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催的名臣:殺了日本首領立了大功,卻以「通敵叛國」被處死
文/月小妝
中日交戰史上曾經有過很多故事,今天筆者講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以及有此事件相關的人物。正是中日的這一次戰爭,才使得日本對中國有所顧忌,從此三百年不敢進犯中國。而這場事件有的地方被正史忽略不計,而忽略不計的地方,才是這場事件真正的亮點。
1592年,也就是明朝萬曆年間,日軍十六萬人浩浩蕩蕩穿越馬海峽,來到朝鮮釜山,朝鮮毫無防備,一路潰退,釜山、韓城、平壤,幾個重要的城市連連失去。
對於朝鮮而言這是一個噩夢,對於大明而言,也是十萬火急的事情,一來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二來朝鮮是門戶,朝鮮淪陷,大明危矣!
明朝先頭部隊剛到平壤,就被日軍打敗,隻身逃脫。朝鮮岌岌可危,而明朝需要時間集結部隊。
大明焦頭爛額,因為寧夏的叛亂開始,大明的軍力無法兩頭顧及,而朝鮮戰場又一分一秒也得不得,這時的大明需要有人來主持局面。
對明史有了解的都知道沈惟敬這個人,這個人在正史上沒什麼記載,但他卻是影響時局的重要人物。要說沈惟敬,先得說石星。
石星是個民族英雄,他率領的明軍最終光復平壤,收復開城,逼著日本人退出王京,退回到釜山……石星本來是很受大明器重的一個將領,聰明人也有犯糊塗的時候,尤其是戰事緊急。
人在重壓之下,智力是會下降的,石星就是一個,豐臣秀吉也是一個,這個後面會講。兵部尚書石星急得焦頭爛額,朝鮮國王的求救信一個接一個地到達朝廷請求支援,石星兩頭為難。
石星想到跟日軍和談,但這樣做會違背大明律法。明朝律法是鐵律,堅決不和談。石星與日軍和談只是穩住他們,在石星反覆對朝廷陳述後,又恰好有個人自告奮勇,於是朝廷就把他派來了。
沈惟敬被授予游擊將軍之職,成為專門對日談判的官員,他只是一枚棋子,但這枚棋子是如此自信、如此狡猾,以至於石星後悔沒早點認識他。
小西行長是豐臣秀吉手下的得力幹將,也是負責翻譯的,他呢,跟明朝關係還不錯,跟明朝派來的使者關係也不錯。不過他有點不高興,因為沈惟敬已經是個六十歲的乾巴老頭了,竟然派了這麼一個乾巴老頭來和談……他命令麾下士兵列陣,盔甲閃爍著寒光,他想給沈惟敬一個下馬威。
沈惟敬的態度有兩種記載,一種是毫不畏懼,對著日方代表對談自若,折服了小西行長;一種是他在覲見豐臣秀吉的時候,嚇得差點尿了褲子,是小西行長機靈,才解了圍……
不管是那種,總之小西行長提了兩個要求:一是恢復朝貢之路,外國都想跟中國做生意,想要求中國這個「天朝上國」平等對待,自詡清高的中國從來就是鄙夷外國人的,所以朝貢中國的態度是不同意。
日本的第二個要求比較過分,分割朝鮮,北方給日本。明朝必然不能同意,如果能同意何必要來打仗呢?
沈惟敬當然不能實話實說,只能虛與委蛇,說回去商量,日本人信以為真。
雙方商議的結果是,日本停戰五十天,等著沈惟敬回國請示。日本在平壤附近駐紮,全面停戰,不許增派軍隊。
沈惟敬慢悠悠地進入平壤城,他為明朝拖延了五十天的時間,不辱使命。沈惟敬也是個民族英雄。
不過史書為何對他的功績不認可呢?沈惟敬到底是個狡猾的混混,還是一個愛國的英雄?究竟是為苟且活命,還是為了大明一方的太平?
大明對沈惟敬可真是不怎麼樣,用的時候態度殷勤,不用的時候一句「通倭」就能問斬。當第一次和談完回來的沈惟敬被塞進囚車時,他以為自己死定了。
李如松給他的罪名是,「擅自談判」,李如松說他丟了大明的臉面。這真讓他哭笑不得,但也無可奈何。
後來明朝又需要沈惟敬去談判,就把他從囚車裡拉出來,讓他再去和談。
沈惟敬無奈地又去找小西行長談判了。沈惟敬對小西行長說,務必讓兩位朝鮮質子回國,把所有領土歸還朝鮮,撤兵,明朝同意冊封豐臣秀吉,開放寧波港口允許與日本通商。
經過唇槍舌戰,條約修改成這樣:日本四月十九日從漢城撤兵,明朝也分批撤兵;明朝派出使臣與豐臣秀吉談判;日本放還朝鮮質子。
談判完成後,雙方都鬆了一口氣,沈惟敬帶著談判隊,去找豐臣秀吉了。豐臣秀吉是何等人物,他由一個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今天,內心的驕傲和優越感不比大明少。他提出了「秀吉七條」。
他提出的七個條件讓兩個使節嚇得面色蒼白,趕緊跑到大營里給沈惟敬看,沈惟敬一看也開始眩暈,這些條款是什麼呢?
