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首句釋義:入道之門,積德之基

《論語》首句釋義:入道之門,積德之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篇第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易經釋義】:

在《易經》中,《蒙》卦為求學、學習之象。《蒙》五求二為求「學」,《蒙》卦下坎上艮,《蒙》《艮》為對時,為「時」,《蒙》《坎》為「習」坎。《蒙》卦旨意為需要把握時機及時啟蒙、求學,而且需要反覆實習、練習,為「學而時習之」。《蒙》卦終變在《革》,《革》卦下離上兌,《離》為附麗,《兌》為「悅」,通過學習知識,擺脫蒙昧,改變命運,附帶著愉悅和快樂,故而言「不亦說乎」?

《蒙》卦卦辭曰:「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蒙》卦《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以六五求九二為「學」,為主動求學,《艮》為對「時」,《坎》為「習」,下艮上坎成《蹇》卦。蒙憧而學,將學到的東西用於解決沒遇到的難題,也符合「學而時習之」的原意。《蹇》卦終變在《睽》,《睽》《兌》為悅,因此人通過學到的知識擺脫困難包含著喜悅。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而《蒙》昧,是《易經》在《序卦傳》中表象的開天闢地之後的第四卦《蒙》卦之象。增益知識是《益》卦之象。按照《序卦傳》《益》之後是《夬》卦。《夬》卦初九爻動,變為《大過》卦;《大過》卦四至上互卦為《夬》,二至上也體《夬》。《大過》卦之後,是《坎》《離》《咸》。「習」為《坎》卦之象。其卦辭曰「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其象辭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學」則增《益》知識。由《序卦傳》推知,學到的足夠的知識為《夬》和《大過》之象,然後用於「習」《坎》,而後能附《麗》(如西方經驗哲學家所說的由感覺經驗而形成印象)於實際,附《麗》實際而能感知,感知則為《咸》卦之象。《咸》卦下艮上兌,《艮》為止,《兌》為悅,為中內含喜悅,也就是有所感知則必安於快慰、喜悅,這是由天理而來,並非聖人斷言或猜想而得出的結論。天理是來自由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經》的哲學體系(也就是宇宙學)推得的由必然到偶然或者由偶然到必然的結論。小孩子、小動物學會一件東西,都會表現得興高采烈,這是天性如此。另外,學書面知識為《益》卦之象,學習文獻中的知識,由直接形成概念,為《益》卦初九爻之象,為《兌》爻,也包含著喜悅,能給人帶來喜悅。在實踐中,獲得符合實際的印象,為《坎》卦和《離》卦之象,《離》卦三至五為《兌》爻,表明在實際中摸索,形成關於實踐的印象,因而包含著快樂。故而聖人如是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易經釋義】:

《訟》卦為天水違行,為相距遙遠。《訟》上之初成《兌》,《兌》為「朋」,《訟》《乾》為「遠」,《訟》上九之陽至《訟》初六,為「有」,綜合一起「有朋自來自遠方來」。《兌》卦雙《兌》,表象為朋友兩情相悅之象,「為不亦說乎?」

按照《序卦傳》,《兌》卦由《巽》卦而來。《巽》三之四,成《訟》。《訟》上之初成《兌》,《兌》為「朋」,《訟》《乾》為「遠方」,《訟》上之初為「來」,也符合「有朋自遠方來」。《訟》卦之象相爭為敵,《兌》卦之象相悅為朋。化《訟》為《兌》,化相爭為相悅,故而雲「不亦說乎」。來自五湖四海之人,能相互容納對方,則能化陌生、敵視為各自學習對方所長的朋友。此句的旨意是,孔子門徒弟子,從四方而來,若各持己見,則是《訟》卦的違思、違言、違行的相互敵視之象,若能化相互排斥為相互包容學習,則是令人愉快之事。

《兌》卦《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兌》卦,展現的是喜悅之象。人行於河邊湖畔,莫不喜悅。與朋友交流,是思想的交流,如高低不一,如同或動或靜的澤水,思想因為交換而吐故納新,故而內心感到清新喜悅。因為交換思想,《兌》卦下卦能夠變為《艮》,《兌》卦變為《咸》卦,為能有所感悟,內心會自然而然的喜悅。按照《序卦傳》,《旅》卦之後是《巽》卦和《兌》卦。《旅》卦代表路途遙遠,《巽》卦代表風餐露宿,《兌》卦代表心心相通而生喜悅。《兌》卦由《旅》卦和《巽》卦而來,故而雲「自遠方來」。若不是朋友,則心志不通,為《否》卦之象,相見不會是愉悅,而是會感到陌生、不敢相信,擔憂、憂愁、憂慮。

