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寺院過堂:一菜一飯一湯的「佛家簡餐」,體驗舌尖上的修行
導語:
寸薪粒米,當思來之不易,
滴水殘羹,須念勞作維艱。
佛教把吃飯叫過堂,是最重要的修行,一菜一飯一湯的「佛家簡餐」,體驗舌尖上的修行。
民以食為天,人的生活離不開吃的。但富足的現今,很多人即便嘗遍各式山珍海味,仍感到煩惱無盡;反觀佛門生活簡樸,粗茶淡飯卻讓人怡然自得。究竟如何吃飯才是修行,才能悠遊自在呢?
我想,太多的知識灌輸和文字認知,遠不及一次親身體會感受,感受其中的滋味。
這次端午假期,報名參加蟬友圈佛旅網峨眉山朝聖之旅,有幸入住大佛禪院,這座全亞洲最大的禪林,看到了雄偉的殿堂,禮拜了莊嚴的佛陀,享受了山林的清幽,心靈凈化之餘,色身也需要適當的補充營養資糧。別小看「吃飯」,這可是重要的修行功課,佛門裡的五堂功課︰早課、早齋過堂、午齋過堂、午課和晚課,「吃飯」就佔了兩堂。
清晨參加了寺院的早課,聽到了悅耳的「上江版」梵唄,參加了早齋過堂,體驗行者提起正念,正意受食的修行,把身心靜下來,專註在吃飯上,學會守秩序、重紀律,懂得惜福、不浪費、感恩結緣,並且增加慈悲心、柔軟心和耐力。
能夠親身體驗已經傳承千年的佛教寺院過堂用齋的傳統,感受法師們誦經、施食的莊嚴清凈,在用齋飯的過程中,體味其中所傳遞出的自省、感恩、精進的精神,是朝聖過程中一種學習。
曾經聽過一個公案:過去修學律宗的有源律師曾請教大珠慧海禪師修道的密行,禪師回答:「肚子餓時就吃飯,身體困時就睡覺。」有源律師疑惑地問:「一般人不也是每天吃飯、睡覺?跟禪師不都一樣?」慧海禪師回答:「一般人吃飯時,百般挑剔、嫌肥揀瘦。該睡覺時不睡,胡思亂想,千般計較。怎麼會一樣呢!」
佛教進入中國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過堂儀軌,吃飯裡面包含著很重要的功德和修行,體驗過堂禮儀印象最深的有幾點:
一是到了早齋時間,早課結束後,要敲「魚梆」集眾,敲梆子就是吃飯信號,要心裡默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字一頓,一字一擊,魚梆掛在齋堂門外,很像龍,這就是龍的九子之一的「鰲」,又叫長魚,因魚晝夜均不合眼睛,象徵僧人們的修行也永遠不閉眼,一刻也不停息,不要懈怠。打完鰲魚接著打雲板,雲板上有日月同輝的紋飾,魚梆雲板等所有的法器是龍天耳目,諸佛的號令。
佛家傳統最古老的是一日一餐,過午不食。因為早上是「天人食」即是諸菩薩和護法諸天吃飯, 晚上是餓鬼食, 中午才是佛家食。後來因為中國地理南北幅員廣闊,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農禪結合,勞動量大,終於放棄傳統的佛制,寺院有了晚餐,稱「葯食」,現在變為一日三餐。早、午齋的過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課中的兩堂。
二是吃飯前要念供養咒,即大眾齊唱「供養偈」,行「出食」儀禮,一位師父要用食具托七粒米或者一寸麵條或者饅頭渣少許,代表所有人恭敬地奉獻到門外的寒林台,就是一個小小的施食台,特別要用指彈出,飯不過7粒米,面不過一寸, 饅頭不過指甲許,多了則貪,少了則小氣。大意是體恤飢困、施食給眾生和曠野鬼神眾的意思,出食也有特殊的食具, 有一種手形狀的食具在左手,刀形狀的食具在右,以刀托住手表示護法龍天。我想這也許有在吃飯前感恩諸菩薩、感恩供養人之意。
關於佛教朝聖線路的詳細介紹與參學,可瀏覽佛旅網
三是過堂開始,就不可發出任何聲音,當然也不可以接打電話了,更不可嬉笑吵鬧。整個過堂是一個安靜的用食過程,要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可趴在桌子上,不以口就食,不能低頭用嘴湊近食物,而要持碗以食物就口,這裡有個雅緻的名字,持碗要如龍口含珠,所以叫「龍含珠」, 持筷上下擺動如鳳凰點頭,所以叫「鳳點頭」。雙腳不可交叉或者翹起,除了僧值師父有事情可以交代外,其餘人一律不得講話和交頭接耳,不得碗筷桌子碰撞作響,也不得吃飯唏噓出聲,涮碗都不可發出聲音,吃完飯,把三碗重疊整齊擺放,安靜離開。
其實我想起小時候,老人們也常常要求孩子們吃飯不要出聲不要干雜事叫「食不語」。整個過堂靜默止語,永徹師傅說「散心雜話信食難消」,大意是說,話多了難消化。不說話但是有特定的手語表達。用手勢和筷子比劃,「一點點、適中、多一些」。
