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潛艇的噩夢,發射魚雷打不中日本艦船!
作者:Q先森
1941年12月中旬,一艘日本水上飛機母艦停泊在菲律賓阿帕里港口內,美國潛艇「海狼」號悄無聲息地駛來。距離目標3.5公里時,「海狼」號發射了四枚魚雷。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預期的爆炸沒出現,日本艦船毫髮無損!
「海狼」號艇長不敢相信剛剛發生的一幕,他並不甘心,調轉潛艇離開港口,用艇尾魚雷管又發射了四枚魚雷。這次,他通過潛望鏡觀察結果,有一枚魚雷似乎擊中了那艘水上飛機母艦,但還是沒有爆炸,沒有火焰和濃煙。
太平洋戰爭中的「海浪」號潛艇
無獨有偶。其後的聖誕節那天,美國「飛魚」號潛艇,在菲律賓群島以東的海域,發現了日軍一艘航空母艦和一艘驅逐艦,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潛艇第一次遭遇日本航母。
「飛魚」號艇長用艇首魚雷管發射了三枚魚雷,接著立即將潛艇下潛到更深處,以免遭到敵艦反擊,但這樣做,就錯失了用艇尾魚雷管再次襲擊的機會。然而,三枚魚雷依舊一無所獲,日本航母幸免於難。
「飛魚」號潛艇
兩艘潛艇共發射了11枚魚雷,卻沒能擊沉一艘日軍艦船,其中10髮根本沒命中目標。然而,美國潛艇部隊的霉運剛剛開始。
1941年12月一整月,美國亞洲艦隊潛艇部隊共發射了96枚魚雷,結果僅僅擊沉了三艘日本貨船(通常一兩枚魚雷就能擊沉一艘貨船),命中率低到匪夷所思。美國潛艇部隊帶著恥辱和挫敗,從菲律賓馬尼拉基地撤離,阻擊日本海軍進攻的任務徹底失敗。
▍錯誤的訓練,保守的艇長
潛艇部隊戰績慘不忍睹,原因是艇長艇員技能、經驗不足,而且過於保守嗎?確實有這方面的因素。
戰前和平時期,美國潛艇訓練演習都不切實際。當時美軍方認為反潛飛機、軍艦和深水炸彈對潛艇構成致命威脅。潛艇要想生存,艇長們相信只能靠聲吶裝備探測,從深水發起攻擊;任何採用潛望鏡和浮出水面的攻擊,以及在距離敵空軍基地五百英里以內的海域浮出水面都是危險甚至災難性的行為。然而太平洋戰爭的實踐表明,這些假設都是杞人憂天。
對作戰風險的誇大扭曲以及相應的訓練,導致大多數艇長謹小慎微,凡事墨守陳規。和平時期,只有遵守「遊戲規則」的艇長在才能獲得升遷,敢於創新、有血性的年輕艇長出頭無望。那個面對日軍航母僅發射三枚魚雷、就匆忙下令躲避的艇長是一個和平時期塑造出來的典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一年半之內,相當多此類的潛艇艇長因為「缺乏攻擊性」被解職。
▍不靠譜的魚雷
上述問題,只是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潛艇戰績極差的次要因素,核心原因是當時潛艇的主要進攻武器——Mk 14型魚雷。美軍發現這種魚雷要麼提早爆炸,要麼是啞彈,甚至會繞圈返回打中發射潛艇!
