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恐惧婚姻?
导语:为什么有人不愿意结婚,为什么又有人渴望婚姻却觉得结婚越来越难?
婚姻需要很多条件,钱、爱、责任、决心。但在这个越来越理性和个人主义的社会里,越来越多人觉得,一份婚姻关系的成本大于它的收益,它要人们投入很多,但未必能提供所有付出的回报。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不是谈价值观和对错,而是具体的原因。我们做了大量采访和归纳,希望提供一些具体的材料、故事,以及可能的答案:哪些因素让人们不想结婚,或者觉得找到一份理想的婚姻很难?
该怎么办?
一、钱
婚姻这种契约关系,可以让人结成经济共同体,为双方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钱是摆在婚姻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条件。不够有钱,可能成为人走进婚姻的阻碍;足够有钱,也为人选择不结婚提供了底气。
@老胡 | 29岁,暂时不考虑结婚
我喜欢过一个人,共同话题很多,聊得停不下来。后来走到婚姻这一步,没法再往前走。我们的感情是真的,但婚姻很现实,她家条件很好,买一次化妆品花费近 2 万,我养不起她。她催我赶紧攒钱准备结婚,我做不到。
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还是她,但已经两年没联系过了。偶尔会难过,有次喝多了,特别想她,怎么也找不到她电话,喝得太多,记不住了,微信呢,也早已互删了。
@菁 | 26岁,计划成为不婚主义者
如果不结婚,我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够倔,够有钱。所以我的「不婚」计划里,最重要的就是存钱。很多人被催婚,之所以无奈,就是多多少少要靠父母,经济上,事业发展上。在我看来,简单粗暴地说,就是翅膀长硬了才可以不走寻常路。
法律不接受非婚生子,这是我最头痛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国外生。生孩子、养孩子、找个适合单身的人落脚的城市、规划未来包括养老,最重要的就是赚更多钱,提高经济实力来解决大部分实质性问题。
女性一旦经济独立,对婚姻和男性的要求就会提高,但绝大部分男生并没有跟上这个节奏。很多人还是希望女生照顾家里,带小孩,贤惠啊之类的。
我挣得跟他们一样多,结婚代表我要承担大量家务,还要养育小孩,但我能从婚姻得到的很少。我只想问,凭什么?
二、爱
感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婚姻不是感情的基础。人在恋爱状态中一样能满足情感需求。并且,对一些人来说,自己的情感需求很难始终被同一个人满足。在对自己付出永远的忠诚不抱有信心的情况下,人们选择恋爱,不愿轻易结婚。
@菁
我正计划成为一位不婚族。不过我也需要感情,现在有在谈恋爱,觉得开心就好。婚不婚,情感和性的需求都要解决。选择不婚,就慢慢摸索一个不婚的活法出来。最简单的就是同居,有一个精神和性的伴侣。
同居相对于结婚的不同在于,只解决性需求和精神沟通的需求,不需要承担传统观念里的女性义务,比如周旋亲戚关系等等。
我希望活在自己的期待里,而不是别人的期待里,不婚是我自己的期待,所以我愿意为这份不容易买单。人生没有容易,只有愿意。
@老胡
我曾狠狠伤害过别人,甚至在恋爱中出轨,和别人约炮。有的人满足爱的需求,有的人满足性的体验,很分裂。我现在单身,有大约 8 个炮友。我觉得厌倦是自然的、无罪的。我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无法保证对一个人从一而终,于是也就不考虑结婚。
我对那些忠诚的人敬而远之,他们没有错,在大部分人眼里「忠诚」就是正义,而像我这种开放性态度的人,更可能被称作「人渣」、「败类」。世界的不公平就在于:我代表的是比较小众的观念,很多主流观念不理解我们。
我前老板,很不错的老大哥,身价几亿,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我觉得他是中国男人的楷模。我很尊重他的选择和想法,也不指望他能理解我。
我有一套自己的原则:
1.我是直男
2.尽量不有意伤害别人
3.不让对方吃亏,很愿意花钱
4.要好聚好散
我觉得人生的美妙之处是未知和不确定性。我得到过爱,失去过爱,体验过很多性,觉得自己还算完整。不完整的部分,比如婚姻,家庭和孩子,也不急着立马补上。
理想的爱情可能是,两个人彼此相爱,把下半辈子交给对方,不断去发现彼此身上新鲜的一面,一次又一次重新爱上对方。我鼓励大家去发掘,但我自己不太相信。如果做不到不去厌倦一个人、一种生活,我就从不同的人那里体验。
三、责任
结成家庭后,履行责任是走进婚姻必须做的事。但社会压力已经让很多人自顾不暇,婚姻带来的福利不足以抵抗一些人对责任的抗拒。很多人在说恐婚的时候,恐惧的就是可以预见的孩子、教育、双方父母、家务。
@駅 | 33岁,即将结婚的恐婚者
其实我不久就准备结婚了,但内心深处还在恐婚。
我是85前,女友是90后。我把她照顾得蛮好,但她只要有点困难,就想退堂鼓。现在她怀孕了,昨晚跟我说,有了宝宝,她还想出去玩,想好好工作,想再去读书,都不行了。我说,没跟我一起,这些事你都做了吗?做得开心吗?有时我觉得,她只是习惯抱怨,习惯推卸责任和逃避。
其实我很担心她什么时候又碰上烦心事,就又怀疑结婚的正确性。每次我都要给她做工作,很辛苦。不过她有在慢慢成长。
我真的是给了自己很大的勇气才决定结婚,直到现在仍心怀恐惧。因为一个人可以对别人负责,可要对方同样对自己负责,这是很难、很累的事。有时你会对另一半是否值得付出打个问号。
结婚越来越难,也许是社会里选择不去担负责任的人太多了。选择独立和自由,应该是因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而不是因为恐惧、逃避婚姻与家庭的责任。很多人没有勇气去面对困难,也就失去了一些共同成长的机会。
四、决心
婚姻不是魔鬼,但」婚姻即正义「带来的逼婚压力,让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审视自己的生活,就结婚了。草率的决定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面对这件大事,很多人越来越不愿意随便开始婚姻,而希望在找到那个积极的理由、下定决心之前,不做匆忙的决定。
@C小姐 | 33岁,不婚主义者
我有个叔叔的儿子,家境非常好,妈妈给介绍对象,交往一两年后结婚了。半年后,三观不合过不下去了,马上离婚。
我觉得他很典型,没什么主见,结婚这么大的事,全听爸妈,说结就结,要离是女方和他父母吵,他在当中没什么事,离了也不痛苦,安排相亲就继续,一个礼拜能见好几个姑娘。他对女孩子的评价都是:「还行」、「挺好的」,可有可无的样子。不知道婚姻对他意义着什么。
社会流行的段子是父母催婚,剩男剩女相亲,「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结婚任务」,这样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结婚弄得很草率。
婚姻要经过很多考验,对双方感情有非常忠诚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才「共偕白首」、「永结同心」,这些词都是非常美丽的,但有几人能做到呢?
