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門望族」和「富不過三代」有關係嗎?

「名門望族」和「富不過三代」有關係嗎?

「名門望族」和「富不過三代」有關係嗎?

枯木

中國有句俗語「富不過三代」,《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創業容易守業難,有的人總結「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這種現象很普遍,放之四海皆標準,不但在國內,在國外也很少有另外,這點從全球富豪榜數據上可以看出,據統計,歷年排行榜上第二代繼承財產的富豪不過四分之一,而第三代就寥寥無幾。其原因不外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解釋了這個問題。

可是,我們也看到,古代不少「名門望族」後代能夠上百年都長興不衰,人才輩出,值得稱道,他們的秘訣是什麼?為何能避免「富不過三代」之厄運?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名門望族?

要解釋名門望族還要從古代選官制度談起,先古時期選官是世襲世祿制(主要官職由各級貴族擔任,世代相襲),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各國君主都想富國強軍,稱霸諸侯,因此人才的招攬就出現多種形式,出現舉薦制,有大臣向君主推薦,也有上書遊說自薦的,比如荀況、商鞅、張儀、蘇秦、李斯等人,他們被稱為「士」,能量很大,「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從而引起許多君主的重視,於是紛紛厚幣招賢,競相「設官職,陳爵祿,而土自至」。另外一種選官制度是秦國商鞅變法開始,按軍功選拔,讓下層有才能的「士」有機會得以展露鋒芒。

到了漢朝,出現了察舉制和徵辟制。察舉制主要是舉孝廉、秀才科,對現任官員和平民進行德才考核和評定,一直作為選拔人才的依據,徵辟制則是皇帝下詔聘任名聲顯著的賢良人士。但是主要官職還是沿襲世卿世祿制。但是也逐漸形成了門閥制度,西漢初期劉氏皇族引經據典,論證其為帝堯之後,是高貴的血統,聲稱他們天生是要稱王做帝的。到了東漢時期,門第等級觀念已十分盛行,門閥制度初步形成。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九品中正制」。各郡推選有聲望的人士出任中正,主持評議士人和在職官員,以家世、道德、才能為標準,評定每個人等級,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後決定官員任免。九品中正制剛設立之初,除了照顧世家大族的利益外,也的確包含了"唯才是舉"的精神,選舉人才時品狀並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選賢任能的作用。

但由於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於是在中正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西晉時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世族大家逐漸成了可以左右皇帝皇位和決策的核心力量。到了西晉末期「八王之亂」,司馬睿「一馬渡江」,依靠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大家族的支持,建立東晉,但是真正實權掌握在王導、謝安等家族代表人手中,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世家大族的實力可見一斑。

到了隋唐時期,隋煬帝開科取士,選拔人才,這讓下層社會人士得以脫穎而出,為朝廷選官任賢提供了更多的選項,但是由於制度剛開始執行不久,世族大家的影響力依然很強勢,官員們傾向於和名門結交,但是世族大家卻並不認賬,就連唐太宗都無法忍受高門大族的傲慢,說:「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於是,命重臣修《氏族志》,決定從法律上約束世族大家。

但是剛開始並不順利,世族大家依然勢力超群,其他士族無法抗衡,高宗時又曾頒布的《禁婚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五姓七家子孫,不得自為婚姻。」,目的在於打破婚姻風俗中追求舊士族的舊習,「五姓七家」於是「不敢復行婚禮,密裝飾其女以送夫家」。可是並沒有起到實際作用,仍然無法禁止官吏在婚姻生活中對於世族大家的追捧。

