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單車算什麼,有本事共享廚房啊

共享單車算什麼,有本事共享廚房啊

說個不好聽的,有時候我恨不得在廚房點一把火來個大爆炸得了。

1958年,人民公社在城市繼續試點。伴隨著「共產主義需要怎樣的建築」的討論,安化樓如一片朝霞在天邊轟然升起;半個世紀過去,與它同時建造的另外兩座「社會主義樣板房」福綏境大樓和北官廳大樓相繼搬拆,只剩安化樓形貌依舊,逐漸被周圍日益隆起的樓群包圍,越發顯出自身的古舊。

曾經,它作為樣板房實驗著共產主義的集體生活;如今,共產意味早已淡薄,它的內部裂變成一個個「原子」。

樓外的看客無不感佩歲月無情,樓內的住戶大多盼望拆遷改造。

安化樓位於寸土寸金的東南二環內廣渠門內大街14號。

2017年初夏,安化樓的外牆再次被刷上了一層飽和而明亮的粉色油漆;保溫加層工程也宣告完工,樓里裝上了更加結實的雙層玻璃;二道、三道租客也依照規定清退完畢。

自2014年安化樓腳下的廣渠門內地鐵站建好後,房管所明令禁止安化樓公房轉租轉賣。圖為安化樓社區健身樂園旁的一行警示標語。

曾經有一段時間,由於頻繁的換房、出租,大樓內人員變得參差不齊,公共廚房經常「失竊」。住戶岳長圓老人回憶起那段日子仍覺得驚心:「有人進去隨便拿,連油和鍋都不放過。不做飯的時候,我們就乾脆用防盜鎖把廚房鎖上。」

然而,獨具「特色」的公共廚房最初並不在安化樓的設計藍圖上。

按照最初的設想,一樓本來是「吃飯不要錢」的公社大食堂, 如今大廳內停滿了各式自行車、電動車和摩托車,牆上貼滿小廣告。

1958年建樓之初,人們遵循「大集體、小自由」的原則,構想著「兩居室、沒廚房,吃飯到樓下大食堂」的生活。不料沒過多久,三年困難時期到來,一樓大食堂還沒來得及投入使用便成了擺設,吃飯問題只能靠住戶各自在樓道支灶生火解決。每到飯點,樓道里便煙霧繚繞。

1964年,北京有了煤氣灶,房管所在每層各闢出三間房作為「公共廚房」,廚房中間擺著做飯用的案板,四周是一圈對著牆的灶台,可供8-10戶人同時使用。

公共廚房沒有排煙設備,每到飯點,整個樓道里都瀰漫著飯香,「一家燉肉整層皆知」。

共產主義大樓的生活也因此添了幾分集體味兒:每個公共廚房只有一個水表,水費按人頭平攤;灶台上掛著值日牌,各戶輪流清潔廚房;到了周末每戶派出一人參加樓道的大掃除。住戶們一個挨著一個並排燒水做飯,彼此生活得溫馨默契。

安化樓的第一批住戶大部分是回遷戶、換房戶和住房擁擠戶,此外,還有一批負擔得起每月4、5元房租的「高幹」。

孫平老人是大樓落成後的第一批住戶,如今她已年逾八十。「1962年,周圍就這一幢高樓,路過的人都很羨慕。別看這樓50多年光景了,地磚還很結實。」老人邊說邊跺了跺腳,努力證明地磚如何歷久彌新。她聽說這座樓是蘇聯專家設計的,用的是十大建築的余料。

「不過現在周圍都造滿了」。

安化樓的地磚材質相當考究,有人說這棟樓是用人民大會堂剩下的材料造的。

說起當年的老鄰居,老人如數家珍:「東邊是劉老師一家,西邊是馮老師一家,還有隔壁的外經貿大學的陳老師,他的夫人和丈母娘也都是老師。」

「再後來人都搬走了,就什麼都有了。」

位於九樓的歌舞俱樂部存在了不久便租給了一家醫療器械廠辦夜校。

改革開放後,一批人搬出了安化樓,住進了條件更好的樓房。他們並沒有放棄樓里的公房,照舊每月交著租金,再以高出數倍的價格轉租出去。

公共廚房的水表上標著各家各戶的房間號,兩居室的合租戶則用「大」和「小」來區分。

如此一來,安化樓住戶日雜,除了留守的房客,更多的是二道三道的外來人員,樓上樓下300餘戶人家,「沒打過照面」的越來越多。和諧社區維持了不久,矛盾便紛至沓來。有人認為自己用水比較少,水費按人頭攤分並不公平,於是各戶分裝了電錶水表;有人不再遵守值日制度,值日牌也不知被丟到哪去了。

