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幫你科學的分析茶葉的四味

幫你科學的分析茶葉的四味

一、茶葉去原產地收有優勢嗎

一個茶廠不可能什麼茶都是自己做的。在福建這個地方,一個區域出一種茶,離開這個區域雖然也可以做,但是口感就和原產地差很多,這也是很多東西被稱為特產的緣故。下面我來說說關於原產地收茶的一些內幕。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這樣回答比較合適,如果你不懂茶,你去原產地去收茶那你會被宰的很慘,如果你懂茶,那你去原產地去收茶那會有收到比較正的茶,但未必有價格優勢。

先說說第一種情況,不懂茶。

武夷山和西湖應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兩個旅遊地,這兩個地方景色優美也產中國非常出名的茶,武夷大紅袍和西湖龍井,但去了原產地你能買到正宗的西湖龍井嗎?答案是未必,而且價格可能比你在正常的茶葉店買的貴了非常多。

重點說下武夷山,武夷山的茶分為三類,再具體來說應該是五類,大岩,正岩,半岩,州茶,外山茶。這五個區域因為土質氣候的不同,茶葉口感相差非常多,價格也是天差地別,大岩的茶這幾年已經到了非常可怕的地位,量也少,就算很熟的廠家過去收購也未必是純料,多多少少都有拼配一點,這個後面再講。

按茶葉圈內的說法,大岩是三坑兩澗的茶,具體可以度娘;正岩就是出了三坑兩澗,武夷山景區九曲溪沿線的茶;半岩,是在武夷山風景區和名勝景區內的茶,在武夷山境內;州茶,在崇安縣境內;外山茶,崇安縣境外。

具體的看下面這張圖

武夷山一個小縣城,而且大岩和正岩的茶基本就做一季,要供整個中國這麼多喝茶的人,還有這麼多的茶葉商家,掰掰手指算一算就知道這裡面的貓膩了,去了武夷山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賣茶,但以半岩和州茶居多,大岩和正岩因為產量有限基本都會被各個茶商或者其它地區的茶廠定完,如果你不懂茶,過去喝了也是不懂,和你說是正岩你也不知道,而且你到了武夷山還有一個心理作用在,我都到原產地了,買的茶肯定正宗。

如果是北方來的客戶,那就宰的更慘了,因為你來景區,一輩子基本也就去一次,不宰白不宰,再說90%的人不是懂茶的,而且武夷大紅袍這五個字聽起來就是很牛逼的,要知道正岩和半岩的價格天差地別,州茶就更不用說了。

西湖龍井的核心產區是「獅峰、龍井村、五雲山、虎跑、梅家塢」這五個地方,去過西湖遊玩的都知道,一路都會帶你來買茶,還分明前明後,價格也不貴,幾十一兩,明前百來塊一兩。但西湖核心產區的龍井確實不多,各地茶商茶愛好者每年開春就駐紮在龍井收購了,而且核心產區的龍井一年就做一季,這個我很佩服杭州的農業局,在西湖龍井保護和品牌的保護上比福建這邊做的好太多了。這樣想想你們到西湖景區買的龍井是不是正宗的心中就有數了。

杭州政府都會根據每個茶農的面積大小,核發這個茶農標,注意是茶農標,而不是現在市場上很多的西湖龍井防偽標,那都是假的,茶農標通過二維碼可以掃出是那個茶農做的,具體哪村哪組,因為這個可追溯,而且標是只少不多,所以他們是不敢亂來的。這點要為杭州點個贊,具體看圖。

再說第二種情況,你很懂茶,這種情況有時候會有兩種極端,要麼撿漏,要麼價格偏高。收茶的時候要非常謹慎,從收茶青的時候就開始跟蹤,根據茶青的收購價,加工費,以及成茶的總體水平綜合測算去談判價格,但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去跟蹤下來,而且茶葉是一個非標準的東西,價格的隨意性太大。

比如你很懂茶,你去談價格,如果量少,廠家也不愛和你打交道。或者就像我之前說的弄拼配,現在很少有廠家會拿純料出來單賣,因為武夷岩茶的原料太稀缺。就 算當地人很厲害的茶人都未必喝的出是否有拼配。還有,就算是正岩區域內,有些小品種的茶價格也是很便宜的,但這個未必是你懂茶就懂價格的,如當初的武夷雀舌,價格走到好幾千一斤,近幾年直接跳水到小几百,比股票還刺激。

再比如,武夷山有個品種編號是105,學名黃觀音,很多肉桂都是拿這個仿冒的,如果師傅技術做的好,不認真喝很多人都會誤認為105就是肉桂,但是價格兩者相差太懸殊,這也是一些懂茶的人會犯的一些錯誤。

