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贏在起跑線,蘋果能否奪下人工智慧領域的話語權?
來自:36氪
編者按:推出 iPhone 十年後,蘋果正在尋求另一款能夠取代 iPhone 的「大作」,分析人士表示,蘋果是否能夠成功研發出強大的人工智慧產品是關係到公司下一個十年能否延續之前 iPhone 所創造的輝煌狀態的關鍵。但是由於蘋果一貫對於隱私的保護,也妨礙到了蘋果公司人工智慧產品的發展速度,使得蘋果公司目前已經落後於其他科技公司。好消息是如果從人工智慧對世界的影響而言,目前還處於很早期的階段,蘋果公司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彌補這些差距,有望與 Facebook 和 Google 在人工智慧產品方面抗衡,而且更加註重隱私保護程度。
2011 年,蘋果為 iPhone4S 用戶推出語音助理 Siri,成為首家將人工智慧(AI)置於數百萬消費者口袋中的公司。
六年之後的今天,這家科技巨頭仍然在努力找尋自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話語權。
有分析人士表示,蘋果是否能夠成功研發出強大的人工智慧產品是關係到公司下一個十年能否延續之前 iPhone 所創造的輝煌狀態的關鍵。但是,蘋果這家科技巨頭目前也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困境,因為人工智慧的本質決定了蘋果必須要走出其注重時尚設計風格的硬體和服務舒適區域。
人工智慧編程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數據採集和挖掘,這與蘋果公司嚴格遵循的隱私標準不一致,與蘋果公司不對消費者進行信息了解的公司定位也存在衝突。此外,蘋果公司長期以來注重科研工作的保密性,這也使得蘋果公司在那些潛在的明星人才中顯得沒那麼有吸引力。這些明星人才大多畢業於美國頂尖的計算機科學院系,相對來說,那些公布自己科研工作的公司對他們更有吸引力。
Gene Munster 是一名風投資本家,同時也是蘋果的分析師,他說道:「人工智慧不在蘋果的 DNA 中,但是他們明白,未來每一個公司都將成為人工智慧公司,所以他們目前處於一種非常艱難的境地之中。」
上周一(6 月 5 日),在蘋果年度開發者大會上,也就是 Siri 當年被推出的那個場合,蘋果公司也表現出了向著人工智慧企業前進的舉措。公司高管在本次大會上推出了一款新型獨立智能音箱,推出一些新功能助力 Siri,並為蘋果產品上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機器學習」是用來描述超快速、複雜計算機數據分析和統計建模的一個 AI 術語,這一術語在本次蘋果年度開發者大會的幻燈片演示中重複出現,反覆向在座的 6000 名開發人員傳達這一術語。Siri 將通過機器學習來預測用戶早晨上班的時間,或者也會在用戶通過 Siri 瀏覽器瀏覽旅行相關消息時對信息進行掃描,然後為用戶推薦相關的事項,例如機票和酒店預訂等服務。
Siri 將利用機器學習與用戶對話,並將通過新款、售價 349 美元的家庭自動化設備 HomePod 為用戶進行音樂資源的整理和分類。Siri 還可以自動將用戶的照片整理成諸如「兩周年紀念日」之類的相冊,而不需要用戶提供有關照片的任何背景信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新軟體工具包 Core ML,能夠在機器學習應用程序中對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更快地處理。(一位高管風趣地說道,他的速度是 Google 競爭對手 AI 處理器的六倍。)
但是,上周一蘋果的舉動也是由於其他技術公司都已經採取了類似的創新措施,並且已經在新興的 AI 軍備競賽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許多技術企業將他們的賭注押在人工智慧上,期望有一天軟體足夠智能,可以像人類一樣進行多回合交談,或者是計算機視覺技術能夠識別真實世界的對象,從而為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動力。
