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告》發表的內容約有30%來自中國
本文內容轉載自科學網
ScienceNet.cn
近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兩篇論文入選「改變世界」的180篇年度傑出論文。這些論文被認為能對當前世界最緊迫的問題,如氣候變化、疾病、社會不公平等,產生重大的影響力。
但中國有些科研人員對《科學報告》有所爭議,特別是針對其發表論文量太多,時有質疑。對此,自然科研開放研究出版總監Nandita Quaderi博士介紹了《科學報告》的一些情況並答疑解惑。
Nandita Quaderi博士介紹,《科學報告》在線出版,實行開放獲取,是多學科期刊,主要發表自然科學和臨床科學各領域的科研成果。這些科研成果必須符合「科學上嚴謹、技術上合理」的標準,且必須要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一篇文章通常由2到3位同行評審人進行評審。作者根據評審人的意見可以修改論文,但大的修改通常還需要進一步評審。期刊會提供評審模板以保證公正和效率。同行評審流程由編輯委員會管理,編輯委員會由期刊所覆蓋的各個學科的在職科學家組成,以保證每篇論文都由所在領域的專家來處理。
《科學報告》雖不冠名「自然」,但也屬於自然科研旗下期刊,都按照同樣嚴格的編輯、質量標準,所有論文都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滿足嚴格的出版倫理標準。差別在於《科學報告》的發表決定不是基於讀者潛在的興趣度,而僅取決於文章是否符合「科學上嚴謹、技術上合理」的這個標準。
《科學報告》並不針對任何特定層級的研究人員,其作者遍及全球,既有初涉科研的人士,也有國際知名科學家。例如,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Alan J. Heeger,2010年千禧技術獎獲得者Michael Gr?tzel,都是該刊作者。
針對論文發表量太多的質疑,Nandita Quaderi博士回應:「不僅是《科學報告》,全球論文發表的總量每年都在增加。多年來,全球科研論文發表量年增長率大約在3%,人們對論文發表平台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時,隨著開放獲取漸獲認可,開放獲取出版在全球所佔比例也在增加。隨著全球科研水平的增加,以及科研工具升級所帶來的科研效率的提升,科研論文數量必然不斷增多。但這並不意味著《科學報告》會在質量標準上有任何妥協。」
針對文章處理費用太高的抱怨,Nandita Quaderi博士說:「其實,與知名出版社許多高質量期刊相比,《科學報告》的文章處理費並不算高,甚至還低。而且,我們在編輯、出版倫理標準或質量控制流程上從不會有任何妥協。另外,作者支付了文章處理費用,就可以從開放獲取出版中獲得高曝光度、全面的同行評審及高引用率等回報。目前,《科學報告》每月在全球各國有超過2百萬人次的訪問量,論文下載量在2016年超過4500萬次,這清楚表明了該刊為人們所帶來的益處及其良好質量。」
中國近年對研發有大量投入,因此中國論文發表總量出現大幅增加,而且預期在該刊發表論文的中國作者會繼續增多。據Nandita Quaderi博士介紹,《科學報告》作者的國籍十分多樣化,發表的內容約有30%來自中國,這個比例多年來一直比較穩定。
科學網
※正在形成的恆星,怎樣保證不把自己轉散架?
※鳴禽辨音,全靠遺傳
※《自然》子刊17年5月封面集
※力學細胞學:論細胞如何通過擠來擠去影響彼此的生命歷程
※2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可能與這種小腦袋的古人類同時存在
TAG:Nature自然科研 |
※美國防部發表2018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
※中國發表《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揭露美國「人權衛士」真貌
※聯合國發表2018年度《全球快樂報告》,中國第86,香港降至76位
※E3:《最終幻想8:重製版》發表 預計19年內發售
※藏在英國倫敦圖書館,從未發表的100多年前的中國影像
※米蘭工業研究中心發表《2017-2018年全球傢具市場報告》!
※國新辦發表《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揭露美侵犯人權狀況
※4月第一周,中國科學家發表的3篇CNS文章的系統介紹
※中國代表近140國發表推進國際人權事業發展的聯合聲明
※中國駐肯大使發表署名文章 慶祝中肯建交55周年
※《美國末日2》、《鬼泣5》助陣 索尼E3 2018展前發表會陣容疑似流出
※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連續六年最大市場《GM》集團,預告2018年15款新車將於中國發表!
※普京將於20日發表國情咨文 共761名記者獲得現場報道資格
※國民黨2020政見發表會 周錫瑋:「固有領土」包括大陸與台灣
※1942年美國記者拍一組照片,為引蔣介石注意,特意在美國報刊發表
※厲害啦!中國科學家3天發表6篇CNS文章
※表現強勢!中國科學家2天發表4篇CNS文章
※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發表2018年新春賀詞
※《戰國BASARA》將在5月14日發表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