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老師的「戒尺」去哪兒了?原來都被某寶賣給家長了!

老師的「戒尺」去哪兒了?原來都被某寶賣給家長了!

網路互聯時代,總是不缺「網紅」,這不,這幾天中教君又在網上「認識」了一位新「網紅」,它最近可是受到中小學家長的追捧,這位新網紅就是這把小小的戒尺。據《四川日報》報道,近日戒尺在網上熱賣,品類繁多,價格從1元到2000元不等,其中銷量最好的一家,月銷量竟高達八千多筆。以前中教君討論過老師的「戒尺」去哪兒了,現在看來,老師的戒尺都被淘寶店家賣給家長了吧。

廣大家長紛紛熱衷於購買戒尺,更有調皮家長諮詢賣家:「打十八歲孩子該用什麼樣的啊」?「初一女生適合哪一種」?「能把我家孩子的屁股打紅應該買哪一種」?等等。除了做「家法」,還有人買戒尺是為了給孩子長知識,這您聽著也新鮮吧?

那麼,家長到底該不該拿起戒尺教育孩子呢?對於老師失去的「戒尺」,也就是所謂懲戒、管教學生的權利,您又是怎麼看的呢?

戒尺成網紅,價格最高上千銷量近萬

十多元的戒尺,月銷量近萬筆

近日,《四川日報》的一篇報道引起中教君的注意,說是戒尺在網上熱銷,記者在網路商城上搜索戒尺,發現品類繁多,有一家店鋪打出的旗號是「戒尺打手心打屁股,家法弟子規竹戒尺」,月銷量高達8374筆。記者發現,這些戒尺製作精美,長約50CM,上面雕刻著諸如《誡子書》《論語》《朱子家訓》《孝經》《三字經》等古代訓誡語錄。

在網路商城上,每家店鋪都打出了相當響亮的宣傳語,什麼「戒尺教育勿忘家訓」「媽媽的愛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人之初性本善」……甚至還有一家店鋪喊出了「為震撼而生」的口號。既有1元錢的普通款——一棍或一竹片,也有雕花刻字的爆款,還有高達千元的「土豪款」,這些琳琅滿目的戒尺主要的銷售對象是家長們。俗話說「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戒尺的銷售行情這麼好,看來家長們對戒尺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爸爸媽媽們為啥要買戒尺呢?理由還真是五花八門。

戒尺熱銷,購買理由五花八門

做禮品:這樣的禮物你敢收嗎?

從網路商城的選購熱點可以窺見網友購買戒尺的用途,包括「格調」「送禮」「平安是福」等關鍵詞,還有禮品包裝,在消費者的評價中,有不少人都表示購買的目的是送人,「已經是回頭客了,不主張體罰,但打手心還是可以的,買了送給親戚朋友,還挺受歡迎的。」一位家長留言說。

做教具:文言古訓隨手拈來

大多數戒尺上都雕刻著諸如《誡子書》《論語》等古代訓誡語錄,這樣的設計又為戒尺增加了一個新用途——做教具,胡先生不久前在網上也買了一把戒尺,「上面雕刻著《弟子規》,看起來很精美,就花10元錢買下來了。」胡先生透露,當時買下這把尺子的時候,還專門為孩子講解了雕刻在上面的《弟子規》的來龍去脈,「就當是讓孩子增長些知識吧。」

做「家法」:孩子不聽話就家法伺候

而對於大多數的家長們來說,買戒尺是為了給孩子在家裡樹立「家法」,對於用戒尺體罰孩子的行為,不少家長在店鋪的評論中表示,購買戒尺主要還是為了嚇唬孩子,「我在自己手心上先試了試輕重,這樣打孩子的時候心裡才有數,主要是震懾住孩子,不能總是打。」一位家長如是說。對於用戒尺懲罰孩子打的部位,有家長表示「只打手掌,不打其他部位」,不過也有家長表示:「主要打屁股,因為面積比較大,冬天穿得厚打起來也不太痛,不過天氣熱了,打起來就會比較痛了。」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表示,買戒尺主要是為了起到震懾作用,「雖然捨不得教訓孩子,放在那,也有震懾的作用!」「戒尺主要是起嚇唬的作用,不是真的要怎麼打!」,中教君在淘寶上按照銷量搜到一家店鋪,買家評論里很多家長都對購買體驗表示滿意,有人說「買了戒尺快遞到家,孩子一看到戒尺就乖多了」,還有人在評論區留言道「教育孩子終於有順手的東西了」。

不管是真打還是嚇唬,總之戒尺在這些家長們手中就成了孩子望而生畏的「家法」。

網上熱銷的戒尺,在教室卻逐漸消失

許多家長表示,購買戒尺主要是以震懾為目的,這樣的震懾多少帶有點懲戒教育的意味。網上「戒尺熱賣」的情況,體現出來的是懲戒教育思維的存在。

懲戒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為了孩子好,讓孩子有所改進。孩子做了好事就該得到表揚,若是惹了禍,略施小懲也無可厚非。然而,有趣的是,戒尺重現家庭教育,在教室中卻漸漸消失了。

法律無明確界定,「戒尺」在學校成了燙手山芋

這裡的「戒尺」,說的既是實實在在的戒尺,其實也指老師們手中的懲戒權。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教師的教育懲戒權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多數教師都認為對違規學生施以恰當的懲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但實際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教師又大都不敢行使懲戒權。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截至目前,在「適當的懲戒」和「體罰」的界定方面,相關部門還沒有出台一個明確的細則。在此種情況下,教師認為「必要而且恰當的懲戒」,很可能就會被家長和學生視為「體罰」,從而導致師生矛盾甚至家校矛盾的產生。

