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面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精神虐待,我們該怎麼辦?

面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精神虐待,我們該怎麼辦?

作者簡介:

瑪麗-弗朗斯·伊里戈揚,醫學博士,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心理治療師、被害人學專家,曾在巴黎第五大學任客座教授,專攻精神暴力行為,主要研究職場上的精神虐待。她曾數次作為嘉賓出現在法國的電視節目上,並積極推動法國針對職場和家庭內部精神暴力的立法進程。

書籍摘錄:

導 言

心機深沉的遣詞用字,不必弄髒自己的手,也能殺人辱人。羞辱地位相當的人,乃人生一大樂事。

法國幽默大師皮埃爾·德普羅日 (Pierre Desproges)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該當受此懲罰?

人生有些際遇令人振奮,激勵我們付出最大努力;也有些令人震撼,甚至會摧毀一切。通過精神虐待,一個人真的有可能毀掉另一個人,將之稱為「精神謀殺」也不為過。相信每個人都見過某種形式的精神虐待行為,他們發生在男女、夫妻、家人之間,以及職場、社交或政治活動中。面對這種間接形式的暴力,我們的社會往往視而不見,常以包容為借口,對其罪行默不作聲。

精神虐待的危害,很適合作為電影或驚悚小說的主題,如 1954 年法國導演亨利-喬治·克魯佐(Henri-Georges Clouzot)所拍攝的《惡魔》(Les Diaboliques, 1955 年)一片,便引起極大反響。大眾都很清楚電影與小說中的虐待屬於人為操控,但一回到現實的日常生活,我們卻三緘其口,不願多談。

法國導演艾汀·夏帝耶(étienne Chatiliez)執導過一部電影《達尼爾阿姨》(Tatie Danielle, 1990 年),描述一個老婦人如何在精神上折磨周圍的人,讓觀眾感到饒富興味。她先是把家中年邁的女管家惡整到「意外」死亡,觀眾則會想:「那是女管家自找的,誰叫她太順從了。」接著達尼爾阿姨又把壞心眼轉向接她去住的侄孫一家。侄孫和侄孫媳竭盡所能取悅她,卻沒想到他們越是巴結,姑婆越是虐待他們。

電影《惡魔》海報,來自:豆瓣

達尼爾阿姨使出施虐者慣用的伎倆,講起話來指桑罵槐、含沙射影,還經常說謊欺騙,以言語羞辱他人,讓人無所適從。令人訝異的是,受虐者對於這種操控渾然不覺,還努力地想要了解姑婆的行為,甚至懷疑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我們到底做了什麼,讓她這樣厭惡我們?」達尼爾阿姨不會亂髮脾氣。她的態度雖然冷漠刻薄,倒也不至於激起周圍人與她對抗,只是三不五時地耍些小手段,讓人困惑不安,可也別想抓到她什麼把柄。她的段數很高,輕而易舉就能顛倒情勢,以受虐者的姿態出現,而令她的家人成為施虐者:是兒孫輩遺棄了 82 歲的老人家,把她孤零零的丟在公寓里,只能靠狗食維生。

在這部幽默的電影中,受虐者的反應並不激烈,現實生活中很可能也是如此;受虐者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夠軟化施虐者,但事與願違,太多善意反而變成了令人難以忍受的挑釁。最後,唯一獲得達尼爾阿姨青睞的是新來的女管家,兩個人棋逢敵手,只有女管家才製得住她。一段近乎和諧的關係由此展開。

如果說這位老人家把我們逗樂並觸動了我們的某種情緒,那是因為我們覺得她吃過很多苦頭,所以才會心那麼壞。我們像她的親人一樣同情她,而她也像操控親人一般把我們耍得團團轉。電影中可憐的受虐者好像笨得可以,完全不值得同情。達尼爾阿姨的行為越過分,侄孫夫婦就越是對她客氣,而觀眾和達尼爾則都覺得他倆真是叫人受不了。

但這些都無損於以下事實——達尼爾阿姨的所作所為的確屬於惡意攻擊。這種攻擊來自於不自覺的破壞心理,指一個或幾個人針對特定對象懷有或隱匿或明顯的敵意;不論如何解讀,其對象都是具體、真實的目標。看似無害的字眼、指涉、推論以及非語言的暗示,確實有可能讓一個人惴惴不安甚至崩潰,而周圍的知情者則通常不會過問。施虐者犧牲受虐者來壯大自己,並把出問題的責任推給對方,以避開自己內心或精神上的衝突。如果責任在對方,那麼就是別人的問題,自己就不會覺得不對、內疚或痛苦。這是精神虐待的特徵。

