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象保護:事實與虛構》:譯者後記

《大象保護:事實與虛構》:譯者後記

對《大象保護:事實與虛構》一書進行中文連載,每個譯者都花費了遠超過各自精讀此書所需的時間,出於非常簡單、直白的心愿:因為野生動物管理原理和實踐能確保野生動物的可持續生存和人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野生動物管理原理和實踐能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本書作者,羅得西亞時代最後一任萬基國家公園長官,在一個偶然機會下,經現任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長官引薦,我們有緣與結識作者。兩任萬基長官,儘管膚色不同,理念也有差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對萬基國家公園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希望非洲生物多樣性能得到永續保護。譯者突然意識到,能讀到此書,並為中文連載而再度精讀此書,正是我們與非洲的不解之緣。

本書指出了許多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重要事實,這些事實突顯了一些反直覺特性:

首先,基於理性應作出的土壤優先、植物其次、動物最後的優先順序。這與基於人之常情而默認的動物優先、植物其次、土壤最後的優先順序剛好是相反的。

其次,基於理性判斷的種群優先於個體,與基於人之常情的個體優先、種群被忽略,又形成了一對矛盾。

再者,野生動物管理應在種群級別因地制宜實施。精細化管理伴隨巨大成本,在現實條件約束下,在物種級別進行管理成為了普遍現狀,這個現狀又反作用於人們對野生動物語境下「保護」一詞的理解與運用。

然後,普遍存在的以公有製為主的野生動物實體所有權,經過使用權,形成了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主人翁精神,既虛擬所有權。一些人行使著傳統意義上的使用者權益,一些人則創造性地將呼籲他人放棄傳統使用權作為自身實現使用權的方式。兩者之間激烈碰撞,以野生動物保護為名,實則均屬於以人為中心。

接著,南部非洲象數量持續增長,在大多數城市人看來是好事,而作者從野生動物管理角度來看,認為大象處於長期過剩狀態是得不償失的;

而後,在其餘地區,非洲象數量遭遇下降,大多數城市人相信是一些西方組織反覆宣稱的遠東需求推動盜獵導致的,因為「殺一頭少一頭」是非常直白顯豁的直覺,而作者認為,其實際原因是非洲本土腐敗及貧窮,只能通過非洲特色的方式解決,而且大象能很強恢復能力,能在重創後恢復。

最後,作者認為,惟有將國家公園的需求與其周邊社區的需求結合在一起,非洲野生動物才有未來。這與直覺上的把人和野生動物用各種形式分割開的保護方式,又是一對矛盾。

這些與野生動物相關的反直覺,很大原因是大多數城市人已經習慣於與大自然脫鉤的生活方式,在早已開化的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以及與野生動物生存在一起的人群。許多城市人,甚至是在不知道野生動物分布在哪裡、生存情況如何、管理需求怎樣的情況下,就出於跟風和直覺,採取佔據道德高地呼籲的方式來保護。剛好被動物權利運動利用,用於定點打擊在城市中能看得見、想得到的一些野生動物合法利用行為,結果乾擾了他人自主判斷、自由選擇是否參與合法利用的權利。這是動物權利運動盈利模式,但對野生動物保護沒有益處。

反直覺的情況在許多領域都發生,所以人類明白凡事不能全憑直覺,於是有了各種科學和最佳實踐準則。如果野生動物管理能成為城市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那麼人們就能坦然面對野生動物相關的反直覺,就像理解生活中諸如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用刀切人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殺人等等反直覺一樣,來理解野生動物管理原理,以及基於它的實踐。

譯者確實接觸過一些受過正規教育、關心野生動物生存的、據信並未從動物權利運動中獲得經濟利益的城市人群,真心誠意相信遏制野生動物管理就能保護野生動物,不自覺地參與到打擊合法利用的行動中。問題真的已經很嚴重了。長期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必然催生實用主義,在資源約束下,野生動物管理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很難成為大多數城市人通識的一部分。

譯者們面對城市現實,順應實用主義,為野生動物管理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傳播。或許,本來不會有機會或有空去看原著的人群,不經意間就用碎片化的時間,看到了這次連載。甚至,從此開始,也成為野生動物管理的主動傳播者。

直覺告訴譯者們,這樣做,不過猶如杯水車薪、螳臂當車、蚍蜉撼樹等等。即便如此,譯者們仍願意反直覺而行。既然生活經歷賦予我們對非洲野生動物的強烈主人翁意識,我們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即使需要將反直覺進行到底,也希望非洲野生動物終能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本連載系列共七篇及作者自序:

(一)《保護的「開化」、綠色運動、動物權利教義》

(二)《野生動物管理:原理與實踐》

(三)《克魯格國家公園:種群控制及以後》

(四)《大象、犀牛盜獵:1970-2016》

(五)《商業盜獵的解決方案》

(六)《圈養大象之爭》

(七)《非洲象的未來》

經作者授權,獨家編譯自:

《大象保護:事實與虛構》

(ISBN978-0-620-69450-6)

作者介紹:

RON THOMSON,生態學家,1939年8月出生於英格蘭,二戰結束後與家人一同來到羅得西亞(今辛巴威),20歲成為羅得西亞國家公園管理局護林員,隨後24年一直在棲息地一線工作,先後在羅得西亞最著名的幾大國家公園任職,並最終升遷到北馬塔貝萊蘭省野生動物保護長官、萬基國家公園負責人。任職期間他進行了大量獵捕,他進行獵捕既不是為了紀念物、也不是為了叢林肉維生,而是出於日常工作需要,既獵捕是野生動物管理的必要手段。其中包括1964到1970年將殘存的黑犀牛麻醉後遷移到萬基國家公園進行集中繁育和保護,及1971到1972年在戈納雷若國家公園實施大象數量減半的種群控制計劃。辛巴威獨立後,1983年他與全家一起定居南非,並繼續從事自然保護工作。1991年起,他以著作出版方式,基於其幾十年累積的一手經驗,不斷傳播野生動物管理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巡獵印記 的精彩文章:

TAG:巡獵印記 |

您可能感興趣

諸葛亮借東風實為虛構,《易經》中記載的天文,可破解真相
張松輝:堯舜禹禪讓屬於虛構——對《尚書》、《孟子》等有關禪讓記載的新解讀
虛構中尋找真實!《投資者Z》追加演員
老木非虛構紀實長篇小說《義人》
劉艷:詩性虛構與敘事的先鋒性
【讀史札記】隋文帝楊堅的「鴻門宴」,真有其事,還是楊堅虛構?
楊欣嘉:虛構比真實更可信
《人類簡史》:虛構故事,讓智人成為世界的主宰
新視野:懷孕和口腔健康:真相還是虛構?
攝影師讀書筆記3《虛構的文獻》下
虛構的「六不總理」:段祺瑞的真實經濟生活
《食戟之靈》&《虛構推理》
郭建勛:屈原是虛構的?先推翻司馬遷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列子》與列子:真書真人還是偽書虛構?課本的答案可能並不準確
楊家將里的寇準,虛構大於真實的人物
洪治綱:論非虛構寫作
虛構的「六不總理」:段祺瑞的真實經濟生活 | 讀史
在真實與虛構間編織夢境:聊聊我們喜歡的今敏
法國《最後的一課》是虛構,南開的抗日業績卻篤實
歷史上真有濟公嗎?網友:原來不是電視虛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