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三大攻略
精神情志養生
精神振奮,促陽宣發:夏季與心臟均屬五行的「火」行,而心主神志。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使華英成秀」、「若所愛在外」要神清氣和,胸懷寬闊,精神振奮,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陽氣的宣發。如可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如下棋、游泳、打撲克等;若條件許可,亦可參加消夏避暑、外出旅遊、夏令營活動等。
調節情緒,使志無怒:夏季要注意調節情緒,「使志無怒」。切莫因天熱、事繁而生急躁、惱怒之情,以免助陽升動太過而傷正氣。精神振奮,正常表達自己的心志,調節不良情志,不生郁怒,陽氣得以宣發,自然能在夏季暑蒸氣耗的季節里,涼從心生,健康長壽了。
生活起居養生
晚卧早起,無厭於日:夏季自然界陽熱之氣旺盛,人們應晚睡早起,無厭於日,適當參加戶外活動,順應自然,培補陽氣。另外,夏季晝長夜短,氣溫較高,出汗較多,津液、陽氣極易損傷,使人感覺疲勞,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趨避時邪,預防疾病:夏季酷熱多雨,暑熱、暑濕邪氣容易乘虛而入,易致中暑、陰暑等時令病。預防中暑,要勞逸結合、睡眠充足;避免在烈日下過度曝晒;注意室內降溫;講究飲食衛生;亦可飲用綠豆湯、酸梅湯等飲料和使用仁丹、十滴水、清涼油等藥物來防暑。預防陰暑,陰暑是夏季因氣候炎熱而吹風納涼,或飲冷無度,以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侵襲引起的時令病。夏季應避免過分貪涼就陰,以使寒邪乘虛侵襲,如室外露宿,對扇當窗坐卧,空調溫度過低,睡卧露腹不蓋衣被等,均應避免。發生陰暑,病症輕緩的可食用赤豆酒釀,病情較重者可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液。
飲食養生
省苦增辛,適當食寒:夏時心火當令,心火偏旺則克肺金,味苦之物可助心氣、味辛之物可助肺氣。因此,夏季一般不主張多吃苦味食物,以免心氣過旺。辛味歸肺經,多有發散、行氣、活血、通竅、化濕等功用,可防夏季心臟功能過強引起的肺臟功能虛弱,所以夏季特別是素有肺氣虛的人應該適當多吃些白蘿蔔、蔥、姜、蒜等辛味食物,如民間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養生諺語。
酷暑盛夏,陽熱盛極,出汗很多,常感口渴,可適當食用味苦性寒的食物,以制約陽熱之氣太過,幫助體內散發熱量,並補充水分、鹽類和維生素,起到清熱、解暑、生津的作用,如苦瓜、芥菜等苦味食物或西瓜、綠豆等寒性食物可經常食用,也可適當用些冷飲。
春夏養陽,清淡營養: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說:「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盛夏,烈日炎炎,暑氣逼人,人們汗液大出,陽氣易於耗散。加之許多人不知夏季如何養陽,常常乘涼外感風寒,飲冷內傷寒濕,使陽氣進一步挫傷,所以人們陽氣多有虧虛。故《內經》指出要「春夏養陽」。如元代養生家邱處機主張夏季「宜桂湯、豆蔻、熟水」,在我國各地也都有夏季吃羊肉補養陽氣的習俗。
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常形成陽氣在外、陰寒內伏的狀況;同時夏季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消化功能較弱。但夏季由於出汗較多、睡眠不夠,常常致使能量消耗較多。因此飲食調養應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宜選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並適當選擇酸味的、辛香味的食物以增強食慾。但是,清淡不等於素食,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所以在夏日不要拒絕葷菜,可適當吃一些瘦肉、魚肉、蛋類、奶品以及豆製品,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切記不要做得過於油膩。
※夏日炎炎巧防濕熱襲人
※人蔘大補 但也應因人而異
※夏季巧用藿香正氣水
※芒種時節重調養
※人為什麼會生病,你不一定知道!
TAG:岐黃智慧 |
※四季養生之夏季養生
※夏季養生大全
※春季養生四大原則
※四季養生——春季養生
※四季養生之春季養生
※四季養生,食療,保養 秋季養生小心這三大誤區!
※養生三字經,春季養生季
※中醫教你夏季養生的小技巧,夏季養生宜「輕」!
※春季養生的四大秘訣
※四季養生-春季養肝
※微廉美:四季養生——春季養生
※春季養生粥大全
※四季養生之春養生
※夏日養生攻略
※四季養生之春養肝
※春季養生「大法」
※茶與四季養生
※夏季水果 養生大法
※夏季養生養腎
※四季·養生 立夏養生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