到最後,人和人再也不挨著了。

劉姐在東邊的大廚房準備宴客的晚餐。

老房客們早已習慣了這裡,而新來的租戶不會久住,待經濟條件改善了,他們就會搬走。如今到公共大廚房做飯的人越來越少,「他們寧願在家裡用電磁爐煮。」周末,劉大姐家裡來了親戚,見有陌生人來探幽,劉姐便問:「要不要留下來一起吃飯?」

一個位於樓層中部的公共廚房廢棄已久,發毛的玻璃窗上,油煙成絲般蜷曲在豁口上。

筒子樓標準的內走廊內堆滿雜物,昏黃的燈光下,物品的模樣無法辨別。

雜物的擠占讓本來近3米寬的樓道僅剩下一人能過身的縫隙。

樓道里偶爾傳來電鑽破土的聲音,一個位於七層的房間正在鋪瓷磚,屋裡的雜物只能暫時堆放在走廊外。房主打了個比喻:「這裡就像農村似的,自個兒家裡都捯飭得挺好,一到外邊就都是大土路,泥沙灰塵滿天飛。」他打算把房間重新裝修一遍,至於像廚房和走廊這種公共領域,「沒門,那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霍霍,你就只能跟著湊合。」

樓梯間堆放了舊沙發、油氈和塑料布。這已經是居委會整頓後的成果。

車水馬龍的廣渠門內大街上停放著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而一牆之隔的安化樓樓道內則散放著不明年月的雜物,人們不常用或廢棄的雜貨只管擱在走廊上,很少有人主動清理。

「說個不好聽的,有時候我恨不得在廚房點把火來個大爆炸得了。」

1992年,當時正在天通東里小學教書的岳長圓住進了東配樓盡頭一間24平米的一居室。退休後,岳老擔任起六層樓長的工作,「按時收水電費、清潔費,以及處理大家的生活瑣碎、鄰里糾紛,我能解決的都給管。」至於樓道里堆放的雜物,岳老只能搖搖頭。說起政府的保溫加層工作,岳老本以為「有多大的震動」,最後「不過是換了扇窗而已」。每次在樓里遇見生面孔,岳老就上前探問:「你們是來解決問題的嗎?」

公共水房通常由兩三戶人共用。

岳老和附近三戶人家共用一個水房,剛結婚的小兩口、帶著女孩的單親媽媽,以及孩子剛考上政法大學的老兩口,一共8口人。「每次他們上早班,我只能憋著」,實在憋不住,就在「家裡解決」。

前不久,兒子在房山良鄉給岳老安排了一套兩居室,老人執意不去,因為「和他們合不來」。

岳老通過打隔斷造出一間「睡房」。

對門老張的小孩考上政法大學以前,夫妻兩人在20多平米的房間里搭了一個簡易閣樓,旁邊再弄把梯子,讓小孩住在上面,老兩口住在下面。

昏暗的樓道里貼著幾張醒目的黃色告示。因為廚房的公共水電分攤問題,住戶們偶有糾紛。水費難收,糾紛難解,岳老就用毛筆寫下告示,再用膠水貼在顯眼的位置。

不時也會有A家的垃圾袋不小心堆放到B家門口等「烏龍事件」發生,前者的屢說不改惹來後者的喋喋不休,幾個來回調解無果,岳老便自個兒把垃圾拎走,每每此時,他就會想起史鐵生的小說:「總之,那樓里就是一個社會,一個理想社會的縮影或樣板,那兒的人們不分彼此,同是一個大家庭。」大廚房的地板髒得比別的地方快,岳老又從家裡拿來拖把,拖拖這裡,拖拖那裡。