Mk 14型魚雷
實際上,1941年底就有很多潛艇艇長向約翰?威爾克斯(亞洲艦隊第五潛艇中隊指揮官)彙報了Mk 14型魚雷的各種問題,其中泰瑞爾?雅各布斯的質疑最有說服力。雅各布斯在海軍軍備局工作過,又花了兩年在海軍學院系統地研究軍需裝備,是個不折不扣的魚雷專家。
在菲律賓海域戰鬥巡航的十多天里,雅各布斯指揮發射的魚雷先是提前爆炸,他認為可能是磁性引信導致的,遂拆掉了剩餘魚雷的磁性引信,改裝備用的撞擊引信(接觸到目標船體魚雷才會爆炸),仍沒有擊中敵艦。雅各布斯猜到是魚雷運行深度比設定深度更深,因此錯過了目標。他重設參數,讓魚雷以更淺的深度運行,命中率還是零。
雅各布斯作為艇長的「重牙鯛」號潛艇
雅各布斯無比惱火。他冒著生命危險打破無線電靜默(會暴露自己的位置),向威爾克斯發信息質疑Mk 14型魚雷的可靠性。面對包括雅各布斯在內所有艇長的抱怨和質疑,威爾克斯卻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其實,他只要做一個簡單的魚雷射擊測試就可以證實這些問題。
Mk 14型魚雷是美國海軍軍備局主持設計的。在那個時代,這個半自治的海軍機構極有權威和權勢,美國海軍最高領導人歐內斯特?金都不具有對軍備局的直接管轄權。這也可能是威爾克斯不敢做魚雷測試的原因:害怕冒犯海軍軍備局。
歐內斯特?金(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美國艦隊總司令)
最初,軍備局徹底推卸責任,指責艇長錯誤操作。但Mk 14型魚雷依舊問題頻發,戰爭初期,其故障率高達70%。1942年,美國太平洋潛艇部隊共發射了1142枚魚雷,卻只擊沉了109艘日本艦船,噸位近四萬兩千噸;而同年德國潛艇的戰績令人乍舌地達到了1160艘盟軍船隻,總噸位共六百萬噸!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是西南太平洋潛艇部隊司令查爾斯?洛克伍德。他主持下的兩次實彈測試,證明Mk 14型魚雷運行深度平均比設定深度深3.35米,這就是前述問題中魚雷啞彈的原因之一:運行過深的魚雷超出目標艦船的磁場範圍,不能引爆。
在無可辯駁的證據以及海軍高層的壓力下,1942年8月份,一向不容置疑的軍備局(準確地說是其下屬的紐波特魚雷站)終於承認錯誤,隨後改進了深度控制裝置。洛克伍德和潛艇艇長們大受鼓舞。
▍問題依舊
然而,截止到1943年3月,Mk 14型魚雷仍然經常提前爆炸或者不響。原因是魚雷的磁性引信,這個問題已經被雅各布斯和很多艇長提出過,但是運行深度問題的解決暫時掩蓋了這個缺陷。此時已升為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司令官的洛克伍德,不得不與軍備局重新「開戰」。
在華盛頓,洛克伍德先向歐內斯特?金彙報問題。在其後的潛艇軍官會議上,洛克伍德諷刺說:「如果軍備局不能給我們提供可以擊中且爆炸的魚雷,那麼看在上帝份上,請船舶局設計一種艇鉤,這樣我們能把敵方艦船一側的船板扯下來。」
查爾斯?洛克伍德
洛克伍德又與軍備局負責人、他的老友威廉?布蘭迪面談,但會面不歡而散。軍備局的態度就是「我們好好研究一下吧」。7月,忍無可忍的洛克伍德公開下令停止使用磁性引信,只用撞擊引信。其實,很多艇長早已經這麼做了。
即便如此,潛艇部隊發射的魚雷里還有很多啞彈。
8月份,洛克伍德又做了現場測試,發現了Mk 14型魚雷的最後一個缺陷:撞擊引信。特別是一般認為最有效的九十度直接撞擊船體往往不爆,歪斜打中反而能引爆。洛克伍德將測試結果發給軍備局,後者只能老老實實地解決撞擊引信的毛病。
太平洋戰爭打了至少一年九個月之後,美國潛艇部隊才用上了可靠的魚雷。傲慢、固執、不肯配合的軍備局難辭其咎,但深度、磁性和撞擊引信這三個缺陷帶來的問題互相掩蓋,也令找出原因的過程曠日持久。
▍質量低劣的魚雷為什麼能投產?