從這種大形勢來看,蘋果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處於落後狀態,因此蘋果要想在這一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目前仍處於弱勢狀態,尤其是這一領域的努力會削弱公司一貫堅持的核心保密文化。
Daniel Gross 是蘋果公司一位負責人工智慧業務的前主管,他表示:「這對蘋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因為公司內部重點是放在研發強大的產品方面,而不是發表論文。」
推出 iPhone 十年後,蘋果正在尋求另一款能夠取代 iPhone 的「大作」。iPhone 的銷量推動蘋果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企業,目前 iPhone 產品銷售額仍占公司收入一半以上的份額,2016 年 iPhone 銷售額為 2156 億美元。但是去年,蘋果公司智能手機銷量出現了多年來的首次下滑,這也表明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
矽谷風險投資公司 a16z 合伙人 Benedict Evans 也是一位移動領域的專家,他提到了創新領域指數級增長的一個行業術語 S 型曲線,他表示:「去年的 iPhone 和今年的 iPhone 之間的差異將遠遠小於 iPhone 第一次和第二次迭代之間的差異……這也意味著 S 型曲線開始變得扁平化,接下來就會出現下一項變革性技術。」
蘋果發布的 HomePod 將在今年推出,而屆時距亞馬遜和 Google 發布各自的自動化設備 Echo 和 Google Home 已有幾年之久,這些設備都能將用戶的語音問詢發回到加利福尼亞州的伺服器進行分析。Google、特斯拉、Uber 以及其它技術公司已經在公共道路上進行了幾年的無人車測試,而蘋果在兩個月前才剛剛獲得了首批測試許可證。
在上周一之前,Siri 也只是一個美其名的網路搜索器,偶爾能講幾個預先編程的段子。
但是現在,蘋果正奮起直追,來趕上其他科技企業的步伐。去年十月份,蘋果公司聘請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名教授 Russ Salakhutdinov,該教授致力於人工智慧領域中被稱為「深度」或是「無監督」學習方面的研究,這個方面是機器學習的一個複雜的分支,通過訓練計算機來複制大腦神經元在識別物體或者言語時的激發方式。Salakhutdinov 是有著「深度學習教父」之稱的傑弗里·希爾頓(Geoffrey Hinton,深度學習領域最頂尖的研究人員)的門徒,Salakhutdinov 同時任職於卡內基梅隆大學和蘋果公司,而希爾頓則任職於 Google 和多倫多大學。
Richard Zemel 是多倫多大學致力於機器學習領域研究的一名教授,同時也是人工智慧研究院 Vector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負責人,他指出,與學術方面的巨星人物拉近關係不僅有助於改善產品,而且還能成為為己所用的一項重要招聘工具。
Zemel 說道:「以前在相關會議上你看不到戴有蘋果公司胸牌的人,但是現在你可以看到了。」
蘋果公司在十二月份的行業大會上發表了首篇人工智慧方面的學術論文。除此之外,Salakhutdinov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另有一份論文也已經被一場計算機視覺會議考核通過,並將在七月份發布。但Salakhutdinov 也表示,除此之外,他無權透露自己在蘋果公司的任何工作內容。
Zemel 兩年前在彭博社的一次採訪中曾表示,蘋果公司在保密性方面的工作已經「遠遠超標」,這種程度的保密措施也使得蘋果在該領域的重大進展方面有些脫軌,知情度不高。但是現在,Zemel 表示蘋果公司正在「進行一些改變」。
但同時他補充道:「這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一些來自高精尖院校的研究人員在採訪中表示,蘋果公司目前仍不是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首選目標,Google、Facebook和 亞馬遜才是這些畢業生的首選。但是值得一提得是,蘋果公司在畢業生就業選擇排名榜上目前正處於上升趨勢。
