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蘭人軼事(三)袁憶江巧得「申頂梅」

蘭人軼事(三)袁憶江巧得「申頂梅」

袁世俊,字憶江,蘇州人,長期客居上海。早時,他雖喜歡蘭花但一直種不好:「予素喜蘭蕙,初承友人見貽數本,置斗室自娛,然未得栽培之法,至冬輒萎;道光戊申春,見周君怡亭室中蘭蕙數本,詢屬奇特,花氣襲人,香凝不散,詢其栽法,愛而慕之,予歸即覓諸舊譜,披閱揣摩,稍知蒔植之宜。」

經過數十年的鑽研,終於掌握了藝蘭知識。光緒二年根據自己「藝蘭所得」,編寫出了《蘭言述略》一書。他在題《芝蘭壽石》畫中還記述了自己巧得「申頂」之事。

同治七年(1868)仲春中旬,浙江奉化有一位蘭客在當地句章山上僱人挖掘了一大批蕙花,從四明山下裝船經海路運到上海出售。船抵滬以後,僱人搬運下船,有一名乞丐順手牽羊竊得蕙花數本,路過小東門碼頭賣給了「復興船行」的老闆,「復興船行」的老闆隨手給了他四文錢,找來盆和泥植於一盆供於几上。

過了幾天,諸暨蘭客周德興到船行雇船,見几上的蕙花有異,但不敢確定,就邀同好上海花客常蓮元一起去看。常蓮元是識花高手,一見即知是綠蕙梅瓣。難得好花常蓮元的心為之一震,很想得到它。以常蓮元在上海蘭界的名氣,若由他的開口購買,船行老闆知道一定是好花不肯賣。兩人商量後再次周德興到「復興船行」對老闆說:「感謝你這幾年盡心為我們雇船運蘭,今天特帶幾本好蘭花相送以表謝意。」 船行老闆一聽很是高興。周德興當場將蘭花種好,並指著那盆好花說:「這盆蘭花快死了沒用,我們代你去丟棄。」老闆不知是計,千恩萬謝地送他們到門口。

蘭花到手後兩人回到常蓮元花行,他們盤算作價二百大洋出售給上海藝蘭大家余久堂。當天就帶著花登門出售,豈知久堂正好患病卧床不起,叫門房傳活過兩天再說。

袁世俊的好友王春園無意中知道了此花的來路,就帶信給袁世俊。第二天兩人來到常蓮元花行看蘭花。由袁世俊與之論價,對方索價二百大洋,因價高而談不下。這時王春翁在旁冷冰冰地說:「花雖好,可惜來路不正。」周、常一聽話中有話,一時就傻了眼——要是被「復興船行」老闆知道欺瞞之事,不僅原花被追回,還要壞了自己的名氣。於是遷就求脫,最後以四十六枚大洋賣給了袁世俊。事後,袁世俊寫道:

蒔之四日,即放瓣,結圓、飛肩,其色幽艷,其香酷烈,較世所謂捧分窠、觀音兜、大劉海舌者,殆更勝之。越三日,邑廟「豫園」作蕙花會,特柬招余,遂攜是花以往,觀者咸驚異,悉云:蕙綠梅一種,吳郡向有名「仙蟾」者,其種久絕。今此花似「仙蟾」,而實不可以「仙蟾」稱,爰推以為名之「上頂」。

「上頂」亦叫「申頂」,即上海的頂級梅瓣好花。

總第67期

更多請進入《藝蘭網》

www.orchid-cn.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蘭齋 的精彩文章:

TAG:藝蘭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