Mk 14型魚雷設計於美國大蕭條時代,那時「粉刷兵營牆壁的經費都缺乏」,更別說資助昂貴的新武器研發。這款魚雷沒有進行足夠的測試,甚至沒有實彈射擊就投入量產。
然而,魚雷磁性引信技術並不為美國軍方獨家掌握。戰前英國和德國也分別秘密地研發磁性引信,到歐洲局勢劍拔弩張時,兩國的潛艇部隊發現這種引信效果堪憂,所以都以簡單可靠的撞擊引信取而代之。
Mk 14型魚類側視圖
美國海軍軍備局也得到了這個情報,但沒有組織測試來檢驗自己的磁性引信是否有效。軍備局的態度就是,他們的不好用,我們的沒問題——與戰爭爆發後一樣的封閉和自負。
▍戰爭後半程的輝煌
1943年下半年之後,Mk 14型魚雷(以及搭配使用的Mk 18型魚雷)發揮出效力,加上適合太平洋海域的「狼群」攻擊戰術,以及成功的密碼破譯,美國潛艇部隊在戰爭下半程大顯神威,獲得了豐碩的戰果。
太平洋戰爭中,美國航母與艦載機的表現非常搶眼且廣為人知,很多人認為潛艇部隊發揮的作用是有限和輔助性的,其實不然。
美國「大黃蜂」號航母
日本自然資源貧乏,經濟、工業、能源、軍需都極度依賴其覆蓋半個太平洋的佔領區和海上運輸網路。
人數不到美國海軍總兵力2%的潛艇部隊,卻造成了日本海上損失的55%,接近1400艘船隻,總計約560萬噸。可以說,日本的後勤保障、戰爭資源和軍事潛力基本是被美國潛艇部隊摧毀的。潛艇打擊純軍事目標也有不俗戰績,共擊沉日軍一艘戰列艦、八艘輕重航母、三艘輕重巡洋艦。在如此輝煌的戰果背後,美國只損失了52艘潛艇。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如果戰爭之初潛艇部隊就裝備了可靠的魚雷,太平洋戰爭美國提前一兩年獲勝也不是不可能。
原文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
※二戰經典轉折之戰:希特勒臨陣換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終自食其果
※《使命召喚 二戰》多人情報匯總:五大軍團怒斬納粹
※二戰德國希特勒的瘋狂戰車,最後卻胎死腹中!
※為何日本的經濟能在二戰之後迅速崛起呢?
※二戰中的經典名槍:穿透力很大,大量裝備並多國進行仿製!
TAG:二戰 |
※俄向地中海發射導彈 炸沉一艘千噸戰艦 美軍:要玩真的了
※美軍潛艇發射6枚魚雷,因指揮儀故障,一枚將日本航母擊沉!
※中東開戰!美軍多艘宙斯盾艦,突破俄軍艦隊攔截:發射大批導彈
※三千枚反艦導彈開機 美航母戰鬥群靠近就發射:美軍闖大禍了?
※50艘戰艦雲集海峽,當著美軍的面,發射大批導彈擊沉軍艦!
※美軍戰艦闖入紅線2海里,這國發射導彈,轟一聲戰艦爆炸!
※美新一代火箭炮曝光,學習俄羅斯軍事尖端技術,可在戰艦上發射
※兩艘潛艇共發射了11枚魚雷,卻沒能擊沉一艘日軍艦船
※戰鬥在午夜打響!美軍艦隊發射大批巡航導彈,伊朗原來只是幌子
※俄核潛艇爆炸7名上校陣亡,護送潛艇發射魚雷,擊沉美國船隻
※俄軍戰艦發射兩枚導彈,瞬間擊沉日本家門口目標,安倍奪島夢破碎
※火箭中的戰鬥箭 俄羅斯火箭升空時被閃電擊中仍發射成功
※50艘戰艦雲集海峽,當著美軍的面,發射大批導彈擊沉軍艦
※一支伊朗艦隊逼向美本土,美潛艇發射三叉戟導彈,俄:後院已失火
※二戰美軍最失敗的潛艇襲擊,發射15顆魚雷,13顆啞彈
※中東第六次大戰一觸即發?美海軍硬闖海峽,伊朗發射導彈反擊!
※抗戰隨棗會戰塔爾灣爭奪戰,日軍發射炮彈四萬發
※兩枚飛魚反艦導彈發射,美國軍艦被擊中,艦上37名官兵死亡
※火力全開!俄軍一口氣發射7枚導彈,炸沉兩艘軍艦,美軍下令撤退
※美軍航母穿越海峽遇阻,下令將發射一枚洲際導彈,俄艦隊立刻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