《兌》四之上成《中孚》,《中孚》卦下兌上巽,《兌》為悅,《巽》為和順,下悅上順,相互信任而且和睦,是由於好感而且相互信任成摯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易經釋義】:

此句源於《蒙》卦之象。宇宙的誕生過程是,由太極而生天地,開天闢地的初始階段為《屯》卦之象,《屯》卦之後的卦象為《蒙》卦之象。其《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宇宙誕生之初,尚且不清不明,何況人?人之不知,合乎天理人情。宇宙尚且不能生而清明,如同晴空之日月,故而人不能生而知之,此乃天道所決定,合乎天理,非人力所能改變。故而遇到不知之人,君子當明此天理,不需問責,更不能氣惱。《蒙》卦來自剛柔始交的《屯》卦,人出生之初,必須受關照,愛互,並接受啟蒙教育,源於自然之理。迷信者認為人生而知之,此有悖於天理,必貽笑大方,為害後世。如果為了眼前利益或者一己之私,長時間搞愚民政策,非智者所為。《蒙》卦初六、九二、六三得位,《蒙》卦變為《賁》卦,也就是說人經過教育,可以變得文質彬彬。按照《序卦傳》卦,《蒙》卦之後是《需》卦。《需》卦下乾上坎,二至四為《兌》爻,故而經過長期教育、教導,老師看到學生開悟了,學有所成了,內心會感到快慰,喜悅。《蒙》卦的本質對立面是《革》卦。

《革》卦下離上兌,為水火相剋不相容則慍。《說文》:「慍,怒也。」小怒為「慍」。「大怒」則為天怒,為《噬嗑》卦之象。不知,為心中有坎,上下皆坎,為《坎》卦之象。按照《序卦傳》,《坎》卦之後,是《離》卦,是誨人不倦地予以教導、明示,《離》卦之後是《咸》卦,《咸》卦象曰:「君子以虛受人」。綜合一起,字面上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的天資不同,經歷不同,對其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強行改變,而是慢慢來,能體現君子的虛懷若谷的胸懷。

《蒙》卦為人生而必然蒙昧不知,非能生而知之,能知道這一道理的人,為《蒙》《坎》變《離》成《賁》,體現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之象。

《觀》五之二成《蒙》,《觀》其《蒙》昧不知,而後《噬嗑》,其對立面轉化過程是,《觀》與《大壯》旁通,《大壯》《乾》為知,為「人」,《觀》《坤》為「不知」,按照《序卦傳》,《觀》而後《噬嗑》,《噬嗑》卦下震上離,為生氣、惱怒之象,為「慍」,《噬嗑》綜卦為《賁》,《噬嗑》逆《賁》而行,《賁》卦九三得位,有文質彬彬的君子之象,故而《噬嗑》有非君子之象。綜合一起,觀「人不知,而慍」,不是有涵養的君子之象。

佛家雲「明心見性」,觀其心本自不知,何須惱怒?西賓諾莎在《幾何倫理學》討論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實體和屬性,神或人的心靈更能體現實體。因此在認識論上,人的心知類似實體,擁有知識則是它的屬性,人的心靈本來生而無知,有機會則能化無知為有知,無機會則停止於無知。在斯賓諾莎看來,一切罪惡起因於無知;因此他說「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此語也就是說,明白事理、文質彬彬的有知識之人,知道人天生需要啟蒙,不是生而知之,無知或不知道是很正常的,故而無須為此氣惱,就可以稱得上是虛懷若谷的君子了。《易經》給出的對立面轉化的法則,是多對立面之間的轉化,不是黑格爾非此即彼的對立面之間的轉化。

這一段作為論語的篇首,隱含了論語的思想主幹線。在《論語》4·15中,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在政治哲學中,不僅僅是忠於君主,而且是忠於為臣之道。忠,在社會倫理哲學中,不僅僅只是有關「忠誠、忠於」字面上的含義,也包含著有關「忠誠、忠於」的詞義來源、表象的本原、適用範圍、把握的尺度和理論依據。忠,就其關於整個人類的哲學及普遍哲學意義而言,如同這個漢字所象形的那樣,指的是從認識主體外部獲取有關自然規律和自然現象的知識,在認識主體內部獲得感性,形成概念,產生觀念,最後升華為理性。恕,其含義不僅僅是寬恕,如同這個漢字所象形的那樣,指的是憑藉在認識主體內部具備的充分地符合客觀規律的理性,使得一切自然現象服從主觀意識。按著曾子的理解,論語的理論,就是關於忠與恕的理論。孔子的忠與恕的理論,就是探索「首先主觀必須服從客觀,然後實現客觀服從主觀」這一關於人類思想世界之終極目的、關乎自由與不朽的哲學。

