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共享單車作為時下最熱的產業風口,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而共享單車企業的融資信息也頻頻受到媒體關注。近日,作為共享單車第一梯隊的摩拜就對外宣布將很快進行E輪融資,但對於融資的金額並沒有具體透露。根據此前摩拜公布的歷次融資信息可知,在此前的七輪融資中摩拜的融資總額達3.55億美元。
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雖然得到融資對於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不過很多業內人士還是從摩拜此次融資的信息中心看出了一些異樣。據悉,摩拜E輪融資的領投方是騰訊資本,而此前摩拜的幾輪融資也都是騰訊領投的。雖然從中不難看出騰訊對摩拜前景的看好,然而通常來說如果一個企業發展的前景足夠樂觀,那麼肯定會有其他風投機構介入。類似摩拜這樣前後都是由一家資本方領投的,雖有先例卻不多見。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摩拜與行業內另一家共享單車企業ofo的競爭,很容易讓人回憶起當年網約車行業里滴滴與快滴的血拚。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年滴滴與快滴的競爭,實則是騰訊與阿里為了爭奪移動支付入口而展開的大戰,而如今摩拜與ofo的競爭也頗類似於當年格局的重演。騰訊與阿里都認識到了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潛力,只不過在投資對象上騰訊選擇了摩拜,而阿里選擇了ofo。雖然從各項數據上來看,ofo的競爭優勢較為明顯,然而面對阿里系資本已經獨佔了ofo的現實,騰訊能做的也只能是把寶全部壓在摩拜的身上。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作為長期以來領投摩拜的老資本方,騰訊為了摩拜的發展也沒少花費精力。例如在3月共享單車競爭最激烈的時候,騰訊把微信里寸土寸金的九宮格拿出來給摩拜做推廣,摩拜方面宣稱此舉讓摩拜的用戶量在一個月內增加了200%——不過從很多權威行業報告來看,這一數據是存疑的。近期,時值京東618年中大促,而騰訊作為京東的重要股東之一,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給摩拜做營銷的機會。於是,近日很多用戶都收到了騎摩拜得京東購物券的信息。此次騰訊領投摩拜的E輪融資,也是希望能夠藉助於更多資本方的助力,讓摩拜有更好的發展。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不過,由於摩拜有著許多自誕生開始就存在的痼疾——例如重資產模式,因此雖然備受騰訊的寵愛,摩拜自己的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Trustdata發布的2017年1季度共享單車行業報告更是顯示,在今年3月ofo小黃車實現了近170%環比增長率的情況下,摩拜的環比增長率卻只有70%,這一數字甚至落後於105%的行業平均水平,摩拜的增長空間受到了極大地壓縮。雖然騰訊想把握住下一個互聯網產業風口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這筆投資恐怕最終難以見效。摩拜E輪融資將 開啟領投方騰訊增長空間受限前景難言樂觀

對於財大氣粗的騰訊來說,即便投資摩拜最終失敗,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然而,對於尚處在成長期的摩拜來說,如果丟失掉騰訊的投資,恐怕未來的發展就會受到致命的影響。當然,目前的摩拜還仍然是共享單車行業內第一梯隊僅有的兩大品牌之一,在短期內也還看不到衰退的跡象。但是,在騰訊祭出微信九宮格這樣的大招仍然都難以實現品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摩拜還能不能讓騰訊有下一輪融資的信心,就是個未知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鎢絲科技 的精彩文章:

摩米士提前開啟618狂歡節 全場秒殺低至9.9元
送給高考後的戀人 相隔兩地不說分手
榮耀9正式發布:男神代言的手機售價2299元起
華為Matebook E體驗:二合一筆記本電腦的逆襲
小米降噪耳機Type-C版體驗:還世界一個安靜

TAG:鎢絲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拜騰首款產品國內亮相,一汽戰略投資後增大想像空間
國內外債券融資政策同調 消除監管套利空間
國際空間站前景不明 俄方願與中國合建空間站
零壹空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 中金佳泰領投 累計融資近8億元
海航控股:縱向延伸布局全產業鏈 打開未來盈利增長新空間
中威電子調研紀實:受益於新一輪安防投入 業績空間充分打開
景觀格柵·空間營造必備
空間即服務:看龍湖長楹天街如何創新空間服務,引領業績高增長
觀察城市的七個空間投影
黃金上行空間仍將受限
玩轉派對娛樂空間
科學家猜測外星人可通過摺疊空間的方法,快速到達地球
空間核動力前景廣闊
運營移動空間廣告媒體 「途悅」完成新一輪融資
空間 融合的魅力
自動駕駛行業前景分析:未來將佔領巨大的市場空間
匯桔網邁開生態鏈投資布局第一步 戰略投資鼎岸?律聯空間
空間 室內 遊樂場
內生+外延雙輪驅動 這個信息安全領域的小塊頭,市值增長空間巨大
艦載機市場空間廣闊,拐點臨近聚焦央企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