,一個將他出賣致死,一個重用他的兒子
※慈禧殘忍的連一個六歲小孩都不放過,用九年將小孩折磨致死
※各個朝代的世宗:第一千古一帝,而他勞累致死
※賈詡的老師,比他早十年就想攪亂天下,卻連遭挫折而憂憤致死
※她的一生歷盡坎坷,愛女被綁架致死,年過半百想要孩子受盡折磨!
※他是金國的都統,搶了宋徽宗的愛女,還將其折磨致死?
※我國最大的漢奸,被活活折磨致死,死前留下4個字,眾人驚恐
※她是命運最悲慘的公主,十歲被逼通婚,僅三個月被折磨致死
※健康的不定時炸彈!這個動作被列為十大致死致病之一,你卻天天都在做!
※最新:每一個致死的重大疾病,幾乎都和缺乏睡眠有關
※歷史上死的最慘的八個功臣,還有比車裂致死的商鞅更慘的
※海賊王:裝逼失敗反被揍的六個角色,最後一個最慘,被群毆致死
※被人們遺忘的抗戰女英雄,被折磨致死也不曾說一句話,享年25歲
※古代吞金自殺的土豪,中毒致死是千年誤傳,這才是他們死亡的真相
※奠定了中國兩千年格局的權臣,最終卻被腰斬致死,後人被斬草除根
※民國最美女明星,和中將丈夫卧底當漢奸,晚年獄中被折磨致死
※《大漢天子》:他是一個沒有被凈身的太監,最終被兄弟陷害致死!
※她是皇帝最疼愛的公主,懷孕期間發現丈夫在外廝混,卻被折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