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檳,和起泡酒相差的距離不僅只是一個產區

香檳,和起泡酒相差的距離不僅只是一個產區

作為忠實的可樂粉,二氧化碳飲品的瘋狂愛好者,最喜歡的就是在夏季喝著冰鎮的汽水,感受著口腔中的氣泡亂竄。退一萬步來說,這些飲料含糖量高,也絲毫阻止不了我對它們的熱愛,減肥期間也是會瘋狂囤貨一箱箱的蘇打水,在家裡切好檸檬片置入杯中開始混入蘇打水。

喝下去的滿足,就是為了那口「氣」。

GIF/1K

小時候看到大人很興奮地搖著一個肥肥的玻璃瓶,「蹦」地就會衝出塞子和泡泡,他們就這樣倒杯,我會靜靜地看著杯子里一串串的泡泡,看著眼饞就會覺得好像很好喝。我問大人,這是汽水嗎?大人們告訴我,這是酒,是香檳。

香檳?感覺好像很好喝!

後來長大了,進入了葡萄酒行業以後也有機會接觸到香檳。第一次喝時,卻讓我的感覺不太好——沒有我想像中的甜。

看來我這種二氧化碳飲料的忠實粉,我還是喜歡帶點甜味的。

今天,我們來談香檳。

丨目錄丨

1.香檳歷史

2.釀造方式

3.香檳年份

4.酒標信息

5.侍酒與配餐

香檳歷史

History

香檳是法國歷史上的一個省份,那裡盛產葡萄,但出產的葡萄酒品質卻比較一般。

在17世紀後半葉,香檳地區上維萊修道院有一位擔任管家的修道土,名叫Dom Pérignon 唐培里儂 ,他具有豐富的化學、物理知識,還是個天才的品酒師。為了釀造出優質的葡萄酒,他打破了傳統的釀造工藝,憑著自己超人的味覺,對多種葡萄酒進行混合和稀釋,然後裝入瓶中進行二次發酵。

1687年秋天,佩里農把配好的酒裝瓶,塞上軟木塞密封,然後放入酒窯。經過一冬的發酵,到第二年春天,酒液內產生和積畜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當佩里農拿起酒瓶搖動時,二氧化碳從酒液中迅速釋放,巨大的壓力將瓶塞砰然沖開,乳白色的泡沫洶湧而出,酒香四溢,品嘗者無不交品稱讚。後來這種新型的發泡葡萄酒便以產地香檳命名了。

唐培里儂在研製和釀造香檳酒時也遇到過許多麻煩。其中最令他頭痛的是在二次發酵時,由於大量產生二氧化碳,致使瓶內壓力過大而發生酒瓶爆裂。在一段時間內,炸瓶率高達50%,經過改進使情況有所好轉,但即使在技術相當進步的今天,香檳酒廠仍然有3%的炸瓶損耗。

釀造方式

Vinication

在法國香檳產區,用來釀造香檳的法定葡萄品種主要有3個:霞多麗(Chardonnay)、黑皮諾(Pinot Noir)、莫尼耶比諾(Pinot Meunier)。其中霞多麗是白葡萄品種,黑比諾和莫尼耶比諾是紅葡萄品種。在釀造香檳時,三個葡萄品種都可以用來釀造白香檳。

白中白(Blanc de Blancs)以霞多麗釀造的香檳。

黑中白(Blanc de Noirs)指用黑比諾和莫尼耶比諾釀造的香檳酒。

?

香檳只能用瓶內二次發酵法來生產,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香檳法」。用於釀造香檳的葡萄要先釀成靜態沒有氣泡的白葡萄酒,然後裝到瓶中添加糖汁與酵母,在瓶中進行一次小規模的發酵,這次發酵只是為了讓酒產生氣泡。

香檳釀造的工藝實際操作起來是十分繁複的事情。葡萄壓榨的時候要輕柔緩慢,每次壓榨4噸葡萄,並要分3次榨汁。

第一次榨出2050公升,叫做Cuvee,上好的香檳都要用這種汁來釀造。

第二次榨出616公升,這次壓榨雖然味道更強但是卻粗糙,只能用來釀造低檔香檳。

調配對於香檳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環節,可以說是香檳釀造技術的精髓所在。香檳是法國最靠北的葡萄產區,氣候寒冷而生長條件惡劣。為了保持香檳酒每年質量和口味的穩定,絕大多數的香檳都是將多個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品種,來自不同的產地的基酒混合在一起而構成的。

