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四節氣」申遺路

「二十四節氣」申遺路

■本報記者 崔雪芹 通訊員 張蔚 蘇琳

不久前,中國文化網路傳播研究會「文傳榜·2016」開獎,北京師範大學斬獲三個獎項。

獲此殊榮,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重鎮的北師大可謂實至名歸。去年11月底,由北師大諸多學者推動的「二十四節氣」的申遺項目,在衣索比亞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獲得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赴衣索比亞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分為兩支隊伍,一支是作為申遺主體的中國政府團,另一支是作為聯合國申遺項目審查機構的中國民俗學會代表團。

這支由10名中國民俗學者組成的代表團中,北師大文學院教授楊利慧、副教授康麗和副教授彭牧以及社會學院教授蕭放擔任核心成員,楊利慧擔任代表團副團長,其他成員幾乎清一色是北師大的畢業生或者到北京師範大學做過訪問學者,均接受了非常系統的北師大民俗學專業研習。

從開籌備會討論草案,到反覆修改申報書,再到最終通過評審,二十四節氣申遺團隊走過了一條艱辛而漫長的道路。

回憶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楊利慧感慨道:「當時壓力非常大,公布結果的時候心都跳得『怦怦』的。2014年火把節申遺因為種種原因沒被通過,申遺又是兩年申報一次,所以整個國內的輿論都特別期待二十四節氣可以通過。我們幾位北師大的老師是中國民俗學會的成員,中國民俗學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12家評審機構之一。因此,我們從評審機構的角度,對申報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做了各種各樣的預案。」

「申報的準備工作其實已經是細之又細了。」蕭放介紹說,「但我們希望這個項目申報之後能夠萬無一失,因此我們主動承擔了申報項目的修改任務,並預設了可能遇到的提問應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各種各樣的國家,立場不同,外交關係不同,對各個項目的態度就不同。所以我們必須提前把所有可能質疑的問題盡量都想到,極力確保項目通過。」彭牧補充道。

二十四節氣已經走過了上千年的歷史。據蕭放介紹,早在新石器時就已經產生了二十四節氣的雛形,古人根據太陽照射的角度,標杆測影,進行觀測。隨著古人對氣候和物候認識的一步步加深,節氣的次序和數量不斷發生變化,像驚蟄和雨水的順序就曾與今天所使用的相反。演變過程中還出現過三十節氣系統,後來二十四節氣系統成為主流,得以最終確定下來。

二十四節氣作為對自然物候的觀測,在農事、養生、民俗方面提供了很多指導,成為了人與自然極為適應的一份時間指南。它雖然起源於黃河中游,但全國甚至全球很多地區都在使用,並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做出調整。

二十四節氣隨著曆法於公元552年傳入日本,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滲透進日本各個領域,成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馬來西亞華人至今仍然使用二十四節氣,雖然馬來西亞全年氣候變化不大,但二十四節氣在這裡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認同的象徵,存在於華人心中。

在今天全世界普遍採用的均制化、標準化的格里高利時間之下,二十四節氣作為一套跨越了公曆和農曆的時間節點,是超越地域、超越宗教甚至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它代表了中國人對時間的一種獨特體認,表達著中國人對於生活、對於世界的感受。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對於自然的認知,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在全球化、現代化、工業化趨勢下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種保護。」康麗說。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代表了世界對於中國傳統民俗和文化魅力的認同。」楊利慧表示,我們應該利用節氣文化,開展豐富的活動,讓人們直接感知與節氣相關的東西,讓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成為一種生活儀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二十四節氣才不會僅僅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遺產,而是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產的文化資產,成為我們生活中天道與人道互相感應的周而復始、循環不絕、永葆生機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生活方式的傳承人,都應對民俗生活保持自覺,將日常生活中的中國方式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北師大包20萬隻餃子「送行」畢業生
《細胞研究》影響因子提升至15.606
綜述:跨越精神分裂症研究的鴻溝—從基因組研究到疾病機制
《濕地北京》:沒有濕地就沒有北京城
《埋葬》:在鄉愿的世界之中看到光明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