電影《達尼爾阿姨》,來自:豆瓣

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這種不當的行為,但是唯有長期且不斷重複發生,它才具有破壞力。任何「精神正常」的人在某些時候,例如憤怒時,都不免會有虐待行為,但同樣也會表現出其他的行為模式(歇斯底里、恐懼、沉溺,等等),事後還會對自己的反常行為感到相當驚訝並質疑。施虐者卻是以一貫的邪惡方式虐待別人,並固執地維持這種特定形式的關係,不容許有絲毫動搖。即使他虐人的本性一時不被察覺,也終究會在脫不了干係的情境中顯現。然而,他絕無可能自我懷疑。這種人為滿足自身對獲得欽慕和肯定的無盡需求,一定要以貶抑他人的方式來維護自尊,繼而握有權力。由於他們不在乎與他人的關係,也就不會有同理心,也不會懂得尊重別人。而尊重的意思是,重視他人身為人的價值,並知道我們可能帶給別人的痛苦。

反常的虐待心理令人好奇、著迷,也讓人感到恐懼。我們想像施虐者天賦異稟,總能扮演贏家的角色,因此有時不免心生羨慕。他們確實懂得自如地操控人心,在商業或政治領域中佔上風。但我們也有所畏懼,因為直覺告訴我們,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會比對抗他們更有好處。世上最令人羨慕的就是那些享樂人間、無憂無慮的人。我們不會在乎顯得軟弱無能的受虐者,並且在尊重他人自由的偽善氛圍中,對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情況視若無睹。事實上,這種容忍使得我們不會去干涉他人的行為和意見,即使其看起來超過道德底線或者需要商榷,而且我們也在不明所以地縱容著掌權者羅織謊言的行為。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什麼才是我們可接受的底線?會不會因失去原則和界線而冒助紂為虐的風險?

對此,我們漠不關心。真正的容忍是以明確的界線為先決條件的,同時也需要檢視及衡量其價值觀。精神虐待卻是在另一個人的精神領域設下陷阱,並因當前社會、文化環境的姑息而得寸進尺。今天這個時代拒絕建立絕對的行為規範,一旦判定某種操控的行為屬於虐待,就會設定限制,可是社會認為判定虐待就等同於「審查」。我們已經放棄了道德與宗教約束,而在過去,這些約束構成的禮儀準則讓我們可以說: 「不得如此!」如今,我們只在隱情曝光、經媒體渲染擴大後才會義憤填膺。公共權力不再遵循一定的行為框架進行規範或處置,而是推卸責任,要原該由它們去引導或支援的人自負責任。

法語版封面,來自:editionsladecouverte

甚至連精神科醫生都對使用「虐待」一詞有所遲疑,即便用了,也只會表達他無力介入,或者對施虐者的手法感興趣。精神虐待的定義本身便受到某些人的質疑,他們寧可使用泛指一切的「精神病態」(psychopathy),把所有他們治不了的病都歸入其內。但是,精神疾病不會導致虐待,虐待源於不帶感情的理性,再加上無法把他人當作人來尊重的態度。某些施虐者的罪行會受到批判與法律制裁,但大多數施虐者卻利用魅力和適應力在社會上找到出路,而留下一堆受傷的靈魂和痛苦的生命。不論在醫學界、法律界還是教育界,我們都曾被施虐者所愚弄,但他們卻裝作受虐者而矇混過關。他們假裝符合我們的預期,使我們更好騙,讓他們有違常理的感受獲得肯定。

當他們之後為追求權力露出真面目時,我們就會感覺遭到背叛及羞辱。某些專業人士不願揭發施虐者的原因即在於此。當精神科醫生們相互告誡:「小心,此人是個惡性的虐待狂!」言下之意就是:「此案可能有危險。」又或是在說「你我的幫助無濟與事」, 然後放棄幫助受虐者。診斷一個人為惡性,當然是很嚴重的事,通常僅限於連精神科醫生都難以想像的極度殘酷行為,如連續殺人的罪行。不管是討論連續殺人還是惡性虐待,重點都在於其行為的掠奪性:奪取他人性命。「惡性」一詞令人震驚而不安,它相當於一種價值判斷,但精神分析師拒絕做出這種判斷。然而,這是坐視虐待行為不管的充分理由嗎?不判定虐待行為只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失,因為受虐者等於被棄之不顧,對虐待攻擊將毫無招架之力。

以我在心理治療方面的執業經驗,我聽過許多病人受虐卻無力自衛的案例。我在後面會提到,施虐者會先使受虐者失去行動能力,以防止任何可能的反擊。缺乏防衛機制讓受虐者無法理解自己面對的是什麼狀況。為了讓受虐者和潛在的受虐者不落入施虐者的精神圈套,我會在本書中分析,攻擊者與其獵物間的虐待關係是如何形成的。

