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本想加強皇權,卻造出一個可以虛君的局面
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以謀反罪伏誅,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趁機廢去宰相一職,並嚴厲告誡子孫不得復立,說:「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可是宰相能廢,宰相的那一大攤子事,卻還需有人繼續干。
為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採取了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把宰相的事權下放,加強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權威,讓六部尚書把宰相的事權給分了;第二個辦法是把宰相的決策權上收,全部集中到皇帝一人手裡。
可是,老朱不久就有了新的煩惱,朝廷的事務太過龐雜,他從早忙到晚,猶不能處理利索。
據統計,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僅八日間,內外諸司報到朱元璋案頭的奏章,就多達1160件,涉及3291件事;平均起來,他每日要批閱奏章145件,決斷411.4件事。
這個前皇覺寺的和尚,儘管明達世故,精力旺盛,體格強健,可他依舊感到疲憊,難以應付。
迫不得已之下,朱元璋參考宋朝的翰林制度與知制誥制度,給自己組織了一個秘書班子,稱之內閣——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讓他們分揀奏章,備作顧問,並依照皇帝的吩咐,擬寫聖旨。實際上等於恢復起了漢代的中朝制度(在西漢,首腦稱領尚書事)。
漢代中朝制度的弊端是:假若皇帝英明,它不過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處;而假如皇帝暗弱,它則會自然侵奪皇帝的決策權。
朱元璋深知其中的利害,他不敢保證他那些生長在深宮婦人之手的後代子孫們,能有他這個遊方和尚的閱歷與才略。為防止內閣的權力在未來膨脹,他有意將諸大學士的品級定得很低,官銜只有五品。
但是老朱千算萬算,最後還是失算。他廢除宰相的目的,本是為了加強君主獨裁;可後來的演變恰恰相反,他的子孫不僅沒有獨裁起來,反而將更多的權力失給了臣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大諷刺。
到宣德年間(公元1426年至公元1435年),鑒於政事的繁多與複雜,朝廷不得不允許內閣預覽各部門報送的奏章,且要求他們草擬處理意見,報皇帝裁奪。
這樣久而久之,皇帝對具體的政事越來越生疏,他們既沒有能力事事探究原委,也難以理解事情的曲直,遂漸漸成了畫押用璽的工具,將自己半虛了起來。
在漢朝時,宰相或領尚書事處於三公的位置上,地位極高,他們與皇帝有一定的分權,而且不離皇帝左右,常與皇帝坐而論道,共同裁決政事;因而君臣一體,既能為皇帝分擔去一部分責任,又能讓皇帝得到足夠的鍛煉,所以漢朝的皇帝日常必須真參政,而且想偷懶都比較難。
另外,漢朝的領尚書事與宰相、御史大夫,同屬事實上的宰相,他們分署辦公,某種程度上可以相互監督制約,而明朝沒有這種安排。
明朝中央政府權力的具體運作程序,大致如下:
全國各衙門的奏章,直至布衣人士的上書,都預先彙集到通政使司進行分類,重要的送入宮中,例行的或不重要的進入內閣。進入宮中的奏章由太監掌控的司禮監匯總撮要,報與皇帝預知,然後再轉入內閣。
內閣經過集體商量,對上報的各項事務草擬出初步意見,寫在一張紙上,稱作「票擬」,附在原奏章上,轉給司禮監,報送皇帝批准。皇帝閱後,用硃筆做出批示,稱為「批紅」。
對於大多數奏章,皇帝一般都恩准內閣的票擬;但遇到重要的、敏感的事情,卻要費一番周折。對於這類事情,皇帝大致已經預聞,假如內閣的票擬不合皇帝的心思,皇帝便派太監與內閣溝通協商;假如溝通不成,皇帝有時還會親自出馬,與閣臣們商量;假如還商量不成,一般要召集相關的文武官員集體討論,以便統一認識。
這種制度安排,表面是皇帝獨裁製,實質上權力的重心卻在內閣。
內閣成員一般都是按照賢能之原則挑選出來的,他們聰明、有學識、有能力、有經驗;而皇帝長在深宮婦人之手,既缺乏歷練,又對政事不夠專業,所以沒法與他們相比。因此,內閣票擬出來的意見,相較而言比較公正、明智;或者說,多數要比皇帝的意見深刻。
但問題的癥結也在這裡:既然內閣及其領導的六部,完全可以把國事處理好,那麼皇帝的存在還有何用?難道要實行虛君內閣制?
