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動的藏私:論匿名社交

流動的藏私:論匿名社交

雖然無秘這類應用最終沒有成為主流社交工具,但我發現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匿名社交軟體,尤其是視頻社交。我發現這些用戶都有奇妙的共通點,他們想找不認識的人聊天,因為有沒有回復都沒關係,沒有人情壓力,這讓他們感覺很舒服、輕鬆;喜歡找不認識的人聊天,因為可以訴說我們鮮少跟別人談起的事,且可以很放心的告訴對方,因為對方和我們處在不同的生活圈。

什麼時候陌生人變得那麼吸引人?又為什麼大家微信上的朋友很多,卻還是想跟陌生人聊天?

從2014 年起,美國熱門匿名交友軟體 Tinder、Down、Omegle、Skout、SanpChat 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匿名交友App的商機有多大?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BISWorld調查,光是美國,2015 年交友服務營收估計就達 24 億美元,其中交友網站佔了 48.7%,匿名交友 App 則搶下第二名。此外, App Annie 去年也發布了一份 App 報告,統計出 2010 年 7 月至今的 App 下載量,根據這份報告,在蘋果App Store 中,營收成績最好的前十大 App,光是交友軟體就佔了三名。

人們在公開的社交媒體上所無法發泄的私密情感有逃逸至匿名社交媒體的可能,並形成一種隱私的游擊戰,使得人們在同時使用社交媒體與匿名通訊軟體時,能夠巧妙的將隱私躲藏、流動於兩者之間。

這種關於隱私的躲藏與流動,Raymond Williams 曾提出很好的理論觀點——「流動的藏私」(mobile privatization),此理論表達一種既能「流動」於外在世界,又能「藏有個人財貨」並且達到「隱私」目的的現象,如同人們通過網路、手機等媒介,觀看遊走於一個較活躍且公開的社交媒體,也同時通過相同的媒介,得以另闢一個如同匿名通訊般安靜、較私人的空間,達到藏私的享受。

每個人都對個人空間有欲求,需要有個較為隱密的私人空間,如同人文地理學中,人們對的地方與空間的概念,反映的是人類對安全與自由的基本需求,即人類需要「開放的空間」,也需要「安頓寧靜的地方」,二者皆不可缺。通過媒介屏幕,流動於公私空間之中,這種移動的私有化,有賴通訊科技的發展與允許,使新的移動自由形式成為可能。

而移動的私有化、流動的藏私理論之概念,在當在科技快速發展之下,人們除了在地理空間與通訊載體間創造個人隱私,有沒有可能在多個通訊載體間創造出新的、更豐富且匿名的藏私空間?在實名制的社交媒體(如 Facebook、Instagram)和匿名制的社交媒體(如匿名交友 APP)皆快速蓬勃發展之際,人們選擇匿名通訊所透露的私密情感,原因和內容為何?又私密情感將如何在匿名互動中被展現?

不同的匿名交友軟體,也有不同程度的匿名標準,比如「匿名性」、「異名性」、「化名性」和「同名性」,「匿名性」是網路身份和真實身份的分離,同時在網上隱匿關於形成一個身份的可能信息;「異名性」是在網上重塑新的身份,但是也是隱匿真實世界的身份;「化名性」為隱匿部分真實身份,通過自我揭露的協商,另經營與線上他人的關係;「同名性」則是以真實世界中的身份在網上與人互動。

匿名性低的交友軟體,即屬於「同名性」的,以可以被識別的身份資料示人。如 Azar 通過視頻聊天的方式與初次見面的朋友聊天,雖然是處在陌生的聊天環境,但因為個人的長相外觀已露出,匿名程度相對較低;也如 Tinder、Paktor、Down 等匿名通訊軟體須綁定 Facebook 才能註冊,但 Facebook 如今已等同於個人名片,許多個人的或生活的信息皆曝光在其上,用戶的身份不具匿名性;另外 Beetalk 則會擷取用戶的手機通訊錄,主動搜索通訊錄里的好友,使得用戶在部分程度上無法跳出既有的生活圈,他人也可通過手機通訊錄知曉好友名單中有誰使用 beetalk,因此,這一類型的匿名通訊軟體匿名性也較低。

匿名性高的交友軟體,則符合「匿名性」、「異名性」、「化名性」的特性,能夠完全隱藏、部分揭露和重新建立自己的網路身份,達到匿名的隱匿效果。如 Wootalk 僅提供一個對話窗,作為雙方交流的平台,所有信息接只能藉助對話得知;或如 Whisper 只提供一個匿名的平台,用戶皆可在沒有署名的情況下觀看他人的發出的信息、留言等;也如 Goodnight 僅設置一個通話鈕,用戶只能通過通話的方式進行秘密通訊,其他的人身背景資料皆無法事先獲得。

