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什麼是貪嗔痴?如何對治貪嗔痴?

什麼是貪嗔痴?如何對治貪嗔痴?

一、貪

貪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是對於自己所喜愛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經典中有許多形容貪愛的譬喻,可幫助我們了解貪愛的毒害:

1.貪愛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水能長養身心,是維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要素;水,也具有迅速的滲透力,能很快地浸染物體。貪愛就像水一樣,能產生強大的力量,滲透內心,滋養惡法的生長。

2.貪愛如瘴癘:住在濕熱的山林,容易受濕熱的瘴氣侵害而生病。如果常常生活在貪愛欲求中,不知覺醒,身心就會受到逼惱,甚至喪失生命。

3.貪愛如瀑流:在湍急的瀑流中行船,不但難以渡過,而且隨時有滅頂之虞。貪愛如同瀑流一般,能溺惑人心,將我們的善根漂失,使我們流轉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到達彼岸。

4.貪愛如軛:把軛架於牛馬的頸上,可以方便駕馭。如果我們不能知足常樂,就會被貪愛的軛所駕馭,身心在惡業的牽引下,不得自在。

貪愛通於三界,依斷惑的程度,可分為下列兩種:

1.欲貪:是欲界的貪愛煩惱,性屬不善。欲貪又分為淫慾貪與境界貪兩類。

2.有貪:是色界和無色界的禪定貪愛,性屬有覆無記;因為過患甚微,作用很弱,所以不會招感果報,但是能障聖道。

貪愛的習性不但使我們的心終日攀緣外境,產生許多痛苦,而且障覆修道,使我們不能渡生死流,所以,學佛修道應戒除貪愛。

二、嗔

嗔又作嗔恚、嗔怒、恚、怒。是對於違逆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恚,而使身心惱熱的精神作用。

嗔恚煩惱屬欲界所獨有,在色界、無色界沒有嗔恚的煩惱。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社會上多年的好友,由於一點芝麻小事而反目成仇;親密的夫妻,因為一言不合而各奔東西;一句不順心的言語,使人大動干戈,落得家破人亡;一個不經意的白眼,招來殺身之禍……,這些都是嗔心熾盛所帶來的不幸與災難。

古德有云:「嗔火滔滔,燒盡功德林。」即使我們積集了多少的功德,嗔心一起,就像烈火一樣,將過去努力修行的心血都焚燒殆盡。所以,在佛教的經典中,常常教誡佛弟子們應戒嗔。

《增一阿含經》卷十四說:「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大智度論》卷十四說:「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菩薩戒中也特立嗔戒以為警惕,《梵網經》卷下記載:「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極重罪)。」

三、痴

痴又稱為無智、無見、無明、非現觀、惛昧、愚痴、黑闇、不覺。是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精神作用。佛典中常以「無明」二字來代替以上諸辭,並有多種分類。例如《大乘起信論》將無明分為根本無明、枝末無明二種:

1.根本無明:又作無始無明、元始無明。是諸煩惱的根本,因不了達真如的道理,而忽然起動差別對立的最初一念。例如惑、業、苦三道,都是以此極其細微的最初動念之心為根本,而有惑、業、苦纏縛的因果關係。

2.枝末無明:是依於根本無明而生起的粗顯的種種煩惱。

唯識宗根據種子與現行的關係,將無明分為隨眠無明與纏無明:

1.隨眠無明:指無明煩惱常隨逐著眾生,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無明種子,稱為隨眠無明。

2.纏無明:指無明煩惱纏縛著眾生的身心,而使眾生不能出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纏無明。

佛典里常以無明喻父,貪愛喻母,二者和合而生我執,使眾生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無有出期。

我們要知道貪嗔痴它生起的這個次第。好像醫生去幫人治病一樣,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麼病。同樣的我們要對治煩惱,首先也要能夠知道這個煩惱的次第,施設對治的方便。

一般的凡夫每天早上的時候愚痴多一點,偏重一點。一早上起來就開始打妄想,我今天要計劃做什麼,希求成就什麼,然後有一種執著於萬事萬物實有的心。

三毒煩惱裡面痴最重,為什麼?貪裡面也有痴,瞋裡面也有痴。其實就是一種實執,執著於萬事萬物實有,所以才會去打妄想,去做種種計劃,起種種希求。所以早上起來是愚痴增盛。

