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初衷為國的變法,卻演變成只為私利、相互攻擊的利器

一場初衷為國的變法,卻演變成只為私利、相互攻擊的利器

王安石變法也同商鞅變法一樣,因失去強有力的支持者而以失敗收場。不同的是,商君之法繼續在秦國發光發熱,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積攢力量;王安石之法則在權利的較量、黨派的攻擊利用下變了味。甚至有人據此將北宋滅亡歸咎於王安石變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085年,宋神宗去世,不滿十歲的哲宗趙煦繼位,祖母高太后垂簾聽政,高太后向來反對變法,尤其對王安石的「祖宗不足法」厭惡透頂,對曾跟隨王安石變法的章淳、蔡確等一再排斥,對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大力提攜,意圖徹底廢除新法,恢復祖宗舊制。

當時的朝堂上將支持變法的一派稱為「新黨」,反對變法的就稱為「舊黨」。高太后垂簾九年,朝堂基本是「元祐黨人」的天下。小皇帝逐漸長大,但太后對權利的慾望欲罷不能,久久不願歸政,祖孫二人的間隙不可避免。加之皇帝目睹父親生前倡導的新法被司馬光等官員批判的一無是處,痛恨之情油然而生;而那些被「舊黨」貶謫的成員對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也是恨之入骨,故而新舊兩黨水火不容的較量,在宋王朝上演。

元佑九年,高太后去世,親政的哲宗強調要恢復被高太后廢除的王安石之法,要繼承父親宋神宗所推行的新法。恢復王安石的保甲法、免疫法、青苗法,將「新黨」朝臣章淳等全部召還。壓制反對變法的「舊黨」。隨著新黨的回歸,開始對那些曾迫害他們的舊黨實施報復,又將舊黨人員趕出朝堂、貶官流放。

1100年,宋哲宗因病去世,弟弟宋徽宗趙佶繼位。趙佶繼位初期,為穩定時局,向太后輔政,向太后和高太后都有信守祖宗舊制的性格,所以當政後,又將舊黨提拔上來,廢除新法,章淳等新黨又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兩黨較量愈演愈烈。

不久後,向太后因病撤簾,趙佶獨攬大權,在他看來,自己也是神宗的兒子,自己做主了,當然要堅定不移的走變法之路。於是,徽宗帝明確指出要繼承父親宋神宗熙寧變法,也就是王安石變法。就這樣,新舊黨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較量,直至北宋滅亡。

我們看到,眼前的朝堂上不再是為怎樣富國強兵獻言獻策,而是為各自私利勾心鬥角,王安石之法成了二黨互相攻擊的利器,此法漸漸退去了王相公的初衷,變得愈加模糊。細讀歷史,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為國而非己,而黨爭後來已經到了只為私利的地步,早已沒了新法的靈魂,所謂的新法不過是他們利用的工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金滅北宋最後一戰,皇帝親自求和,清退援軍讓道士做法退兵,被金兵攻入開封
古代著名八大悲劇收場的英雄排行,項·羽最末,NO.1是誰?
歷史鉤沉:北宋文雅酒文化
精彩發現:沒有宵禁的宋朝,開放的宋人晚上都幹些什麼,有些你想不到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初讀一句就令人感慨頗深的詩句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在「戊戌變法」之前,康有為還發動了一場深刻的「變法」運動
為什麼唯獨秦國的變法成功了,六國的改革都以失敗而告終
為什麼秦國的商鞅變法成功了,而六國的變法就失敗了?
與秦國「商鞅變法」相比,戰國的其他變法都有什麼不足?
他的靠山權利較弱,他組織的變法團隊能力有限
對於商鞅的變法思想,舊氏族是如何反駁的?第一波攻勢的較量
商鞅變法的時代大背景究竟是什麼,才會有了變法,繼而又失敗
王安石變法利國利民,為什麼還會遭到眾人反對?暴露了官員的無恥
如果戊戌變法成功,康有為打造出了「理想國」,那簡直是一場災難
成也變法,敗也變法,他成就了秦朝,卻死於自己發明的酷刑
日本變法成功,讓中國人覺醒也要變法救國,但他的計划算漏了慈禧
戊戌變法沒有成功是幸運的,因為這些治國思想很……
秦國老氏族對變法的發難 利不百,不變法 杜摯對衛鞅的詰難
商鞅是秦國變法成功的大功臣,為何最後反被殺害?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古代的變法鮮有成功的,改革開放卻能順利執行?根本原因在這
同是愛國運動,義和團和維新變法一比,輸得不是一星半點
古代變法者,他們的思想都是很先進的,但下場都很慘
幸虧戊戌變法沒成功,康有為的大同社會絕對是人間地獄
商鞅變法前做了哪些舉動,使變法得以順利進行呢?
秦國的變法讓秦國成功,為什麼又成為了暴政?