這些匿名交友軟體,不透露任何個人信息,也擁有無法追蹤的流動帳號,斷絕了「觀看與被觀看」的模式,用戶得以享受另一個隱藏的、在現實生活中較被壓抑的那一面。

學者Altman 和 Taylor 曾提出,只有當人們確信不會再碰到陌生人的時候,才會與其產生親密感。但有別於傳統的親密關係中強調地理接近性或是面對面溝通,此處的匿名社交,通過網路即可輕易的、隨時隨地的與陌生人產生聯繫。

互聯網上的陌生人,能使我們有扮演各種角色的自由,擺脫社會倫理與眼光的束縛。匿名的陌生人在互聯網的空間中,與用戶的連結是偶然性的(contingent),且絕對的陌生人是與空洞的自由(empty freedom)個體化社會特徵聯繫在一起的;這種空洞的自由賦予了我們掙脫社區中的倫理義務的自由,我們可以成為各種我們想要成為的角色,它是完全個人意義上的自由。另外,網路的匿名性具有激起(flaming), 非抑制(inhibited), 平等(equality), 去個人化(depersonalised)等效果,由於社會線索(social cues)的減弱,因此人們將更於解放趨向自由,讓用戶不必擔心真實身份被認出來,因此也能夠和陌生人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

當代社交的行為模式是極為變動、流動的,不管是匿名聊天、隨機交友,或是流連於多種實體、軟體的傳播媒介,都呈現出一種非常多變且輕盈的狀態。關於這種狀態,後現代性預言家 Bauman 曾提出「液態現代性」的主張,認為流動與易變等液態性特質能較描繪當代社會本質:人們對於瞬時與快速的追求,取代了對連續持久的期待,流動性與速度成為社會分層的決定性因素;既有的規則與標準都正快速液化,不再存有穩固的單一權威;對比於過往固態、堅固的現代性是以空間的佔有為主、以先前的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體制發展為代表,而今的液態現代性,則基於技術在速度上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運輸傳播媒介的發展,以至於空間、地域的限制不再是現代社會文化的關鍵因素。生活於當前液態現代性社會中,人們憑藉的各種傳統、規則、規範與互動模式正以無法控制之勢不斷液化、流動與變化。

人們對於手機的「連結與不連結」,以及各種拉扯於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愛恨心理狀態,即是手機利用其「Mobile」特性,凸顯出移動設備做為一種媒介現象在液態現代性脈絡下所展現的流動特質。而匿名交友軟體,也呈現出此液態性的傳播特質 ,且從單一硬體的行動電話,轉移至多種軟體間的流動。用戶一方面在社交媒體與親朋好友等強連結聯繫,建立親密關係,一方面又基於藏私需求,通過交友軟體進行匿名交友;用戶會通過不只一種匿名交友軟體來進行藏私行為,且會和作為與外界聯繫的親密社交軟體一起交替使用;兩者公開與隱匿的社交媒體之間,更因著軟體的特性,只需在一隻手指的點擊之間,就能輕易達到多種場景間的流動。

隨著傳播科技的發展與用戶的需求行為改變,液態的現代性仍然不斷持續著,並且有了越來越多元豐富的表現。

然而,除了傳播媒介與液態現代性的關係,Bauman也試圖指出,在液態化影響下,一種新主體的誕生,即「沒有連帶的人」(the man with no bonds)。這個新主體,並非完全沒有任何連帶,而是在與他人相互依存的連帶中,並不存有一種牢不可破、永恆不變的關係,而是傾向於一種寬鬆的連繫狀態(loosely tied);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允諾再一次的分離(be untied again)。

這種稀釋的、開放的關係,如同匿名交友軟體中,用戶允許隨機配對的模式,同時也允許自己被隨意的聯繫、中斷或中止一段社交關係;他們免去了社交禮節,在匿名通訊中能夠恣意的切換所不想接觸的聊天對象,同時也接受了他人對自己進行相同的行為;雙方心照不宣的保持著一種忽遠忽近、忽冷忽熱的互動關係,並且默允了這種寬鬆的聯繫狀態存在於彼此之間。此經過稀釋般的人際互動關係,正好呼應了現代液態性的輕盈、多變特質,呈現出後現代用戶在人際互動上特有的流動關係。

