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度中國互聯網+法律報告》震撼發布

《年度中國互聯網+法律報告》震撼發布

猛戳「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獲得電商第一手熱門資訊

導讀

號稱年回款了100億的「第一大微商」摩能國際涉嫌傳銷,誰為10萬代理商伸冤?「漂洋過海」的海淘商品是「山寨貨」,快遞竟涉嫌協助海淘造假?網約車中出現事故誰該承擔責任?6月7日,中國「互聯網+產業」智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了《2016-2017年中國互聯網+法律報告》(報告全文下載:www.100ec.cn/zt/1617bg/),總結了2016-2017年度互聯網+領域的法律現狀,客觀全面地剖析了互聯網領域存在的法律問題。

報告根據中國電子商務法律求助服務平台(www.100ec.cn/zt/flpt/)常年監測的案例統計分析而成,研究範圍包括互聯網+製造業、互聯網+零售業、互聯網+服務業、互聯網+金融業等各細分領域,對出現的典型事件進行分析解讀,並對年度立法進行聚焦。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電子商務領域最權威經濟數據將定期發送給包括:商務部、工信部、農業部、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十餘個部委,以及全國數百個電商/互聯網行業協會,已成為全國上萬家電商企業、數千家VC/PE、數百家高等院校、3000+財經媒體記者、2000+家電商園區和諸多傳統企業、上市公司等的重要數據來源及決策依據,是電商行業最具權威性、影響力的「風向標」及高層決策智庫。

聚焦「十大互聯網+領域典型法律案例」

報告發布了「年度中國十大互聯網+領域典型法律案例」:兩家APP「刷單」公司被告侵權索賠案、「e代駕」司機用e拼車遭遇車禍索賠案、京東、騰訊協助破獲「50億條公民信息泄露」案、商家疑似售假「拼多多」凍結商家賬戶貨款引風波、「美團」接納「李鬼」遭綠茶索賠案、「餓了么」外賣送餐出交通事故賠償案、「高德」訴「滴滴」不正當競爭索賠案、「好廚師」App網約工勞動爭議案、「搜房網」網路拍賣不正當競爭案、「中網互贏」借「網路關鍵詞」詐騙案是「2016-2017年度十大互聯網+領域典型法律案例」。

刷單成為危害電商行業誠信的「毒瘤」,2016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電商刷單,而新三板電商「愛尚鮮花」竟因自曝「刷單」出名。「刷單」已成行業潛規則,形成一條產業鏈,除商家外,各類刷單軟體、QQ群、快遞都參與其中,背後暴露的是電商平台誠信體系不完善。

其中,阿里狀告「傻推網」涉嫌嚴重危害市場競爭秩序,被稱為「全國首例電商平台狀告單團伙案」。對於此案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方超強(專家微信互動:fang-lawyer)律師認為,「刷單」行為屢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利益驅使,隱蔽優勢帶來的違法成本低,電商平台的處罰力度不夠。

對「刷單」商家的同業競爭者而言,「刷單」行為實質上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對消費者而言,「刷單」行為侵害了消費者權益;對電商平台而言,「刷單」行為既是侵權行為也是違約行為,也正基於此,電商平台可以利用平台規則對「刷單」行為及其商家進行處罰。

而商家疑似售假,拼多多凍結商家賬戶貨款引起風波,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吳旭華(專家微信互動:hzxu2011)律師認為:拼多多平台單方認為商家有售假、刷單行為,讓商家提交證明其沒有售假、刷單的證據後,又自行認定該證據是否有效。且不論「誰主張誰舉證」,這種又當運動員又做裁判的行為本身就顯示公平。

對網路交易行為,長期以來一直關於對消費者利益的維護,然而對於同樣處於平台管理範圍內的「商家」來說,卻似乎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對於平台,其行為的規制,似乎也多是從保護消費者利益的角度來考慮,也是時候進一步規制平台的行為。

報告顯示,生活服務電商成為互聯網法律「重災區」,e代駕、美團、餓了么、滴滴、高德、好廚師、搜房網均被點名,勞動糾紛、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成為生活服務電商的突出問題。

以e代駕司機用e拼車遭遇車禍索賠78萬元為典型案例,代駕司機在約車服務中出現交通事故,平台是否需要擔責?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麻策(專家微信互動:macelawyer)律師認為:在互聯網平台模式下,平台一有利益得利,二未審核相關服務內容(如車況),故法院在一定條件下,即使無法認定為職務行為,法院仍可依據消法「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之規定,要求平台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十大互聯網+法律關鍵詞」出爐

報告不僅解讀了互聯網+領域的典型法律案例,同時還統計發布了包括信息泄露、一元購、共享單車、高額退票費、跨境電商售假、微商欺詐、虛假促銷、手機行業門戶、快遞糾紛、貨不對板在內的「2016-2017年十大互聯網+法律關鍵詞」。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從2014年萌芽後,借著互聯網彩票被禁的東風,「一元購」類網站發展迅速。目前網易、百度、小米、途牛、迅雷、360、京東、蘇寧等電商或互聯網企業都有「一元購」業務,「一元購」幾乎已經成為電商「標配」,而其他如一元雲購、1元到家、一元游、1元購、天天雲購商城、金財神、閃電手奪寶、籌拍、1元進寶、1元獵寶等基本有PC端的商城和手機端的APP兩種展示模式。