@卢秋 | 31岁,离婚者
我和他是介绍认识的,几个月后订婚,又几个月后就结婚了。回头想,当时为什么决定结婚呢?我都想不起来了。我们是同乡,以后可以带孩子回老家;父母对彼此家庭知根知底,很放心;他是军人,我在不错的国企,别人看来算郎才女貌,顺理成章结婚了。
婚后才发现性格不合。离婚后,我才意识到结婚时太过草率,太容易了,因此离婚才会也这么容易。我觉得,结婚难不是件坏事,如果结婚这么大的事都能越来越容易的话,就像上一辈,爷爷奶奶辈,媒人一说,没见过几面,或者看两场电影就结婚了,这叫容易,但是这真的好吗?容易的另一面,很可能是草率。
五、妥协
两个人共同生活必然包含妥协,但婚姻为这种妥协加上了长期合约。在物质自足的情况下,人更重视个人兴趣和空间,有更好的基础追求自我,而这种理想的健康婚姻关系很难得到,因此一些人选择不结婚、或推迟婚姻,来保护自己不妥协的自由。
@echo | 32岁,不排斥婚姻
我有位朋友,婚前对事业有十二分追求,对对象有十三分要求,婚后却变成老公指哪儿她就去哪儿。只要她微信上说想聊聊天,我便知道,她又被带去参加老公的应酬。即使她已经怀孕5个月,即使他知道桌上的饭菜很多她都不能吃。我问她为什么不拒绝?她说:怕他会责怪……
我们这一代人,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里的宝贝,吃不来亏。所以结婚难度越来越大,婚后也更难磨合。有些人被这个难度吓得就不想结婚了。我不绝对地排斥婚姻,只是不想草率,不想将就,导致将来不快乐。
@三色_ | 35岁,离婚者
离婚后我一直独居,虽没打算孤独终老。但我发现,再要做出结婚的决定,实在太难了。
现在的男朋友有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我们不住一起,他时常来我家,两人去看电影,一起旅游,像年轻人的恋爱一样,而我们还比年轻时有了更好的经济基础。他喜欢摄影,为我拍了很多照片,还特地拉我一起选画框,在我家做了一面照片墙。
我们都有自己的空间。我一定会给自己留出时间美容,美发,每周做一次美体,逛街,收拾房间,和朋友喝咖啡……有个周末他来我家,说周日晚上回去,我说那能不能中午就回去,下午我想做点自己的事。
以前我找对象的标准是对我好,现在,我决定自己对自己好,而更在意对方的条件、性格、身体、工作和三观是否与我契合。
现在的我害怕结婚,不是怕失去什么,是怕自己不开心,没有现在过的好。
@C小姐
我不婚是觉得「不自由」,但凡爱,或者说荷尔蒙、多巴胺受体没有那么强烈,不再渴望和对方高度融合在一起时,自我就会觉醒抬头,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想法。
在非蜜月期时,不自由的节点特别多。比如时间,两个人要一起做什么,总是要你等我,或我等你,很无奈。最开始的甜言蜜语,妥协牺牲都是发自内心,但走到最后更多的是仪式和责任,如果我放弃,就会让人觉得「你变心了」。
有多少人可以完全不顾恋人配偶的想法想做就做,而有多少恋人配偶可以支持对方的梦想让他想做就做完全不考虑现实因素?
如果情感不寄托给「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寄托给全世界了。我的爱好非常广泛,时常兴致勃勃,想干什么马上去干,也可以随时换城市生活,或者背包去国外学习,这种「自由」的感觉一直激励着我。
要找到那个能满足自己对爱情的所有需求的人,真的太累了,而且这个人会变,自己也会变。
@菁
但是说真的,我好希望哪天突然就在朋友圈里面晒钻戒。因为其实不婚也是一种妥协啦,高质量的婚姻太难找,所以才做好不婚的准备。无论是哪种方式,大家都很俗气地追求幸福。哈哈哈。
(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删除)
读后思考:
你与婚姻有关的故事是?(留下你的评论)
TAG:媒体小灰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