為了避免淪為用璽的工具,明朝的皇帝不得不倚重太監。本來,朱元璋在宮中懸有一塊鐵牌,嚴令「內臣不得干預政事」。可是他的子孫們出於無奈——懼怕文官之權架空皇權——無視老朱的訓誡,陸續在宮中建立起一套權力系統,主動交由太監掌管,以牽制文官。
不僅如此,為了提高太監們的干政水平,他們還專門在宮中開設太監學校,讓他們接受正式的儒學教育,傳授他們參政議政的本領。
擁有一群高素質的太監充當顧問與秘書,皇帝的工作就舒服多了。為了偷懶,即便批紅這樣簡單的事情,有些皇帝也不願親自動手,慣常的做法是,由太監們將奏章分出級別,特別重要與敏感者,由皇帝細閱深思,硃筆御批;其餘則由皇帝口授,由司禮監太監代筆。這個過程,往往也就是皇帝與太監領袖們議政的過程。
有了這層安排,外朝的內閣要想做某些事情,如果得不到宮內太監們的配合,基本難以如願。而內廷太監們的首腦,也因此而被時人稱為「內相」。
這一由皇帝私心而衍生出來的「內相」制度,為明朝的閹禍埋下了伏筆,從而嚴重地損害了明朝的政治健康。
事實上,明朝由內閣集體負責的政府權力運作機制,到中後期已經相當完善與成熟。嘉靖帝二十幾年不上朝可以;他假如放權給內閣,二十幾年不問政也可以。
明朝的這種政治體制,與虛君憲政制比較接近,日本當今的政治制度,隱約就有其影子。
本公眾號目前已組建20個金融混業交流群,6個主題業務對接群。聚集了100+一行三會監管機構領導及交易所人員、5000+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800+券商行業分析師,900+公私募研究員及基金經理,100+主板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
※不能忘卻的紀念:五卅慘案
※晚清自製奇葩槍支,兩人操作,對內威武、對外無效
※1994年,慘烈的第一次俄羅斯車臣戰爭珍貴照片
※太監在宮中的地位有多高?不可言喻的雙重身份
※劉備之死始末,是否真的病逝於白帝城?
TAG:搜狐網 |
※漫威:有了智慧的浩克,才是真正的完全體,曾經創造出一個國度!
※幻想,它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
※人類可以造出威力超強的氫彈,為何卻製造不出一粒米?
※氣質短髮實力瘦臉,將你打造出好看的一面來,塑造風格的女性美
※航母這麼難我們都造出來了,卻一直沒有造出這種簡單的戰艦,真的是沒有實力?
※為何我國一直沒有建造出太空梭?原因只有三個字,比西方聰明
※他本是一越南戰俘,卻為明朝製造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武器
※自主製造上不了檯面,擺脫不了進口,阿三造出來的都是奇葩裝備
※印度花三十年造出的戰機,連自己人都不想要,為何還要堅持造?
※二戰日本能造出航母,為何造不出一輛大型坦克?其實是我們想錯了
※親,痛風是你們自己造出來的,你造不?
※為什麼人類無法製造出一粒米,卻可以製造出無敵的氫彈?
※蟲洞可以摺疊空間,是否可以建造出任意門?
※你們真以為橘子是樹上長出來的?其實,是人造出來的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鞏固政權,造出了哪些有趣的字?
※在十五世紀的歐洲,他們打造出來了板甲,而明朝為何沒有出現?
※想要造出完美軍艦,這幾個難關你必須攻克,不然只能做夢而已
※屍兄:龍右創造力真強,屍兄只是其一,創造出的這三位強者才震驚
※為何人類能夠製造出強大的核武器,卻連一粒米都無法造出?
※二戰的時候,為何小日本能造出航母來,卻造不出來坦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