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開發無線充電法 車輛將可邊跑邊充電
【環球科技綜合報道】現代科技產品大量仰賴電力,尤其是電動交通工具零碳排也低污染。但充電很花時間,也限制了電動車的應用範圍。對此,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無線充電的方式,有助於解決車輛充電問題。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6月15日報道,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教授方尚惠(音譯:Shanhui Fan)表示,目前感應起電的範圍到1米,教授與他的助理席德.阿桑瓦渥拉里特(Sid Assawaworrarit)在實驗室里向媒體示範這個裝置,確實可以點亮送電站附近的白光LED。雖然目前只能傳輸1毫瓦的電荷,而電動汽車通常需幾十千瓦才能效動,但原理是一致的。因此團隊正在持續研究,希望能夠大幅增加可隔空傳電的電量,並且有更長的傳電距離。目前團隊已把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15日的《自然》雜誌(Nature)。
這項研究的基礎是來自2007年在麻州理工學院的諧振感應耦合(Resonant inductive coupling)。若兩個線圈如果具有同樣的電磁頻率,就會產生同步的電子振蕩,電力就能夠達到隔空傳送;若兩個線圈調整到相同的電磁共振頻率,且保持在正確的角度,那轉移效率可進一步提高,但兩個線圈必須在靜止狀態下才能維持穩定的傳電質量。
目前這個原理己被應用在無線手機充電器上,有些電動車也採用這種感應充電技術,但充電效能都不如電線好,且距離都很短。如今方尚惠教授的團隊利用市售的電壓放大器和反饋電阻,並自動計算不同距離的正確傳電頻率,因而達成1米距離的感應充電,確實是一大進步。
最早提出無導線電力傳輸概念的,是著名的電學奇才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據說他曾經以特斯拉線圈點亮1.69千米外的燈泡,他還曾設想電力免費化的城市藍圖。但後來發現,特斯拉線圈頂多能點亮30厘米內的燈泡,坊間的傳說可能過於誇大。但特斯拉確實是個傑出的人物,他的許多電學概念是走在時代之前的,史丹佛大學發明的無線輸電技術,也可以說是特斯拉線圈的徒子徒孫。
團隊認為,假如傳電的功率能有效放大,那麼未來的捷運與電車就不需高壓電的集電線路,而是一組又一組的充電發射站,安全性可更大幅增加。(實習編輯:周思敏 審核:譚利婭)
※iFixit拆解10.5英寸iPad Pro 內部進行了優化
※京東推第一款智能冰箱 為贏用戶不惜高價補貼
※OPPO R11系列曝光 後置雙攝前置2000萬像素
※「第二地球」比鄰星B氣候或適宜生命存在
※NASA勘測視頻曝光北極震撼景色
TAG:環球數碼首頁-原創 |
※汽車無線充電時代即將到來?美創企開發磁共振充電墊
※康奈爾大學開發可瞬時充電的螺旋形電池結構
※德國漢諾威一個充電站展示為使用電動汽車而開發的快速充電產品
※戴姆勒開發新電動自動駕駛汽車,可在貨運車和客車之間切換
※大眾用量子計算開發下一代高性能電動汽車電池
※日本東北大學開發出一種實現自旋電流可控的開關
※大眾福特就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談判
※戴姆勒開發模塊化電動自動駕駛汽車,能載人也能運貨
※特斯拉電池供應商松下計劃開發無鈷含量的汽車電池
※谷歌正開發流媒體遊戲與設備 無需高配電腦也能玩大作
※日本信州大學開發新型發電元件,無溫差發電將超越風能太陽能發電
※通用汽車與本田合作 開發電動汽車動力電池
※水電改造時原來開發商電線是否需要全部更換?
※傳蘋果將聯合大眾開發自動駕駛電動通勤車
※海南個人可申請開發無人海島,你可以開著越野車環自己的島啦
※法國凱奧雷斯開發有軌電車駕駛模擬器 成為預防電車事故的重要工具
※通用將與本田合作為未來電動汽車開發下一代電池
※「閉門造車」行不通,蘋果與大眾秘密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科學家開發出超聲波防火牆 可以防止黑客竊取手機數據
※集中精力開發無人駕駛轎車 優步叫停無人駕駛卡車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