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合理簡併納稅人申報繳稅次數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號)規定,自2016年4月1日起,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消費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以及隨增值稅、消費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原則上實行按季申報。那麼,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增值稅的會計是如何處理呢?

例如,某小規模納稅人是工業企業,企業所得稅實行核定徵收,應稅所得率為10%,2016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合計為8萬元(不含稅,下同),其中1月份銷售收入為5萬元,2月份銷售收入為2萬元,3月份銷售收入為1萬元,如何申報增值稅?(暫不考慮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按照財政部印發《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3]24號)規定,會計分錄如下:

1.1月份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 51,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500

2.2月份會計處理

(1)繳納上月計提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500

貸:銀行存款 1,500

(2)借:應收賬款 20,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600

(3)減免稅額轉營業外收入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600

貸:營業外收入 600

3.3月份會計處理

(1)借:應收賬款 10,3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300

(2)減免稅額轉營業外收入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3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

2、按季度申報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1月份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 51,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500

2.2月份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 20,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600

3.3月份會計處理

(1)借:應收賬款 10,3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300

(2)3月末,計算本季度銷售收入是否達到免徵增值稅條件,如果達到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營業外收入。分錄如下:

借: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300

貸:營業外收入 2,400

(3)季度末計算企業所得稅=80,000×10%×25%=2,000(元)

借:所得稅費用 2,000

貸:應交稅費——應納企業所得稅 2,000

分析:如果按月申報增值稅,1月份繳納增值稅1,500元,2月份免徵增值稅600元,3月份免徵增值稅300元;第一季度合計繳納增值稅1,500元,免徵增值稅合計900元。如果按季度申報增值稅,繳納增值稅為零,免徵增值稅合計2,400元。可見。按月申報比按季度申報出現多交增值稅1,500元。

因此,按季度申報增值稅時,每月只做計提增值稅的會計處理,不做繳納或免徵增值稅的會計處理,季度末合并計算銷售額,如果達到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就將計提的增值稅合計轉讓營業外收入,如果不符合免徵增值稅條件時,按季度合并銷售額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計匯 的精彩文章:

word必學技巧:Word精彩的稿紙功能
畢業兩年,這個會計班的同學都怎麼樣了!
「六一節禮物」送給備考的會計人
「四大」怎麼進?CPA成為首選條件

TAG:會計匯 |

您可能感興趣

總理定調下一步減稅降費:降增值稅稅率、社保費率
經濟法—增值稅、消費稅補充版
荷蘭政府新的稅務政策:提增值稅,減收入稅
解讀:增值稅稅率調整
營改增後不動產銷售與租賃的增值稅計算歸納與總結
義大利個人稅、企業稅、增值稅還會再漲嗎?
增值稅兩大調整後對公司影響以及納稅籌劃——世雄最新分析
增值稅率改革首日,我市納稅人順利開票
做生意更方便,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推至96個綜合保稅區
增值稅改革體現大國輕稅理念
千萬小規模納稅人受惠,增值稅專票自行開具全面推開
增值稅改革難點:巨額留抵稅款怎退
逾萬億元減稅降費加碼 增值稅稅率下調空間大
增值業務高速增長助陌陌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大增
市場熱議減稅細節,增值稅降稅率或將減稅8000億
增值稅稅率下調,客戶要求產品價格降1%到底合理嗎?
多家車企下調增值稅稅率
十分鐘全掌握,增值稅稅改知識
確定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
高凈值人群利用五大財富管理方法將資產保值增值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