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保護古籍,上海近十年有哪些成果

保護古籍,上海近十年有哪些成果

古籍是中華文化的根脈,傳承文化、保護古籍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文化工程。6月14日,由上海市古籍保護中心主辦,上海市12家古籍收藏單位參與的「汲古慧今——上海市古籍保護工作十年成果展」在上海圖書館(下文簡稱「上圖」)正式開幕。本次展覽甄選各參與單位收藏的70件古籍精品,面向公眾集中展示。

展覽分為「舊藏擷華」、「新弆掇英」兩個單元,前者擇取各古籍保護單位入選全國及本市珍貴古籍名錄的館藏精品,後者遴選了近年來在編目中新發現的善本古籍。展覽為期5天,至6月18日截止。

通典-上海圖書館

晉書-復旦大學圖書館

古籍普查:給珍貴文獻「身份證」

2007年初,國務院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全國各古籍收藏單位按照「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要求與目標,廣泛開展了古籍普查等工作。

今年正值「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十周年。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稱,十年來,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的領導下,由上海市古籍保護中心協調全市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研圖書館、博物館和新聞出版、宗教機構圖書館等古籍收藏單位共同努力推進的上海地區古籍保護工作成績斐然。

據悉,本市古籍保護工作開展至今共有7家古籍收藏單位被列入「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9家單位被列入「上海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各收藏單位及個人的1473種古籍入選《上海市珍貴古籍名錄》,913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黃顯功介紹,上圖的館藏古籍查庫清點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在2008年1月底之前完成17萬餘冊善本清點,第二階段的一百餘萬冊普通古籍歷時一年清點完畢。上圖古籍普查組還以年均四千種的進度埋首於故紙堆中,共完成編目42000餘種,這也是上圖古籍保護工作最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此外,上圖也在積極採購和徵集古籍文獻。據悉近十年來上圖累計購買舊家譜6512種82746冊,購買舊石新拓碑帖1776張,還通過拍賣市場競拍成功一批古籍補充館藏。

近年來上圖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古籍文獻入藏事例有兩宗。一是2013年,晚清重臣張佩綸後人張恭慶院士等人向上圖捐贈了一大批祖上遺存的歷史文獻,為學界研究洋務運動,中國近代海軍與海防建設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史料;二是2015年從美國回歸的《翁同龢日記》稿本47冊和翁同龢檔案12冊238種,可謂中華古籍海外回歸的重大成果。

俞曲園手稿-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

古文苑-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上海中醫藥大學

文獻修復:佔全國修復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

文獻修復保護歷來是古籍工作的重點之一,搶救文獻的師傅們也在和時間賽跑。黃顯功稱,上海圖書館文獻保護修復部十年來修復文獻數量位列國內前茅,累計總量達19733冊1095543 葉,約佔全國古籍修復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而且修復技藝深具專業影響力。

目前,上圖已被列為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國家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上海傳習所,並於2016年獲得上海「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上圖申報的「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技藝」還入選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這兩年上圖加強管理,提高修復效率,更多走的是科學化管理路線。」上海圖書館文獻保護修復部副主任王晨敏介紹,一是流程設計明確任務,二是管理制度調整細化,三是紙漿補書機投入使用。

2010年,上圖從美國引進紙漿補書機,率先在國內圖書館開展機器修復古籍的實踐。此外,上圖還於2013年研製出能抵禦蠹蟲蛀蝕效果長達5年,且對文獻紙張、字跡均無任何損傷的「文獻防蠹紙2號」。

不過古籍修復工作依然面臨許多的困難,如修複數量巨大、人員缺乏等。上圖目前入藏的古籍約有170萬冊,其中需要修復的有40萬冊之多。然而館藏還有大量的未編古籍,其中不少也已被蟲蛀。「現在上圖正式編製的古籍修復人員共十位,60後三位,70後一位,80後五位,90後一位。」王晨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今上海古籍保護中心每兩年開展一次文獻修復技能競賽,以保障修復技藝傳承。