打飯的志願者們每過來添加一次飯菜就叫行一遍堂,一般行三遍堂,加飯菜時候,吃多少就要示意加多少,以筷子虛指碗里的位置和高度,比如指碗底表示加一點點,指碗沿表示加多一點,還有一種是以左手拇指點小指,點指尖,示意加一點點,點小指尖下的一個指關節,表示加多一點。如果是粥,則以筷子示意打稀一點或者稠一點。當然如果是用缽盂打飯還有一些規矩。
四是出家人惜米如金,注意不要撒下飯粒,不浪費一粒米,碗內不得余留殘羹,不得浪費飯菜。這一點恰恰讓我想到儒家蒙學經典《朱子治家格言》也強調「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不僅強調節儉,還有隨時要抑制自己產生貪念、珍惜供養的意思。我幾次看到米粒掉在桌子上,甚至掉在地下,僧人們照樣捻起入口。行第三遍堂時候,用水把碗里的油都涮乾淨, 可以自己喝,也可以施捨出去。
佛家講究「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意思是此一粒米,來之不易,用百功乃成,由墾植、耘除、收穫、舂磨、淘汰、炊煮而成飯食。如果不珍惜,來生變成牛馬都還不了虧欠的功德。佛家對廚房僧人要求所剩飯粥,必須盡心料理,不可損壞,留存後吃,僧人不許別處私食以及私留鮮美自食。
五是過堂過程中,當大家都魚貫就位後,三名志願者胸前背負飯桶、湯桶、菜桶為眾人打飯。每人面前整齊擺放著三碗一筷,碗與桌案邊要放齊整,三碗分別是一菜碗、一飯碗、一湯碗,筷子小頭在左橫放碗後。 每個普通僧人和居士面前的食具都一樣, 佛家吃飯也體現平等分食,即使地位尊貴的和尚也和大家吃一樣的飯,飯菜無論好吃不好吃都要平等對待它們,把他們吃掉,而不是講究口腹之慾。到齋堂里吃飯,只是經過一下,不貪心、不好吃,也不計較飲食的好壞。所謂「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吃飯只是為了生存的需要,能吃飽就好。而且過堂時,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大家同樣受食,體現了佛教的平等精神。
宋朝理學家程頤曾在一次見了佛門排班過堂用齋的庠序隊伍後,大嘆「三代威儀,盡在此中矣!」而前中國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先生也提出:「過堂」應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這座寺院竟然供奉五尊韋陀菩薩!菩薩自造,全國僅此一處!
※入藏到底應該用什麼交通工具最合適呢?
※佛教朝聖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去聖地朝聖功德幾何?
※推廣素食文化、傳播養生理念、弘揚禪意生活
※宗舜法師:心中有佛就不用皈依了嗎?
TAG:蟬友圈佛旅網 |
※小小蒲公英的旅行:體驗一把不一樣的歐洲親子營
※上海這個「巨坑」的酒店,大家一定要去體驗!網友:酒店蹦極了解一下?
※家裡有一隻橘喵,一隻柴柴,一隻倉鼠是什麼體驗?
※養的貓一輩子都不出門是一種什麼體驗?
※貓和狗一起養是一種什麼體驗
※花兩千兩銀子吃一頓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家裡有一隻二哈是一種什麼體驗?
※養一隻二哈是一種什麼體驗
※腦洞不是一般大!全球十大奇特的酒店,想去體驗一下嗎?
※同時養一隻貓和一隻狗是什麼體驗?網友:非一般的感覺
※鯊魚通過皮膚排尿 吃冰島鯊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五一去哪兒——明倫書院「古村尋寶與野炊」親子體驗營火熱報名中
※玩遊戲菜是一種什麼體驗?
※家人做的飯菜很難吃是什麼體驗?網友:一家子廚房殺手!
※和二哈一起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和一隻粘人貓在一起,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糖醋魚的做法 舌尖上的美食體驗
※和哈士奇一起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那簡直就是每天被一個行走的表情包環繞著的體驗
※普通酒店住夠了?你需要體驗一下這些獨居特色的酒店!
※吃寶雞美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