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研究的引路人——埃里克-賴特
面對那些在科學道路上進行跨學科研究的人,我希望成為他們的引路人。
——埃里克?賴特(Erik S. Wright)
埃里克?賴特是匹茲堡大學生物信息學系的教授,他的經歷為我們打開了跨學科研究的大門,他也被人們稱為跨學科研究的引路人,從他的講述中就可見一斑。
大學本科畢業後,我和眾多新崛起的電氣工程師一樣,如願以償地進入矽谷工作。在蘋果公司工作期間,我一直懷揣研發令我魂牽夢縈的產品的夢想。然而幾年之後,我突然發現似乎少了點什麼。我非常渴望了解計算機領域之外的知識,渴望探索新的領域。要知道,對於冒險進入不熟悉的領域我是心存顧慮的,但一想到學習一門自己一無所知的學科,又使我激動不已。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冒險學習一些我專業之外的東西,因為跨學科領域往往擁有不同的視角,可能是一筆財富。
最終,這一尋找為我打開了學習生物學的大門。一開始,好像一切都有從頭再來的感覺,上著我讀本科時避開的那些課程,例如有機化學導論。但是掌握一門新學科的強烈願望,加之我對科學的痴迷,使得這個過程充滿樂趣,而不是令人沮喪。上生物課時,老師傳授給我許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早期的研究者花了很多的心血總結出來的。這種好奇感,使我在中斷了4年的學業之後,很快適應了作業、考試這樣的學校生活。
在我從事生物學實驗研究的旅途中,生物信息學是計算研究和實驗研究兩座大山之間的橋樑。從熟悉的領域出發,有助於我的平穩過渡。然而要爬過實驗的山峰仍然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包括連續數周優化實驗設計、發現誤差的來源等等。通過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原來連續好幾個小時準確的移液操作遠比看起來難得多。
但我認為花費時間來培訓這些技能是非常值得的。我在計算機和實驗兩方面的背景使我能用一種新的視角去理解兩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使我能篩選出最適合解決我手頭問題的方法。幸運的是,一直有導師鼓勵我的跨學科研究,支持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但是,隨著學術生涯的推進,我注意到科學文化經常強調方法之間的差別,而不是在它們之間建立起一個連接的橋樑。一個研究者要麼是一個生物學家,要麼是一個計算機科學家;一個理論家或是一個經驗主義者;某一領域的研究者或是一個實驗鼠。這一趨勢在傳統生物學研究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之間的區別上表現得最為明顯。新入學的研究生往往必須二者之間選其一,即使許多科學進展依靠兩種研究方法的結合。
依我之見,當我們只讓學生學習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時,其實是在害他們。生物信息學領域的研究生不僅要知道如何編程,還應知道如何正確地進行移液操作。同理,生物科學領域的學生應該利用編程來擴展他們在化學、統計學或者其他互補領域的專業知識。雖然他們不必精通每一門學科,但不同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在他們職業發展中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現在,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實驗室,我希望把不同領域中所使用的各式各樣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我不希望創建傳統生物學實驗室或是生物信息學實驗室,我只想創建一個「濕透的」實驗室。在這裡,科學家能夠很舒服地進行各領域間的相互滲透。
這或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和培訓願意接受這種方法的學生。但是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是非常值得的,這很像我10年前做出離開蘋果公司的決定。歸根結底,選擇學習一門新學科所凸顯出來的優勢會使你勞有所獲。既然我已經踏上了這條研究之路,對那些在科學追求的道路上願意進行跨學科研究的人,我希望成為他們的引路人。
張薇薇/編譯 世界科學(World-Science)
※看我72轉:貓如何在空中自由轉身
※十大宇宙機遇事:小行星碰撞開啟生命之窗
※腦科學與人工智慧
※重新制訂再生醫學規則手冊
※3D列印技術許下的諾言
TAG:博科園 |
※社科院民族學跨學科初考博
※融合發展:跨學科史學研究的創新路徑
※我國跨學科課程滲透在學科教學裡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個展「道隱無名」 跨學科魔法師建造烏托邦
※工作坊︱跨領域、跨學科對話:古代中國國家研究的新探索
※數據院跨學科交叉人才培養走出國門——中德交換生項目首位社科學子赴德國哥廷根大學交流學習
※讓學生感受跨學科學習的魅力
※都說要跨學科學習,究竟哪些學科值得學?
※跨學科推進南京大屠殺研究
※跨學科研究敦煌古代工匠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出版
※Elon Musk伊隆馬斯克如何跨學科快速學習?
※【講座回顧】張哲俊 | 跨學科研究:《史記》『箜篌瑟』的校勘
※跨學科融合課堂
※NVIDIA在西雅圖開設機器人研究實驗室,欲聚集跨學科研究團隊
※跨學科學習重特色更重品質
※文化自信視域下跨學科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致我跨學科課程同學的一封信
※北大跨學科研究闡述空氣污染影響心血管健康
※於雷,一種跨學科的設計趨勢
※極端天氣將如何影響社會?跨學科研究引發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