「3月5號學完雷鋒就沒雷鋒了。」

安化樓里的「活雷鋒」,岳老算一個。他曾經照顧過樓里的四個孤寡老人,「現在三個已經沒了,還有一個也犯糊塗了,去了敬老院。」老人從堆滿雜物的書架里拿出一座「全國孝親敬老模範」的獎盃,玻璃材質上落了些灰。後來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岳老會想起自己的母親。

母親多年前由於半身不遂卧病在床,岳老一直照顧在旁,然而兒女們卻不理解,認為他有八個兄弟姐妹,犯不著把責任攬在身上。「他們說,人家都不管就你管,你傻呀。我說,對,我傻。」

如今,老樓里住著的大部分是老人,生活痕迹與上個世紀60年代相去不遠。鐵鍋、臉盆、煤氣灶,構成了他們最簡單的生活形態。

「這個暖壺是我1992年買的,現在還好使;這個是前年新買的,已經不保溫了。」

一位老大爺躲著孩子,坐在樓道里抽起了煙。

岳老則堅持白天看報紙上的新聞,晚上守在電視機旁,等六點半的《北京新聞》放完,就轉去看七點鐘的《新聞聯播》,時不時也跟著點評兩句,「一帶一路挺好」。閑時就看點兒過去的東西,聽點戲曲。

被問到更喜歡哪個年代,岳老覺得哪個年代都不錯,真正的區別在於人對待感情的方式,「感情這回事,還是相互的。」

岳長圓老人平日喜歡和鄰里嘮嗑,鄰居都認為老人有學問,寫字好看。

幾乎每個遇到的老房客都會提起大樓三點二米的層高,「現在哪有樓房有這個高度呀,頂多就兩米六」;也有不少人向來訪者介紹:「當年安化樓是北京最高的樓。」更多的時候,他們稱它為「破樓」,「這破樓我看拆不成」、「你說這破樓吧,葛優那個《卡拉是條狗》,就是在這拍的。」

看到有人在大樓里拍照,在一旁澆花的廖大爺問:「有啥好拍的啊?」這讓他想起一周前,樓里來了七八個年輕人在他門前的樓梯間逗留了一個多小時。「有個女孩,漂漂亮亮的,往沙發上一坐,旁邊人舉著相機『嘩嘩嘩』一頓拍。我說這破沙發有啥好拍的呢,他們說這裡光線挺好的。」

後來回想起來,大爺覺得,「人家那叫藝術」。

「現在廣渠門外大街停滿了共享單車,呱唧一下,藍的綠的黃的紅的,都來了。現在我們這樓里也有這單車了,一輛藍的一輛黃的,咋就都成私有財產了?」

攝影 / 李晶皇甫天行

編輯 / 簡曉君

看客欄目長期徵稿,形式包括且不限於文字、圖片、視頻。

GIF/35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theLivings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五環成了一堵牆
如果沒人去打聽,那年高考我就被人擠掉了
毒可樂殺人事件 04
半生武痴,最後成了胖子

TAG:人間theLivings |

您可能感興趣

單車,不止共享
誰「玩死了」共享單車?
為什麼有些車是共享平台的?
這兩個手機品牌共享母公司,共享技術就算了,還要共享公司總部
「共享」圍城,還有什麼不能共享
10條好玩的冷知識,現代有共享單車,古代有共享單驢
共享滑板車還未真正起飛,就遇到了比共享單車更多的麻煩
共享經濟:共享之後,誰買單
你知道共享單車是怎麼來盈利的嗎?
多地共享電單車紛紛被叫停,「共享」之路還有多遠?
共享單車齊漲價,我們給摩拜哈啰算了算帳
共享夫妻都有了,還有啥是不能共享的……
「共享」單車挺好,就是有點費車輪……
廢舊共享單車如何變成微型共享書屋?|這個設計了不起
共享拼床還是共享拉皮條?別把健康共享出去了!
小鳴單車破產背後的故事 共享單車拿什麼續命
共享時代凈水器可以共享么?
共享單車追債記
共享童車,怎麼還沒火就涼了
共享經濟那些事,開啟共享生活,一種使用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