乾陵

到了武則天時代,出來一個大奸臣宰相李義府,據歐陽修編撰的《舊唐書》第八十二卷《許敬宗、李義府傳》所載:「關東魏、齊舊姓,雖皆淪替,猶相矜尚,自為婚姻。義府為子求婚不得,乃奏隴西李等七家,不得相與為婚。」。李義府貴為宰相,卻是為兒子求婚名門不得,再加上自己出身無名,「義府恥其家代無名,乃奏改此書,專委禮部郎中孔志約、著作郎楊仁卿、太子洗馬史玄道、太常丞呂才重修。志約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於是兵卒以軍功緻五品者,盡入書限,更名為《姓氏錄》。」(《舊唐書》),顯慶四年(659年)新譜修成,名為《姓氏錄》,共收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而以前的《氏族志》則"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明顯減少收錄,把一些雖然是世族大家但是沒有官職的排除在外,並且收繳以前所有的《氏族志》予以焚燒,從法律層面對舊士族進行打擊。

一個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叫世族大家,名門貴胄,唐朝出現了「名門望族」一說。主要由於唐朝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形成的。唐朝在行政區划上設道州縣三級,唐朝杜佑撰寫的《通典》卷33《職官》載:「開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之外,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其餘為六雄、十望、十緊。」。主要以所在地位的重要為劃分依據。「」,本指京城附近之地,比如西漢三輔,唐代也以京城附近之州為輔州,以提高其地位。 「」、「」、「」州,也均以其政治、軍事地位之重要與否以及經濟開發程度作為劃分依據。

關於四輔六雄有明確記載:據開元天寶間四輔州為:同州、華州、岐川、蒲州。後岐州升為風翔府,號西京,蒲州升為河中府,僅存同、華二輔州。六雄州為陝州、懷州、鄭州、汴州 魏州、絳州

而「十望州」則資料不好找,經仔細查閱,發現唐朝前期是「十望」,後期又有不少州上升為「望洲」,現開列如下,避免出現歧義,相互爭執。《通典》曰:「開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都督及都護府之外,以近畿之州同、華、歧、蒲為四輔,鄭、陝、汴、絳、懷、魏為六雄,宋(河南商丘)、(安徽亳縣)、(河南滑縣)、許(河南許昌)、(河南汝州)、(山西臨汾)、(河南洛陽)、(河南靈寶)、(河南汲縣)、(河南安陽)十州為十望,又有十緊州,後又緊者甚多,不復具列,及有上、中、下之差。」 ,這是最早的「十望州」。

依據北宋王溥撰寫的唐代各項典章制度沿革變遷的史書《唐會要》(歷史上第一部《會要》)記載,唐代後期升為十大望州的是:寧州(甘肅寧縣)、元州(北京通州)、青州(山東濰坊)、貝州(河北清河縣)、襄州(湖北襄陽)、商州(陝西省商洛市)、潤州(江蘇鎮江)、宣州(安徽宣城)、越州(浙江紹興)、常州(江蘇常州)。以上主要省為望洲的年代大多在唐武宗會昌年間。隨著望洲的出現,代表各地重點區域的名族大家便逐漸有了「名門望族」這一稱謂,這也是「名門望族」的來歷。

又由於唐朝經常更改州郡稱謂,比如唐高祖武德初,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唐玄宗天寶初,又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州郡更改頻繁,而望州則基本沒有改變,只有增加,因此在修訂《姓氏錄》的時候,每個姓氏家族下都有所在州郡的註疏,隨著望州出現,標註就有了「望」,註明哪個望洲,久之就成了慣例,成了「郡望」,這也是後來《百家姓》刻本的範例,有人士認為「郡望」指的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筆者認為值得商榷,而應該是「望洲」之「望」

不管稱謂如何變化,「世族大家」也好,「名門望族」也罷,縱觀唐朝一代,名門望族並沒有被過分削弱,反而還是名門望族把持主要權力崗位,據統計,唐時出任宰相的,河東裴氏(山西聞喜)17人,博陵崔氏(今河北定州)16人,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17人,滎陽鄭氏(今河南省滎陽市)13人,京兆韋氏(陝西西安)16人,清河崔氏(河北清河縣)12人;范陽盧氏(北京)9人,隴西李氏(今甘肅省東南部) 12人,關中楊氏11人,關中杜氏10人。從統計上來看名門望族依然人才輩出,佔據顯赫地位。

