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型升級:探析吉林化纖集團碳纖維產業發展路徑

轉型升級:探析吉林化纖集團碳纖維產業發展路徑

2000多年前,中國的絲綢貿易鋪就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現如今,一條「新絲路」在我省吉林市發起,直通海外。

6月7日,記者來到這條「新絲路」的源頭——吉林化纖集團。走進碳谷公司的紡絲車間,只見4條高速運轉的生產線上,一束束白色的絲線在設備間穿行。這批12S-T700級碳纖維原絲,一頭在車間絲絲纏繞,另一頭則延伸至俄羅斯。

從碳纖維技術萌芽到規模化生產,吉林化纖的這條「新絲路」已經走過11個春秋。從研發之初的產品質量不穩定、性能不高、規模效益差,到現在碳纖維原絲產能達到8000噸,產品覆蓋1K、3K、6K、12K、12S、24K、48K等多種小絲束、大絲束規格,吉林化纖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碳纖維原絲生產基地,不但佔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更成功打入俄羅斯等國際市場。今年1至4月份,吉林化纖的碳纖維原絲產量達到2142噸,同比增長55.1%,市場份額逐步提升。

碳纖維這一新生板塊,是吉林化纖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而對於當前「轉型升級是主攻方向」的吉林省來說,碳纖維作為新產業培育的代表,其發展脈絡更具有可借鑒意義。

為什麼要發展碳纖維--優勢得天獨厚

碳纖維是一種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腐蝕、耐磨擦、耐高溫,並且導電、導熱等優異物理和化學性能的無機高分子纖維。其既有碳材料固有的本徵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

以汽車為例,碳纖維技術不僅可以使車身輕量化,同時還可以強化車身強度。採用碳纖維製造的汽車,重量僅相當於普通鋼材汽車的20%到30%,硬度卻在10倍以上。而車重每減10%,便可降低6%到8%的油耗,降低5%到6%的排放,在同樣用油情況下,一輛車每小時可以多開50公里。

神奇的碳纖維,剛柔並濟,正是自古以來人類在材料領域孜孜以求的品質。我省發展碳纖維產業,優勢得天獨厚。

省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積極培育新產業,要依託我省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條件。吉林化纖集團董事長宋德武回答「為什麼要發展碳纖維」這一問題的思路,與其不謀而合。

「我們的腈綸產能比較大,而碳纖維則是由腈綸衍生而來的,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宋德武說,中國碳纖維的格局有央企、地方性國企和民企。吉林化纖的優勢在於比央企靈活、比民企積累的技術和人才更豐富。

吉林化纖早在2006年10月開始與長春工業大學合作,共同開發碳纖維原絲產業化生產技術。不過,萬事開頭難,由於是化纖的高端品種和軍民兩用的高技術纖維,碳纖維的技術、關鍵裝備及材料受到國外的極度封鎖,國內碳纖維產業鏈發展長期嚴重滯後,尤其是碳纖維產業的源頭--碳纖維原絲的國產化困難重重。

在認真研究國際生產碳纖維原絲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吉林化纖總結企業十幾年的腈綸生產實踐經驗,通過整合實驗室成果與腈綸生產經驗,於2007年5月集成創新出T300級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的工業化生產技術,其特點是:工藝流程短,質量穩定,產量高。這是國內首家獨創技術,並且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

2011年9月,5000噸碳纖維原絲項目的建成投產,標誌著吉林化纖真正實現了碳纖維原絲產業化生產。

「我省大力支持碳纖維行業發展,而且我省發展碳纖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宋德武對記者說,「一是能與汽車產業很好的結合;二是光機技術引發的衛星技術中,衛星和地面都要通過輕質的飛行體來執行;三是與壓力容器、風電產業都能很好的結合。」

如何做大做強——低成本、大絲束、工業級

「原來我們做的是小絲束、高強度,因為碳纖維的應用起源於航空航天,而航空航天關注的是性能,不計較成本。」宋德武對記者說,「發展到現在,我們認識到,單靠高性能的小絲束產品不能把碳纖維產業做大做強。因此,我們的碳纖維產業又有了一個新領域,就是低成本、大絲束、工業級。」

近三年來,吉林化纖緊緊圍繞「低成本、大絲束、工業級」碳纖維原絲研發方向,堅持生產經營、產學研用聯合開發、產業鏈一體化開發、終端拉動四條主線開展工作,生產出高品質穩定的碳纖維原絲、高效率低成本的碳絲。

隨著碳纖維市場的逐步成熟,產品的分化與細化趨勢愈發普遍,吉林化纖打破在軍工領域應用的局限,加快在汽車等產業領域捕捉需求,拓展民用領域。同時,大絲束碳纖維原絲因生產效率高、成本低,備受國際主要碳纖維生產和應用領域的青睞,吉林化纖精準研判市場後,產品規格也從小絲束逐步向大絲束拓展。

2015年10月,吉林省碳纖維產業聯盟的旗幟在吉林化纖高高擎起。作為聯盟理事單位,吉林化纖積極推進產學研聯合創新,上下游協同發展,共同推進碳纖維產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聯盟帶來的發展優勢得到了價值鏈合作夥伴的廣泛認同,吉林化纖的碳纖維已經成為承載著全省加快振興發展希望的一項新興產業。

