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父親,也許是一個「偽命題」

父親,也許是一個「偽命題」

點擊 LoveMatters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SEX & LOVE」的深度內容

作者 | 河狸

父親節馬上就要到了,

你是否很感激那個你一生下來就成為你父親的人?

如果說:

父親不是以其血緣而成為父親,

也不是以其性別而成為父親。

父親又應該是什麼?

瑞典爸爸VS中國爸爸

前段時間,我走過上海地鐵2號線人民廣場站的入口,看到一長廊的攝影作品,這是一個「爸爸」主題的攝影展。

這個「中國爸爸」的攝影項目靈感來自「瑞典爸爸」,攝影師約翰·巴夫曼(Johan B?vman)

他是一位瑞典攝影師,獲得過諸多國際大獎,而他初為人父時帶孩子的經歷給了他極大的觸動,於是他開始採訪其他休產假的爸爸,拍攝了一組「瑞典爸爸」攝影作品。

他說:「在我自己休產假的時候,我發現很難找到從父親的視角看待育兒這一話題的信息。

通過閱讀和觀看其他父親分享的育兒方面的想法和觀點,也許更多男人會開始思考他們作為父親和伴侶的角色。

我認為,在通往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的道路上,這是很重要的一步。」

攝影展作品

北歐的高福利制度一直引人關注,而其中最讓人「不解」的或許就是「男性產假」制度了。

以瑞典為例,16年它開始推行第三個爸爸月,也就是480天的育兒假中的90天只能給爸爸來休,而不能轉給媽媽,這無疑強調了父親在撫養中的角色。

政策背後,是北歐社會對家庭的關心與重視。我在挪威街頭看到推嬰兒車的父親遠多於女性,在商店也會看到許多推著推車的男性仔細挑選著蔬菜水果,在雪場里也滿是帶著孩子玩耍的父母。

如果說有什麼最能夠在無意中體現本地文化生活的,那一定非廣告莫屬了。中國的廣告中,媽媽在辛苦地刷盤子,父親與兒子遞上「不傷手」的洗潔精,媽媽立刻感動得不得了。

而我在挪威的廣告中,看到的是父親帶著孩子在野外進行極限運動,看到的是父親與母親共同在廚房勞動,看到的是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享受著相處的時刻。

不知道是因為我沒有深入到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原因還是我的錯覺,很奇怪,好像「帶孩子」這麼一件事對這群北歐人來說輕鬆得很。

與之相反,在中國,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聽到過:「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不管是真辛苦還是假辛苦,不得不承認,說到「帶孩子」,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使人狼狽。

攝影展作品

因此,對於許多男性來說,不願意放棄「產假」背後職場機遇的喪失是一方面,他們對參與到育兒的抵觸也是因此而來:拜託,「父愛如山」,我們只要站在後面默默守護就行了,那些瑣碎的、婆媽的、無關輕重的小事,就不要來打擾我們這些「大山」了。

「家長」身份:人生來就是父母?

這種父親在家庭角色中的缺失被戲稱為「喪偶式育兒」,我無意在此多說。我也承認相比北歐,我們沒有高度發展的經濟與極高的薪酬,我們沒有健全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沒有許許多多的客觀條件。

然而最可怕的事情並不是缺失,而是意識不到缺失。

當80後、90後逐漸成人,開始發聲,我們也越來越聽到這一輩人對「父母」的態度——豆瓣上有一個11萬人的小組「父母皆禍害」,知乎上關於父母話題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是,「一想到為人父母卻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然而當中國的二胎政策開放後,許多家庭仍然歡欣踴躍地代替孩子們去完成「兄妹/姐弟夢」,不論出於何種理由,似乎ta們從未對自己的「家長」身份合法性(或者說合理性)產生過懷疑。

似乎,為人父母,是如此天經地義的事情。

攝影展作品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同志寶貝》,開篇是小小的Gus(主角名)在早熟地解釋:「對,一般人會有父親,但是我沒有,我只有一個名義上的捐精人……」

這部紀錄片說的是四個同志家庭(三對les一對gay)的故事,但在我看來,這部紀錄片更像是一部家長教育片。

看的過程想到了很多。電影里四對家庭的組合相當多元,有人工授精、有領養、有與前夫共同撫養,總之,血緣不再是維繫起家庭的紐帶,但人與人的羈絆卻並未因此而減少。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強烈地感覺到ta們作為家長、作為撫養者的責任,反而因為性別的相同變得更加強烈。

父親角色的缺失也許會有一些潛藏的影響,譬如Gus狂熱地喜愛摔跤,儘管他的兩個母親一再和他強調中正、理性的重要,他還是迫切地希望成為一個有男子漢氣概的人。

但我記得,當Gus在商店出於好奇試用了唇膏被售貨員冷語相對時,他的媽媽卻站出來堅定地告訴他:「如果這是試用裝,那你就可以用,你沒錯。你回去質問那個售貨員你為什麼不能用?」

《同志寶貝》海報

說起來,我的朋友曾經和我說,正是因為她小時候受委屈時,她的父母總是告訴她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選擇息事寧人,因此她再也無法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感。

當我看到電影的這一節,我想,不論Gus長大成為怎樣的人,他大概都已經學會怎樣將後背交給別人。

很奇怪,一對家庭,難道僅僅因為兩個人的基因被後代傳承,因此就有資格被稱作「家長」嗎?

