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瑣藝術家玩弄動物:瘋狂在豬身上刺青,創造「活藝術」
他在北京郊區的農場開始了具有爭議性的「藝術農場」,在豬身上刺青、讓創作和豬一起經歷生老病死。
「人人都想成為藝術家,背後的真相或許是人人都想過上有滋有味又不太累的生活。」
在豬背上紋身創造「活藝術」、發明可以生產糞便的機器討論生產和剩餘價值……比利時藝術家Wim Delvoye是業內公認的「鬼才」。2017年6月中,Wim Delvoye將在巴塞爾丁格利美術館舉行長達半年的大型個展。展覽開幕前,YT聯絡到Wim,和他一起回顧了自己最具爭議的幾件創作,也聊了聊做藝術到底是不是一件應該考慮「道德」的事。
YT獨家對話Wim Delvoye
Part1: 藝術與它的定義
「任何能被收藏的事物都可能是藝術」
YT:你如何定義「藝術」?《藝術農場》也好、《造糞機》也好,你的作品一直在挑戰人們對藝術的定義。
WD:我覺得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藝術,任何能夠被收藏的事物都是藝術,只要人們一直對這個事物感興趣、不停在討論它、想要收藏它,它就屬於藝術創作。
或許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成千上萬次表演,但總的來說,藝術更多是那些直到今天還存在的、被留下來的物品。我們把它們留下來並且打算傳給下一代。在中國你能找到非常多這樣的例子,古代的陶瓷在當時或許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今天我們將它們稱為藝術品。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藝術本身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定義,而這也為我的創作帶來了很多自由。
Wim Delvoye在北京郊區的一間農場為豬紋身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YT: 你曾經在一個男子的後背紋身,結果藏家不得不把男人和紋身一起「買」了。這種收藏方式很不同。
WD: 是的。但你要知道,當我2006年在Tim Steiner的背上紋身,沒什麼人覺得這是藝術,大家只是覺得,我給一個年輕人紋了個身。但兩年後,蘇黎世的畫廊將Tim(的後背)賣給了一個藏家。這時人們才有所反應,記者、媒體都來了,這時的Tim才徹底變成了一件「藝術創作」,博物館也開始邀請他去展覽中展示自己的後背。所以說,直到這位藏家買下他,人們才開始嚴肅地將其看作藝術。
YT:你事先預想到這樣的結果了嗎?
WD:並沒有。對我來說,2006年他就是藝術;但對公眾來說,他從2008年——被賣出去的那年開始,才變成了藝術。
京郊的藝術農莊里,紋身豬和紋身後的Tim Steiner並排在一起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京郊的藝術農莊里,紋身豬和紋身後的Tim Steiner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Part2: 藝術與道德
「進行藝術創作已經有些不道德了」
YT:你覺得藝術的道德界限在哪裡?
WD: 我覺得藝術世界裡的道德準則要相對更松一些。藝術多和幻想有關,當你寫一部小說或者畫一幅油畫,你在其中能做的事情一定比現實生活中要多。我覺得藝術家們一直在試圖逃離道德的限制。
YT: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你逃的比大多數人更遠一些。
WD:或許吧,但你想,進行藝術創作其實已經有一些「不道德」了。為什麼?因為從務實的角度看,藝術沒什麼實際用途。我祖父祖母那一代人,真的都在為社會的發展做實事。但現在,50年之後,人們更注重自我表達,都有一些小愛好並基於此發展出一些職業,然後就將自己稱為藝術家。雖然這趨勢對我來說挺好的,但我並非沒有擔憂:人人都想成為藝術家,背後的真相或許是人人都想過上有滋有味又不太累的生活。
實際上,投身於真正的藝術創作需要非常多的努力,尤其是當你想要有所突破的時候。這和體育運動差不多,大多數人平時也運動,也出去玩,都覺得很開心;可一旦你決定成為職業運動員,就意味著刻苦的訓練和嚴謹的規劃,這是非常不同的。
2012年,紋身後的Tim Steiner在盧浮宮參展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YT: 你的很多作品都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你是如何面對這些爭議的?