也是學茶時候要交的學費。如果大批量收茶也有貓膩,有人去收鐵觀音,也是一個疏忽大意,被一個茶農給騙了,面上的茶是對的,但是下面的茶卻是色種,而不是鐵觀音,那一單損失慘重,所以收茶,付款之前都要對樣,而且都會從面上,底部,不同袋子分開取樣對樣。

二,關於茶葉的保質期

茶葉是歸到食品類,按照國家對食品保質期的規定,食品的保質期最長的規定是24個月。我們茶葉六大類加一個再加工茶,所謂的保質期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比如綠茶,黃茶,再加工茶的茉莉花茶,還有清香型的烏龍茶那最好是在一年之內喝完,因為比較新鮮,口感香氣也是在最佳狀態,如果過了一年甚至兩三年了,還可以喝嗎?答案是可以,只要你保存的好,我在我朋友那邊喝過60年代的花茶,保存的合適,還有淡淡的香氣,但口感比較一般,在福州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老花茶可以治療拉肚子或者消化不良,曾經試過,還是有效果的。

60年代的花茶

紅茶和傳統的烏龍茶,只要工藝得當,保存的好,那年限照樣可以放很久,喝過一個朋友80年代的武夷岩茶,除了頭三泡口感略差之外,後面的口感是相當的棒。

白茶和黑茶,那就更適合長期存放,但都有一個前提,就是科學儲藏。產品的說明上也是這樣寫的。

不過這些老茶可以喝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科學儲藏的基礎上,個人感覺茶還是新鮮喝比較好,大多數消費者沒必要去藏茶,因為我們家庭的儲藏條件有時候達不到存茶的標準。

三、幫你科學的分析茶的苦、澀、甜、香

考茶葉審評師的時候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審評茶葉的時候我們都會做一個動作,就是啜茶,讓茶湯裡面的內含物和舌頭的各個部位都有接觸,然後去感知這款茶的好壞。

舌頭各部位的感知是: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舌中部對澀味敏感。

先來說茶之苦,茶葉的苦味物質,主要有咖啡鹼和其它鹼類物質。

茶之澀,茶葉的澀味物質,主要有茶多酚類等物質,其中兒茶素類尤為重要。脂型兒茶素苦澀味較強,它在芽葉里的含量遠遠高於粗老葉片。正常情況下,採制幼嫩一芽一、二葉的茶品,其苦澀味比採制一芽三、四葉的厚重得多。

茶之甘甜,茶的甘甜味主要來自茶葉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而春茶含有較為豐富的氨基酸。

茶之香,茶的香味主要是各種揮發性的酯類。再加工茶的茉莉花茶就是通過水熱作用的原理讓茉莉花中的芳香成分就是酯類導入到茶中。

苦澀的茶不一定是壞茶,但苦澀化得快的茶是好茶。所以,你可千萬別冤枉了茶的苦澀,反而要懂得鑒賞與分辨它,這樣才不會錯過了那些好茶。

有空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測試一下自己茶葉之中的內含物是否豐富,如果茶葉內含物豐富且含有大量果膠(果膠多的茶,口感會比較滑口),那茶湯就會咬杯特別高,當然這只是通俗的一個辦法,不能用來衡量一款茶的好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夏日潤燥護嗓「五寶茶」簡單好喝,關鍵的特別的管用!
喝什麼茶養生治病 四杯茶治四種病
定啦!7月1日起,如東火車將增開南京班次!栟茶停靠4分鐘!
茶色鏡面玻璃背景牆,你需要的獨特藝術體驗!
老鐵:你有故事,我有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茶之密碼:一張圖解析茶葉中的化學成分
武僧講茶之茶葉的分類
茶之密碼,解析茶葉中的化學成分
茶葉:一片樹葉的奇幻之旅
我國茶葉的六大分類
茶葉分類之六大茶類
茶葉本質解析,老年人應該怎麼喝茶最科學
茶葉的澀味,源於品種和工藝
茶葉知識 老黑茶與新黑茶的區別
如何品味茶葉的藝術?
茶葉百科|四個步驟,教你辨認黑茶是否發霉!
茶葉為什麼分為綠茶和紅茶 哪種茶才是最適合你的
茶葉知識:中國的六大茶類
名茶志:茶葉的進化史,從樹葉到茶葉
關於茶葉種類的知識百科
茶知識丨茶葉沖泡中的「五個」誤區
茶葉分類及六大茶類特徵
茶小白科普:各類茶葉的保存方法
茶葉放冰箱不科學!茶道大師教你一「土」招,越存越香不變味
茶葉、茶具、茶水、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