Sherry Turkle 曾在一場 TED 的演講上提及,當代的用戶受新傳播科技的影響,彼此已經形成一種新的相處模式:一起獨處(Being alone together),人們在同一個飯桌上,卻各自刷著手機,或是學生們坐在教室里,心神卻早已遊盪在外。意即,人們仍然習慣群聚在一起,但待在一起時,又同時希望能夠置身在別處;看似地理上的群聚,實際上卻是彼此遙遠的。這樣的模式作用下,使得「沒人聆聽(No one is listening)」的現象普遍存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之中。人們開始享受隨心遊走於任何場所的快感,在意自己能夠掌控和分配多少的注意力,但即便彼此持續地維繫連結的關係,卻無法從他人身上得到全神的關注。Turkle 也批評,社交媒體快速興起的時代,人們忽略了對話(conversation),只在意連結(connection),我們傾向找尋更多的連結,卻無法從中找到自己;我們已經無法去欣賞周圍的人,我們只是在利用這些人,把他們當作是零件,用來支持我們脆弱自我的零件。

Turkle的觀點雖然悲觀,但一語道破了傳播科技與人際關係的現實。不過,科技始於人性,人們也會通過不斷地更新傳媒技術來改善現狀。匿名社交軟體彌補了現實生活中「沒人聆聽(No one is listening)」的現象,匿名聊天因為彼此的使用動機相近,也幾乎能夠保證彼此的先決條件便是比較願意聆聽。另外,有別於社交媒體的一對多,匿名交友以不公開且一對一的談話式呈現,暫緩了人們連結的壓力和焦慮,轉而聚焦於彼此的對話內容,正好與 Turkle 所詬病當代人際關係之情況相反,人們回到了對話中沉澱自己,以彌補現實生活中過度空泛的連結關係。然而,這也可能造成一種危險現象,如 Turkle 所說,當人們對科技抱著越來越大的期待,對彼此的人際關係就越來越不抱希望——它給了我們不需要友誼(friendship),卻有人陪伴(companionship)的錯覺。

用戶會認為匿名交友中的聊天對象是不重要的,甚至可以被忽略的,他們在意的是有人陪伴、傾聽的感覺,通過這種感覺從而找尋、建立自我價值。這種短暫的陪伴可以是一次性的、任意中斷的、隨心所欲的,人們可以在不同陌生人之間游移,因為一切的重點在於自我吐露、彼此陪伴,而不是急於建立友誼,或是擔心再次失去一段關係。漸漸地,人們誤將線上的陪伴視為真實且令人舒適的存在,然一旦獨處,便立刻變得空虛、孤單、徬徨,立刻要把手機拿出來用,用互相連線來解決;人們開始將對現實的不滿足轉向尋求科技的慰藉,沉迷於科技的好,而忘了現實層面。

正如 Turkle 所說,科技在人性最弱的點上展現致命的吸引力,或許是人們因為害怕自己不夠被喜歡、生活不夠豐富,轉而尋求科技的幫助,但我們和科技一同成長,應該建立更多有自我意識的關係,在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以防止迷失在變化多端的傳播科技潮流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推酷 的精彩文章:

手把手教你如何通過流氓WiFi熱點實施網路釣魚
Barclays、Allianz和Disney的DevOps實現:DOES17倫敦站第一天主題演講
瀏覽大型代碼庫的提示和技巧
HTC Vive 新款無線套件亮相,這次的合作夥伴是英特爾
從監控容器和業務流程上學會的五件事

TAG:推酷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隱私還安全嗎?社交網路中瀏覽歷史的去匿名化
鄉下人的論語:社交
匿名社交五道坎
讀《精簡社交》:內向的人如何打造自己的社交圈
《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
黑爪:社交網路上的隱私是怎麼泄露的
許志安、黃心穎秘密交往已兩年:女方主動,兩人通過社交媒體傳情
數據驅動的社交媒體營銷怎麼玩?
社交網路有責:言論自由≠肆意宣傳
社交媒體和輿論極化的湧現
張柏芝社交網路發文暖人心,稱與兒子的交流無可替代
俄兩大知名社交網站將啟動虛擬貨幣支付
社交媒體:公共利益與用戶隱私的博弈
少女之死催生的社交媒體管制
大數據之下我們都在裸奔?席捲社交網路的「變老」應用或泄露個人隱私
探訪冰城老人社交圈 「另類社交」背後的空虛寂寞冷
陌生人社交難逃「色交」:模式質疑和行業灰產
高情商男人的社交準則
哈佛教授:美國必須向世人證明,網路攻擊和操縱社交媒體要付出代價
《社交貨幣》社交平台:最佳的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