WD: 人們不可能喜歡我所有的創作,但他們也不會討厭我所有的創作。有很多人說自己不喜歡紋身系列,但他們的確有很喜歡「卡車」和那些機械的創作。我的作品有不同的類型,你很難找到一個喜歡全部或者討厭全部的人。
YT:聊了那麼多藝術,讓我們再聊聊藝術家吧。現在那麼多人稱自己是藝術家,尤其是在網路上。藝術家對你來說又是什麼呢?
WD:如果你只是在Instagram上開了個賬號,傳了一些照片然後就叫自己藝術家,那麼這裡的「藝術家」其實象徵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年輕的男孩女孩們總希望自己能有個好的形象,而對他們來說,在今天稱自己為藝術家就是件很好的事。
但在我年輕的時候,成為一個藝術家可不是件什麼好事兒。哈哈,沒什麼女孩兒喜歡藝術家。你要知道,那時候的藝術家都沒什麼錢,但現在世界不同了。
「造糞機」系列之「Cloaca Quattro」, 2004 – 2005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Part3: 藝術與社會
「如今幸運的藝術家,可能也是享受幸運的最後一代人」
YT:展覽中是否有一些你特別滿意或者說特別自豪的作品?
WD:當然。在公園裡的巨大卡車、造糞機,我都很喜歡。尤其是造糞機, 它是我的最愛。在它身上我投入了很多精力,包括時間和金錢。用了很多年才完成,創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我也曾不停抱怨在這個項目里和比人合作是多麼難。但現在,我會懷念那段時光,它一去不復返了。
「造糞機」系列之「Cloaca – New & Improved」完成於2001年,圖為2008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展覽時的場景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YT: 但你現在依然有自己和工作室和團隊,也有機會和很多人一起合作,不同在哪兒呢?
WD: 是的沒錯,但現在主要是因為我需要人手來實現和建築相關的項目,而那時的我對生命科學、人體代謝更感興趣。其實,總的來說整個世界都不同了,不是嗎。看看新聞你就知道了,現在我們讀到的都是恐怖主義還有世界各地的爭端;但在90年代晚期,你在報紙上看到的是克隆羊多利和DNA技術的發展。在連續幾年的時間裡,新聞頭條都和科學進步有關。你時刻感覺著一個新的世界即將到來,你會覺得人類這個物種即將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就是15年前的狀態。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人們談論經濟、稅收、戰爭、難民、恐怖主義......所以你看到的藝術也不同了。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藝術。
巴塞爾Solitude公園裡Wim的大型裝置「水泥車」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Daniel Spehr
YT: 那麼你覺得在今天,藝術的角色或者說任務又是什麼呢?
WD: 嗯…我覺得藝術不存在什麼角色,對於收藏家來說,藝術最直接的作用就在於被收藏;對於博物館來說,藝術直接的作用就是要被展示給公眾;對藝術家來說,藝術被用於表達自我。做藝術就好像有的人做音樂,有的人踢足球,有的人拍電影,不過都是人不同的職業罷了。
YT:你覺得藝術有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WD:沒有。我甚至覺得反而藝術越多,這個世界的問題就越多。當社會處在下降期的時候,藝術反而會越來越重要。你看,現在的中國從大概20年前開始飛速崛起,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如藝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或想成為藝術家,越來越多的人開了畫廊。
在目前這個階段,這些都是正面的,都是很好的。但這或許也象徵著某種「減速」 的開始。當然了,僅僅是這種「減速的開始」就可以維持很久很久,可能會有好幾百年,好多代人。但從歷史上來看,藝術對社會的重要性和科技、經濟的發展卻是成反比的。藝術的地位越重要,經濟和科技衰退的越明顯。
雕刻著繁複花紋的輪胎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YT:會不會感到擔憂?