第一句,人會忘事,人不是簡單的機器,不練習不能隨心所欲,這是規律。因此應當把「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當成愉快的事。這裡講的是作為人,日後想成為有成熟洞見的人,從第一步開始就必須尊重關於學習的客觀規律。

第二句,朋的含義不同於友的含義。鄭玄注同師為朋,同志為友。私下、內心相互認同的為朋,公開、表面相互認同的為友。成語「狐朋狗友」,狐鬼密為朋,狗鳴吠為友。私下、內心相互認同的朋,從遠方來,又能進行一次心靈的碰撞和交流,提高認識水平,怎麼能不感到快樂?

第三句,人知道道理,如同康德所提出的那樣,部分是先天的,部分是經驗的。人知道道理,單一的認識主體內部的先天性和單一的認識主體外部的經驗性都是必要條件,兩者結合才是充分條件。先天的認識能力和後天的經驗之間,是一道《坎》,只有往來於兩者之間,才能通過認識獲取知識,也就是《易經》所說的「習坎」。人不知道道理,完全符合客觀規律。受過教育、有道德修養的人不僅沒有理由對此感到惱怒,而且還應當「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才是。

這三句其他含義的解釋,不應當偏離「一以貫之」的思想主幹線。因此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這一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誠然。《道德經》云:「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學而時習之,也就是「行不言之教」,教育使人感悟,使人能明白那些在始終變化的世界,把握符合客觀變化的原則。言語之教,一經出口、落筆,則恆定不變,受教者,不能感悟,則為守株待兔、刻舟求劍之學,只能記事而已。

學則以文,以《坎》習之,是使得受教者能夠由蒙昧、感悟、感知直至覺悟為目的。《坎》卦之象,表象的就是艱難的實踐過程,是最有利於認識主體檢驗已有的感知進而形成智慧的,是頓悟的觸發器。禪宗的神秀所言之漸悟、六組慧能所言之頓悟、覺悟,也合於此。漸悟以學為主,頓悟以習為主。兩者合二為一,就是「學而時習之」,能使人在遇到各種問題時易於從感悟、覺悟到達頓悟。

《說卦》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天之道,陰陽相互轉化;地之道,剛柔相互轉化;人之道,仁義相互轉化。為私者,為義,為人者,為仁。「學而時習之」,為化《蒙》為《革》,《革》去愚昧,而後能遠離《屯》生之難,故而為崇尚教育以《乾》之天道而化《蒙》昧為光明(《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為化《艮》之閉塞為《兌》之通暢,《艮》剛《兌》柔,卑以法地,則能化剛為柔,剛則分離,《兌》之柔則能愉悅相聚;「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蒙》而後《需》,《需》與《晉》旁通,對《蒙》昧不知者以耐心,則是「自昭明德」,就能化思量自己之「義」為體諒他人之「仁」。《繫辭》曰:「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論語》首章首句,實際為儒家育人的道義之門。

本文為錢鳳儀老師原創作品,請維護知識產權,盜用必究。

編輯:玥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國學社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TAG:東方國學社 |

您可能感興趣

入道之門,積德之基:《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道家之善:積德行善,與世無爭
儒釋道:積德修善,福澤後人
儒釋道:孝順父母,積德行善的重要性
《太上感應篇》精選六句,行善積德,自有福佑!
人人都知道積德行善,你知道該積陰德還是陽德么?
修道不積德,是無法入仙成真的!
什麼叫陰德?原來積德如此方便、簡單!
「功行福報」修行論:若非累世積德,動有諸魔纏身(中)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功行福報」修行論:若非累世積德,動有諸魔纏身(下)
透過道德經的視角解讀行善積德
積德向善,孝順父母,包容之心,改命的方法!
「功行福報」修行論:若非累世積德,動有諸魔纏身(上)
積德之家必有餘慶,行善之人自有神明!還清三債,欲養陰德,助您健康九九,運勢六六!
什麼是積陰德?中國傳統文化有「陰功積德」,怎麼做才真正積德?
今日佛菩薩教您如何化解邪淫的果報,有罪消罪、無罪積德!
《因果啟示錄》全國院線定檔6·8 女星吳晴熱衷公益呼籲大家積德行善
凈空老法師:世間人講的行善積德,不是菩提心
道家智慧: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