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不變,教育不會變
推薦理由
學校的高質量不是靠加班加點方式換取的,而是通過課堂改革,讓學生樂學、教師樂教贏得的。河南省郟縣三立國際學校推進教學改革,既秉承課堂建模思維,又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給我們帶來諸多啟發。
「志存高遠,和而不同」是學校的校訓,「立德、立功、立言」是學校的育人目標,「起步,就與國際同步」是學校的辦學起點。
這所學校就是河南省郟縣三立國際學校。5年前,學校從誕生那天起就被作為當地教育的一個樣本;5年後,這所學校不負眾望真正成了當地教育的絕對領跑者,成為當地老百姓的首選學校。
一所新建學校何以迅速崛起,變得炙手可熱?源於他們的小班化授課、高效課堂、雙語教學、海量閱讀等辦學特色,這些已經被當地同行和家長津津樂道。
而在董事會領導看來,教學質量的絕對領跑是最具說服力的,學校必須靠質量贏得社會信任。一所好的學校不能繞著質量走,而應該迎著質量走。讓學校領導及教師更有底氣的是,學校的高質量不是靠加班加點方式換取的,而是通過課堂改革,讓學生樂學、教師樂教贏得的。
「提高成績再不能以壓榨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初中部校長朱朝勛說。所以,在建校之初,三立國際學校就確立了從教育的關鍵環節——課堂改革入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貫徹「適性教育」。
拒絕傳統課堂
回到過去真實的教學場景,小學部校長王愛清曾直擊課堂的痛點。課上死氣沉沉,「滿堂灌」,課後是「題海」戰術,其結果是學生苦學、厭學,教師苦教、厭教。他曾對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主要表現在——
教學目標有問題——目標含糊不清,定位不準;目標定位太高,學生夠不著;目標缺乏整合;目標確立殘缺不全;目標確定太多,完成不了。
學生主體地位缺失:以教代學,教師主宰課堂,普遍存在「有教無學,教多學少,教多少學多少」等現象,「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課以教材為中心,學生學習以做題為中心,教學價值以應試為中心」,課堂成了教師演出「教案劇」的場所,學生只是教師的配角。備課時教師圍著教案轉,上課時學生圍著教師轉,教學方法單調乏味,學生處於你講我聽、你問我答、你教我學的被動地位。一些教師把表演當精彩,把聽懂當學會,把講完當學完。
課堂提問有問題,主要表現在:大——不著邊際,沒有梯度;淺——沒有難度,沒有挑戰性;俗——沒有實際意義;濫——問題滿天飛,隨意性強;窄——面向少數,關注面小。
當堂訓練有問題:重講輕練,沒有轉變角色,以教師為主體;重點輕面,只有個別學生參與訓練;重量輕質,盲目訓練,學生厭學。
教師的研究能力不夠:課堂上每天重複昨天的故事,上課隨意性大,該引領的不引領,該要求的不要求;課後,教師的反思既泛又淺,沒有主題,缺乏深度,不善於發現課堂問題,更不善於帶著問題去研究課堂。
「概括起來,最主要的問題可能是,教學主要圍繞教師的課前設計展開,而不是圍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展開,學生學習被動、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低下。」朱朝勛說,「作為一所新建學校必須從一開始就建立全新的課堂文化,拒絕目中無人的傳統課堂。」
所以,三立國際學校建校伊始,整個團隊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再不能延續傳統課堂做法,要建設一種全新的課堂形態。
對於理想中的課堂,王愛清認為,理想的課堂中,教師的角色既不是農民的角色,春種秋收,靠天吃飯,也不是工人的角色,生產出標準化的產品。教師應該向牧民學習,將學生帶到水草豐美的草原,具體怎麼吃、吃多少,由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認識特點自主選擇,各取所需。教師像牧民一樣,成為教學中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宰者,把課堂的講解權、思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的思維養成,讓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實施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學校開始了課堂改革之旅。
秉承建模思維
三立國際學校的課堂改革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借鑒了全國眾多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提出了課堂改革的基本路徑:一是秉承課堂建模思維,二是堅持「和而不同」原則。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立國際學校通過課堂建模承載科學的規律與先進的理念,學校的整體教學確立一個基本模型,各個學科再確立各自的模型。「我們反對課堂模式化,但並不是不要基本模式」。基本的課堂模式如同一道水渠,可以引導水更快地流到目的地,而非四處漫溢。
三立國際學校課堂改革的重要依據是學習金字塔理論。學習金字塔理論指出,學生習得知識的方式不同,對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不同:教師講授,學生平均留存率只有5%;學生討論,平均留存率為50%;教別人或馬上應用,其平均留存率可超過90%。於是,學校的課堂改革從學習金字塔理論出發,嘗試通過兵教兵、兵練兵及學以致用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三立國際學校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了以「四步六段」為載體的高效課堂模式。具體而言,四步指課堂教學的四個主題部分「自主預習、合作交流、精講點撥、達標測評」,與課堂開始的「導入」和課堂結束的「總結」合稱為「四步六段」。
在語文教學方面,探索出低年級閱讀課、自主閱讀課、古詩文課等不同課型。在數學教學方面,探索出新授課、試卷講評課、複習課等可操作的、頗受教師歡迎的課型。在英語教學方面,探索出「讀練結合,討論解決」的對話課、「兩讀一思三討論」閱讀課等。
在學生的課堂習慣培養上,學校也秉承建模思維。其一是預習習慣。能進行有效的目錄預習,粗知教材的大致內容;能進行有效的章節預習,粗知章節的重點內容;能夠進行課時預習,做到課前看一看、課前想一想、課前做一做。其二是專心聽講習慣。做到重視聽講、專心聽講、會聽門道、釐清思路、當堂弄清。其三是質疑問難的習慣。做到有質疑問難的興趣、有質疑問難的方法。其四是善說愛說的習慣。能獨立發表見解,能邊操作邊解說,能引經據典說,能正確辯解說。最後是會記錄的習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重點之處快速記、錯誤之處快訂正,作業規範、字體工整。