但是到了宋朝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深入,官職入選大部分依靠科舉遴選,因而名門望族勢力逐漸削弱,但是由於名門望族經濟實力雄厚,大多傳家家訓都是以道德文章、詩書禮儀等作為鐵定不二的格言,因而名門望族雖然不像以前那樣可以隨便掌握權勢職位,但是在子孫教育方面從來沒有落後過,反而引領了本地域的文化進步。因而子孫後代只要恪守道德教育,多讀書,那麼還是可以幾代甚至多代不衰,甚至經常會出現優秀的人才。

而寒門子弟,雖然科舉制度不限制參加選材,但是經濟制約著很多人的讀書之路,不少人因為家庭貧困只能輟學務農,以至於不少「千里馬駢死於槽櫪之中」,以超常的毅力繼續求知,得以脫穎而出成功得以躋身上層的畢竟是少數。

到了近代,隨著時代的變革,階級的重新劃分,名門望族的影響也越來越弱,偶爾致富之人也只知道享受娛樂,很少注意後代子孫的教育,這裡說的教育不是書本知識教育,而是道德禮儀的教育,以及傳統誠信守道的教育,因而子孫自小生活在蜜罐里,不知創業之艱辛,不知守業之艱難,恍恍乎肆意妄為,惚惚乎隨心所欲,大有天下捨我其誰的氣勢,認為世界盡在掌握,得意時忘乎所以,失敗時不知所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莫不令人嘆息!

名門望族」之稱謂是積攢幾代人的辛苦努力、奮力拚搏的結果,而貫穿在其中的是道德信仰始終作為傳家家訓的信仰和教育,只有人才輩出,經久不息才能稱得上是名門望族,不是隨隨便便賺點銀子,當個大官,建個大房子,買個好車子,再來幾個女子就可以說是名門望族的,這點有些人確實不知道,反而稱一些火箭富豪為名門望族,謬矣!

「富不過三代」之家不是「名門望族」,名門望族也不會「富不過三代」,該家族也許並不是富豪,但是該家族歷經數代人才輩出,兒孫輩在自己的行業做出一番事業,獲得人們一致讚譽,這樣的家族才稱得上是名門望族。記住「道德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才是真正的傳家之寶,而不是那幾個紙上的數字。

「富不過三代」全句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以此作為某些「氣吞長虹」的富豪之鑒。

2017-6-13榆木齋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赤楠下山樁的栽培與管理
南天竹盆景的矮化和養護
為何稱日本為扶桑、東瀛?
人不怕走在黑夜裡,就怕心中沒有光
讓人愛恨兩重天的魚腥草

TAG:易花得木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的那些名門望族你都了解嗎?
中國歷史上的名門望族,有你的家族么?
歷史上的「五姓七望」:看看你是不是名門望族之後?
嘉興歷史上的名門望族,有你家親戚嗎?
唐朝的「名門望族」為什麼大都不願意娶公主為妻?說出來讓人羞恥
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看看有你家沒
古代十大才女,或出身煙花之地,或是名門望族,您知道幾位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三大名門望族,你身邊一定有他們的家族成員!
蔣廷錫:從名門望族到一代良臣
何澤慧,又有多少人知道她?這個中國女人,出身名門望族,真正的科學家,真正的中國「貴族」
【薦讀】十則古代名門家訓,這才是世代相傳的財富!
十則古代名門家訓,這才是世代相傳的財富!
唐朝的一些名門望族為何不願意娶公主為妻?原因很現實
廣西十大名門姓氏,看看你是不是名門望族之後?我是!!
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顯赫無雙人才輩出,這個姓出了92個宰相!
火影忍者:木葉名門望族眾多,能稱得上豪門的有哪些
中國最霸氣的三個姓氏,一看就是名門貴族出身,卻幾乎絕跡了!
江蘇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一大姓曾是名門望族,有你嗎?
清朝這位大官不愛名門閨秀與才女,獨獨喜歡沒有文化的打掃人
「富不過三代」背後的謊言,真正的名門世家,絕不會出現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