每年,各大香檳酒廠都要品嘗大量的基酒,並將它們精準地調配在一起,這些基酒有時多達300甚至400種。

葡萄酒的二次發酵是另外一個關鍵環節,添加入瓶中的糖汁在酵母的作用下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瓶是密封的,這些少量的二氧化碳就會慢慢溶解在酒中。

此時,酒瓶中的壓力大概可以達5-6個大氣壓。

問題出現了,發酵後死去的酵母慢慢地積累在瓶子的壁上,很難排除到瓶子外面。在1818年,凱歌香檳(Veuve Clicquot)的酒窖主管發明了一種方法,在二次發酵之後陳釀過程中,將酒瓶倒立在一個帶孔的 A 形支架上,每天工人要將每個酒瓶轉動1/4圈,並改變酒瓶的傾斜角度。約三星期後,所有的沉積物會完全堆積到瓶口。

除渣時,瓶口在下,瓶身在溫度為22℃的鹽水中浸泡4cm 。

然後,將酒瓶口部分冰凍,將瓶口打開,瓶子裡面的壓力就會把凍得像果凍塞子一樣的沉澱物頂出來,當然這個過程免不了損失一點點葡萄酒,還要向瓶中補回去一部分甜酒,補回去的甜酒的糖度就直接決定了香檳的糖度。

一瓶普通香檳要培養15個月,而對於一瓶有年份的香檳來說則要36個月,長時間的培育會給葡萄酒帶來一種陳年芳香。此外,與酒渣的接觸會使它發生複雜變化,從而釋放出香檳酒典型的陳年醇酒香。

香檳年份

Vintage

由於大多數的香檳都並無在酒標上標識出年份,因此很多人對香檳的年份也沒什麼清晰的認識。其實,如果按年份來劃分,香檳就可分為無年份香檳Non-Vintage和年份香檳Vintage。

切記,年份香檳會比無年份香檳貴。

/無年份香檳/

一般來說,無年份香檳是所有香檳酒商最重要的產品。每個酒商的無年份香檳都有它獨特的風格——有清淡爽脆的,也有酵母味豐富、複雜飽滿的。此外,酒商們也力爭保證每年出產的酒品風格和品質都一致。

我們在超市裡常年見到的,產品包裝沒什麼變化的往往都是這些無年份香檳。

其實,香檳不是不能像波爾多紅酒那樣每年都做出帶年份的產品來,只不過,香檳產區每年的氣候變化都較大,收穫的葡萄的品質也有較大差異,只有通過在當年酒品中加入過往年份的基酒,才能保證香檳口感和品質的一致性。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規定要求無年份香檳至少要熟成15個月,其中至少有12個月要與酒泥一起放置。此外,無年份香檳更多地代表了酒庄本身的風格,與年份關係不大。

?

/年份香檳/

年份香檳通常只有在最好的年份才會釀製,而且在生產之前,酒商們還要公開宣布「今年可以做年份香檳」。

然而,相關規定要求,即便是在「年份年」,酒商們也最多可以用80%的果實釀製年份香檳,以保障其可以保留足夠的基酒。

年份香檳至少需要與酒泥接觸3年,且多數都會受益於長時間的熟成,並發展出濃郁的酵母味,當然,這也正是年份香檳的魅力所在。

酒標信息

Wine Lable

由於Champagne本身是AOC法定產區的地名,等於直接取代法定命名產區法規,因此酒標上不會出現「Appéllation Champagne Contr?lée」這樣的字樣。

香檳的買賣貿易多操控於大型公司或酒廠,我們稱之為「Négociants-manipulants」,在酒標上可以找到它的縮寫是「NM」。另一種情況是,種植者將所採摘的葡萄,自行釀造香檳、裝瓶,這種釀造者被稱為「Récoltants-manipulants」,縮寫是「RM」。

在香檳的酒標上,可通過一些縮寫字幕了解它的製造商、商標名稱或者註冊字型大小:

NM丨大酒商

-

RM丨小農香檳

-

CM丨釀酒合作社

-

MA丨買家品牌

-

RC丨合作社獨立生產商

-

SR丨酒農香檳生產協會

-

R丨自種自釀者

GIF/2K

1.酩悅Moet chandon、凱歌Veuve Cliquot等大眾熟知的香檳品牌都是來自大酒商NM,即購買酒農的葡萄或葡萄汁又或基酒,自行釀造(調配)成以自己的香檳出售。

2. 小農香檳的釀酒一般由自己種植,因更注重風土和年份而不是後期調配,同時每一年的香檳更具個性。其營銷成本低,價格實惠,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酒標上的信息還包括:香檳年份,香檳特性,白葡萄酒香檳或桃紅香檳,殘糖量等信息都必須標示於酒標上。

自然干(Brut Nature)殘餘糖分少於3克每升

-

超天然(Extra Brut)殘餘糖分低於6克每升

-

天然(Brut)殘餘糖分低於15克每升

-

極干(Extra Sec)殘餘糖分為12至20克每升

-

干型(Sec/Dry)殘餘糖分為17至35克每升

-

半干(Demi-Sec)殘餘糖分為33至50克每升

-

甜型(Doux)殘餘糖分高於50克每升

從一些氣泡和香味特徵,我們可以挑選出優質香檳。使用傳統發酵法釀造的起泡酒的氣泡會更持久,同時其氣泡更加細膩更小。並且陳年的年份香檳,都會帶有迷人的第三類香氣,如榛子味和奶油味等。

侍酒與配餐

food-wine

最後給大家說一下,非年份香檳約在攝氏7-10℃之間,年份香檳則約在攝氏10-12℃之間,只要在飲用前將香檳瓶放入置了冰塊的冰桶中冰鎮約20~30分鐘即可達適飲溫度。

/侍酒/

開瓶環節,將香檳從冰桶中拿出後瓶身呈45度傾斜,將瓶口移向無人方向,因為瓶內的壓力很大,以免瓶塞彈出傷及他人。

一手緊握瓶身,另一隻手以拇指壓在軟木塞上方,食指在木塞邊緣,其他手指圍住瓶頸,如此便可完全掌握軟木塞,不會發生危險。

慢慢轉動瓶身,等酒瓶內的壓力將瓶塞慢慢推出,就可取出軟木塞。

?

而關於香檳的餐酒搭配,

也是巧配多搭。

1.霞多麗Chardonnay白葡萄比例較高的白中白,帶有濃郁的果香和蜂蜜香,適合搭配海鮮或魚類菜肴

2.含黑皮諾PinotNoir紅葡萄比例較高的黑中白,帶有莓果、乾果甚至淡淡熏香,可以搭配禽類、肉類菜肴;

3.如半干、甜型的香檳則可適宜配甜點;

4.至於桃紅香檳由於口感豐厚強勁、略帶野性,與風味特殊的禽類甚至野禽類菜肴以及草莓、櫻桃等紅果類水果及甜點都十分相配。

如果買香檳是為了在圈圈刷存在感,強烈推薦買大酒商;如果為了忠於自己的嘴,小農香檳是你不錯選擇。香檳價格不菲,但預算在500以內也可以有很多選擇。如果真的還狠不下心去買這麼一瓶,還很推薦去買義大利的Proseco, 西班牙的Cava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適度味覺 的精彩文章:

TAG:適度味覺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和天使差的不只是一碗飯的距離……
你離一夜好眠,只差一個枕頭的距離
你和夏天,只差一個玻璃杯的距離
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只差一杯咖啡的時間
也許,你與明星只差一塊面膜的距離!
你和LV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你與岳父之間的距離,只差一瓶酒,沒有酒你只能叫叔
相遇與分離之間,只是一個轉身的距離
胖和瘦,只差洗個澡的距離
有種愛,離你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你與天才只差一個懶惰的距離!
你與90斤的距離有多遠?其實就一個輪的距離,不信你瞧
親愛的,我和你只差一個吻的距離,而你和我卻已不再同一個世界
胖和瘦,只差洗個澡的距離!
你和家的距離只是一張票,但就是搶不到
你離潮流真的就只差一個包的距離
你與潮男的距離,只差這一個單品了
天才與瘋子,只差一步的距離!
你與區塊鏈大咖,只差一個沙龍的距離!
我與抑鬱症,只差一個孩子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