據悉,上海全市現有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一家(上海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基地兩家(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傳習所兩家(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工會幹部管理學院均進行文獻修復人才的專業培養,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還招收了古籍保護專業碩士生,開創了上海高學歷古籍保護人才的教學實踐。

備用本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新刊黃帝內經靈樞-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南華真經旁註-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文獻使用:數字人文讓更多市民參與進來

都說古籍再生性保護成果方便了讀者的使用,而「使用」讓古籍在今天重獲生機。

周德明介紹,上圖的古籍稿抄本資料庫、家譜資料庫、盛宣懷檔案資料庫都已向公眾開放。以家譜為例,上圖現已完成15000餘種共12萬餘冊的掃描加工,總量達1100萬拍。截止到2017年4月,上圖已有6000種家譜在網上向社會公開服務,成為上海地區古籍在互聯網上提供公共服務數量最多的單位。

在去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上圖還宣布通過上圖館藏數字資源開放平台免費開放2000多種館藏數字資源。這意味著無論有無上圖讀者證,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瀏覽到上圖珍貴的館藏資源,包括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元刻本《顏氏家訓》、2500多種家譜、1946年至1948年的《上海市年鑒》等。而且,開放的不僅是題名、著者、出版摘要等元數據,更是館藏文獻的全文。

「我們覺得還不夠,還在做。」周德明介紹,2016年,上圖以家譜文獻數據為主題的「2016開放數據應用開發競賽」受到廣泛關注,並獲得第14屆IFLA BibLibre國際營銷獎二等獎。今年,上圖繼續推出開放數據應用開發競賽活動,面向全社會徵集以上圖名人手稿及檔案開放數據為基礎的優秀移動應用產品原型或服務創意。

「我們現在對新技術充滿期待。如果你進行對比,看看原本的家譜資料庫是什麼樣的,再看看運用數字人文技術開發的家譜資料庫達到的水平,你就會發現新技術的使用對古籍內容的揭示所達到的深度,以及給使用者帶來的便利。」在周德明看來,在數字人文技術之下,能讓更多市民真正便捷地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古籍利用中來。

玉華堂日記-上海博物館

四書集注-上海圖書公司

此外,上圖每月都為市民組織豐富的講座與展覽活動。從2005年開始,上圖堅持以「每年一個主題的形式」將館藏歷史文獻進行公益性展示:從善本碑帖展到尺牘文獻展,從歷史原照展到家譜精品展,從明清名家手稿展到中國文化名人手稿展,可以說每屆歷史文獻年展都是滬上一次文化盛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回憶廢紙堆里讀「禁書」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瑞福園 那些只有上海懂的年味
安徽這座千年古鎮有小上海之稱,景美還免費,去過的都說好
留在上海過大年:松江有這麼多白相好去處
這個女人是上海灘女黑幫老大,杜月笙說:沒有她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為什麼說上海近年來一直是浙江人的上海?
上海的十里洋場,租界始終只有兩塊,可有一個城市卻有九國租界
今年上海人的大年初二過得有點兒不一樣!
上海人的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上海上港今年能完成多年夢想:至少能奪一冠
她是上海第一黑幫女大佬,連杜月笙都說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上海灘三大亨晚年只有杜月笙一人善終
上海有個公園是中日友好往來的見證,還有一個星期,這裡將會變成「紫色瀑布」
上海三口之家,看看都是淚,過兩年換大房子吧!
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這古鎮不簡單
他是上海小癟三,只因6個字,竟成為上海的青幫大佬!
吳磊成為首位擁有兩尊蠟像的95後藝,唯一一個香港上海都擁有的!
漂泊十年,終於在上海有個屬於自己的窩,晒晒我70平的新家!
上海籍的女星原來這麼多!最後一個土到上海人覺得丟臉
杜月笙到底有多牛,看完這些你就知道為何他才是上海灘之王
老外拍下你沒見過的上海 多年前上海底層百姓是這樣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