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的尊嚴——生前遺囑

生命的尊嚴——生前遺囑

編者按:本文為匡潔母親的作品,亦即文中提到十分理解母親選擇的「女兒」。追求生命的尊嚴是母女倆的共同選擇。全文如下。

羅點點是羅瑞卿大將的女兒,她是一位心血管方面的醫生。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寫作,成為作家。寫了不少文藝作品,其中《永不放棄》被改編成電視劇,在全國熱演,受到大眾好評。羅點點寫了一篇「生命遺囑」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2003年,一次偶然的閱讀,我看到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一位名叫「特麗」的植物人,靠食管插管餵食活了十三年。醫生鑒定她沒有蘇醒的希望,要不要拔管子?這個問題幾乎震動了整個美國。當地法院批准了她丈夫的申請,拔了管子。但僅僅兩天,又由中級法院判決否定了一審判決該判,食管插管再次被插入。而後案件又上訴到高院,最高法院判決可以拔管子。可這次判決僅僅過去一小時,州長就又命令重新插管。不少民眾上街聲援,高呼口號,要求給她餵食!連布希總統也關注到這個案件。最終,醫生們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拔掉插管,十三天後這位植物人餓死了。

我一直關注這個事件,更進一步地思考如何尊敬生命,該如何有尊嚴地死亡這個人生課題。

2004年,我的婆婆多年患糖尿病,那一年又得了老年痴呆症。住院期間一直昏迷,並上了呼吸機。她有時神志清醒,要求不要過度搶救。我和丈夫商量後決定停止治療,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拔掉了氣管插管,停了呼吸機,隨後婆婆平靜地離去。

在收拾婆婆的遺物中,我發現她寫的日記本中夾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到了生命盡頭不做過度治療等言語。給我很大的啟發,回想起自己在多年的醫療工作中,見到不少危重病人,進了搶救室,ICU病房等場所,身邊沒有了親人,身體上插滿了管子。把氣管切開,上呼吸機;還插著鼻飼管、心臟監護、靜脈點滴等等,一天幾千元的醫療費。病人象一架呑鈔機一樣, 最後「工業化」地死去。這難道是病人想要的延長生命嗎?更難道是兒女們的孝敬嗎?我認為這種作法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婆婆的去世和她所留下的一張紙條——囑咐到了自己生命盡頭,不要做過多搶救的要求,正是這張小字條奠定了我倡儀成立「不插管俱樂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倖免死亡。當時只有十幾個人參加,但我沒有放棄想法,開始辦網站,建團隊,發傳單。到養老院或老年人集中的場所開展面對面的宣傳。開始收效很小,中國人是很忌諱談論死亡的,也曾遭到一些老年人的嚴厲斥責

我並不灰心,在網站上看到美國也有「五個願望」的英文文件,讓千萬人使用「生前預囑」這個法律文件。更增強了我的信心,我出版了一本《我的死亡誰做主?》,經崔永元在「小崔說事」欄目上宣傳。網站上遞交生前頇囑的人達到了上千人。楊瀾對我做了電視專訪,影響進一步擴大。現在在網站上提交生前預囑的人已達5100多人。比起中國13億人口,數目雖小,我相信會增大的。

以上是羅點點文章摘要。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看的非常開,2007年我突發過一次腦血栓,雖沒造成什麼嚴重後果,但卻提醒了我。我當即寫了遺囑,把後事安排妥當。內容主要是:不做過度治療,不接受電擊和插管,平靜而有尊嚴地走完一生,並要求不保留骨灰。我在電腦上存了一份,又用手寫了一份。女兒回家用我的電腦,看到我留的遺囑心情很沉重,但她非常贊同。她也是一位醫生,也經常看到危重病人臨終的痛苦,因而女兒很理解並讚揚我的豁達。我雖然沒上羅點點的網站寫「生前遺囑」,但自己留下的遺囑內容是相同的。

