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軍工大國,宋史趣聞:北宋范雍體恤百姓竟想火燒皇宮

軍工大國,宋史趣聞:北宋范雍體恤百姓竟想火燒皇宮

既然進來了,可不可以看完再走。

范雍,北宋大臣,雖然名聲遠不如他的本家范仲淹,但還是很有作為的。此人敢於直諫,甚至不惜說狠話。

公元1029年,玉清昭應宮因雷擊起火被燒,朝野震駭。玉清昭應宮是宋真宗時期修建的,規模宏大,共有3610間房,花費了北宋政府兩年的財政收入,給北宋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北宋皇宮

到宋仁宗的時候,玉清昭應宮被雷火所燒,殘破不堪地擺在那裡,很刺眼,該怎麼辦?章獻太后召集百官商議。章獻太后哭哭啼啼地說:「先帝建成這麼大一座宮殿,很不容易,如今卻毀於一場大火,只剩下一兩間小殿。」就在太后難過的時候,范雍卻說:不如一把火燒個精光,留著是個禍害。先朝時,竭盡天下力量來修建,老百姓怨聲載道。如果還想在殘破的基礎上重新建築,那百姓也忍受不了。這次雷火可能是老天的警戒,我們不能違背。「非所以畏天戒也」。

范雍的案例告訴我們,在某些情況下,說假話不如說真話,說真話就要說狠話,否則,起不到提醒和警戒的作用。玉清昭應宮被燒了,還剩下一些建築殘骸,這種狀況也就留下了重建的借口,但重建勞民傷財,因此絕對不能給重建留下任何餘地,否則口子一開,貽患無窮。

在這個時候,堵死重建口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說真話、說狠話,而放一把火全部燒掉既是最真的狠話,又是最狠的真話。章獻太后和其他大臣當然也能聽清楚范雍話里的意思,耗費民力物力再去重建,其造成的後果誰都清楚。狠話最大的作用在於將最嚴重的後果擺在大家面前。於是,重建玉清昭應宮的計劃被否決。

范仲淹文章真跡

范雍為人很有主張,同時,他也善於聽取小人物的意見。公元1038年,范雍鎮守西北邊關的延安府。党項兵忽然大舉進攻延安,四面圍城,形勢十分危機。范雍心裡也沒把握,他於是問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兵,延安府守不守得住。老兵很肯定地說:「當然守得住,過去像這種情況我碰到好多回了,党項兵沒有一次得逞的,范大人儘管放心。」

范雍一聽老兵之言,也就安心了,後來党項攻城不下,撤軍。其他人問老兵:「你怎麼料到党項兵攻不下延安城?」老兵說:「我這是安慰范大人的,我心裡也沒譜。」眾人大驚,說:「你不怕戰敗了,范大人砍你的頭?」老兵笑了:「如果能給主將一點積極樂觀的暗示,何樂而不為呢?萬一城池不守,他想殺我也沒機會了。」

解密民族傳統:看宋朝人如何過傳統重陽節

放假

小學生戴大蒜出門, 用竹竿綁大蔥捅窗戶紙

咱們現代人過重陽節是不放假的,可是這個節日在宋朝卻屬於法定假期。

北宋初年,宋太祖頒布詔令:「除舊制給假外,每月旬假、上巳、社日、重午、重陽,並休務一日。」(《文獻統考》卷107)當時重陽節只放一天假。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宋神宗即位後,放假時間有所延長:「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節同,天慶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日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社日、清明、上巳、天祺節、立夏、端午、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重陽、立冬各二日,上中下旬又各一日。」(《香祖筆記》卷5)將重陽節的假期延長到了兩天。

鄉村小學的放假時間就更長了,據南宋方覺璉《鄉塾紀》記載:「中伏、中秋、重九及春秋二社,各給假四日。」過一個重陽節竟然能放四天假!