受虐者尋求幫助時往往不得要領。精神分析師常常會建議他們,針對所遭受的虐待攻擊,評估自己該負哪些自覺或不自覺的責任。精神分析通常只考慮內在精神狀態,即個人腦海里發生的事,而不會去評估外在環境的影響。因此精神分析把受虐者視為受虐待行為為的共犯,不把他的困境當一回事。又由於前面提到的,專業人士吝於指明施虐者與受虐者,所以分析師甚至可能加重受虐者的崩潰過程。在我看來,傳統療法並不足以幫助受虐者。我在本書中會推薦更合宜的方法,特別是針對精神攻擊和虐待的案例。

作者本人,來自:維基百科

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把精神虐待者送上法庭(他們往往太懂得替自己辯護),而是要大家記得他們可能造成的傷害與危險;記住這些事實,可以幫助現在和未來的受虐者保護自己。即便這種形式的攻擊被合理地視為(對抗精神異常或憂鬱症的)防禦機制,也不能免除精神虐待者的罪責。有些看似無害的操縱技巧,會給受虐者留下因遭人愚弄而感到痛苦或羞憤的後遺症;有些更嚴重的操縱會影響受虐者的核心人格,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精神虐待者直接危害的是受虐者,間接成為周圍人罔顧道德的標杆,他們會以為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甚至相信犧牲他人、任意妄為才是常態。

身為被害人學(victimology)的研究者,我並不會在本書中討論有關虐待本質的理論,而是堅定地站在遭到虐待的受虐者這一邊。被害人學最近才成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原本屬於犯罪學。它解析受害的原因、過程、結果,以及受虐者的權利。願意幫助受虐者的專業人士,如受過急診訓練的醫生、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和律師,都可以考慮去讀個被害人學的學位。

經歷過例如精神虐待等精神攻擊的人,是千真萬確的受虐者,因為其心理狀態已多多少少地被永久改變了。就算受虐者對精神虐待的反應促成了與施虐者持續不斷甚至表面上看似對等的關係,我們也不可忘記,受虐者是受制於自己無法負責的狀況的。無形暴力的受虐者去看精神科醫生時,通常是為了治療跟自身有關的問題,如精神壓抑、缺乏自信或決斷力;也可能是藥物治療無效的長期抑鬱,或是可能導致自殺的嚴重憂鬱症。這類病人有時會抱怨「伴侶」或周圍的人,但是他們似乎不清楚,有股可怕的隱蔽暴力正威脅著自己。

這種精神混亂的狀態,可能會造成連精神科醫生都看不出暴力問題客觀存在的情況。類似情況有一個難以言說的共同元素:即受虐者雖然知道自己很痛苦,卻實在想像不出自己到底遭受過什麼暴力與虐待。有時他們也很疑惑:「是不是像別人所說,是我自己想太多?」

因此,即使他們敢於抱怨自身遭遇,也覺得無法說清楚,於是認定會被人誤解。

我刻意選用「惡性虐待者」和「受虐者」等詞語,就是因為這類案例是隱而不現卻真實存在的暴力。

題圖為電影《革命之路》劇照,來自:豆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那個設計師愛逛的圖片社區 Dribbble,終於有了自己的應用
特朗普禁令在上訴法院受挫,理由是超出國會授予許可權
是的,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降低了超重或肥胖水平
以後,埃及的家長給小孩起這些名字也會違法了
這個光環,想讓夜間騎行變得更安全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積極不在乎,面對「佛系孩子」,你怎麼辦?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狼外婆」,「保姆縱火案」: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了我們
它對胎兒危害大,孕媽避之不及!可偏偏生活中無處不在……
生活中的喜劇無處不在
婆媳關係不好,丈夫不在身邊,即將臨產的我,該怎麼辦?
「無處不在的閱讀,讓人忍不住就熱愛生活。」
生活不在別處,就在這裡
神話中無處不在魑魅魍魎,它們具體指的是什麼?真的只是小妖嗎?
在她的畫里,女性無處不在
你在,很好;你不在,我也有自己的生活
無處不在是你,處處不在也是你
生活中不僅有驚喜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嚇!比如說無處不在的大蜘蛛們
這類人家長應該用心「討好」,對孩子和自己很有好處,別不在意
不愛你,心不在你這裡,再怎麼就纏也無用的星座
暗物質應該無處不在,但這個神秘的星系卻沒有!
心思不在你這的他,卻又不捨得放手,會用這5種方式對待你!
你圍繞著我,你無處不在
隱形糖無處不在,糖友們要如何躲開?
瑜伽,於生活中,它無處不在
蟎蟲竟然長在了睫毛上,蟎蟲無處不在,我們怎麼預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