儘管2009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專設條款,賦予班主任「有採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但何謂「適當方式」,何謂「批評教育」,該規定並未講明,很多老師在管教學生時,依然非常謹慎。

北京某中學的李老師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老師,學生上課遲到不敢罰站;家庭作業沒做,不敢留堂;就連他們做錯事情也不敢批評……『戒尺』在古今中外由來已久,肯定有它積極的一面。儘管在運用的時候會導致個別的不愉快與極端,但不能因噎廢食。」

學生權利被強化,紀律反而被弱化

在學校教育的問題上,很多媒體報道也有失偏頗。出現了一味強調學生的權利,而淡化紀律的現象。

比如之前有新聞報道,某地一所學校一位八歲男同學髒話辱罵一位張姓老師,張老師被激怒,打了這名學生,這位張姓老師已經被調查並承擔責任。

社會在譴責這位教師的同時,是不是也要想一想,八歲的學生是否也欠老師一個道歉呢?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當時在媒體的報道中,多是譴責老師的報道,在這場師生衝突中,學生的責任完全被忽略掉,只有一位大爺被採訪的時候說:「這個孩子罵老師太過分了,我覺得應該受懲罰」。

社會的這種偏向性,以及媒體報道形成的輿論氛圍,對社會觀點會有一定程度的引導,對老師管教學生也會產生一定阻力。

「戒尺」在教室逐漸消失,也是「改變」的結果

在中教君看來,教師之所以不敢行使懲戒權,原因很複雜,相關法律、法規界定不明,家校關係處理起來也比較複雜,等等,除此以外,教師懲戒權受限還與以下幾點的改變有關:

教育理念改變,賞識教育大行其道

現在的教育一味地提倡賞識教育,小心地呵護學生脆弱的心理。教師在這種觀念的熏陶下,就會對懲戒教育避而遠之,誰如果使用這種教育手段,就是教育觀念落後。

社會環境改變,家校關係更複雜

現在,不管是家庭還是社會媒體,常常戴著有色眼鏡看學校,動輒對學校、對教師加以指責,學校、教師在此大環境下小心翼翼。

學生心理改變,如今學生更脆弱

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學習壓力的擠壓下,呈現出了心理脆弱、情緒焦躁等不良現象。面對這樣的孩子,教師還怎麼敢再進行懲戒?

戒尺,家長就能隨便用嗎?

在很多專家看來,戒尺能不用,大家還是少用為好。教育教育,以「教」為主不是更好嗎?那麼,戒尺到底究竟能不能用呢?中教君看到了不同的說法、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可以用,但是要適當

問題嚴重時,可以適當使用

家長動用戒尺懲戒孩子,自然是犯了嚴重錯誤的時候,比如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的時候,諸如偷竊等,就有必要使用。或者是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適當進行懲戒。

即使要打,也要當成一種教育意識

即使家長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也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挨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除了體罰,還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家長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培養孩子換位思考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應儘可能克制自己不要去打孩子。這時候,家長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家長可以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提倡以說服教育為主

「戒尺在教育孩子上,也許是存在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是對於現在孩子心理普遍比較敏感而言,傳統的『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觀念已經不太適用了,而且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所以,還是多和孩子溝通,以講道理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成都錦江實驗小學的沈老師如是說。

成都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李老師談到戒尺也笑言,「現在可不敢隨便打學生,我也不建議家長通過體罰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棍棒之下可能確實能教出聽話的孩子,但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各位家長,您會使用類似戒尺這樣的手段去管教孩子嗎?您有哪些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呢?身為老師,您對家長買戒尺的這種行為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來源:中國教育報(Zhongguojiaoyubao)

福 慧 共 修

2017年護法韋陀菩薩聖誕供燈共修

2017年6月26日(農曆六月初三)是韋陀菩薩聖誕日,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迴向世間常燃正法明燈!迴向法界眾生息除一切身心諸患、所求如意自在、得大解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光法師 的精彩文章:

學佛人不光要有「生活計劃」,更應有「往生計劃」
念佛人如何正確對待病苦?
常勸家人念佛防臨終往生受阻
佛法人人可修且應勸人同修
印光大師講述的三樁觀音菩薩治病救人的真實故事

TAG:印光法師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回家稱被幼兒園老師打了,結果卻讓家長臉紅!
這道填空題到底給不給分?老師和家長吵起來了!
教孩子英語?算了吧!我的六級證已經還給老師了!
何老師生日收了個泡腳桶,吳磊這麼萌的兒砸給我來一打好嗎?
你家寶寶在幼兒園,作為家長的你受老師喜歡嗎?
為何越來越少人不做頂櫃,一問老師傅,原來我家被坑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家裡不買床了?聽老師傅一說,後悔家裡買早了!
幼兒園裡最不討喜的三種孩子,讓老師頭疼,這裡面有你家寶貝嗎?
搞笑漫畫:單親孩子被老師叫家長,沒辦法只能把「媽媽」抱來!
老師,到學生那裡去嗎?別忘了帶上你的教鞭!
為了解僱自己不喜歡的老師,熊孩子竟撒下這樣的謊言……毀了老師一生
朋友家廚房裝修多加了一塊板子,老師傅看到都直誇太聰明了!
老師打電話給家長,說孩子早戀了,怎麼辦?
這幾位女星都嫁給了自己的老師,最後一位先嫁老師,再嫁學生!
連老師都稱讚小男孩寶寶髮型,過火嗎?為什麼你不接受呢?
幼兒園老師,真的更喜歡這五類孩子!你的孩子中標了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卧室都不買床了?聽老師傅說完,後悔家裡裝錯了!
手殘星人當家長,老師你怕了嗎?
小朋友畫了只貓,卻被老師退回,家長一看笑出了聲
為什麼有錢人家都不鋪瓷磚了?聽老師傅一說,後悔知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