假期那麼長,小學生百無聊賴,自然就要做出一些比較好玩的舉動來。據北宋呂元明《歲時雜記》講述,宋朝小學生為討吉利,節假期間愛用紅色絲線系一枚大蒜,往脖子里一掛,然後再出門,這樣做的寓意是「會計算(系蒜)」。另外還用一根竹竿綁一棵大蔥,從窗戶裡面往外捅,將剛剛糊上的窗戶紙捅破,寓意是「開聰明(蔥明)」。

登高是重陽節一大習俗

登高

蘇東坡在開封時,年年重陽去駙馬王詵家聚會

重陽節登高,是古來就有的習俗,不獨宋朝為然。

以大唐長安為例,每年重陽節,必有成千上萬的市民頭插茱萸,爬到樂游原上登高望遠。樂游原是長安城外的一片高地,位於大雁塔東北,爬上去一瞧,半個長安都在腳下。

可是宋朝人重陽登高就沒這麼便利了。南宋首都是杭州,杭州市民還有鳳凰山可登;北宋首都是開封,開封位於黃河沖積扇平原,一馬平川,到了重陽節,只好爬到城樓上登高了。當然,開封人多(宋徽宗即位時達到一千多萬人),城樓上站不下,即使站得下也不讓隨便登,於是士大夫們過重陽時競相去豪富之家做客——豪富之家多建高樓,喝完大酒去樓上玩耍,登高問題迎刃而解。如蘇東坡在開封當京官時,年年重陽都去駙馬王詵家聚會,因為王詵在城郊建了別墅,不僅廣種菊花,還有高台重樓,適合飲酒賞菊,登高望遠。

重陽為什麼要登高呢?宋朝博物學家方勺給出過解釋:「九九極陽,陽極轉陰,登高為調陰轉陽也。」九是陽數,九月九是陽上加陽,陽到極點又成了陰,為了讓陰陽調和,百病不生,到了這天就要爬到高處。為什麼爬到高處就能陰陽調和呢?方勺沒說,估計他認為高處離太陽近一些,能多吸收點兒陽氣吧?

戴花

重陽節男人戴花,女人卻不戴

王維詩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登高,遍插茱萸,那茱萸其實不是像插秧似的插在地上,而是像插簪子似的插在頭上。

按唐宋風俗,無論男女,頭上均可插花。如邵雍《插花吟》:「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一幫男人喝大酒,每人頭上都戴著一枝花,花朵的倒影能映入酒杯。再如蘇東坡《李鈐轄座上分題戴花》:「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東坡詩中「頭上花枝」說的可不是歌伎的頭,而是他老人家自己的頭。

重陽節聚會飲酒

男人戴花,可不是為了臭美,而是為了討吉利。兩宋三百年,除了被金兵攆得四處逃竄的兩宋之交,其餘各年節慶,朝廷均賜花給大臣佩戴,如立春之日分賜「金銀幡勝」,重陽之日分賜「繒綵茱菊」。所謂金銀幡勝,指的是用金絲和銀絲打造的飛蛾、蝴蝶、雄雞、鳥雀之類裝飾品,春節和立春的時候插在頭上;所謂繒綵茱菊,指的是用上好絲綢捆紮的假茱萸和假菊花,每年九月初八分賜文武百官每人兩朵,到九月初九放假那天戴到頭上。

老百姓沒有這項福利,重陽節如果想戴絲綢做的假茱萸和假菊花,只有自己掏錢購買。但是絲綢做的假花比真花還要貴,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採摘真花來戴。南宋大哲學家朱熹詞曰:「尚有紫茱黃菊,堪插滿頭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宋朝的男人戴花,女人卻不戴——宋朝女性只是將茱萸的果實摘下幾枚放入一個小布包里,再把這個小布包佩戴在身上,時稱「茱萸囊」。