而「一元購」類似與「博彩」的性質讓諸多用戶深受其害,更有甚者家破人亡。據公開報道顯示,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有大量的用戶在「一元購」平台損失數千元至上百萬元不等,而不少「一元購」平台則從中賺取了大量的金錢。

對此,麻策律師認為,一元購項目歸根結底,不論是何種方式呈現,總脫離不了落入「眾籌」、「彩票」和「賭博」三個類型之中。我國目前將眾籌歸入互聯網金融領域,除了股權眾籌外,其它都沒有人數的限制。至於彩票,和賭博一般,都是基於運氣的成份而獲得最終的利益,如果沒有審批即可以構成非法經營犯罪。

隨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模式的出現,共享經濟成為2016年熱詞,各種共享模式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共享經濟是否真如商家描述的一樣方便無憂,以共享單車為例,押金退還難、安全問題突出。

對於共享單車存在的資金、安全等問題,報告也有所解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遼寧亞太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專家微信互動:ziranren2012)律師認為:資本看上共享單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的活躍用戶,為共享單車平台帶來了數以億計的龐大押金總額,這是一筆相當大的現金流。當然,只要合法合規,企業利用閑置資金合理投資以保值增值無可厚非,但顯然不足以上升為盈利模式。

共享單車平台押金不退還,建議消費者向消費部門、消協和工商投訴,投訴解決不了的按照雙方協議約定,合同法和消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對於共享單車安全問題,董毅智律師認為,共享單車平台投放的產品,必須符合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運營過程中亦應做好維護保養檢修,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如因單車存在的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導致出現交通事故,對租車者造成人身傷害,則平台應負相應責任;如果不是因車輛質量問題而是因騎行者本身違反交通規則等個人過錯原因受傷,那麼可由相關保險公司理賠。

而號稱「第一大微商」摩能國際涉嫌傳銷,10萬全國代理面臨血本無歸,開始圍攻總部、拚死維權事件,再次將具有爭議「微商」推向風口浪尖?遭遇微商欺詐如何維權?麻策認為,微商監管並非立法空白。有些微商在沒有工商登記的情況下運作,如個人進行海外代購的行為,應該適用兩個人之間的委託合同關係,在委託代購的情況下,適用委託合同的法律進行管理。關鍵點在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屬於一種空白或者是沒有條款規制的狀態,發生爭議之後,因為沒有具體的委託合同內容,以及對品質、保障、價款的規定,因此主張權益時會存在問題。微信作為技術的提供者,對於朋友圈存在的一些明顯違反監管的行為,應該承擔監管義務。

網路安全、電子商務成立法焦點

2016-2017年是互聯網合規大年,國家針對互聯網領域的立法日趨增速,立法效力等級逐步提升,涉及領域更加全面,個人信息及網路安全進入普羅大眾視野,電子商務及互聯網也出現了更多全新的商業模式,熱點事件層出不窮。為此,報告盤點2016-2017年度的互聯網領域法律、法規、網規。

報告中涉及的法律、法規包括《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網路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路借貸》標準(T/NIFA 1-2016)、《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規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服務平台成立於2010年,致力於為全國電商企業和用戶權益保障,由數十位電商領域專業律師「坐鎮」,提供互聯網+法律援助。電商企業和網路消費用戶遇法律糾紛,可進行在線進行求助(www.100ec.cn/zt/upload_data/flpt/z-2.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叔電商研究 的精彩文章:

菜鳥「火速」參股「速遞易」 智能快遞櫃「暗流涌動」
端午節創意營銷文案賞析
私自售賣處方葯的「1葯網」還有哪些漏洞?

TAG:曹叔電商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互聯網前沿法律動態周報
書訊|《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出版發行
《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出版發行
人民日報發推迎谷歌回歸,前提遵守中國法律
《中國法律評論》版權聲明
爭議聲中,俄國家杜馬一讀通過有關「互聯網主權」的法律草案
講座側記丨帝國法律與法律帝國:近代國際法與中國法兩大話語體系之關係
以經濟和法律雙重視角研討公司治理 第二屆中國公司治理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
中國拳擊協會發表聲明:中國拳王賽公開透明,追究誹謗者法律責任
中國—東盟政策與法律輿情半月談
新書推薦 | 楊天宏:《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
《中邪》被網友B站直播 片方:將追究法律責任
英國拍賣行回應中國文物局譴責:符合英國法律 下午五點開拍!
恐判刑5年,韓女演員出演《叢林的法則》觸犯泰國當地法律
中國駐斯使館提醒中國公民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華為在日媒登廣告強調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范丞丞公司與微博聯合發聲明,斥責部分網路媒體斷章取義,雙方將啟動法律程序
人民日報歡迎谷歌回歸中國大陸:前提是遵守法律
《無法律師》舉行發布會 李准基徐睿知等出席
法刊輯要:《中日民商法研究》 法律出版社2017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