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五行能量有哪些?

道醫五行能量有哪些?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道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五行學說 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一、五行屬性及歸類方法

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態,採用"比象取類"的方法,將事物或現象分為五大類,分別歸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並根據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規律,說明各類事物或現象的聯繫和變化。在醫學方面則籍以闡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複雜關係,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 ,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的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意思是說,木具有生髮、通達之特性;火具有炎熱、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斂肅、變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潤、向下之特性。為此,根據上述特性,採用「比象取類」方法,便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將相似屬性的每類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並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生剋規律,以闡釋或推演事物或現象的複雜聯繫和變化。

二、五行屬性歸類

歷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複雜性,亦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繫。

(1)以五行之特性,說明五臟之功能。如木性生髮條達,肝性喜條達而主疏泄;水性滋潤下行,腎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屬木、腎主水,其它臟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臟為主體,外應五方、五季、五氣等,內聯五臟、五官、形體、情志等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

(3)此五個功能活動系統,說明了人體的內環境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聯繫,如春屬木,肝氣旺於春,春天多風等。在內則肝與膽相表裡,開竅於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於化風等。

應當指出上述是該表橫的聯繫,若從縱的方面來看,則表示此五類事物或現象之間具有 相生相剋 和制化勝復的關係。

三、五行歸類的意義

五行屬性歸類,主要用於概括人體及其與自然界多種事物或現象在屬性上的某些內在聯繫。例如以五行特點來比象說明五臟之某些生理功能特點:如木性條達曲直,有生髮之特點,而肝性柔和舒暢且主疏泄,又主升發之氣,故肝屬木;火為陽熱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為陽臟主動,心陽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萬物之特性,而脾能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故脾屬土;金有清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有濕潤下行之特性,而腎能藏精,主人體水液代謝之調節並能使廢水下行排出體外,故腎主水。

道醫學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係稱之為"天人相應",五行學說則把人體臟腑形體和自然界相類似的有關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系統,從而說明人體五臟系統和自然界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通應相互影響的關係。而且系統與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係,從而說明臟腑間客觀存在的某些生理聯繫,用以解釋某些病理現象,並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例如,脾屬土,故與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節之"長夏"、氣候之"濕",不僅存在著某些生理上的內在聯繫,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驗證。如口甜,可反映脾濕蘊盛等。

四、五行的基本規律

1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係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現象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凌弱。相乘,即相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制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凌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制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克之行。

應當說明,"相剋"與"相乘"是有區別的,相剋是正常情況下的制約關係;相乘則是正常制約關係遭到破壞以後的過度克伐,是反常現象。在人體,則前者是生理狀態,後者則為病理狀態。

相侮,即相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所以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即是說,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制約,而發生相乘。而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制約而乘之。而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臨床所見的支氣管擴張病證,病位在肺,每因肝氣鬱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則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鬱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郁乘土。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泄,肝陽亢逆,則為土侮木。至於金乘木(虛)證候,臨床則為少見。

2五行的制化、勝復

五行系統結構之所以能夠保持動態平衡和循環運動,主要在於其本身客觀存在著兩種自行調節機制和途徑。一種是正常情況下的"制化"調節;一種則是在反常情況下的"勝復"調節。

制,即制約。化,是生化。所謂制化調節,主要是指五行系統結構在正常狀態下,通過相生和相剋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調節作用又稱為"五行制化"。

首先,從五行的整體作用可以明顯看出,任何兩行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關係,所以才能保證"制化"關係的正常。

即是說,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從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養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

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從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養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

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從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養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

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從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養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從而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養木,而使木能正常生化。

可以看出,正是這種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調節並保持了事物結構的相對協調和平衡。因為相生、相剋的過程,也就是事物消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不平衡的消長情況,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剋的調節,這樣就會重複出現再一次的協調平衡。而正是這種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的循環運動,推動著事物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

所謂勝復調節,主要是指五行系統結構在反常情況下,即在局部出現較大不平衡的情況下,通過相剋關係而產生的一種大循環的調節作用。勝復調節可使一時性偏盛偏衰的五行系統結構,經過調節,由不平衡而再次恢復平衡。