茱萸一般是三月開花,七月結果,到了重陽期間,果實已經完全成熟,有的鮮紅色,有的紫紅色,一串串掛在枝頭,珠圓玉潤,煞是好看,剪下一枝,插於髮鬢,跟菊花相映成趣。咱們現代人要是趕在九月初九穿越到宋朝,眼見滿街男人紛紛插戴紅色的茱萸和金色的菊花,肯定會感覺怪異,但是看久了應該就習慣了。

宋朝的市民文化

吃糕

重陽糕的口味多,吃法更多重陽節自然是要吃重陽糕的。

宋朝的重陽糕分為很多種:最簡單的叫「面糕」,用麵粉拌糖,燙麵蒸熟,切成菱形大塊,最後用胭脂點色;稍複雜一些的叫「黃米糕」,一半麵粉,一半糜子,加糖,加豆沙,分層鋪放在模子里,灑上水,灑上油,上籠蒸熟,最後用柏枝裝飾;還有一種「棗栗糕」,用米粉、麵粉、棗泥、栗黃(板栗煮熟、去殼、去膜、搗泥)混合,作為糕餡兒,底層用米糕墊底,頂層用石榴裝飾,蒸熟之後,片成薄片,再拼出花式圖案;又有一種「餌公式糕」,做法不詳,但主料是黑黍米、棗泥和豆沙。

現代江浙人過重陽,喜歡在重陽糕上插小旗,這其實也是宋朝遺風。《東京夢華錄》載:「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遺送,上插剪綵小旗。」可見宋朝市民也有用小旗來裝飾重陽糕以增添喜慶色彩的喜好。

但宋朝人不僅僅在重陽糕上插小旗,還喜歡在大號重陽糕之上疊置一些造型奇特的小重陽糕,例如捏成小鹿形狀的糕點和捏成大象造型的糕點,前者叫「食鹿糕」,寓意來年「食祿」,也就是可以做官的意思;後者叫「萬象糕」,寓意「萬象高」,意思是萬事如意,運程一年比一年高。

另據南宋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記載,九月初九天剛剛亮的時候,大人早早地蒸好重陽糕,先切一片放涼,等到孩子起床,將這片重陽糕和一枚柿子貼到孩子頭上,讓孩子掰著吃,寓意為「百事高(掰柿糕)」。

萬分感謝您的觀看,希望您會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北宋大臣范雍體恤百姓:建議其火燒皇宮
隋朝本可比唐朝更輝煌,如果隋煬帝體恤點百姓
李湘一家三口現身三亞機場,王詩齡這秋褲哪像個豪門,長大體恤老爸李湘很欣慰
吳亦凡現身洛杉磯啟程回國,簡單的藍色體恤也能穿出大片的感覺
伴郎劉昊然黃色短袖體恤和黑長袖體恤疊穿回國 打扮時尚超酷
楊冪精美絕倫的簡筆畫和黃景瑜起球的體恤,都是網劇差距這麼大呢
待民如待子,漢文帝劉恆體恤百姓,廢除殘忍肉刑
經典微小說:體恤
43歲賈靜雯近照,身穿白體恤小露香肩很迷人,網友:永遠的趙敏
劉憲華身穿黑色體恤搭配黑色長褲現身 還是那個帥氣陽光的大男孩
新劇殺青 裴秀智身穿粉橘色短袖體恤出席慶功宴真的是又美又可愛
看毛主席的老照片,就知道毛主席是體恤民情、胸懷博大的領袖
康熙熱衷於下江南,名義上體恤民情,心裡想的還是選秀女
網友建議:白體恤的搭配小妙招!
春夏季白色短袖T恤女裝新款韓版百搭寬鬆學生半袖上衣服體恤
袁立體恤民情卻被噴,耿直的她回復:惡人!網友怒斥詆毀之人
竹節棉短袖T恤V領簡約純白色體恤衫韓國打底修身潮
靳東身穿白色體恤,簡直不要太帥氣
歐陽娜娜穿灰色短袖體恤機場偶遇宋佳 開心交談興奮的相互擁抱
純白體恤搭配,淺藍色牛仔長褲,青春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