最嚇人的是讓明朝出一位公主跟日本和親。比較溫和的是明朝日本永誓盟好,恢復貿易;比較能忍受的是,釋放朝鮮兩位王子,但要拿一位質子交換;十分不能容忍的是朝鮮割讓東四道給日本;朝鮮永不背叛日本……
小西行長也覺得很恐怖,以他對明朝的了解,明朝要臉面的程度絕對超過豐臣秀吉的想像,明朝一定會力戰到底。精明的小西行長覺得日本也需要休養生息,而愁眉苦臉的沈惟敬,知道這樣的條款拿回去他是死路一條,所以兩人經過商議,制定出外交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計劃——「瞞」。
沈惟敬真是個好編輯,他把豐臣秀吉提出的條件編輯了一下,讓大明容易接受,又把大明提出的條件也編輯了一下,讓豐臣秀吉容易接受。
然後這件事情變成一個笑話……
大明以為日本服了,派使者來是來投降的,而小西行長對豐臣秀吉說,大明已經服軟了,甘願俯首稱臣。
日本使者帶著假冒的《關白降表》戰戰兢兢地念完了,萬曆舒了一口氣,接下來他準備冊封豐臣秀吉了。
事情已經朝近乎瘋狂的地步發展,當豐臣秀吉聽到大明「天朝上國」的口氣,那種雙目圓睜的態度,恐怕大明使者一輩子也忘不了吧!
他把詔書摔在地上,大吼:「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哉!」
即使明朝使者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也知道和談失敗,而沈惟敬被大明查出私自篡改詔書,被扔到監獄裡了,一起被扔進去的還有石星。
沈惟敬以一個騙子的身份被處死,實在冤枉,不過他還順便殺了豐臣秀吉。據朝鮮李肯翊所著的《燃黎室記述》記載,沈惟敬每次宴席都服用丹藥,豐臣秀吉很好奇,問他吃的什麼?沈惟敬笑眯眯地說:「這可是好東西,是仙丹,仙家之寶物。」然後一通吹噓,說自己六十多歲了,還這麼鶴髮童顏是因為仙丹的功勞。
豐臣秀吉聽了十分好奇,也要嘗試一下,因為他吃得有點多,不像沈惟敬天天吃,猛得吃了很多,慢慢地一病不起,不久一命嗚呼,實在是趣聞。
雖然這是朝鮮野史記載,聯想到豐臣秀吉的突然病逝,不得不說還是有可信度的。
歷史跟他開了個大玩笑,明明是有名的外交家,為和平反覆奔走,最終卻被以「通敵賣國」的罪名處死,實在可惜。說到底大明的臉面,重於一條命。
點擊展開全文
※一國老大權力太大,開會誰都不能說「熱」,否則當場拖出去
※一鄰國給漢人起「名字」,漢軍全部免死,鄰國卻代替中國成了老大
※一盜墓賊打開棺材,被屍體「好臉色」嚇壞,砍了臉一刀寶物掉一地
※一「名字」本來中國專用,後被日本「盜用」,世界格局立馬改變了
※兩國在中國地盤打了一架,死了88萬,兩國和好,中國卻崩潰了
TAG:靜說歷史LS |
※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中將,在日本戰敗後裝死,卻被中國軍人看出,最後被槍決
※兩件被清朝自己扔掉的大國之寶,卻造就了日本的強勢崛起
※日本人最想搗毀的中國墓,三次被毀卻從未成功,兩萬亡魂絕不答應
※她讓全世界知道,日本南京大屠殺的暴行,卻被日本逼得自殺,國人不該忘了她
※世上最大的戰艦,被稱為日本帝國的救星,深深影響日本幾代人!
※二戰結束後,該國和日本沒有關係,卻拿到了日本的賠款
※中國給日本人修建了四座墳墓,跪對千萬抗日烈士,懺悔著自己的罪行
※中國不重視的一本奇書,被日本得到後,走上了強大之路
※二戰後,此國處決日本戰犯最狠,讓戰犯自己建絞刑架,然後被絞死
※三國史上最能忍的男人,後來當了絕世神醫,後代都成了日本人
※此人是最慘的日本中將,被馬夫打死,馬夫也是最有血性的漢奸
※毗鄰清朝的藩屬國,這位女性抗擊日本侵略,卻慘遭日本浪人殺害
※最有良知的日本人,面對日本首相的挽留,卻選擇去中國救死扶傷
※日本近代的生死危機,不解決可能會亡國,印度是日本唯一救世主!
※二戰日本發明最無恥的武器,不僅坑害美國大兵,還讓日本婦女遭罪
※此國曾支持日本侵略中國,被兩大國欺負時,日本人卻不見了
※此人在死前做的這件事,成為日本人最大的恥辱!
※二戰,日本快失敗了,還想和中國和談,中國說了啥?日本人絕望了
※日本戰敗後,日本天皇的演技,再加上他的助攻,竟成功逃脫了審判
※日本首相在中國被刺,兇手卻被日本人立碑紀念上百年,中國文人也一致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