所謂"勝",即指勝氣,是指因為某行之氣太過所引起的對"己所勝"之行的過度克制。而勝氣的一旦出現,則勢必招致一種相反的力量將其壓抑下去,即所謂復氣。故《素問》又說:"有勝之氣其必來複也。"而且勝氣重,復氣亦重。勝氣輕,復氣亦輕。

例如火氣太過,作為勝氣則過分克金,而使金氣偏衰,金衰不能制木,則木氣偏勝而加劇制土,土氣受制則減弱制水之力,於是水便旺盛起來,而把太過的火氣克伐下去,使其恢復正常。若火氣不足,則將受到水的過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發金氣偏盛,金氣盛則加強制木,使木衰而無以制土,則必將引起土氣盛以制水水衰則制火力減弱,從而使火氣相應得到逐漸恢復以,維持其正常。

如果單純有勝而無復,也就是說當五行之中的作何一行出現有餘(太過)而沒有另一行的相應制約時,則五行系統結構的協調關係就被破壞,則會出現紊亂的反常狀態,從而產生嚴重疾病。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五行關係看作是陰陽關係的邏輯展開和補充。受作用者,通過某些中間環節,反作用於作用者,產生反饋調節效應,從而使系統結構保持相對平衡。

五、現實映像

金,原則,對事物的一種構想。

水,知識,對事物的一種具體理解。

木,善良,對事物的一種內心的反應。

火,真誠,基於內心反應的一種行動。

土,分析,在行動過程中的一種分析。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構想--落實到具體如何實現構想--產生行動的想法--行動--在行動中分析--總結經驗,進行規劃,構想。

六、五行與儒學

五行對應儒學的仁義禮智信,缺一不可,相生即相剋。古人真是偉大!請各位認真思考仁義禮智信與五行之後,相信各位會有很幸福的人生。

七、五行與地理

五行學說里,南方屬於火,東方屬於木,北方屬於水,西方屬於金,土掌管中,協助金木水火的平衡。

八、五行與季節的關係

五行是指氣體的五種運動方式。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養料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夏天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就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秋天 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穫,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養料,所以冬屬水.

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間要有過渡段,因此便有了土,土代表氣的平穩運動。

五時( 秋 春 冬 夏 長夏)、五行與時辰

時辰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計時方法,24小時共分為12個時辰,從晚上11點開始,與12屬相相對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五行來說:

寅、卯、辰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單個而言都屬土,主宰四季最後一個月,代表四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
第七期,道醫丹道辟穀養生營招生啟告!
道醫學堂丨生命體元的分類(五)
《易經》中最厲害的八大天機!
太嚇人了,這10件有損健康的事情,你中了幾條?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五行能量!
放屁多是腸胃健康問題嗎?消化道醫生:未必,還有可能是這4種
道醫解密各種「體虛」,你是哪一種!
明清著名道醫及其貢獻主要有哪些?
道醫健康的五點標準你知道嗎?吃喝拉撒睡都是學問
道醫解密各種「體虛」,快來看看你是哪一種!
唐代著名道醫及其貢獻主要有哪些?
嘉魚縣人,你知道醫生最不希望你做的事是哪些嗎?
不懂道醫五行,擦什麼化妝品都沒用
您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道醫嗎?
道醫是如何確定是驚嚇還是衝撞?
你知道醫生去超市為什麼不買這些蔬菜嗎?市場里隱藏這它們!
要人命的牙痛,道醫教你按這些穴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道醫之本——「丹道修鍊」最難的就是入定,難道入不了定就沒戲了嗎?
產檢時,你知道醫生那些隱晦的暗示嗎?聽不懂可要吃大虧
「健康」嘴巴里有不同的味道,暗示什麼病?老道醫這樣子解釋!
「道醫」,「中醫」,「巫醫」,這三種醫學你能分得清嗎?
這些病都是「積」出來的!道醫教你清除體內5種「垃圾」!
失傳已久的四十六首道醫養生音樂,聽歌能治各種病!
道醫眼中的「魂魄」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