2016年2月,吉林化纖建成投產了「中國工程院示範工程」200噸碳化實驗示範線。該實驗線既可檢驗原絲質量,又可獨立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研發,為碳纖維產業一體化延伸發展打下基礎。至此,吉林化纖已經形成了從碳纖維原絲到碳絲的完整產業鏈生產格局。

2016年7月,吉林化纖研發出"12S"新品,經北京化工大學檢測,超過了T700標準。"12S"新品的研發實現了產品質量由T400級向T700級的完美飛躍,突破了困擾國內碳纖維行業多年的技術瓶頸。目前,12S產品已成為精功集團以及俄羅斯等客戶的新寵,年可創造利潤近700萬元。

如今,吉林化纖擁有全國唯一的一條24K大絲束碳纖維原絲生產線,企業大絲束原絲生產上形成的技術、規模、成本和質量優勢,已經具備與國際一流企業競爭的能力。

「新絲路」上新思路——四條線推進新產品的開發

記者來到8000噸碳纖維大絲束碳化項目現場,只見塔吊林立,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主體建築的封頂工作。今年6月末生產設備將陸續到貨,計劃3個月全部安裝完畢。

「目前進行的是一期工程,建設兩套廠房,一條生產線,預計10月份開始試車,年底達產達效。」吉林化纖集團副總工程師、吉林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庄海林介紹說,「項目建成後,將承接上游吉林化纖的碳纖維原絲進行碳化,從而生產出風電、汽車輕量化、壓力容器、海洋工程等配套的工業化產品,吉林化纖的碳纖維產業由此將進入高速成長的新階段。」

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中國(吉林)大絲束碳纖維產業發展規劃》,吉林市委、市政府也將發展碳纖維新材料納入"6411"產業發展規劃,吉林化纖同中建材進行了簽約,共同推動《規劃》實施,擬建成20萬噸原絲、10萬噸碳絲,並成功啟動了與精功集團8000噸的碳化線合作項目。今年,隨著吉林化纖與吉林省中建材、浙江精功等企業關於碳纖維項目的合作開始落實,從明年開始碳纖維原絲的需求量將出現劇增。吉林化纖4萬噸原絲擴能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土建工程已經結束,進入設備安裝階段,一期工程年末投產。屆時,吉林化纖原絲產能將提升至1.6萬噸。

「新絲路」的打造當然不是一帆風順。「吉林化纖進入碳纖維行業有近10年的歷史,由於進入行業比較早,技術和下游市場的應用都不是很成熟。」宋德武直言不諱。

不過,「新絲路」上,吉林化纖人有新辦法。

「近兩年來,我們逐漸跟下游接觸,摸索總結,主要按照四條線來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和推進。」宋德武說。

哪四條線?

一是推進正常的生產經營,包括內部的技術改進、質量攻關、管理提升,實現碳纖維原絲生產穩定高效。

二是產學研用聯合開發,依靠高校和研究院所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下游的應用領域對產品的開發方向和質量提升有很好的評價和引導作用。

三是產業鏈一體化開發,不僅使碳纖維的質量和用量得到了提升和擴張,關鍵在於實現下游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四是終端應用的拉動,對碳纖維的性能和關鍵指標的駕馭開發起到了很好的啟發作用,更促進碳纖維質量的提升,推動產業規模整體擴張。

轉型升級,吉林化纖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站在新的起點上,一幅壯美的碳纖維產業藍圖正徐徐展開,吉林化纖正向著國際一流水準的大型化纖企業目標邁進。

吉林日報記者 趙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發展網 的精彩文章:

中以勞務合作即將正式啟動 赴以人員月薪不低於1萬元人民幣
我國將建設千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崇明創城宣傳再加碼 集思廣益對症下藥
福建省出台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實施方案
五常稻米之鄉實施「田美小鎮」新戰略

TAG:中國發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4M碳纖維公司採用等離子氧化技術生產碳纖維 4M碳纖維公司介紹
光威復材:聚丙烯腈碳纖維石墨化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纖維藝術作業小展覽
航空製造業新勢力——碳纖維
細菌織造纖維素:新型氧化石墨烯濾芯製備技術可高效凈水
開展高溫石墨化環境中碳纖維拉伸強度保留率研究工作 國產石墨纖維實現連續穩產
探訪前途K50汽車蘇州工廠 圍繞碳纖維、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
科技、時尚、綠色跨界融合!小纖維綻放大精彩
肝纖維化治療的研究進展
纖維力量,領創未來,全球纖維領域高層齊聚蕭山探討高質量發展之路
超高速激光脈衝在室溫下將碳納米纖維轉化為鑽石纖維
文獻?聚丙烯腈碳纖維新氧化法綜述
改革汽車新材料,「鴻基偉業」希望為中高端車標配碳纖維輪轂
追思陳光威,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第一人
「『紡織之光』麻纖維脫膠與產品加工新技術」科技成果推廣活動即將舉辦!
錫/氮摻雜碳複合納米纖維應用於二氧化碳轉化
肝纖維化與肝硬化的區別
技術▎竹纖維與綿羊絨混紡紗的開發
膳食纖維
日本碳纖維領域技術壟斷打破!或將進一步推動我航空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