學生的課堂發言,要求聲音洪亮,口齒清楚,語言親切,態度誠懇,說話完整;質疑時,學會用「為什麼……」「我有一個問題……」「請問××老師(或××同學)」等句式。回答問題時,學慣用「我讀了這段話,知道了(明白了)……」「我是這樣想的……」「我體會到……」「我還認為……」「我有不同意見……」「我補充……」「我們小組的意見是……」等句式。
如今,在三立國際學校的課堂,教師採取鼓勵、扶持、點撥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預學、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大膽展示,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真正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著力打通知識、學生的社會實踐、生活經歷三者內在的聯繫,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校課改成效顯著,課堂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尤其是對學生學習力的解放最為明顯。傳統教學中,學生身上壓著三座大山:一是課前大量的預習,二是課後大量的作業,三是課堂上不能完成的作業。課改後這些問題都基本解決了,課後不要求學生預習,因為給了學生更多的自學時間,課後不留作業,學習都能當堂完成,真正實現了課堂的高效。
深耕教研文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成為他們幸福的生活,使一節節課不至於成為教師單調乏味的義務,那麼你就把教師們引到從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來。」三立國際學校在推進課堂改革過程中始終以教學研究為抓手,深化課堂建設。
學校確立了以「十大名師」為龍頭的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示範課、公開課,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在小班化教學改革實踐中,成立了多個「互為資源,合作共贏」學習小組,分層次教學,對於特殊學生實行導師制輔導,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途徑和成長空間。
學校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都做精心規劃。以下是其中一個學期的教研規劃:
第一個教學月的教研活動主題為「規範教師教學行為,深化學習方法指導」;第二教學月開展「四步六段」教學模式探究實踐活動,旨在深入研究「四步六段」教學模式規律,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益,提升全體教師的業務能力;第三個教學月開展「複習課、試卷講評課等不同課型教學模式」主題探究活動,具體包括課堂導入、試卷分析、核對答案、自主糾錯、錯題交流、知識梳理、方法引領、精講提升等環節;第四個教學月開展高效課堂教師優質課大比武活動,活動分組內評選和學校展示兩個階段,最終經過展評評出學校的優質課教師。
學校圍繞教育教學實際,在對全體教師進行全面培訓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制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問題,特精選出系列微型課題供各教研組、備課組和全體教師進行研究。所以,在三立國際學校,「小課題」研究成了一種重要的研究方式。
六年級數學教師郭利峰一直在探索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項目。在他看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個好的課堂活動設計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情感經歷山窮水復、柳暗花明,體驗豁然開朗的快樂。學習雖然艱辛,但樂在其中,其樂無窮。」郭利峰在自己的教學隨筆中寫道。
五年級語文教師董俊偉則致力於朗讀教學研究。他所在的班叫晨曦班,他啟動了「朗讀、傾聽與共鳴」活動。朗讀就是朗讀的人(學生、家長和老師)緊扣當周的主題詞分享個人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文字契合故事的情感(朗讀自己寫的或者書中的文字都行,體裁不限,可以配上背景音樂);傾聽就是台下的人靜靜傾聽和感受;共鳴就是把自己本次聽到的、感受最深的內容記錄下來,進而產生深度的共鳴。
這樣的小課題研究很好地化解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疲倦感,也可以有效提升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含量。
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這樣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三立國際學校所追求的正是這樣的目標。
(作者系河南教育報刊社原副總編輯)
《中國教師報》2017年06月14日第6版
※速成的感恩教育難以長久
※揉碎江南煙水
※南昌「宣紙刺繡」 傳承人傳「絕技」
※教師要做研學旅行先行者
※學校黨組織如何助力教師成長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做教育,你不變世界會變!
※數學教育在變革
※教育的變與不變——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為什麼不會變?如何擁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社會變革與教育變革
※哲學不斷改變著教育理論的樣貌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的教育法
※不要總認為家長不懂教育
※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的教育,更是教會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沒有「未來」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腦科學與教育,你不可不知的研究動向
※教育孩子,不但要「追求贏」,更要「學會輸」
※性教育的一個誤區,比不教育更可怕
※教育需要智慧,吼罵教育常犯錯誤,引慣性叱責的孩子不聽活
※教育子女不光是老師的事情,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
※信息化時代,教育是否需要變革?
※熊孩子也要學會成長,安全教育少不了
※學校教育更重要還是家庭教育更重要?也許學校的教育不是必需的?
※如果不談「改變」,教育一定輕鬆
※教育要聞:不負青春 不辱使命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懈奮鬥
※跟著人們對教育變革的反思,全社會的教育理念愈加科學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