專家表示,蘋果公司進軍 AI 的步伐已經落後於同類公司,因為蘋果公司一直不願意像 Google 和 Facebook 等競爭對手那樣進行數據挖掘相關的實踐。蘋果公司投入了大量資源來創建額外的隱私層。蘋果公司不同於 Google 和 Facebook,後兩者主要是廣告公司,通過收集大量的私密數據來了解客戶,但蘋果公司一直在對收集的用戶數據進行限量。在以前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高管們也一直以不創建用戶資料文件而自誇。蘋果公司 CEO 蒂姆·庫克(Tim Cook)將該公司定位為反 Google 公司。
但據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蘋果公司要研發人工智慧產品,那麼這種數據收集方面的一貫立場就成了一個阻礙問題。舉例來說,家庭人工智慧設備必須要對用戶的話語進行收集和分析,以改善設備與人類之間的交流方式。Siri 如果想要變得更聰明,那就需要收集和解讀來自其他應用程序的數據,例如日曆、餐廳預約信息以及用戶瀏覽頁面信息。
去年,蘋果公司開始在 iPhone 上推出人工智慧應用程序,同時公司啟用了一個大型的隱私保護項目。該項目採用了一個被稱為差分隱私的學術概念,並將該概念應用於 iPhone 上的 AI 應用程序。差分隱私通過將噪音或不良信息插入到良好的數據中來混淆那些企圖進一步獲取用戶信息的外部人員。舉例說明,蘋果軟體如果要想將您的寵物狗照片分組到一個相冊之中,那它就需要預先收集許多這隻寵物狗的圖片。
蘋果公司聲稱,他們收集這些圖像,但並不是預先對這些圖像進行數據加密,然後將這些數據與其他數據相混合,這樣一旦有人試圖恢復原始數據集,他們將無從得知與某位用戶相關的內容。這一方式被看作是比包括使用數學公式將用戶信息匿名化等在內的其他方法更為強大的一種隱私保護策略。
Gross 表示,蘋果公司對於隱私權的關注可能已經導致了一些產品的構建工作放緩,但這種犧牲有利於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他說道:「蘋果公司正在進行人工智慧方面的探索,並且是在嘗試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來進行探索。我認為 Facebook 和 Google 未來將不得不面對類似競爭產品的挑戰,並且這一競爭產品更加註重隱私保護。」
Munster 指出,目前還沒有哪一家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處於明顯的領先地位。他說道:「壞消息是蘋果目前處於落後趨勢,好消息是如果從人工智慧對世界的影響而言,目前還處於很早期的階段,蘋果公司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彌補這些差距。」
[編譯組出品]編輯:楊志芳
※騰訊OMG調整進行時:或打破頻道界限 內容與運營分開
※哈蘇下調H6D-50c相機售價 或為永久性降價?
※Pinterest融資1.5億美元:股價僅與2015年持平
※無人駕駛汽車 八年實現智能網聯
※厲害!父親將兒子的書桌改成NASA控制台
TAG:新浪科技 |
※大開眼界!未來這些領域都將被人工智慧「佔領」?!
※大開眼界!未來這些領域都將被人工智慧「佔領」!
※人工智慧發展,在氣象領域可釋放哪些潛能?
※當下人工智慧領域,有哪些產品已經開始被人們使用了?
※人工智慧領域將興起六大行業,未來的你將何去何從?
※韓國能在智能手機領域獲得巨大成功,真的只是憑藉營銷嗎?
※分離人聲問題的攻破,將會為語音識別領域帶來哪些可能性?
※未來的人工智慧將會在哪些領域代替人類?
※三星和蘋果走在了一起,不過僅限智能電視領域
※人工智慧為醫療領域帶來的這些突破,你都了解嗎?
※人工智慧軍用三大領域,機器人戰爭離我們還遠,但要提前進入情況
※在新能源領域的成就,為何沒對手能超過豐田呢?
※一拳超人:大炯眼是在吹牛嗎?他的超能力可能進入了神之領域
※人工智慧技術率先落地的領域,是否迎來了春天?
※谷歌終於暴露了自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野心 人工智慧要為谷歌掙錢
※人工智慧應用到視頻背景領域,會帶來那些好處?
※「薛定諤的貓」到底有多厲害?如果沒有它,量子領域無人能突破
※人工智慧是否能在未來不孕醫學領域帶來重大突破?
※能令侃爺審美「翻船」的領域,你夠膽挑戰嘛
※張一鳴:不要跟別人的核心領域去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