我雖然從醫院退休多年,但對於醫療界發生的事兒相當關注。對醫院成立的所謂ICU病房是極不贊成的。有些醫院成立這樣的病房並不出於對生命的珍惜,經濟利益往往是第一位考慮的,搶救病人是第二位。醫院對於搶救的病人理應判斷病人有無好的預後,還應該看看病人的年齡和身體基本情況,和家屬說出實情,幫助他們做出適當的選擇。而不是一味慫恿家屬治療。我認為這不是負責任的做法,沒有尊重生命,不應該是醫務人員的醫德。

我有一位堂姐是離休教師,一輩子未生育兒女,晚年侄子伺候她。她97歲高齡那年突發腦出血,送到市中心醫院。外甥女打電話時我正在病中,我在電話內對外甥女講,讓她轉告侄子,不要做無謂的搶救,做一些對症治療即可,讓她平靜有尊嚴的自然死亡就行了。結果不知是侄子還是醫院的原因,把堂姐弄到重症監護病房,並切開氣管上了呼吸機。人仍然很快死亡了,一位97歲的老人,腦幹出血能搶救活嗎?他們這是對生命負責嗎?純粹是為了經濟利益的不人道行為。當時我正感冒發燒,不能到醫院去看望。聽到這個結果我又難過又生氣,更可憐老姐姐,一生沒個親生骨肉,臨到最後遭了這樣的罪!

老年朋友們確實應該好好考慮這個問題了,如何平靜的、有尊嚴的走向死亡。平常和老朋友們聊天,也談到過這個問題。大家一致的說法是活了七八十歲了,不怕死,就怕得了重病後活受罪。聽到有些老朋友無疾而終,說起來大家都很羨慕,認為是積德修來的福分。

我的母親就是82歲高齡上無疾而終的。她一生生養照顧了十一個孩子,到了老年卻不願意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想清靜清靜。堅持獨自生活,哥哥弟弟把生活用品給她買到家裡,每天弟弟過去看望,生活上一直是母親自己照顧自己。1982年12月31日夜裡平靜離去,沒有拖累子女一天,自己也沒受罪。我們回去看到母親面部表情沒有痛苦,被窩還疊的好好的,沒有掙扎的跡象。

我們姊妹幾個雖然心裡遺憾沒有伺候老母,但內心還是為母親慶幸的。母親已是四世同堂,她老人家走後後輩的四代子孫、親朋好友近百人前來參加了葬禮,懷念她老人家平凡而坎坷的一生。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母親這樣,平靜而有尊嚴地走完這一生

精彩鏈接

青青專欄|古樹情思

青青隨筆|生命的底色——徜徉八森,感悟自然 (外一篇)

青青總結|「籌」——2017綠色中原種樹關鍵詞(一)

青青總結|「多」——2017綠色中原種樹關鍵詞(二)

文|又石編輯|婷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色中原 的精彩文章:

TAG:綠色中原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死生化人,讓生命有尊嚴的謝幕
生命關懷——為生命的尊嚴與超脫而來 仁煥法師
一個關於衰老、死亡,與生命尊嚴的故事
中國式的生命尊嚴在哪裡?
教育是維護生命尊嚴的過程
要有生的尊嚴,也要抵達命的高貴
讓生命有尊嚴地綻放和謝幕
墨跡人生,尊嚴無價!
無痛分娩,守住女性生而為人的尊嚴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醫生有尊嚴,生命才更有尊嚴
讓生命最後一程走得有尊嚴
計春華生前曾與家人商量,當生命不可挽回時,讓他有尊嚴的離開
有尊嚴的老師才能教出有尊嚴的學生
陪癌症父親走完生命最後一程:愛他,請為他保留最後的尊嚴
為了感情,連尊嚴都會捨棄的生肖
王豐:尊嚴而快樂的面對生命
土地,生活,尊嚴——從史鐵生老師談文學
安寧療護,讓生命帶著尊嚴謝幕!
能夠為了愛情放棄尊嚴的生肖女
人生:活著,尊嚴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