我們想當然地說,家庭由父親、母親和孩子組成的時候,我們到底是在說這個家庭有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以及傳承了他們基因的孩子,還是說有一位男性家長、女性家長以及他們承擔有責任義務的孩子呢?

「父親」是一種性別,還是一種責任?

有意思的是,在極其關注家庭關係的北歐,人口出生率一直不高;而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經濟建設不發達的地區,人口出生率卻始終很高。

攝影展作品

在意識到責任重大之前,做出抉擇是簡單的。

在有意或無意地消極對待責任之時,做出抉擇是簡單的。

說起來,父親節又要到了。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於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布魯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倡導的。

她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因此她的父親在妻子過世後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

1909年,其父親辭世之年,當多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想念父親,因此向教會的瑞馬士牧師 (Rev. Rasmus)提出,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她的這一想法得到了牧師的讚許,同時得到了各教會組織的支持。

多德夫人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州政府採納這一建議的同時,把節日定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慶祝活動,在差不多的時間裡,美國各地其它城鎮的人們也開始慶祝「父親節」。

「父親」不是以其血緣而成為「父親」,也不是以其性別而成為「父親」。

父親節,盼我們都知道,我們在慶祝什麼。

(文/ 河狸,做不了戰鬥的海狸,也是一條油光水亮的河狸。)

(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瑞典爸爸》是一個關於瑞典父親的肖像攝影展。

攝影師約翰·巴夫曼在創作過程中審視了為什麼這些父親選擇跟孩子待在家裡、這樣的經歷給他們帶來了什麼、他們跟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由此發生了什麼變化等問題。

具體請參考 http://www.yocto.cc/page/exhibition.html

下面是中國爸爸攝影展的部分攝影作品:

標題:新手爸爸喂寶寶輔食

署名:超超和小麻將

標題:媽媽快來救我們

署名:鹿語和呦呦

標題:我和我最最最愛的爸爸

署名:龍爸和龍寶

標題:莫阿娜之夢

署名:隋曉龍和茉莉

作品名:勸吃藥

作者:楊潔和楊小妹

標題:成長

署名:大斌囃和皮皮

#互動留言#

這些攝影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父親節之際,你又有什麼想對父親說的話?

歡迎給小愛留言~

本文來自談性說愛中文網謝絕轉載

點擊展開全文

科學研究稱近1/4的美國人一年內沒有性生活,單身狗完勝?
作為男同志,陪男同事去曼谷「盤絲洞」還是有風險的
愛情從來都是毫不新鮮的故事
撕個傷疤給你看:十四歲那年,我被猥褻
一個怕疼,一個怕萎,怎樣讓第一次愛愛順利進行?

TAG:談性說愛Lovematters |

您可能感興趣

怕死,才是一個好父親的標準
兩女兒一個接一個回家只為一件事,父親瞬間頭疼,不愧是親姐妹!
父親,不只是一個稱呼
父親,不止是一個稱呼,更是責任
一個父親為左個女,唔單止可以唔要命,仲可以拿你命
父親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每一個父親,都是英雄!
父親一句「有種你別活了!」,下一刻孩子就親手結束生命!
這三種父親最窩囊,孩子也會看不起他們,你是其中一種嗎?
這一天,認真做一個父親
她的父親是大將,她卻只是一個農民,父親拒絕給她找工作
他和他父親朱元璋一樣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但是這件事我們倒真的冤枉他了!
女人最應該疼自己的父親!這是一個故事,即將出嫁的女孩,聽到了父親的一番話,不願意嫁了,你也會動容!
是父親,是跑者,是鐵一樣的男人
對比吳卓林,他們才是被父親遺忘星二代,最後一個病重父親都不來
父親節來了!在你心裡,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父親節:你是否欠他一次這樣的告白?
父親疼愛一輩子女人,何其幸福,一段沒愛的婚姻,能做到這種地步
讓梨的孔融是個好兒子,卻不是個好父親,他曾為逃命丟棄兩個兒子
這幾種父親最不招孩子待見,你是這樣的父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