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讀《人物誌》 學識人知人之道

讀《人物誌》 學識人知人之道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許多關於認識人才、使用人才、培養人才的優秀思想,形成了獨特的「知人識人用人之道」,催生了大量品評人才的典籍名著。

三國曹魏時期劉邵所著的《人物誌》便是其中的代表。

劉邵,字孔才,廣平郡邯鄲人。建安中期以廣平郡計吏入仕,後轉任太子舍人,成為曹丕的幕僚。曹丕登基後,劉邵先後任尚書郎和散騎侍郎,曹睿繼位後,又先後任陳留太守、騎都尉、散騎常侍等職,積累了大量治國理政和選用人才的實踐經驗,曾主持起草中國第一部選官考官的法規——《都官課考》。

《人物誌》大約成書於黃初元年(公元220年)至青龍四年(公元236年)間,全書兼采儒、法、道、陰陽等各家之長,分為三卷十二篇,對人才的分類、發現、識別、使用等作出系統闡述。

古人稱讚此書「三代以下,善評人品者,莫或能逾之也。」「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鑒;士君子得之為冶性修身之檠括。」

縱觀《人物誌》全書,其選人用人的思想主要集中於人材精微而知用兩難、德才兼備而中和為貴、稟氣陰陽而流業有別、材不同量而任政各異、八觀七繆而審辨不易五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值得今人借鑒之處。

人材精微而知用兩難

《人物誌》在序言就開宗明義指出選拔人才的重要意義:「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在第一章就強調人物之理精微難察:「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聖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並且專辟一章《效難》,說明選拔人才既有「難知之難」,又有「知之而無由得效之難」。

自古以來,得人者興,失人者崩。選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人,是關係到全局的根本性、關鍵性問題,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事之至難,莫如知人。

《人物誌》所說的人才甚微而玄,講的就這個道理。人的主觀世界需要通過人的外在表現來探究,而人的外在表現既受主觀世界的支配,又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主觀上出於多種目的,人往往會掩飾內心真實想法,客觀條件又常常限制真實意志的表達。如果不採取科學的理念、通過系統的方法、經過長期的考驗,就無法探究到人的本質,所以古人常常感慨「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德才兼備而中和貴

《人物誌》認為人才的最高標準是「中和」:「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何謂「中和」?在《人物誌》中,「中和」也即中庸。

《人物誌》認為人在內有仁、義、禮、智、信等「五常」,在外有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九征」。如果「五常」和「九征」表裡達到高度一致,則為人才的最高境界,稱之為「中庸」。因此,中庸指的是人格健康、品性高尚,並且達到一種自然流露的真實狀態。

《論語》有雲「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資治通鑒》說「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物誌》實際表達的就是以德帥才的思想。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選人用人的基本原則,在德與才的關係上,德是前提,是關鍵,是根本。

因此,要重用那些既品德高尚,又能力出色、實績突出、作風正派的人才,把用人導向這面鮮艷的旗幟樹立起來,起到引導、示範、激勵作用。

稟氣陰陽而流業有別

《人物誌》著重指出人稟氣陰陽而性有剛柔,按其偏長來分有「清節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等十二種之多。

每種人才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清節家「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延陵、晏嬰這樣的人物;法家「建法立制,強國富人」,是管仲、商鞅這樣的人物;術家「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范蠡、張良這樣的人物。

對於領袖人物,《人物誌》則認為不需要事必躬親,重要的是「總達眾材」,使「十二材各得其人也」。並且還要不偏不倚,不能只重用某一方面的人才:「若道不平淡,與一材同用好,則一材處權,而眾材失任矣。」

《人物誌》啟示我們,人才類型多種多樣,選人用人時要善於發現和使用各種類型的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各方面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這就必然要求在人才選用上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把氣量放寬,從大局出發,以事業為重,不分地域,無論親疏,不憑感情,不先入為主,對待人才一視同仁,開創百舸爭流、千帆競發,世無遺才、野無遺賢的生動局面。

材不同量而任政各異

《人物誌》非常辯證地看到每個人既有所長,又有所短。比如:「厲直剛毅,材在矯正,失在激訐。柔順安恕,美在寬容,失在少決。雄悍傑健,任在膽烈,失在多忌。」

由此出發,《人物誌》認為「人材不同,能各有異」,「能出於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異。」比如,「自任之能,清節之材也」,宜「冢宰之任,為國則矯直之政」;「立法之能,法家之材」,宜「司寇之任,為國則公正之政」;「計策之能,術家之材」,宜「三孤之任,為國則變化之政」。

《人物誌》啟示我們,同樣都是人才,但其秉性能力往往不同,需要的舞台也就不同,必須用當其時、用其所長,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這是深入挖掘人才潛能,充分調動和激發人才工作熱情,最大化發揮人才效能的重要前提。

人盡其才首先要「崗得其人」,其次還需要「人適其崗」。「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要清楚人才的能力、專長、水平,還要清楚他們的個性心理、氣質稟賦、品質情懷、境界格局等等,真正做到既「知人之短、知人之長」,又「知人長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長」。

八觀七繆而審辨不易

在考察人才的具體方法上,《人物誌》專辟一章《八觀》,提出觀察人才的八種方法:「一曰觀其奪救以明間雜;二曰觀其感變以審常度;三曰觀其志質以知其名;四曰觀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觀其愛敬以知通塞;六曰觀其情機以辨恕惑;七曰觀其所短以知所長;八曰觀其聰明以知所達。」

同時,《人物誌》還以《七繆》專章論述了考察人才時容易產生的其中謬誤:「一曰察譽有偏頗之繆。二曰接物有愛惡之惑。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誤。四曰品質有早晚之疑。五曰變類有同體之嫌。六曰論材有申壓之詭。七曰觀奇有二尤之失。」

《人物誌》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地論述了審辨人才不易,啟示我們必須全面、歷史、系統地考察人才,要避免「以情鑒察」帶來的種種錯誤。

要經常、近距離、有原則地廣泛接觸人才,多角度觀察他們。觀察其對重大問題的思考以看其見識見解,觀察他們對周圍人的感情以看其稟性情懷,觀察他們對名利的態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觀察他們的為人處事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質,觀察他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以看其綜合素質。要通過不同側面的觀察為人才全面「畫像」,從而提升知人識人用人水平。

「明鏡可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國古代典籍關於人才辨察選用的思想,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傳統智慧,吸收與借鑒傳統識人用人之道的理論精華,對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人生何必盡善盡美 專一而精便是王道
曾國藩的人生讀書規劃:五十歲以前將應看之書看畢
千古奇文 每讀一次都是修行
最好的相處:欣賞彼此的好 懂得彼此的苦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識人用人智慧——《人物誌》淺析
鬼谷子:先學識人方能用人,讀懂八條識人術讓你擦亮眼睛
跟老祖宗學識人,掌握這兩點很重要,曹操只因不懂第二點錯失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