WD:對我來說,一切都太晚了,我有什麼可擔憂的呢?擔憂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好嗎?可是它已經在變得不好了不是么。或許你能做的只有找一個B方案。
我曾和我的中國朋友一起去巴黎。我們開著車到處轉悠,然後我的中國朋友說,哇,你看在露台上好多遊客。我說,哦抱歉,他們並不是遊客,他們都是當地人。朋友說,不不不,怎麼可能呢?現在當地人都應該在上班,他們一定都是遊客。然後我也說,不不不,這裡好多當地人不工作的。然後我們也去了那個露台喝東西,看到周圍的人們互相打招呼。你覺得遊客們會互相打招呼嗎?遊客們都彼此認識?他們不是遊客,是本地人。
我的中國朋友很震驚,為什麼他們不工作呢?我說,他們甚至都沒有想找一份工作。他們不想工作因為工作沒意思。那麼他們都做些什麼呢?可能在讀心理學、人類學,一些有趣的東西,但不需要直接對社會產生什麼物質上的貢獻。所以對這些人來說,生活里都是好時光。
但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狀態可以持續多久?幾百年?講不定只有五十年?我覺得歐洲從70年代早期就開始衰退了,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歐洲就已經開始衰落了,而我也許就是這衰落帶來的產物。
完成於2012年的《混凝土攪拌機》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Photo: Studio Wim Delvoye, Belgium
YT: 你希望人們能夠從你的藝術中得到什麼呢?
WD:我對藝術的期待並不是特別高。對我來說,藝術更像是一種取悅自己的工具,所以我希望人們可以被取悅、被點亮,當然了不會每個人看到我的作品都會覺得開心。但可以肯定的是,看了我的作品第二天你也不會變成一個不同的人。
對一部分人來說,藝術非常重要。但藝術是不是真的對每個人都重要,以及藝術對人類來說到底有多重要?直至今日,我仍在懷疑。
YT:聽上去你對未來並不樂觀。
WD:我只能說我們是歐洲十分幸運的一代人,可能也是能享受這份幸運的最後一代人。能自由的創作藝術,不用擔心太多,過很好的生活。但我們也不得不意識到,這種狀態不可能是永遠的。我覺得派對已經從歐洲開始向其他國家轉移了。
YT:你未來的打算是?
WD:我覺得未來在東方。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在你的國家。
Wim Delvoye的研究手稿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 Wim Delvoye
2017年6月14日至2018年1月1日,在瑞士巴塞爾的丁格利美術館,觀眾將可以近距離了解這位藝術鬼才完整的作品集和心路歷程,並感受Wim Delvoye和20世紀瑞士藝術大師Jean Tinguely跨越時空的對話。
吳小霜@YT
#《YT大藝術家》#
GIF/1.2M
中國第一部世界級藝術家傳記紀錄片
由文化藝術傳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聯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藝術家》系列。10位世界級藝術大師通過小米全渠道與YT新媒體,向1000萬年輕觀眾敞開心扉,展現藝術與青春的故事。《大藝術家》讓公眾第一次讓走進了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100年前的畫作,如何破除了人們對神奇女俠「S型身材」的迷思?
※古埃及法老為保持「神之血脈」,盛行父女亂倫通婚
※社交網站舉辦了一場「最糟糕音量控制大賽」
※這所藝術學院「校長」一職發生變動,引發戴森和蘋果「搶奪」
TAG:YT藝術雲圖 |
※藝術家當了媽之後的變化?玩藝術玩曬娃藝術
※太酷了,紋身藝術家創造非凡的皮膚藝術
※藝術家用針氈羊毛製作出呆萌動物玩偶
※金屬動物藝術家,用鋼鐵打造機械動物王國
※藝術家用塑料垃圾創作動物雕塑,用藝術給予它們新生
※原來藝術家的舊物改造是這麼玩的,用過的茶包和老木刷統統都能成為藝術品!
※巴西藝術家用舊輪胎,給動物做成了藝術品般的避難所!
※藝術家用鏈鋸,把木頭變成精緻的動物雕塑
※這個藝術家專註於畫自然植物與草垛,最終開創一代畫風!
※什麼樣的藝術家能創造出真正的藝術?
※藝術家在石頭上畫出的動物們,惟妙惟肖
※小清新!女藝術家用熱情創造出充滿藝術性的3D紙質植物
※美翻了,外國藝術家創作的天然野生動物系列剪紙藝術
※創造物種,女藝術家把動物都做成「弗蘭肯」
※真是怪物!技藝精湛的藝術家創作的微型藝術,小卻十分豐富
※藝術家、藝術的主體性與新架上藝術
※藝術家創作奇葩動物雕塑,你覺得哪個最搞笑?
※連接藝術家與學生,貓腰藝術能否用直播讓藝術學習更簡單?
※創意無限!藝術家用彩色金屬線刺繡動物,造型精緻栩栩如生
※這個藝術家太酷了,他把廢棄的舊刀叉雕刻成精緻的動物金屬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