然後整個白天都是瞋恚比較重,忙忙碌碌地去追逐名與利,勞碌追逐。但是因為福報不夠,智慧也不夠,所以就會有種種的困擾,種種的不如意,所以很容易起嗔恨心,很容易發脾氣,整個人都心浮氣躁。

到晚上的時候,貪慾心就會很熾盛,容易起來。有一些是因為白天已經有所收穫了,有些事情辦成了,晚上回來一總結,因為他執著於實有的緣故,就更加會起貪慾,希望明天賺得更多,明天更順利,這是因於物質而起的貪慾。

還有一些是因為放逸,哎呀,今天終於結束了,很放逸,然後就會起男女的貪慾。

所以貪嗔痴在一天之中,我們要了解它什麼時候容易起什麼煩惱,所以就容易去生起對治的方便,去按照佛法,按照佛陀的教導來對治它,能夠「不行惡法」。

我們一早起來的時候要能夠發菩提心:願一切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一早起來就應該這樣發願:願我今天度過很有智慧的、很覺醒的一天,不會去起實執,不會去一味地貪求!

白天的時候,我們依《凈行品》的開示,見到種種人我們都能夠修安忍,都能夠如如不動,都能夠會相而見性。所以外在的相沒有什麼圓滿不圓滿,外在的相雖然有種種缺陷,只要我們內心圓滿,一切都是圓滿的,因為外在的相是虛幻的。或者我們按照《入菩薩行·安忍品》來修習安忍。這是白天應該要著重的。

到晚上的時候,應該要修習空性智慧,作寶瓶觀。我們這個人的身體是暇滿難得勝過摩尼寶,觀想她是一個寶瓶,想想我這一天往寶瓶裡面是裝了煩惱的垃圾呢?還是裝了福德、智慧與慈悲的種種的功德呢?

如果是裝了七聖財,裝了種種的功德,我們「修道歡喜,自慶不傲」;如果是有造作種種惡業,要按照四正勤來斷惡修善、來懺悔,懺罪積福。這樣就能夠做到「善能明斷,不行惡法。」

資料來源:

星雲法師 《貪嗔痴三毒》、大願法師 《一天之中如何對治貪嗔痴》

溫馨提醒

《佛教文化》雙月刊,

國內公開發行的佛教文化類期刊。

2017年新刊,歡迎預訂哦~

(店內還提供2011年至今的過刊出售,折扣給力,還包郵哦!)

《佛教文化》雜誌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4-2881

國內統一刊號/CN11-2619/B

趙朴初先生創辦

中國佛教協會主辦

全國公開發行佛教文化類權威雜誌

關注當下

關注現實

關注佛教文化藝術

全面報道當下佛教弘法事業

立體展示佛教文化藝術魅力

生動反映當代佛教生活

雜誌社淘寶官方店鋪:朵荷小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文化雜誌 的精彩文章:

誰偷走了辛苦積累的善根和功德?
什麼樣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差?
導演卡梅隆:開辦素食學校,將「吃素」變成一件又酷又能利益社會的事
修福,從珍惜一粒米開始
星雲大師: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TAG:佛教文化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善痣?什麼是惡痣?
「白洞」是什麼?這個理論從何而來?它與黑洞又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O型腿?如何矯正?
什麼是愛情,你懂嗎?
什麼是正氣?如何提高?
對戒的意義是什麼?
你對於頭髮是什麼樣的理解?你喜歡這種髮型嗎?
痛風是什麼?為何會患痛風?如何預防痛風?一篇全解答!
無土盆栽:它是什麼?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這幾個星座對愛情恐懼的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
人為什麼會得痔瘡,要如何治療?
焦慮為什麼總是惡性循環?我們該如何阻止它
知道你的徵信為什麼會變差嗎?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不想結婚?因為「怕」!
幸福是什麼?財富?權力?愛情?刺激?與眾不同?
五官不對稱有什麼的說法?
激素臉用什麼護膚品好?如何做對護膚方法呢?
還不懂嗎?你為什麼會被嫌棄!
肝臟出現問題的癥狀是什麼?如何調理肝臟?
什麼才是真正的染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